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鎖定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南京水科院,是中國綜合性水利科學研究機構、國家級社會公益類非營利性科研機構。 [1]  主要從事基礎理論、應用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開發,承擔水利、交通、能源等領域中具有前瞻性、基礎性和關鍵性的科學研究任務。同時受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領導。 [2]  [39]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建於1935年,原名中央水工試驗所,是中國最早成立的綜合性水利科學研究機構;2001年被確定為國家級社會公益類非營利性科研機構;2009年,更名為“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1] 
根據2024年1月南京水科院官網顯示,全院現有科研人員1300餘人。設水文水資源研究所、水工水力學研究所、河流海岸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材料結構研究所、大壩安全與管理研究所、水利部農村電氣化研究所、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動化研究所、農村水利研究所、生態環境研究所、海洋資源利用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和南京瑞迪建設科技有限公司等研發機構。 [2] 
自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至2022年底,南京水科院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29項,其中國家級獎勵84項。出版專著565部,獲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1369項。 [2] 
南京水科院是國家首批相關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現有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土木水利博士和碩士專業學位點,並設有水利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 
中文名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外文名
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
成立時間
1935年
機構地址
江蘇省南京市廣州路223號
主管部門
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
簡    稱
南京水科院
現任院長
戴濟羣 [38] 
博士點
一級學科1個,二級學科6個
碩士點
二級學科11個
屬    性
國家社會公益類非營利性科研機構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歷史沿革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艱苦創業

1934年春,全國經濟委員會成立了“中央水工試驗所籌備委員會”,積極負責中央水工試驗所的籌建工作。
1938年1月,全國經濟委員會水利部分,劃歸經濟部接管,中央水工試驗所同年3月改由經濟部領導。
1941年9月,行政院水利委員會成立,經濟部原轄水利機關,包括中央水工試驗所,都改變了隸屬關係。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鳥瞰圖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鳥瞰圖
1942年1月,由於業務範圍擴充,中央水工試驗所改名為“中央水利實驗處”。
1947年5月1日,國民政府水利部成立,中實處改由水利部領導。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中旬,中實處由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水利部接管,並積極籌備恢復工作。
1950年5月,“中央水利實驗處”改名為“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南京水利實驗處”。由水利部領導,並委託華東軍政委員會水利部代管(水秘字20號)。
1953年3月,華東軍政委員會水利部撤銷,南京水利實驗處由中央水利部直接領導(《通知自一九五三年南京水利實驗處歸中央直接領導》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勞計字第37553號)。
1951年3月,研究室撤銷,人員分別劃歸水工室及文獻室。同年,成立了中共南京水利實驗處支部,屬中共南京市一級機關黨委領導。
1952年,水文研究所撤併到中央水利部水文局,另籌設材料試驗組。
1953年5月11日,經中共南京市政府分黨委批准,組成南京水利實驗處支部。同年12月,由上級批准成立黨組。同年,下屬水工儀器廠從南京水利實驗處分出,由中央水利部直接領導,改名為南京水工儀器廠。
1954年經中共南京市政府分黨委同意,恢復黨支部的領導職能。在秘書室下增設技術檔案室。
1956年,按照中央水利部的指示,南京水利實驗處派出95人,籌建北京水利科學研究所。 [1]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崢嶸歲月

