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鎖定
社會與人口學院是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文科”重點建設的學院之一。學院的前身是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2018年1月,學院更名為社會與人口學院。
學院現有社會工作(國家一流本科專業)、行政管理(省級一流本科專業、校級特色專業)、公共事業管理(省級特色專業)等本科專業。同時,學院還擁有社會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和社會工作專業碩士授權點,其中社會學是江蘇省“十四五”重點學科建設點。另有江蘇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校外研究基地“江蘇智慧養老研究院”、“中國老齡協會研究基地”、“大運河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聚焦服務於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下的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領域。
學院正採取切實有力的措施,不斷提高本科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積極拓展研究生教育,不斷加強院風、教風、學風建設和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在追求特色與優質的發展中朝氣蓬勃地奮進,助力學校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 [1] 
中文名
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pulation Studies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南京郵電大學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張強;院長:沙勇
本科專業
3個
碩士點
一級學科1個,專業類別1個
地    址
南京市棲霞區文苑路9號

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歷史沿革

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政治理論教研室、1978年成立的馬列主義教研室、1987年成立的社會科學部,2004年更名為社會科學系,2008年9月更名為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2011年3月按照教育部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評估的要求,學院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教師獨立組建馬克思主義學院,其他教師組建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2013年10月,南京郵電大學與南京人口管理幹部學院(1984年創建,聯合國人口基金援華P02項目)合併辦學 [2]  ,原南京人口管理幹部學院的公共管理系、社會工作系、人口與健康研究所三個教學科研單位與南京郵電大學的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合併組成新的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2018年1月,學院更名為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辦學條件

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系專業

學院設有4個教學系,3個本科專業。
: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系、公共事業管理系(人口與健康教研室)、行政管理系
專業:社會工作、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
另設有:社會工作碩士(MSW)教育中心、漢語言文學教研室、實踐教學中心等教學機構;院辦公室、分團委、圖書資料室、教學檔案室等4個管理與教輔部門。

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學科建設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社會學(江蘇省“十四五”重點學科建設點)
目前設有三個研究方向:人口與社會方向、信息與社會方向、社會治理與社會政策方向。學科依託學校信息學科和人口學科優勢,進一步深化信息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叉研究,培養創新型、複合型的社會學高層次人才。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社會工作
目前設有四個研究方向:家庭社會工作、老年社會工作(智慧養老)、社區社會工作、智慧社會治理 [3] 

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87人,其中專職任課教師73人。專職教師中,正高職稱8人,副高職稱31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佔53.4%,博士和在讀博士49人,佔67.1%。有8名教師是江蘇省“青藍工程”等人才工程培養對象。
教師中有多人在中國社會學會、中國人口學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全國政府績效管理研究會、全國政策科學研究會、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及其自然哲學研究會等全國學術機構擔任重要學術職務。

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學建設

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社會工作系源於南京人口管理幹部學院社會工作系,創辦於1998年。1999年起開始招收社會工作本科學生,是全國最早的24家招收社會工作本科生的院校之一,在江蘇省內也是最早開展社會本科教育的院校之一。社會工作系教師主持“社會工作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的工作,本系老師發起成立“南京市玄武區同仁社工事務所”,承擔社會服務,每年承接的社會服務總金額超過70萬元。
目前,南京郵電大學社會工作專業形成人口健康促進社會工作和信息社會工作特色。2019年入選江蘇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0年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行政管理
南京郵電大學行政管理本科專業自2000年開始招生,2010年被列入校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015年起兩次被列為校“信息文科”重點建設專業,2021年入選江蘇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省級品牌特色專業:公共事業管理
該專業由原南京郵電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的公共事業管理教研室與原南京人口管理幹部學院的公共管理系、人口健康研究所合併而成。現設有智慧城市管理和人口與健康管理兩個專業方向。 [4] 

