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城麻姑山景區

鎖定
南城麻姑山景區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境內,東北方向與城區相鄰,西側與宜黃縣相接,距南城縣城區4千米,面積47.8平方千米。 [1] 
麻姑山是中國東南道教勝地之一, [2]  據《雲笈七籤》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記載,麻姑山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中的“第二十八洞天”,名曰“丹霞洞天”,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中的“第十福地”。 [3]  南城麻姑山景區分為仙壇勝境、麻源三谷、丹霞福地、竹海松濤和醉仙湖等五大景區, [4]  景區有奇特壯觀的飛瀑“玉練雙飛”、千古流芳的“魯公碑”,還有“半山亭”、“仙都觀”、“神功泉”、“龍門橋”、“丹霞洞”等著名景點。 [4] 
1991年,南城麻姑山景區被江西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4]  2018年1月,南城麻姑山景區被江西省旅發委評為江西省4A級旅遊景區。 [5] 
中文名
南城麻姑山景區
地理位置
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景點級別
國家AAAA級
佔地面積
47.8 km²
著名景點
半山亭
仙都觀
神功泉

南城麻姑山景區歷史沿革

漢昭帝時,仙人浮丘公及弟子王、郭二仙就在丹霞山中修煉,在山上還遺有丹井和飛仙台。東晉時葛洪又來此山設爐煉丹,整理道教理論,將麻姑寫入《神仙傳》遺留後世。 [4] 
唐開元年間(713年至741年),道士鄧紫陽修道於麻姑山,曾應玄宗詔入大同殿修功德,佐玄宗退西戎兵,深得皇上賞識。鄧紫陽回山後,皇命興建麻姑廟,賜號“仙都觀”。開元二十七年(739年)仙都觀落成,供奉麻姑神像。麻姑仙女一手託仙桃壽酒(寓意麻姑獻壽),一手撒米成丹(寓意賜福人間)。 [4] 
元末,由於戰亂迭起,一場“劫火焚燒宮宇,片瓦不存”。麻姑山遭到空前的劫難。 [6] 
明朝洪武初年,建昌府衙在本郡發起修復號召,郡邑官民紛紛募捐集資,整修了部分名勝古蹟。 [6] 
明朝萬曆年間(1573年至1620年),朝廷又進一步對麻姑山進行了系統的修復。在這之後的麻姑山既有仙都觀、三清殿、老君殿這樣一些道教活動場所,又有云門寺、望雲庵等一批佛教寺庵,既有十賢堂、三忠祠、嶽王廟一類的“紀念館”,還有育英堂,又元堂等一些儒學“講習所”。明代遊行家徐霞客第一次在麻姑山住了兩日,下山後仍覺遊興未盡,數日後又重上麻姑山,飽覽仙山景緻後方依依離去。 [6] 
清朝康熙初年,官府組織人力,多次對麻姑山景點進行修葺增建。同治五年(1866年)編撰的《重刊麻姑山志》對清代前期麻姑山的景觀作了這樣的描述:“盛朝定鼎之後,海宇昇平,漸次修葺,蔚為巨觀”。 [6] 
清朝咸豐六年(1856年),麻姑山“迭遭兵燹”,名勝古蹟,存者寥寥。
辛亥革命以後,山上的廟宇有僧人主持,魚鼓鐘聲,每日不斷。外國傳教士也曾到山上建有歐式別墅,當時的林業部門還建有一處植物園。 [6] 
20世紀80年代以來,碧濤庵、垂玉亭、龍門橋、觀瀑亭等名勝古蹟得到了修繕,玉練雙飛、垂瀑三疊、神功泉、半月泉等自然景觀也得到了保護和裝點。 [6] 
1992年,南城縣籌集資金,重修了仙都觀仿古建築羣,重刻了大字《麻姑山仙壇記》,修建了160餘米長的現代書法碑廊,豎立了進山石牌坊,修築了雙龍湖,與之配套的服務設施也在陸續興建。 [6] 
2015年12月1日,南城縣舉行麻姑山旅遊開發研討會。 [7] 
南城麻姑山景區入口處 南城麻姑山景區入口處

南城麻姑山景區地理環境

南城麻姑山景區位置境域

南城麻姑山景區東北方向與南城縣城區相鄰,西側與宜黃縣相接,距南城縣城區4千米。 [1] 