1956年12月,南京水利實驗處更名為“南京水利科學研究所”(《關於你處改為“水利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所”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56)水教研傅字第1178號)。
1956年12月,原水工、土工兩試驗室改為研究室,又將原水工試驗室的潮浪和泥沙兩個組人員抽出,成立了河港研究室。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1957年2月,根據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關於全國水利科學研究機構的合併問題指示精神,南京水利科學研究所由水利部和交通部共同領導。原屬交通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籌備處港工及航道研究室併入該所。並於4月1日起,改名為“水利部、交通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所”(《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決定你所改由水利部及交通部共同領導由》(57)水教研馮字第094號)。1957年5月,經水利部批准,成立了“錢塘江河口研究站,由南京水利科學研究所和浙江省水利廳共同領導”。
1958年,水利部與電力工業部合併為水利電力部,南科所改由水利電力部和交通部共同領導。1958年2月,國務院農七齊字23號文,同意成立“錢塘江河口研究委員會”,明確研究工作交由南京水利科學研究所負責。1958年,交通部組織“天津新港回淤研究領導小組”,負責該港回淤研究的技術領導工作。同年,該所成立技術室。
1962年3月,水電部決定錢塘江河口研究站自1962年起由浙江省水利廳單獨領導((62)水電技字第45號),南京水利科學研究所在技術上進行指導和協調。同年,該所成立學術秘書室。
1966年,即文化大革命前,實行黨總支部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內設機構有,政治處(包括人保科等)、辦公室(包括供應科、財務科、行管科)、水工研究所、河港研究所、土工研究所、材料結構研究所、學術秘書室、技術情報室、儀器組和儀器工廠。此外,還設有所務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同年,由該所負責籌建的水電部交通部西南水利水運科學研究所基本建成,同時抽調該所60人前往開展研究工作。
1966-1967年,原有組織機構特別是行政管理部門被打亂。
1968年,經江蘇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成立了南京水利科學研究所革命委員會(《關於成立南京水利科學研究所革命委員會的批覆》蘇革政(68)241號),下設政工組、生產組、後勤組。三個組的建制一直延續到1978年。
1972年7月,經江蘇省革委會批准,組成黨的核心小組(《關於南京水科所黨的核心小組組成的通知》(蘇革科核(72)第8號))。
1973年8月,經江蘇省革委會批准,建立中共南京水利科學研究所委員會。(《關於建立中共南京水利科學研究所委員會批覆》蘇革科核[1973]第44號)
1979年-1983年,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
1979年2月,水利電力部分為水利部和電力工業部,南科所由水利部和交通部共同領導。同年6月,水利部明確南京水利科學研究所為地師級單位(《關於明確南京水科所為地師級單位的通知》(79)水勞字第17號)。
1980年恢復了所室兩級學術委員會活動。成立了所的學位評定委員會和技術職稱評定委員會。
1982年2月,水利部與電力工業部合併為水利電力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所恢復水利電力部和交通部共同領導(《關於更改部直屬單位名稱的通知》(82)水電勞字第12號)。 [1]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改革春風

