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錫學院

鎖定
無錫學院(Wuxi University)學院坐落於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大道333號,是一所經教育部批准,由江蘇省人民政府管理、無錫市人民政府舉辦、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支持辦學的公辦普通本科高校, [5]  江蘇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38] 
學校前身為創建於2002年5月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2016年6月,依據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與無錫市人民政府共同簽署《合作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框架協議》,在江蘇省教育廳、無錫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濱江學院遷址無錫辦學,並於2018年9月在無錫正式招生。 [6]  2021年1月25日,教育部公佈關於同意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轉設為無錫學院的函,同意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轉設為無錫學院。 [7] 
截至2024年4月,校園佔地面積1100餘畝,建築總面積38.4萬平方米。設有17個教學單位,開設6個碩士點(與南信大聯合培養)。現有專任教師近700人、在校本科生1.2萬餘人、留學生近300人,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800餘人。學校擁有百餘個實習實訓基地,18個專業入選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和省級產教融合型品牌專業等建設點,4個學科入選江蘇省“十四五”重點學科。 [5] 
中文名
無錫學院
外文名
Wuxi University [5] 
所在地
江蘇省無錫市 [5] 
創辦時間
2002年 [5] 
辦學性質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5] 
學校類別
綜合類 [5] 
學校特色
國家級“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基地” [5] 
省級“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基地” [5] 
主管部門
江蘇省人民政府 [5] 
現任領導
楊建新(黨委書記) [9] 
張永宏(校長) [9] 
本科專業
46個(截至2024年4月) [5] 
碩士點
6個(與南信大聯合培養)(截至2024年4月) [5] 
院系設置
17個教學單位(截至2024年4月) [5] 
校    訓
明德格物、立己達人 [10] 
地    址
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大道333號 [5] 
院校代碼
13982 [11] 
主要獎項
無錫市文明校園(2019-2020年度) [3] 
江蘇省綠色學校(2023年) [4] 
知名校友
鄭思路 [32] 
須福瑞 [33] 
知名教師
錢承山 [12] 
葛軍 [13] 
徐建文 [14] 
專任教師
近700人(截至2024年4月) [5] 
在校本科生
1.2萬餘人(截至2024年4月) [5] 
留學生
近300人(截至2024年4月) [5] 
研究生人數
800餘人(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聯合培養)(截至2024年4月) [5] 
佔地面積
1100 m² [5] 

無錫學院歷史沿革

無錫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

無錫學院前身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 [5]  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 [15] 
2016年6月,無錫市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簽訂合作共建濱江學院協議。 [16] 
2018年9月,濱江學院遷址無錫辦學。 9月17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無錫校區正式啓用。 [16-17] 
2019年濱江學院明確了“無錫大學、公辦體制”的發展目標和定位。 [18] 
2020年市校雙方達成協議,確定轉設為公辦普通本科院校是濱江學院最優發展路徑。2020年12月24日,教育部擬同意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轉設為無錫學院並將學校名單等信息向社會公示。 [18] 

無錫學院無錫學院

無錫學院
無錫學院(5張)
2021年1月25日,教育部公佈關於同意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轉設為無錫學院的函,同意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轉設為無錫學院,學校標識碼為4132013982;同時撤銷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的建制。無錫學院成為獨立設置的本科層次公辦普通高等學校。 [2]  2021年11月19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與無錫學院舉行合作簽約儀式,開啓深度合作。 [19] 