南城麻姑山景區地形地貌

麻姑山地處武夷山西麓,主峯海拔1064.3米, [6]  作為撫河、贛江水系分水嶺的雪山山脈之北端,以縣城為中心的河谷西坡。麻姑山的地形特徵主要分兩大類:80%以上面積的西部、南部震旦系高強度變質岩地質,以低山為主,地形坡度適中,便於遊覽。東北部麻源湖壩址附近白堊系淺紅色、淺灰色砂岩、含礫砂岩出露區,具有丹霞地貌頂平壁陡特色,大多峭壁直立,相對高差往往超過百米。 [8] 

南城麻姑山景區主要景點

麻姑雕像
麻姑雕像 麻姑雕像
麻姑雕像位於南城麻姑山景區入口處,雕像高40.7米,底座高7.7米(代表七月初七,是麻姑鸞回鶴降的日子,也是神仙相會的日子),麻姑身體雕像高33米(三月初三麻姑獻壽的日子)。
仙都廣場
仙都廣場位於南城麻姑山景區中心處,佔地面積約30畝,主要建設景觀節點有:曲水流觴、竹林青台、八卦平台、木棧道、碧蓮塘、跌水梯田、蓮花台、聞濤台、仙道等。將周圍仙都觀、碧濤庵、讀書林三者有效的銜接起來,充分展示儒釋道文化,再現“仙都仙境,盛世蓮花”之景。
垂玉亭
垂玉亭,因亭旁“垂玉”瀑布而得名,因該亭位於麻姑山半山之腰,故又名半山亭。 [3]  垂玉亭歷史久遠,宋時已是著名景點,文人墨客詠贊甚多,亭屢有毀興,明正德七年(1512年)右長史馬能重建,為石柱木樑風雨亭。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8月23日,毛澤東率紅一方面軍一部分官兵由宜黃來南城,途徑半山亭,在此午休用餐。該亭被列為南城革命舊址。 [5] 
魯公碑亭
魯公碑亭 魯公碑亭
魯公碑亭是座石柱飛檐四角亭,亭邊寬7米,青色花崗岩石柱上用顏體刻有對聯。碑亭正面有現代書法家崔學路先生題寫的匾額“魯公碑亭”。
讀書林
讀書林佔地約22.8畝,主要包括山門、育英堂、講學堂、若士亭、藏書山房、狀元樓等建築,整個佈局錯落有致,曲徑通幽,讓人有一種歷史回味感,重現了北宋麻姑山的讀書林的講學盛況。
碧濤庵
碧濤庵是一方古剎,舊為宋工部尚書何異的書房。清康熙六年(1667年),南城縣令苗蕃建庵,庵門額書“碧濤庵”三字,筆力古樸遒勁。正門左右牆壁嵌有兩塊青石板,刻有苗蕃親筆書寫的銘文。 [3]  庵內有大雄寶殿、八角鐘樓、洗心池等。
仙都觀
碧濤庵 碧濤庵
仙都觀始建於唐代,唐宋兩代皇帝多次誥封,歷代幾度重修,現為1992年重建,觀內是佔地一萬餘平方米的仿古建築羣,主要建築有:瑤台墨苑、魯公碑亭、元君寶殿、日亭、月亭及三清殿。
龍門橋
龍門橋為青石砌成的單拱石橋,古稱三峽橋,又名鎖龍橋。橋上架設一座磚瓦結構的長亭, [3]  為亭橋一體式結構,橋長6.6米,亭高4.2米。橋亭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被山洪所毀,現為道光元年(1821年)進士廖連重建。
神功泉
龍門橋 龍門橋
神功泉位於龍門橋的西側,泉水從巖底石隙中滲出,流入石盂,剛能入勺。以勺舀水,舀之不幹,所以又叫“一勺之多”。泉水清澈冷涼,味甘沁心。明代御史邵梅墩遊山飲泉,特贈書“一勺之多”。 [3] 
長壽澗
長壽澗由半山亭之玉練雙飛,全長1200餘米,小道由片石鋪成,寬兩米,沿途是十餘個瀑、潭組成的山澗。沿澗而上,風光秀美,山澗中有五處跌水,徐霞客名之為“五泄”,其遊記中所謂“麻姑以水勝”説的就是這一帶的景觀。
雙龍湖
雙龍湖因湖旁兩山似雙龍在此交匯而得名,相傳原是麻姑仙女沐浴的仙池。全湖面積60畝,最深處約7米,在湖中建有一座木質結構的六角亭“湖心亭”。