1984年1月,經水利電力部批准,並徵得國家科委同意,改名為“水利電力部、交通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轉發關於“同意水利電力部、交通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所”改名為“水利電力部、交通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的批覆的通知”》(84)水電勞字第10號)、(《同意“水利電力部、交通部南京科學水利研究所改名為水利電力部、交通部南京科學水利研究院”的批覆》(84)國科發041呈)。
1985年3月,原屬科研處的計算應用中心,改名為計算中心,直屬院長領導。
1987年12月,水利部電力部明確該院為水利電力部大壩安全監測中心,承擔水利大壩安全監測工作(《關於加強水利大壩安全監測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87)水電勞字第116號)。同年10月,中國水利學會同意該院成立“中國水利學會科技諮詢服務中心岩土工程服務部”(《關於同意成立“中國水利學會科技諮詢服務中心岩土工程服務部”的函》(87)水學字第30號)。
1988年5月,該院經江蘇省科學技術委員會批准,成立江蘇南水土建工程聯合公司(《關於成立“江蘇南水土建工程聯合公司”的批覆》蘇科(88)145號)。
1989年8月,經水利部基本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總站批准,確定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為水利部基本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關於確定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為水利部基本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的通知》建質[1989]6號)。
1991年10月,接水利部辦公廳通知,持單位介紹信至辦公廳秘書處領取水利部、交通部、能源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印章。院編文號((91)辦字第1221號)。
1992年5月,經江蘇省科學技術委員會批准,同意“江蘇南水土建工程聯合公司”改組為“江蘇南水土建工程公司”。同年7月,經水利部黨組批准,撤銷院黨組,建立臨時黨委。同年8月,經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批准,設立瑞迪公司(《關於成立瑞迪公司的批覆》寧高管辦[1992]49號),同年9月,在南京市工商管理局註冊登記為南京瑞迪高新技術公司。同年10月,經江蘇省科學技術委員會批准該院成立“運達科工貿公司”。同年,該院將財務科改為財務處。
1993年6月,經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批准正式成立院黨委(《關於同意成立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黨委的批覆》蘇組復(1993)46號)。1993年8月,經交通部批准,該院設立工程監理部(《關於南京水科院工程監理部監理資格的批覆》交函工[1993]460號)。同年9月,江蘇省委批覆同意撤銷中共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機關委員會(蘇委工組[1993]35號)。
1994年9月,更名為水利部、交通部、電力工業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關於水利部、交通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更名的批覆》人勞組[1994]61號)。同年11月,經水利部批准,水利部大壩安全監測中心更名為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關於水利部大壩安全監測中心更名及核定其人員編制的通知》水人勞[1994]485號)。同年3月,院設立科技經營開發處,與科研管理處合署辦公。
1995年,經水利部批准,與河海大學、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資源研究所合作成立水利部遙感技術應用中心南京分中心(《關於成立水利部遙感技術應用中心南京分中心的批覆》人組[1995]75號)。
1996年5月,經水利部批准,水利部南京計量檢定中心掛靠該院(《關於成立水利部南京計量檢定中心的批覆》水人教[1996]167號)。經國家技術監督局計量認證,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認證合格證書([95]量認(國)字(G1367)號)。
1997年3月,經水利部人事勞動教育司批准,該院建立“南京水科學培訓中心”(《關於建立“南京水科學培訓中心”的批覆》人組[1997]11號)。同年12月,經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註冊登記,該院成立南京瑞迪大灑店。
1998年3月,經江蘇省政府辦公廳批准,瑞迪大灑店為涉外賓館。1998年4月,內設“技術情報研究室”更名為“科技信息中心”。同年4月,經水利部人勞司批准,並於同年7月,將原院工程監理部升格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江蘇科興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獲得江蘇省工商局核發的營業執照。同年,經水利部人勞司批准,設立院科技產業中心(《關於設立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產業中心的批覆》人教勞[1998]47號),同時撤銷科技經營開發處。
1999年7月,交通部認定該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實驗室為交通部重點實驗室。(《關於進行首批部重點實驗室認定評審工作的通知》科教發字[1999]190號)。 [1]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世紀水利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授牌儀式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授牌儀式
2001年6月,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資源研究所成建制併入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關於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資源研究所併入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的通知》(水人教[2001]253號)。對外可繼續使用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資源研究所。
2001年10月,科技部、財政部、中央編辦批覆水利部等四部門所屬98個科研機構分類改革總體方案,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轉為非營利性科研機構。《關於對水利部等四部門所屬98個科研機構分類改革總體方案的批覆》(國科發政字[2001]428號)。
2002年1月,水利部決定將水利部農村電氣化研究所劃歸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管理。(《關於調整水利部農村電氣化研究所、水利部長江勘測技術研究所管理體制的通知》水人教[2002]12號)。
2002年10月,水利部批覆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關於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批覆》水人教[2002]437號)。
2003年4月,水利部人教司覆函,同意在科技部、財政部、中編辦對該院非營利性科研機構改革驗收前繼續延用原名稱“水利部交通部電力工業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關於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名稱問題的覆函》。
2004年6月,水利部認定依託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建設的水利部水科學與水工程科學重點實驗室。(《關於發佈水利部重點實驗室評審認定結果的通知》水國科[2004]196號)。
2005年3月,國家科技部批准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與河海大學聯合建設“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關於批准建設環境化學與生態病理學等2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國科發基字[2005]79號)。
2006年4月,水利部批准以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為依託單位,組建水利部水文水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利部水工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關於組建水利部水文水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批覆》水人教[2006]118號,《關於組建水利部水工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批覆》水人教[2006]122號)。
2006年10月,經水利部人事勞動教育司批准,該院設立“離退休人員管理處”。(《關於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成立離退休人員管理處的批覆》人教勞[2006]45號)。
2009年,更名為“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1]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科研條件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人員編制

