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哈國家公園

鎖定
南哈國家公園(英文名:Nam Ha National Protected Area):又名“南哈國家自然保護區”(NPA)。是老撾北部琅南塔省的一個國家級保護區。 這個以森林為主的公園是各種族羣和多種動植物物種的家園。該公園是一個生態旅遊目的地。是老撾唯一的東盟遺產公園
中文名
南哈國家公園
保護區級別
國家級
地理位置
老撾
琅南塔省
區域面積
2224 km²
類    型
國家公園
保護對象
環境 動植物
批准時間
1993年10月29日
外文名
Nam Ha National Protected Area

南哈國家公園歷史沿革

1993年,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建立了一系列保護區,稱為國家保護區(NPA)。它們約佔該國土地面積的12.5%,這一比例非常高,代表着朝着保護該國獨特而寶貴的自然遺產邁出了積極的一步。 [3-4] 
南哈國家公園獲得的旅遊獎項:2001年“南哈生態旅遊項目”聯合國發展獎,2002年英國航空公司“明日旅遊”,2003年被指定為東盟遺產公園,2007年赤道“南哈生態導遊服務”獎,以及2019年東盟社區旅遊獎的2019年東盟旅遊標準獎2019-2021年。 [3] 
南哈國家公園也是人們的家園。其邊界內有二十五個村莊。幾個世紀以來,這些村莊里人們的生活與森林融為一體。人們使用森林來滿足他們的日常生存需求,但也保護它,認識到需要維持它以備將來使用。因此,村民既是森林的消費者,也是森林的管理者。在為南哈國家公園制定規章的過程中,村民將發揮重要的長期監督作用。 [3-4] 
南哈國家公園

南哈國家公園地理環境

南哈國家公園面積為 2,224 平方千米。包括面積為1,845 平方千米的南哈重要鳥類保護區。混合落葉林覆蓋了南哈國家公園的大部分地區,尤其是海拔1,000米的東部山區。西部山脈乾燥的常綠森林和草原從萬普卡(Vieng Phoukha)一直延伸到中國與老撾的邊境。南哈國家公園的景觀非常多樣化,其特點是不斷變化的開墾田地和再生森林。由於交通不便,一些偏遠地區仍保留着非常古老的森林。據估計,大約32%的南哈國家公園是未受干擾的或原始森林。在南哈國家公園邊界內,兩座山峯高達2,000米,數十條河流和溪流縱橫交錯地穿過南哈國家公園崎嶇的地貌。 [1]  [3-4] 

南哈國家公園區域範圍

南哈國家公園是該國第四大國家保護區,一直延伸至中國邊境。也是印度支那北部亞熱帶森林帶第四大保護區和極其重要的分水嶺。該流域是湄公河進入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後的第一條主要支流,支撐着琅南塔平原沿線的農業生產和發電。1999年,南哈保護區擴大為兩個擴展區:南哈西和南港。 [2] 
公園佔地222,400平方公頃,約佔琅南塔省面積的24%。南哈國家公園位於老撾北部的琅南塔省,橫跨五個區,佔地222,400公頃。琅南塔居住着20多個不同的民族,使其成為民族多樣性和土著知識的重要寶庫。多山的南哈國家公園從中國邊境延伸至博喬省,居住着許多民族社區。 [4] 

南哈國家公園保護目標

南哈國家公園擁有重要的常綠森林和大片草原。公園的主要森林類型為混交次生落葉林,包括次生常綠林。 在公園較低的海拔,在琅南塔平原,人類對森林的改造是顯而易見的,棲息地包括竹子和灌木叢區域。南哈國家公園是各種動物、植物和鳥類的家園,其中一些在全球範圍內受到狩獵和棲息地日益喪失的威脅。在保護區發現的一些更壯觀的哺乳動物包括老虎和美麗的雲豹、獼猴、穿山甲、野生亞洲象、亞洲黑熊、馬來亞太陽熊、野牛和野豬。野生動物調查報告稱,某些地區的哺乳動物和鳥類數量眾多,例如毗鄰中國香湧保護區的南港地區,該地區擁有該國僅存的亞洲象種羣。 [2] 
在對國家物種進行分析的國家20個保護區的生物優先排序中,南哈在鳥類方面排名第三,在大型哺乳動物方面排名第五。總體而言,根據生物多樣性和流域價值、生態旅遊潛力和場地壓力水平,南哈在國家管理優先指數中排名第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