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合作交流

2018年7月1-3日,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詹合英教授來學院進行老年學學術講座交流與機構教學研合作洽談
2019年3月27日下午,我校名譽教授,UC 伯克利分校公共衞生學院教授Linda Neuhauser來學院做了題為中美合作常州外來工健康項目研究理論與實踐的講座
2019年10月15-17日,泰國瑪希隆大學人口與社會研究院(IPSR)Rossarin Gray主任一行4人來學院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並作交流訪問
2023年5月8日,國際社會工作學校協會主席Annamaria Campanini蒞臨我院講學。 [11] 
截至2022年12月,學院曾主辦或承辦的學術會議有: [5] 
學院主辦或承辦的部分學術會議
會議名稱
時間
“中國式現代化與社會建設”主題研討會
2022年11月19
中國社會學會2022年學術年會“數字時代的社會轉型與高質量發展研究”分論壇
2022年8月26至27
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蘇皖片區第十三屆年會暨現代社會工作制度與中國高質量發展論壇
2021年12月5
“健康醫療大數據發展與應用”學術研討會
2020年11月30
第六屆中國大運河智庫論壇暨觀察家觀察員2019年秋季報告會
2019年9月22
中國人口學會第四屆青年學者人口研究論壇
2018年11月9-11
農工黨首屆人口發展戰略研討會
2018年11月1

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學術研究

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科研平台

江蘇智慧養老研究院 [6] 
江蘇智慧養老研究院為江蘇省教育廳於2017年7月審定批准的江蘇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校外研究基地。基地為南京郵電大學與烽火祥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開放性研究機構。
大運河研究中心 [7] 
中心充分發揮社會與人口學院的人口學與信息學學科交叉新優勢,藉助全國大運河智庫聯盟新平台,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聚焦於大運河文化帶“人口”這個中心以及沿線27座“城市”的具體場域,深入研究建立更加有效的大運河流域人口與城市、城市羣協調發展新機制,探索國家大運河文化帶發展戰略的多樣化落地途徑。
此外,學院還設有人口與健康研究中心、教育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績效管理與公共政策研究所、信息法律與知識產權研究所、文學研究所、社會工作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公務員(村官)考試研究中心、廉政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

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科研成果

學院在人口發展、精準扶貧、智慧養老、社會治理等領域的學術研究、理論研究及實務推進方面特色鮮明、成果豐碩。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項目等各類科研項目40餘項。多項成果獲國家部委和省級嘉獎。此外,還打造人口與信息社會、人口發展戰略、大運河研究等系列叢書,現已出版《大運河文化演進70年(江蘇卷)》《農村中老年女性健康研究》《我國哈尼族農村居民的脱貧之路》《社會救助信息化》《煢煢孑立的人生:村大齡單身男性的生活困境》《社會支持視角下農村老年人健康研究》等。
部分成果獲獎
獎項
名稱
頒獎單位
國家領導人批示
農工民主黨中央對口雲南省開展脱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簡報
全國人大常委會、政協
省領導批示
關於呈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相關研究成果的報告
江蘇省人民政府
江蘇人口發展優秀研究成果
社會信任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社會文化娛樂參與的中介作用
江蘇省人口學會、江蘇省衞生健康委員會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處
第七屆人口科學優秀成果獎
農村老年健康研究——家庭變遷視域
中國人口學會
部分科研項目
名稱
級別
時間
居家養老家庭支持體系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2020
基層政府制度執行力的生成機理與提升路徑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2020
西部山區易地扶貧搬遷農户返貧風險及其阻斷機制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2020
以上資料來源。 [8] 

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學術資源

《人口與社會》是南京郵電大學主辦、江蘇省教育廳主管的社會科學類期刊,其前身是《南京人口管理幹部學院學報》,創刊於1985年。 [9] 

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文化傳統

院徽標誌是中文“社”和“人”的組合,包含翻開書籍、高飛雄鷹、光明的太陽、和諧的紐帶等諸多意象。既突出社會與人口學院的辦學特色,又展現其深厚的文化內涵。院徽表達志存高遠,揚帆學海的積極寓意;同時也展現奮勇前行、與時俱進、和諧發展、與日永恆的美好願景。
院徽標誌色彩以漸變的南郵藍為基礎色,穩重大氣且富有變化,象徵學院立足南京郵電大學豐厚的學術土壤;桔色活潑靈動,象徵活躍的學術氛圍和創新思想。SSPS為學院英文縮寫。 [10] 
南京郵電大學設與人口學院院徽 南京郵電大學設與人口學院院徽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