根據2024年1月南京水科院官網顯示,全院現有科研人員1300餘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特支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等國家和部省級人才90餘名,具有高級以上職稱700多人,是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榮獲“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稱號。 [2]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張建雲(專職)、胡亞安 [3]  [40-41] 
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張建雲 [3] 
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張世法 [4] 胡少偉 [5] 張建雲 [3] 
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人):胡少偉 [5] 陳生水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胡少偉 [5] 胡亞安 [6] 陳生水、李雲、趙維炳 [7] 劉九夫
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胡少偉 [5]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胡少偉 [5]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1人):張建雲 [3]  、左其華、蔡躍波、李雲、胡亞安、劉九夫 [8]  、章為民、 [9]  陳生水、吳時強、張瑞凱、酈能惠 [10]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組織體系

  • 綜述
根據2024年1月南京水科院官網顯示,現設水文水資源研究所、水工水力學研究所、河流海岸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材料結構研究所、大壩安全與管理研究所、水利部農村電氣化研究所、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動化研究所、農村水利研究所、生態環境研究所、海洋資源利用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和南京瑞迪建設科技有限公司等研發機構。建有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以及水利、交通、能源行業9個部級重點實驗室、技術研發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辦並定期公開出版8種學術期刊(包含英文期刊)。建有院本部科研及科技創新基地、鐵心橋水科學與水工程實驗基地、滁州水文實驗基地和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防洪演練基地、杭州農村電氣化與再生能源研發基地、當塗科學試驗及科技開發基地、無錫河湖治理研究基地。 [2] 
  • 職能部門
職能部門(9個):院長辦公室、黨委辦公室、科研管理處、人事勞動教育處(研究生部)、財務與資產處、監察與審計處、離退休人員管理處、水利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綜合服務中心 [11] 
  • 部設機構
水利部部設機構(5個):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水利部水閘安全管理中心、水利部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心、水利部基本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水利部水文儀器及岩土工程儀器質量監督檢測中心 [11] 
  • 科研機構
科研機構(9個):水文水資源研究所、水工水力學研究所、河流海岸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材料結構研究所、大壩安全與管理研究所、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農村水利科學研究推廣中心、海洋資源利用研究中心 [11] 
  • 研發機構
組織體系 組織體系
國家和部級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7個):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水利部水科學與水工程重點實驗室、通航建築物建設技術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水利部土石壩破壞機理與防控技術重點實驗室、國家能源水電工程安全與環境技術研發中心、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11-12] 
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水利部水文水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利部水工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利部水文水資源監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利部農村水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1]  [13] 
實驗研究基地院(6個):本部科研及科技創新基地、鐵心橋水科學與水工程實驗基地、滁州實驗基地、杭州農村電氣化與再生能源研發基地、當塗科學試驗及科技開發基地、無錫河湖治理研究基地 [11]  [14] 
  • 下屬公司
下屬公司(6個):水科院勘測設計院、南京瑞迪高新技術有限公司、江蘇科興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南京瑞迪大酒店有限公司、安徽瑞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瑞迪水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1] 
  • 學術機構
學術機構(3個):科學技術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 [11] 
  • 掛靠機構
掛靠機構(5個):國際水文科學協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中國海洋工程學會、中國水利學會岩土力學專委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高壩通航工程專委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小水電專委會 [11] 
  • 人才基地
人才基地(2個):全國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11]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合作交流