無錫學院辦學條件

無錫學院院系設置

截至2024年4月,學校設有17個教學單位,開設46個本科專業。 [5] 
無錫學院院系設置
學院名稱
本科專業
物聯網工程學院 [39] 
物聯網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嵌入式培養)
軟件工程
軟件工程(嵌入式培養)
網絡工程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信息安全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40] 
電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信息工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人工智能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無錫學院自動化學院 [41]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自動化
測控技術與儀器
機器人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
無錫學院軌道交通學院 [42]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
交通運輸
車輛工程
環境工程學院 [43] 
應用化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環境生態學
無錫學院大氣與遙感學院 [44] 
大氣科學
地理信息科學
遙感科學與技術
測繪工程
安全工程
理學院 [45] 
信息與計算科學
應用統計學
商學院 [5] 
/
無錫學院傳媒與藝術學院 [48] 
數字媒體藝術
藝術與科技
數字媒體藝術(中外合作辦學)
無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50] 
/
無錫學院數字經濟與管理學院 [46] 
財務管理
會計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金融工程
市場營銷
物流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信息管理與信息管理系統
應急管理
無錫學院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學院 [5] 
/
無錫學院物聯網工程學院 [5] 
/
無錫學院人文法政學院 [47] 
英語
法學
無錫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49] 
國際經濟與貿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
無錫學院體育部 [51] 
/
無錫學院應急管理學院 [5] 
/

無錫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4月,學校擁有6個碩士點(與南信大聯合培養),4個學科入選江蘇省“十四五”重點學科。 [5] 
省級重點學科
建設層次
學科名稱
江蘇省重點學科
電子科學與技術
網絡空間安全
管理科學與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
資料來源: [31] 

無錫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4月,有專任教師近700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佔比45%,博士化率達75%,專任教師中有國家級特聘專家4人,省特聘教授、省“333”高層次人才、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省雙創博士等高層次人才90餘人次。 [5] 
江蘇省“青藍工程”獲獎教師
類別
名單
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徐瑋瑋 [1]  、張雪紅 [1]  、文苑仲 [29]  、唐玥 [29]  、夏慶鋒 [23]  、趙嵐 [23]  、江敏 [23]  、郭秀峯 [24]  、劉震 [24]  、毛毛 [24]  、王綬璵 [24] 
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劉玉柱 [29]  、丁留貫 [23] 

無錫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學校有18個專業入選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和省級產教融合型品牌專業等建設點;獲批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等27門、省級重點教材14部;建有百餘個實習實訓基地,建有車聯網產業學院、集成電路產業學院、數字經濟產業學院、智能製造產業學院、華為ICT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實訓基地、金匱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等20餘個產教融合實體,其中,車聯網產業學院獲批工信部“專精特新產業學院”、省重點產業學院以及省產教融合重點基地建設點,金匱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為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建設點;江蘇省網絡空間安全實訓基地入選國家級和省級“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基地”。 [5]  信息與計算科學教學團隊、智能控制技術實踐教學團隊獲評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 [23]  [29] 
無錫學院示範性建設點
類別
名稱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物聯網工程、電子信息工程 [20] 
江蘇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信息與計算科學、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科學、數字媒體藝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大氣科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會計學、自動化、金融工程 [22] 
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建設點
金匱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 [5] 
本科高校產教融合型品牌專業建設點
金融工程 [36] 
無錫學院優勢專業、課程
類別
名稱
江蘇省星級專業
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35] 
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電子技術基礎、衞星氣象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信息系統分析設計、電路分析基礎、英語語音與誦讀、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電子工藝實踐 [34] 
· 教學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學校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二等獎3項。 [5] 
無錫學院教學成果獎
獎項名稱
獲獎內容
2022年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52] 
校企協同構建服務‘一帶一路’人才培養命運共同體的探索與實踐
傳承入課堂,創意融技術:服務時尚產業的服裝專業課程改革創新實踐
2021年江蘇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53] 
校企協同構建服務“一帶一路”人才培養命運共同體的探索與實踐
2021年江蘇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53] 
聚焦產業,集羣專業:地方高校工程應用創新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
· 學生成績
2023年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國家級一等獎 2023年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國家級一等獎
2020-2023年,學生在挑戰杯、“互聯網+”等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創業及學科競賽中獲獎1000餘項。 [5]  2023年,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項目省級以上獲獎284項,其中國家級43項。榮獲全國“挑戰杯”創業大賽銀獎;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國家級一等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國家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國家級一等獎1項;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國家級一等獎、三等獎;全國“鏡頭中的三下鄉”活動優秀團隊;江蘇省第十八屆“挑戰杯”紅色專項省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 [21] 

