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京16號

鎖定
南京16號是江蘇省農科院糧作所以Si-pi681032×UPR103-80-2雜交,於1993育成,屬中熟中秈稻品種。
該品種株形較緊湊,分櫱力中等,株高125釐米左右,穩產性較好,抗白葉枯病、稻瘟病,紋枯病輕,抗倒性強,全生育期148天左右,比揚輻秈2號遲熟5~6天,熟期略遲,每畝有效穗15萬穗左右,每穗總粒數150粒,結實率87%左右,千粒重近28克,後期熟相好,據1997年品質檢測,糙米率80.4%,整精米率55.8%,長寬比3.3,堊白率18%,堊白度1.8%,膠稠度68MM,米質理化指標達到優質稻穀國家標準。
中文名
南京16號
品種類別
糧食作物-->水稻
審定等級
省級審定
選育單位
江蘇省農科院糧作所
品種來源:原名“30152”由江蘇省農科院糧作所以Si-pi681032×UPR103-80-2雜交,於1993育成,屬中熟中秈稻品種。
產量水平:1997-1998年參加省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539.69公斤。1999年參加生產試驗,三點平均畝產491.7公斤。
栽培技術: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由於該品種生育期較長,沿江及以北地區應在5月上旬播種,沿江以南地區應在5月中旬播種,秧田應施足基肥,每畝秧田播種量25公斤左右,每畝大田用種量2.5~3公斤,秧齡30~35天。 2、合理密植。株行距以4×7-7.5寸為宜,每穴2~3本。 3、合理肥水。該品種需肥水平中等偏上,每畝總施肥量控制在17公斤左右,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保證前期穩長,主攻大穗並提高結實率,穗粒肥佔總施氮量的25~30%;水漿管理上,堅持前期薄水促櫱,當每畝總莖櫱數達到16~17萬時,開始脱水控苗,高峯苗控制在每畝25萬以內,後期乾濕交替,養根保葉,活熟到老。4、病蟲害防治。及時防治好蟲害,特別是在破口期防治好三代三化螟。
防治對象:及時防治好蟲害,特別是在破口期防治好三代三化螟。
適用範圍:該品種米質優,抗病性好,審定合格,適合我省中秈稻地區中上等肥力條件下種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