2001年為水利部籌辦了GIS國際學術會議和中國大壩安全管理培訓班,以及第一屆亞太地區海岸工程研討會,進一步擴大了南科院的影響。
2003年,時任院長張瑞凱教授作為團長率中國專家代表團赴日本參加了第三屆國際水論壇會議;院承辦了國際大壩安全管理研討會,參與主辦了海洋工程學術研討會暨海峽兩岸海洋工程發展研討會。
2005年,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承辦了學術會議主要有“全國防汛決策支持系統開發技術研討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高壩通航專業委員會學術研討會”、“江蘇省水利學會水工結構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第12屆中國海岸工程學術研討會”、“大壩安全與堤壩隱患探測國際學術會議”等會議;還選派科研人員參加了第十二屆水資源大會,加拿大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培訓、乾旱和低流量國際培訓,中意合作水資源綜合管理、水資源的保護、節約與配置等有關學術活動。 [15] 
2006年,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先後組團參加了在墨西哥舉辦的第四屆世界水論壇、在西班牙舉辦第22屆世界大壩會議,以及韓國水資源協會年會、中荷水資源管理創新研討會等,全年共選派71人次的中青年骨幹出國參加國際會議、培訓、考察。 [15] 
2007年,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派專家參加了世界氣象組織(WMO)第十五次世界氣象大會、聯合國秘書長水與衞生顧問委員會水與災害高層專家工作組第一次會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水文計劃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指導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國際大壩委員會75屆年會“大壩安全與管理”研討會、第十次河流泥沙國際學術討論會、日本水文水資源協會年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水教育學院教育方法培訓班、西班牙第五屆土木工程會議、第十七屆斯德哥爾摩世界水周等會議和活動。積極組織有關人員參加水利部赴以色列、土耳其參觀第四屆國際水技術與環境控制展;赴加拿大、墨西哥考察有關地下水開發利用情況和存在問題;參加出訪瑞典芬蘭考察水資源綜合管理和地下水保護的政策、制度及法規建設情況。全年共選派80餘人次的科技骨幹出國參加國際會議、培訓、考察。 [15] 
該院爭取到第32屆國際海岸工程大會首次在中國大陸的舉辦權,該大會於2010年在上海召開。 [15]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設備資源