南城麻姑山景區開發建設

南城麻姑山景區基礎建設

2010年,南城縣政府投入400萬元,加大了麻姑山風景區的綠化撫育,沿上山公路兩旁及核心景區載種30餘種樹的風景林。 [8] 
2011年,南城縣政府投入500萬元對麻姑山風景區進行了綠化撫育,同時對仙都觀進行了全面維修,擴建碧濤庵,並對風景區景點進行了保護、更新。 [8] 
2012年,南城縣啓動麻姑山風景名勝區的開發建設,正在規劃入景公路、大型停車場、遊客中心、景區遊步道以及其它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9] 
2016年,麻姑山風景名勝區提升改造項目施工進展順利,雙龍湖至仙都觀公路已經完成瀝青鋪設,景區的入景公路已經開始進行路基建設,兩條遊步道及觀瀑亭、雙龍湖擴建工程已全面施工、入景門樓、麻姑雕像及廣場、景雲禪寺、遊客中心至仙都觀公路改造工程、麻姑山核心景區供水工程和讀書林等6個重點項目也已開工建設, [10]  修繕了仙都觀仿古建築、碧濤庵仿古建築、垂玉亭,對何氏山房進行了整體移建,設置了麻姑山風景區標示牌,增加了環保廁所,修建了仙都廣場、雙龍湖。 [11] 
麻姑山風景名勝區遊客中心售票大廳 麻姑山風景名勝區遊客中心售票大廳

南城麻姑山景區榮譽表彰

1991年,南城麻姑山景區被江西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4] 
2018年1月,南城麻姑山景區被江西省旅發委評為江西省4A級旅遊景區。 [5] 

南城麻姑山景區文化活動

南城麻姑山景區人文歷史

麻姑是中國傳説中有名的女壽仙,據傳,麻姑原是建昌(南城)人,後得道昇天,她擲米成珠,分給貧苦百姓。麻姑曾對人説,她親眼看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滄海桑田”的成語,就出自於此。 [6] 
“麻姑獻壽”是民俗畫中最重要的題材之一。《神仙傳》裏説,能穿着木屐在水面上行走,能擲米成丹砂。 [6] 
麻姑曾説她已經看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還説蓬萊水也淺於舊時的一半,將來還會變成陸地。滄海變成一次桑田,不知要經過多少個千萬萬年。麻姑已經見過三次滄海變桑田,長得象十八、九歲的大姑娘。今天的麻姑形象多為繪畫和工藝品,或騰雲,伴以飛鶴,或騎鹿,伴以青松,也有直身托盤作獻物狀,手中或盤中,一般有仙桃、美酒或佛手。過去給女者祝壽,常送麻姑獻壽圖。 [6] 
麻姑獻壽是中國流傳很廣的神話傳説。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住在崑崙山上的神仙西王母的壽辰。每當壽辰之日,她都要設蟠桃會宴請眾仙。八方神仙,四海龍王,天上仙女都趕來為她祝壽。百花、牡丹、芍藥、海棠四位花仙採集了各色鮮豔芬芳的花卉,邀請仙女麻姑和她們同往。麻姑用靈芝草釀成仙酒,帶到蟠桃會,獻給了西王母。因此,過去民間為婦女祝壽時,常常繪出“麻姑獻壽”的圖畫相贈。 [6] 

南城麻姑山景區詩詞

麻姑山學館內備有專人負責蒐集採補古今名人詩文字畫,現仍保存有歷代名人序、記、詩、賦900餘首(篇)。 [6] 

南城麻姑山景區活動

2019年4月8日,南城舉行以“遊麻姑仙境品長壽文化賞天下第一楷書”為主題的2019南城麻姑文化節(周)開幕儀式。 [12] 

南城麻姑山景區旅遊信息

南城麻姑山景區門票

南城麻姑山景區門票免費。 [13] 

南城麻姑山景區交通

截至2018年6月,南城公交2路已由原先路線延伸至麻姑山景區生態停車場,並新開通南城站至麻姑山景區的南城公交10路。遊客(含麻姑山户籍村民)如進入山上景區必須在換乘中心購票乘坐換乘車輛上下山。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