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北朝民歌

鎖定
南北朝民歌是繼周民歌和漢樂府民歌之後以比較集中的方式出現的又一批人民口頭創作,是中國詩歌史上又一新的發展。 [1] 
中文名
南北朝民歌
外文名
The folk songs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創作時間
南北朝
類    別
詩歌集

南北朝民歌民歌特點

南北朝民歌不僅反映了新的社會現實,而且創造了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一般説來,它篇制短小,抒情多於敍事。南北朝民歌雖是同一時代的產物,但也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情調與風格。南朝民歌清麗纏綿,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摯純潔的愛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獷豪放,廣泛地反映了北方動亂不安的社會現實和人民的生活風習。
南北朝時代,也像漢代一樣,設有專門的樂府機關,採集詩歌,配合音樂演唱。這些樂府詩中有民間歌謠,也有貴族文人的作品;其中民歌部分更為新鮮活潑和藝術的魅惑力量。
由於南北朝長期處於對峙的局面,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民族風尚、自然環境等方面又存在着明顯的差異,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現出不同的情調與風格。南朝民歌清麗纏綿,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摯純潔的愛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獷豪放,廣泛地反映了北方動亂不安的社會現實和人民的生活風習。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長詩《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敍事長詩《木蘭詩》,分別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南朝樂府民歌大部分保存在清商曲辭中。清商曲是我國古代主要的通俗樂曲,許多民歌都配合這種音樂演唱。南朝的清商曲又分為若干類,其中最重要的是吳歌西曲兩類,民歌大多都屬於這兩類。“吳聲歌曲”產生於江南吳地,以當時的首都建業(今南京)為中心地帶。“西曲歌”產生於長江中游和漢水兩岸的城市——荊(今湖北江陵縣)、鄖(今湖北宜昌縣)、樊(今湖北襄樊市),鄧(今河南鄧縣)等地。這些都是當時的重鎮,是商業發達的城市。因此,南朝民歌所反映的多是城市生活,和漢樂府所反映的多是鄉村生活不同。
北朝樂府民歌保存於樂府橫吹曲辭的橫吹曲中。橫吹曲是軍隊中應用的音樂,要求雄偉悲壯。我國古代西北民族的樂曲,由於他們的風俗習慣等原因,常適用於作軍樂,而被中原文化所吸收。漢代的橫吹曲,相傳系張鴦從西域傳來,但歌辭沒有流傳下來。南北朝時代甫北兩朝在政治方面形成對峙,但在文化方面彼此還是互相交流的。南朝的吳聲西曲,在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時即已傳入北朝,成為北朝上層階級常常欣賞的娛樂品。
北朝的樂曲,也自東晉時代開始陸續傳人南朝。橫吹曲中的梁鼓角橫吹曲,就是長時期從北入南的樂歌被梁代樂府官署所採用演唱的部分。
北朝的樂府民歌,數量上遠不如南朝的多,但內容卻廣泛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像漢樂府一般顯得豐富多彩,而不似吳聲、西曲那樣單調,它真實地記錄了遊牧民族的生活狀態,從很多方面表現出北方民族的剛強爽直,充滿了北方的景色和風趣。 [1] 