  • 設施設備
水科學與水工程重點實驗室水工程病險診斷與防治研究設備
2005年12月,水利部《關於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水科學與水工程重點實驗室水工程病險診斷與防治研究設備項目建議書的批覆》(水規劃[2005]593號),基本同意項目建設的主要內容,即包括七個系統:複合結構病險機理試驗設備(材結所)、水工材料加速老化試驗設備(材結所)、水工結構安全試驗設備(農電所)、温度裂縫病害防治試驗設備(材結所)、土壩(堤)病害機理研究設備元(岩土所)、堆石壩病害機理研究設備(岩土所)和隱患探測及安全監測儀器檢驗測試設備(岩土所、大壩所)。核定水利工程病險診斷與防治研究試驗設備估算總投資為2392萬元。 [16] 
水科學與水工程重點實驗室風暴潮災害影響及防治試驗研究設備
2005年12月,水利部《關於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水科學與水工程重點實驗室水工程病險診斷與防治研究設備項目建議書的批覆》(水規劃[2005]593號),項目包括波浪模擬、潮流模擬、泥沙運動模擬、數值模似及數據庫等4個系統。 [16] 
水動力學與環境水力學研究試驗設備
2006年9月,水利部以《關於水利部水科學與水工程重點實驗室水動力學與環境水力學研究試驗設備可行性研究報告(代項目建議書)的批覆》(水規計[2006]394號),批准水動力學與環境水力學研究試驗設備項目投資預算。主要由四部份組成:水動力學通用試驗研究設備(11台套)、特殊水力條件下專用試驗研究裝置(6台套)、環境水力學基本理論研究設備(15台套)、數值仿真系統及配套設備(17台套)。 [16] 
水文與水源地保護技術實驗研究設施
2006年9月,水利部以《關於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水文與水源地保護技術實驗研究設施可行性研究報告(代項目建議書)的批覆》(水規計[2006]396號),批准該項目投資概算包括建築安裝工程費用、儀器設備購置費、建築工程其它費和預備費等。 [16] 
中央級科學研究事業單位修購資金專項
2006年12月,水利部以《關於追加2006年科學事業費支出預算的通知》(水財經[2006]628號),批准南科院2006年中央級科學研究事業單位修繕購置項目,其中包括房屋修繕經費、基礎設施經費、儀器設備購置、儀器設備升級改造費等。
2007年11月,水利部以《關於追加2007年中央級科學事業單位修繕購置專項資金預算的通知》(水財經[2007]499號),追加南科院修繕購置專項資金,用於房屋修繕和儀器設備升級改造。
此間,院建設了鐵心橋基地的虛擬電話網;為農電所建立了信息網絡;進行水文水資源所“數字水利實驗室”建設;改造了工程安全與病害實驗室,添置了混凝土快速凍融試驗機、彈模測定儀、混凝土滲透儀、混凝土碳化試驗儀、12558WB電化學測試分析系統等,強化了水利工程老化與病害治理學科的建設;研製了長江口成套試驗研究設備;從國外引進三維PIV測速系統、大型土工試驗CKC多功能三軸儀,購置了非飽和土三軸儀,成功研製了大型振動三軸儀,大型土工離心模型試驗機得以升級改造;研製和購買從事泥沙運動基本規律研究的大型儀器設備;兩個研究所均進口了SGI圖形工作站,購置了表面型核子水分密度儀標定校驗設備及便攜式衞星定位系統,購置了靜態繞度檢測儀、水下超聲波測厚儀、便攜式動靜態數據採集系統、全站儀等。 [16] 
  • 館藏資源
截至2014年8月,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藏有中、外文圖書、資料和期刊23萬卷冊。豐富的檔案圖書資料為院的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院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院綜合檔案室,集中統一管理着全院的各種檔案(除人事檔案外)。現有檔案庫房使用面積700多平方米,藏有從民國時期至今的各種門類檔案1012萬餘卷(件),其中科技檔案1064812162卷,圖紙7395272670張(含複印圖),文書檔案582314988卷(件),會計檔案1345614591盒(冊),電子檔案530盤,其它檔案433412364卷(件)。“十五”期間新增加檔案21108卷(件),其中科技檔案3278卷,圖紙10046張,文書檔案1681卷,會計檔案5391盒(冊),其它檔案712卷(件)。 [17]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科研成就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科研成果

自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至2022年底,南京水科院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29項,其中國家級獎勵84項。出版專著565部,獲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1369項。 [2]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所獲國家級成果(部分)
成果名稱
獎勵名稱
等級
授獎年度
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
2014
國家科技進步獎
一等
2013
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安全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2
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
2013
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
2013
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
2012
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
2012
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
2012
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
2012
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
2011
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
2011
參考資料: [18]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所獲部省級成果(部分)
成果名稱
獎勵名稱
等級
授獎年度
海港工程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脱鹽阻氯延壽關鍵技術研究
中國港口獎
二等獎
2014
寧波港北侖港域海牀穩定性及回淤研究
中國港口獎
二等獎
2014
三峽等梯級水庫運行條件下長江干線航道最低通航水位標準關鍵技術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2014
廣西磨盤水庫複合堆石壩加固技術研究與實踐
廣西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2014
施橋三線船閘工程混凝土質量通病治理新技術研究
中國水運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
三等獎
2014
大隆水利工程自動化管理技術研究與應用
海南省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2013
大型實體模型水沙測控技術與應用
教育部技術發明獎
二等獎
2014
公路橋涵水文計算及橋孔設計方法研究
中國公路科技獎
二等獎
2013
山區沖積性河流(廣西繡江)梯級開發中航道問題關鍵技術研究
中國水運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2014
海河流域下墊面變化洪水響應與調控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2014
參考資料: [18]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期刊成果

