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大建構實驗

鎖定
《南大建構實驗》是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書    名
南大建構實驗 [1] 
作    者
趙辰
馮金龍
出版社
東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年5月1日
頁    數
108 頁
定    價
38 元
裝    幀
軟裝16開
ISBN
9787888500655

目錄

南大建構實驗內容介紹

前言
建構在當代中國的意義
儘管建構文化(Tectonlc Culture)在歐洲大陸有着深厚的歷史積澱,儘管中國悠久的建築文化歷史也為這一理論提供了重要的佐證:作為一種當代建築理論的視角和框架,中國建築界對之瞭解還只是近兩年的事情。南京大學建築研究所為建構理論在當代中國的引介已經做了一些基本的工作,並引起了廣泛的重視。然而,在廣大青年建築師熱衷談論建構的言論之同時,對於倡導這種理論框架的意義並未得到足夠清楚的認識。若以批判的眼光來看待當代中國的建築發展,處處可見難以令人滿意的現象:理論上多年來以廉價的各種"主義"、"風格"作為創作的標籤;屈從於經濟決定論的建築商業化傾向;作為政治附庸式的文化象徵主義:或呈現為消費主義社會操控之下的批量性生產。這些都促成了當代中國在建築工業的高速發展的同時,而作為文明象徵的建築創作質量低下這樣的尷尬局面。這種負面的因素長期以來就已存在於國際建築發展之中。弗蘭普頓(K.Frempton)的"抵抗建築學"(TheArchitecture of Resistance)和建築的"後衞性"(Arriere-Garde)就是針對於此的。然而,這種現象在中國也許是最具代表性的。對於建構的倡導,正是源自於對這種不利狀況的"抵抗"。對於建構的倡導,也是對中國建築文化重新認識與評價的需要:與世界上其他非歐洲文明一樣,以建構文化理論來詮釋中國建築的深厚文化積澱,能夠讓我們突破對中國歷史建築的"風格"標籤式的禁錮:能夠讓我們擺脱今天的建築創作中僅以"文化象徵"、"符號"來對中國文化傳承的困境。從全球範圍來看,這也是"建構學"與"批判地域主義"(Critical Regionalism)的內在必然聯繫,在經濟"全球化"不可抗拒的同時,文化"地域性"必然受到重視,而"建構學"的理論框架必然將有利於地域性建築文化的再創造。對於中國來説,這一命題就成為以特定的地域做法來體現國際原則這樣的新時代中國建築文化的需要。倡導"建構"理論,並不意味要確立統一的評價標準,我們也許永遠無法告知人們何為"建構"意義的建築或何為"非建構"意義的建築。事實上所有的建築都應該是"建構"的,"建造的詩篇"或"詩意的建造"(Poetlcs of Construction)原本已可涵蓋建築學的外延。這意味着在"建構"的主題之下,建築師們依然擁有充分的自由度來詮釋各自對建築的理解。倡導"建構"的意義是在於反對僅從表面形式上判斷建築,在於提供人們一種視角來看待建築。在這種視角里,建築本質因素的審美價值被強化:建築的材料、構造、結構方式、建造過程都應成為建築表現的主題,也應成為建築審美的價值取向。"建構"可以被理解為自"現代建築"發生以來全球建築發展中呈現出來的新趨勢,對全球各不同文化的建築遺產之重新審視和評價又必將進一步加強"建構"的文化意義。因此,我們堅信,對"建構理論"的倡導不是少數人的"好事之作",而是社會與時代發展的需要,是人類文明過程中的必然。
趙辰
2004年4月

南大建構實驗目錄

介紹建構實驗在南大 4
課程之一,木構之高者 5
講座與工作室
階段一,材料的認識--纖維質與線性 6
階段二,木構造研究--"六木同根" 8
階段三,基本結構單元體--木框架 11
階段四,木構的高度實現--侗族鼓樓 16
心得
主題之一:從誤差到誤差的度 27
主題之二:從構件到系統 30
課程之二,構件與跨度 33
階段一,案例研究 34
階段二.材料的構造/結構單元研究 42
階段三,實現跨度的模擬研究 47
課程之三,建造本能與設計 57
階段一,自主搭建 58
階段二,典例分析 60
階段三,閲讀比較 64
階段四,設計練習 66
建造實驗 78
課程之四,2.4的建構 81
階段一,材料體驗 82
階段二,材料調研 84
階段三,個例分析 86
階段四,設計實踐 88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