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區

(香港南區)

鎖定
南區是中國香港十八區之一。自開埠以前,已經有漁民在香港仔居住。南區為香港島四區中,面積範圍覆蓋最廣的一區,總面積達4000公頃。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的數字,南區人口約為28萬人,部分地區如薄扶林深水灣淺水灣大潭均是香港高級住宅區。
中文名
南區
外文名
Southern District
行政區類別
非政權性地區
所屬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地理位置
香港島南部
面    積
38.95 km²
電話區號
00852
郵政編碼
999077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78655 人(2011年)
機    場
香港國際機場
火車站
香港西九龍站
車牌代碼
粵Z
人口密度
7173人/平方公里

南區地理位置

南區位於香港島南部,東起大浪灣,西迄薄扶林,包括香港仔鴨脷洲鋼線灣、薄扶林、黃竹坑深水灣淺水灣赤柱大潭石澳等地。

南區歷史軌跡

南區過去分別屬於西區及東區:現時南區的赤柱及石澳選區(D17)原屬東區,而其餘部份則屬於西區。1981年因應代議政制發展,政府依據人口分佈重新分區,以便每區人口相若。於是把原來西區摩星嶺道以南及原來東區的赤柱及石澳合併,組成南區,而剩餘的西區則與中區合併為中西區。另外,介乎奇力山及田灣山之間的部份地段亦有所調整,由原屬中區及西區,分別劃給南區及中西區。
南區一帶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定居,現存的古蹟有黃竹坑石刻。到了明朝時期,南區一帶開始有較多人聚居,但居民主要是在香港仔雞籠灣生活的漁民。而當時香港仔的石排灣曾以轉口香木製品而著名。當時由郭棐編撰的《粵大記》中,更載有多個位於現時南區的地名。
薄扶林水塘興建以前,山上的水都會在瀑布灣的瀑布流入海里,而瀑布灣則鄰近廣州與外國的海路貿易航線,所以不少中外航海人士到該處取淡水補給。而區內薄扶林村黃竹坑舊圍更是香港島少數由原居民建立的村落。他們曾多次向政府要求享有與新界原居民同等的待遇,但遭到政府拒絕。
香港開埠時,赤柱為當時香港島最繁盛的地區,英國人曾計劃以赤柱為發展基地。然而,由於赤柱土地狹少,加上當時該處爆發疫症,因此英國人決定轉往香港島北岸發展,赤柱得以繼續成為華人聚居地之一。
1841年香港開埠前各方言大致分佈 1841年香港開埠前各方言大致分佈
另一方面,香港開埠初年起,南區一帶亦擔當着工業區的角色。1857年建成的夏圃船塢,是香港首個大型船塢,後來於19世紀60年代被黃埔船塢收購發展成香港仔旱塢。20世紀50年代起香港工業急促發展,黃竹坑一帶便發展成工業區。
南區一帶於20世紀60年代之前,一直是漁民的主要據居地。根據1961年的香港人口普查,屬於現時南區範圍的漁民數目達28000人,佔當時香港漁民總數四分之一以上。直至20世紀60年代政府開發南區,先後興建漁光村、石排灣邨華富邨等公共房屋,使不少漁民上岸定居;而部份較富裕的漁民則於鴨脷洲北岸鴨脷洲大街定居及開設店鋪。

南區經濟狀況

按2011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南區的家庭住户收入中位數在中達全港第四位,D16海灣分區包括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是香港豪宅區,家庭收入中位數達183500港元,為全港最高,而D1-D15及D17則比較平民化,而且住了不少基層,而且有九座公屋,公屋以及居屋密度比全香港大多數地區都高,當中收入較高的D17赤柱分區的家庭住户收入中位數為36450港元,有北角寶馬山選區的30%。區內住在私人住宅的人口不足區內一半的總人口,只有42868户,即超過一半人(總數為85837户)居住在公屋和居屋之中。

南區工業發展

黃竹坑工業區、鴨脷洲工業區、數碼港

南區交通運輸

南區是香港十八區之中最後一個有鐵路到達的地區,居民原只靠路面運輸出入;2016年落成的港鐵南港島線改變此情況。

南區體育發展

南區足球隊是南區康樂體育促進會(英文:Southern District Recreation & Sports Assn Ltd)轄下的一支地區足球隊,於2011—12年度球季,獲得香港乙組足球聯賽亞軍,歷史性晉升上香港甲組足球聯賽競逐,2012—2013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此球隊以香港仔運動場為其主場。

南區旅遊景點

赤柱市集
赤柱市集壁畫
赤柱市集壁畫(4張)
赤柱市集又稱為赤柱市場,是香港著名的旅遊觀光點。柱市集內保留多座單幢式唐樓,舊式建築色彩濃厚。地鋪賣的大多是外國遊客記念品、中國手工藝品、手信、服裝、油畫等,五花八門且價廉物美,最受外國遊客歡迎。早前HKwalls街頭藝術節活動的主辦單位邀請到世界各地不同的藝術家來港作畫,選擇了在赤柱市集和上環一帶作畫,赤柱市集的壁畫均是畫在鐵閘上,想去欣賞壁畫的朋友最好就趁在店鋪開店前或關店後到訪,以免白走一趟。
八間屋
赤柱有不少特色建築,其中位於赤柱大街的八座相連中式小屋,臨海而建,屬客家建築風格,俗稱“八間屋”。“八間屋”建於1931年,已獲評為歷史建築,但仍有人居住其中,屬於本港少數仍有人居住的歷史建築。“八間屋”由磚塊疊砌而成,傳統的尖頂瓦片屋頂,樓高一層,窗框及大門統一地漆上綠色。
香港懲教博物館
香港懲教署屬下的博物館,鄰近赤柱監獄,以介紹香港懲教為主題,展示160多年來香港懲罰制度的演變。館內設有9間展覽室、2間模擬囚室,以及1座模擬絞刑台,並有超過600多件展品,屋頂更設有模擬監獄瞭望塔,記載了香港懲教制度、刑罰,以及懲教人員制服、徽號等歷史及其演變過程,突顯本館主題。此外,館內亦展出了越南船民的生活、自制武器及其他寶貴資料,見證香港的轉變。
香港海洋公園
香港海洋公園 香港海洋公園
海洋公園一個以海洋世界為題的綜合主題公園,座落於香港仔與淺水灣之間的南朗山之上。公園內設有多個主題景區,包括綠野花園、兒童王國、海洋天地、山上機動城、急流天地和雀鳥天堂。旅客可乘纜車遊走於兩地,沿途飽覽公園的明媚風光。
香港仔避風塘
香港仔原為一個傳統漁村,香港仔避風塘一直都是風暴襲港時,漁民的庇護港。香港仔避風塘聚居了數百個以捕魚為生的艇户,其中以疍家人鶴佬人為主。每逢農曆新年和漁民的守護神媽祖的誕辰,漁民均會聚集避風港內舉行各項慶典,以趨吉避凶。
避風塘亦設有街渡,來往香港仔與鴨脷洲,穿插於漁船之間,是為遊覽避風塘的一個好方法。
海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