無錫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4月,無錫學院獲批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3個江蘇省外國專家工作室、江蘇省高校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重點平台和江蘇省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品牌專業;與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美國富特海斯州立大學、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國立技術大學、德國澤佩林大學、德國哥廷根應用技術大學、英國雷丁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境外30餘所高校建立了人才培養、學分互認、科學研究等合作關係。 [5] 

無錫學院學術研究

無錫學院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學校擁有傳感網國家大學科技園、省物聯網設備超融合應用與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省集成電路可靠性技術及檢測系統工程研究中心、中國氣象局生態系統碳源匯重點開放實驗室等6個國家級、省級科研創新平台。 [5]  [21] 
無錫學院科研平台
層級
名稱
國家級科研創新平台
傳感網國家大學科技園 [21] 
中國氣象局生態系統碳源匯重點開放實驗室 [56] 
省級科研創新平台
物聯網設備超融合應用與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54] 
省集成電路可靠性技術及檢測系統工程研究中心 [5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無錫研究院 [57] 
無錫學院科技處 [58] 

無錫學院研究成果

2023年,學校縱向科研項目申報數超300項,縱向項目立項數超100項,承擔國家省部級項目10項、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2項、江蘇省產學研合作項目3項、無錫市“太湖之光”基礎研究計劃項目13項。 [21]  截至2024年4月,學校承擔國家級、省部級及橫向課題等科研項目600餘項;發表高質量科研論文1000餘篇;榮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0餘項。 [5] 

無錫學院學術資源

無錫學院圖書館
無錫學院圖書館(1張)
無錫學院圖書館源於2008年成立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圖書館,2018年遷至無錫校區,2020年10月遷入新圖書館。截至2024年4月,圖書館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閲覽座位2000餘席,館藏圖書46餘萬冊,中外文現刊300餘種,中外文電子圖書233餘萬種,中外文全文電子期刊129餘萬冊,引進各類數據庫20餘個,圖書館每週開放101.5小時。 [25] 

無錫學院校園文化

無錫學院精神文化

·校訓:明德格物,立己達人 [10] 
·校風:艱苦樸素、勤奮好學、追求真理、自強不息 [26] 

無錫學院學校標誌

無錫學院校徽 無錫學院校徽

無錫學院社團文化

學校文化氛圍濃郁,打造了“校園文化藝術節”“科技文化節”“社團巡禮節”等一批特色品牌活動。無錫學院學生會是全國學聯第二十七屆主席團成員單位(全國共43個,江蘇兩所高校之一)。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榮獲全國優秀團隊。在共青團江蘇省委和江蘇省委網信辦主辦的“江蘇青少年新媒體工作優秀項目獎”中,獲“優秀網絡新媒體活動獎”、“優秀新媒體作品獎”、“紅色青春”特別獎,獲獎數量位列全省高校之首。一大批優秀學生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江蘇省優秀共青團員”等國家級省級榮譽。 [30] 

無錫學院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無錫學院行政管理

無錫學院現任領導(截至2024年4月)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楊建新
黨委副書記、校長
張永宏
黨委副書記
匡輝
黨委常委、副校長
梁惠娥、曹廣喜、胡劍凌、左同宇、徐軍海
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
王曉棟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王友明
資料來源: [9] 

無錫學院校友情況

知名校友
姓名
職務
鄭思路
艾歐史密斯江蘇總代理 [32] 
須福瑞
南氣風雲的創始人 [33] 
楊健
崑山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培訓管理師 [37] 

無錫學院所獲榮譽

無錫學院學校榮譽

無錫學院榮譽
時間
榮譽獎項
2021年
江蘇省高校餐飲管理先進集體 [27] 
2022年
2019-2021年度“無錫市文明校園”稱號 [3] 
2022年
江蘇省智慧校園 [28] 
2023年
“江蘇省綠色學校”榮譽稱號 [4] 

無錫學院排名信息

無錫學院軟科中國大學排名
年份
排名情況
2022年
494名 [8] 
2023年
359名 [8] 
2024年
356名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