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京市百家湖中學

鎖定
南京市百家湖中學創建於1999年8月,佔地86畝,建築面積達25000平方米,綠化面積30000多平方米。坐落在百家湖畔、翠屏山下,依山傍水,景色秀麗。 [1] 
中文名
南京市百家湖中學
簡    稱
百中
創辦時間
1999年8月
主要獎項
全國教育科研先進集體
江蘇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
主要獎項
江蘇省示範初中
江蘇省平安校園
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學校
類    別
中學
現任校長
鮑家銀
所屬地區
中國南京市

南京市百家湖中學學校簡介

自創建以來,百中人勤奮、嚴謹、務實、創新,恪守“甘於清貧、安於平凡、樂於奉獻”的創業誓言,團結拚搏,開拓進取,為把學校辦成一所“省內一流、全國知名”的窗口學校而不懈努力。學校先後通過了“江蘇省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示範初中”、“南京市德育先進學校”和“省二級檔案室”的驗收,被認定為“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基地”和江蘇省心理學會發展心理專業委員會的“心理教育實驗學校”、“南京市景觀學校”。學校獲得全國“十五”規劃課題優秀實驗學校、“南京市企事業單位、社會辦醫療機構文明單位”、江寧區先進學校、法制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教科研、課改先進集體等多項殊榮,2007年7月,被南京市教育局批准為“小班化”教育實驗學校,成為江寧區首批“小班化”實驗試點學校。
[2] 
在構建高效、有序的競爭機制過程中,南京市百家湖中學正逐步形成一支愛崗敬業、業務能力強、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在編的102名教師,平均年齡32歲不到,本科學歷(含本科在讀)有84人,碩士研究生(含在讀)7人、市學科帶頭人、青年優秀教師9人,區學科帶頭人、教學標兵、骨幹教師32人。學校“青藍工程”已卓有成效,一大批青年教師脱穎而出,已成為學校的業務骨幹。
南京市百家湖中學堅持科研興校的方針,走內涵發展之路。向教育要質量,向科研要效益。 百家湖中學教科研已逐步形成了“以我為主、博採眾長、融合提煉、自成一家”的科研特色。不僅參加了省心理學會課題《新興城區學校初中生健康學習生活指導》和省級課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的研究,又於2002年申報了省級課題《初中語文探究性學習》和南京市十大招標課題《南京市中小學校(園)校本課程的研製與開發》,2006年,學校申報課題《初中優質課的共建與共享的研究》,已被立項為南京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並開題研究。全校教師教科研能力不斷增強,“研究型”、“學習型”教師隊伍正在形成。26名教師被評為省、市、區先進工作者;300多篇論文在國家、省、市級刊物發表或獲獎;2006年,學校再一次被認定為“南京市教科研基地”,2006年,再次又被評為省級課題研究先進學校。 [2] 
在阮成全校長的帶領下,學校掀起二次創業高潮,制定了學校“十一五”發展規劃,將辦學定位為“打造陽光校園、創建南京名校”,把“激勵的發展教育”作為辦學理念,以“為成功的10年作準備”為綱領,實現“個人超越、學校跨越、個人學校共同追求卓越”。我們把“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以教師事業發展為本,以學校成功發展為本”作為辦學宗旨,全面開展“小班化”教育實驗,推進學校人事部管理制度,百中教育發展將揭開新的一頁。
堅持“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的辦學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形成校本特色,培育綜合人才,是百家湖中學孜孜不倦的追求。 [2] 

南京市百家湖中學教學特色

我校堅持以“打造小班品牌,創建省市名校”為目標,在“自主教育、超越發展”(學校、教師、學生、家長超越發展)的核心理念指導下,緊緊圍繞“把班級還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校本課程還給學生,把校園還給學生”等“四個還給”,通過認識自己、規劃自己、開發自己、超越自己等四個環節運行,突出“文化、隊伍、課程、課堂、評價、社團”六個關鍵詞,以教學質量為核心,以特色發展為主線,以加強規範管理為保障,大力推進小班教育實驗和高效課堂改革,努力創建文明和諧書香校園,讓師生們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成長的幸福。2007年7月,被南京市教育局批准為“小班化”教育實驗學校,成為江寧區初中第一個“小班化”教育實驗試點學校。我們把“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以教師事業發展為本,以學校成功發展為本”作為實驗宗旨,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成長樂園。全校師生共同努力,我校順利通過了南京市小班班級文化建設檢查,學校湧現了一批省市級“特色小班”和先進小班,“弗雷德班”、“追夢班”、“敏行班”、“陽光班”等一批文化特色小班省內外聞名,成為各個學校班集體建設效仿的藍本。小班教育實驗形成特色,以小組合作為核心的班集體建設已成為省市德育工作的一張名片,被邀外出作特色報告的有300人次,有200個海內外學校單位團體來校考察參觀。小班教育實驗的蓬勃開展,揭開了百中教育發展的新篇章。 [1] 

南京市百家湖中學所獲榮譽

2022年1月,入選2019—2021年度江蘇省文明校園(中小學)名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