  • 綜述
截至2014年8月,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定期公開出版《水利水運工程學報》、《海洋工程》(中文版)、《中國海洋工程》(英文版,國外發行)、《岩土工程學報》、《水科學進展》、《小水電》、《SHPNews》等7種期刊。 [17] 
  • 《水利水運工程學報》
學術期刊
學術期刊(4張)
《水利水運工程學報》(原名:水利水運科學研究)系水利部主管,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學術季刊。該刊自1992、1996和2000年連續3次被選列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水利類);還被中國期刊網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並被認定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2001年版)報道,全國有1400餘種國內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期刊被選列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其中,水利類的學術、技術期刊有13種。 [17] 
按影響因子(表徵影響大小和學術水平的綜合評價指標)排序,該刊列為水利類第5位。此外,該刊連續多年被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等全文收錄,並被國外多家重要檢索系統如美國《劍橋科學文摘(自然科學)》(CSANaturalScience)、《烏利希期刊指南》(UlrichPD,Ulrich’sPeriodicalsDirectory)、《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JST)、俄羅斯《文摘雜誌》(РЖ)全文收錄和OA美國《海洋文摘》收錄。曾獲全國水利系統及江蘇省優秀科技期刊,江蘇省一級期刊,以及《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 [17] 
  • 《海洋工程》
《海洋工程》創刊於1983年,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海洋學會主辦,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學承辦的學術性季刊,面向國內外發行。《海洋工程》已被聯合國《水科學和漁業文摘》(ASFA)收錄,並作為核心期刊收錄於"、“中國海洋文獻數據庫"、”及正式出版的檢索刊物《海洋文摘》中。同時《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被認定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並被作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全文收錄,2000年榮獲首屆《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 [17] 
  • 《ChinaOceanEngineering》
《ChinaOceanEngineering》(《中國海洋工程》英文版)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海洋工程學會主辦,由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編輯的英文版綜合性學術季刊,於1987年創刊。 [17] 
《ChinaOceanEngineering》已被如下國際權威檢索數據庫(1-8)和國內檢索數據庫(9-14)收錄:ISI—JCR(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期刊引證報告》);SCI—E(美國《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EI(美國《工程索引》數據庫);AJ(俄羅斯《文摘雜誌》);CBST(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CS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AMR(美國《應用力學評論》);PA(美國《石油文摘》);CSTPSA(《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數據庫);CJCR(《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數據庫);CJFD(《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清華光盤版);CJCR(EnglishEdition)(《中國英文版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萬方數據);《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科技部西南科技信息中心)。 [17] 
《ChinaOceanEngineering》目前已被列入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曾獲中國科協、國家基金委1999年度期刊專項基金資助,以及中國科協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年度專項出版基金和專項設備基金資助。 [17] 
  • 《岩土工程學報》
《岩土工程學報》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由中國水利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建築學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六個全國性學會聯合主辦的學術性科技期刊。《岩土工程學報》創辦於1979年,在江蘇南京登記,由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承辦。
《岩土工程學報》2004年以前為雙月刊,2005年起改版為月刊。《岩土工程學報》是中國岩土工程領域中具有重要影響的學術期刊。2002、2003、2004、2005年連續獲全國“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稱號。
  • 《水科學進展》
《水科學進展》由水利部主管,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中國水利學會主辦,以水為論述主題的雙月學術期刊。該刊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被美國《Ei》和《CA》收錄,2003、2004、2005年連續獲全國“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稱號。2004年獲江蘇省優秀期刊獎,併入選江蘇省期刊方陣。 [17] 
  • 《小水電》
《小水電》是水利部主管、中國水利學會水力發電專業委員會、中國水力發電學會小水電專業委員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小水電專業委員會、水利部農村電氣化研究所(亞太地區小水電研究培訓中心)主辦的全國唯一小水電專業技術性期刊。1984年3月創刊,國內外正式公開發行。 [17] 
《小水電》已陸續被眾多國內檢索機構收錄,是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入編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超星數字圖書館;在“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全文上網。 [17] 
  • 《小水電通訊》
《小水電通訊》由亞太地區小水電研究培訓中心(HRC)主辦的英文季刊《小水電通訊》(SHPNews),創刊於1984年5月,期刊最初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會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亞太經社會的區域能源發展項目(UNDP/UN-ESCAP-REDP)給予支持並資助(上世紀90年代以後,出版資金由中國自行負責投入),該期刊的宗旨是在亞太地區各國以及全球交換小水電信息和經驗。 [17]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人才培養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學科建設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是國家首批相關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設有水利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及12個學科碩士點,設有水利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根據2024年1月南京水科院官網顯示,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已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後600餘人。 [2]  自2008年起該院與河海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19] 
一級學科博士點:水利工程 [20]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研究生學科專業一覽表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博士點
碩士點