南北朝民歌南朝民歌

南朝民歌的分類和產生的時代、地域: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中,主要有吳歌西曲兩類:吳歌,也稱吳聲歌曲,今存320餘首,多產生於晉宋時期,以建業(南京)為中心。西曲,今存140餘首,多產生於宋、齊、梁、陳時期,以湖北江陵、襄樊直至河南鄧州一帶。還有神弦曲,今存18首,是民間祭神的樂歌,產生於建業附近。此外在雜曲歌辭雜歌謠辭中也保存有少量的南朝民歌。
南朝民歌產生於商業都市,是市民文化的產物。商人、市民、歌女的生活較少束縛,享樂的成分較多,又加上採集、保存者的思想情趣,所以南朝民歌的內容比較單一,大多是表現男女戀情的情歌。吳聲歌曲多為女性的吟唱。內容或表現對愛情的渴望;或表現愛情的歡樂;或表現相思之苦;或表現生死不渝的愛情。西曲歌也是以情歌為主,但由於地域的差別反映愛情生活的角度稍有不同,其突出特點是把愛情和勞動結合起來。
南朝民歌風格委婉纏綿、清新自然。郭茂倩樂府詩集》説:“豔曲興於南朝,胡音生於北俗。”南朝民歌感情的表達不同於北方的粗獷豪放,體現了細膩纏綿、含蓄委婉的特徵。語言既有清新淺近、自然天真的一面,也有明麗婉轉的一面;既有樸素的方言口語入詩,也有語言技巧的巧妙運用。《大子夜歌》所説:“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堪憐: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就指出了清新明麗、婉轉自然的藝術風格。
南朝民歌最突出的藝術技巧就是利用漢語的諧音構成雙關隱語。如“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子夜歌》),“絲”和“思”是同音異字構成雙關;布匹的“匹”和匹配的“匹”是同字同音構成雙關。又如“合散無黃連,此事復何苦?”用藥名的“散”雙關聚散的“散”,以黃連的“苦”雙關相思的“苦”。其它諸如“藕”與“偶”、“蓮”與“憐”、“碑”與“悲”、“籬”與“離”等等。雙關隱語的運用既體現了作者的豐富聯想,也使感情的傳達顯得含蓄委婉。其次,南朝民歌也善於利用景物傳達出深婉的情思。
南朝民歌大多體制小巧,多五言四句。個別也有較長的如《西洲曲》,但也是四句一解。 [1] 

南北朝民歌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橫吹曲辭》的《梁鼓角橫吹曲》中,此外在《雜曲歌辭》和《雜歌謠辭》也有一小部分。今存70首左右。大多是北魏、北齊北周時期的作品,多是少數民族的創作,傳入南朝,被南朝保存了下來。
北朝民歌雖然數量不多,但是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廣泛領域:
反映北方民族的遊牧生活,以及風俗習慣、風光景色;反映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和粗獷豪邁的個性;反映戰爭、徭役及生活的苦難;反映婚姻愛情生活。
北朝民歌風格粗獷豪放,質樸剛健。北朝民歌多收入《鼓角橫吹曲》中,《樂府詩集》説橫吹“其始亦謂之鼓吹,馬上奏之,蓋軍中之樂也”。這種“軍中之樂”從音樂上就有別於南朝民歌。北朝民歌多反映北方少數民族大漠、草原上的遊牧、征戰生活。這種生活造就了民族的粗豪性格,情感體驗沒有南朝民歌的細膩深婉,而是率直裸露,反映在詩歌的創作風格上就形成了粗獷豪放,質樸剛健的特徵。
北朝民歌的藝術雖然沒有南朝民歌細膩委婉、優美精緻的特點,但是在粗疏質樸中也別開另一種藝術境界。首先,簡單質樸的語言造就了凌厲的氣勢。如“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 跋黃塵下,然後別雌雄”(《折楊柳歌辭》)語言雖然粗疏,但是很有氣勢,也揭示了馬背民族強悍尚武的精神氣質。其次,語言雖然樸素,但是卻能創造出渾樸的意境。最典型的就是《敕勒歌》,只是隨口唱來,短短几語,那蒼茫的景象和雄渾的境界便應聲而出,成就了千古絕唱。另外,樸素的語言卻也有鮮明生動的形象。如“驅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喚天”(《地驅樂歌》),短短的十六字既描寫了景物,又把老女的形象表現得鮮明而生動。簡單疏朗、質樸無華,毫無造作矯飾是其藝術的基本特點。
北朝民歌的形式除五言外,還有四言、七言、雜言等,不似南朝民歌形式比較單調。 [1] 
參考資料
  • 1.    蔡東青.南北朝文學史料述略.北京:北京出版社,2020年:第1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