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亭四話

鎖定
《南亭四話》是由清末李寶嘉所著,記錄了時人所作的諷刺詩,真切記錄下當時中國語言文化變革的歷史。《南亭四話》的“四話”是指莊諧詩話四卷、莊諧聯話三卷、莊諧詞話一卷、莊諧叢話一卷。
書    名
南亭四話
作    者
李寶嘉
時    代
清末民初
卷    數
9卷
特    點
學術性、通俗性、趣味性合一

南亭四話簡介

《南亭四話》中的“南亭”源於李伯元的號“南亭亭長”,所謂“四話”是指:莊諧詩話(前4卷)、莊諧聯話(卷5—7)、莊諧詞話(卷8)和莊諧叢話(末卷)。“莊諧”二字是指《南亭四話》“亦莊亦諧,莊諧雜出”,也就是“諧趣而不失莊重”,僅以幾個標題為例,可見該著“諧趣十足”,如“不男不女之百姓”、“和尚肥”等。難怪有人稱讚《南亭四話》:“其莊者固足為詞章家之圭臬,即諧者亦可為酒後茶餘之消遣。”“四話”還集學術性、通俗性、趣味性於一體,不僅用“生花之筆,粲花之舌”記錄了大量的文壇遺聞逸事和文人譯文譯詩,有《柳如是軼事》、《上海四公子》、《張季直遊博覽會詩》、《日本女子詩》等,而且大膽客觀地評價了不少名家之作,典型一例是《康詩撮錄》。此文開頭就是:“康有為詩多粗率”,隨後李伯元又以實例為證,讓人折服。康有為在晚清文人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作者卻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且評論又有根有據,句句在理、字字珠璣,李先生的文人氣質,躍然紙上 [1] 

南亭四話著書經過

南亭四話 南亭四話
李伯元為世人熟知,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撰有《官場現行記》,二是創辦《遊戲報》等報紙,時稱“小報鼻祖”。然而,李氏的幾部遺著,如《南亭筆記》和《南亭四話》如今卻鮮為人知。
1906年3月14日,不惑之年的李伯元因肺病惡化在窮困潦倒中死於上海。由名伶孫菊仙慷慨解囊,李氏才得以下葬。讓人遺憾的還有李伯元的遺稿“散失甚多”,《南亭筆記》經人發現後及時刊行出來。此書風靡一時,被文人視為“枕中秘”。後來,《南亭四話》的全稿又被找到。1925年12月,大東書局首版了《南亭四話》,並在書後廣告中稱此書是“海內孤本”。
幾千年來,中國文字也常有變革,不過,應數此次變革為最大。從上世紀70年代起,台灣廣文書局、上海書店和江蘇古籍出版社均重版了《南亭四話》。

南亭四話《新名詞詩》

從《南亭四話》一書,可見當時中國語言“西化”的一角。書中有《新名詞詩》四首,頗為有趣。
其一:“處處皆團體,人人有腦筋,保全真面目,思想好精神;勢力圈誠大,中心點最深;出門呼以太,何處定方針。”其中,團體、腦筋、思想、精神、勢力圈、中心點、以太、方針等都是新詞,幾乎全來自於日本的翻譯。“以太”為當年科學家假定空氣中有以太,一如電波,其英文為“ether”,此詞現已不用。  
其二:“短衣隨彼得,扁帽學魯索;想設歡迎會,先開預備科;舞台新政府,學界老虔婆;亂拍維新掌,齊聽進步歌。”詩中的彼得、魯索、歡迎會、預備科、舞台、學界、維新、進步等,亦新詞,且多是日譯。  
其三:“歐風兼美雨,過渡到東方;腦蒂漸開化,眼簾初改良;個人寧腐敗,團體要橫強;料理支那事,酣眠大劇場。”詩中的歐風、美雨、過渡、腦蒂、開化、改良、眼簾、個人、團體、料理、支那、大劇場等,都是日譯新詞。其中“腦蒂”不知為何物。  
其四:“陽曆初三日,同胞上酒樓;一張民主臉,幾顆野蠻頭;細崽皆膨脹,姑娘儘自由,未須言直接,間接也風流。”此詩中的陽曆、同胞、民主、野蠻、膨脹、自由、直接、間接皆新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