參考資料: [21]  (備註:帶有“▲”表示該專業有相應博士點或碩士點)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教學建設

2007年9月,該院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專業王玉海博士學位論文“波或流作用下高強度非粘性推移質輸運規律研究”被評為“江蘇省2007年度優秀研究生學位論文”。 [22] 
2008年12月,院博士生沈捷、碩士生陳藝偉獲2008年度“張光鬥科技教育基金——優秀學生獎學金”。 [23] 
2011年4月23日,該院陸俊、湯紹青兩位同學獲張光鬥優秀學生獎學金。 [24] 
2011年12月16日,該院曹偉、葉祥飛同學獲第三屆潘家錚水電獎學金。 [25]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文化傳統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院所標誌

院徽 院徽
標誌主體造型,運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文縮寫“NHRI”的首字母構成波浪形,以藍色為主色調,既代表水利科學,又使人聯想到偉大的理想,表達出南京水科秉承“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科研精神,在新時代揚帆遠航,踏浪前行。
標誌中的“NHRI”使用“Arial”字體,“since1935”使用“TimesNewRoman”字體,“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使用“粗圓簡”字體。 [26]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文化理念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80週年慶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80週年慶 [15]
科研精神:“勤奮、嚴謹、求實、創新”
創新文化:“科學、民主、寬容、關愛”
質量方針:“科學、規範、誠信、卓越” [27]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資質證書

2000年11月,南京水科院通過ISO9001質量認證。截至2014年8月,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擁有水文地質、水電、水利工程、港口河海工程諮詢甲級資質;江蘇省信譽諮詢企業(機構)AAA級(最高級)資質證書;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甲級資質;規劃環境評價資質;工程測量、岩土工程、建築工程諮詢乙級資質;具有水運行業(港口工程)甲級、工程勘察(岩土工程)甲級、水運行業(通航建築、修造船廠水工)乙級、水利行業(水庫樞紐、河道整治)乙級、建築全行業乙級、工程勘察(水文地質勘察、工程測量)乙級等勘察設計資質;具有水利工程、水運工程、公路工程三類甲級監理資質;具有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資質;防腐保温工程專業承包二級資質。 [28]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所獲榮譽

2022年5月,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長三角水安全保障青年創新團隊被授予第17屆“江蘇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31-32]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機構領導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歷任領導

姓名
任職時間
1935.02-1949.04
1949.08-1956.08
1956.08-1983.12
1983.12-1993.05
1993.05-1994.12
1994.12-2000.11
2000.11-2006.07
張建雲
2006.07-2019.01
陳生水
2019.01-2022.12
戴濟羣
2022.12-
參考資料: [29]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現任領導

院長:戴濟羣
黨委書記:戴濟羣 [42] 
副院長:吳時強、唐雲清、劉六宴 [30]  [34]  [37] 
紀委書記、黨委常委:祝明 [35] 
總工程師:胡亞安 [33]  [3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