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亞瓦鱗苔

鎖定
南亞瓦鱗苔(Acrolejeunea sandvicensis (Gottsche) Steph.)是細鱗苔科瓦鱗苔屬植物。它的植物體小到中等大,長達30毫米,帶葉寬1.4—1.9毫米,灰綠色到褐綠色。
中文名
南亞瓦鱗苔
拉丁學名
Acrolejeunea sandvicensis (Gottsche) Steph. [2] 
植物界
地錢門
葉苔綱
光萼苔目
細鱗苔科
瓦鱗苔屬
南亞瓦鱗苔
分佈區域
除青海、新疆及甘肅外,我國其他省份均有分佈。

南亞瓦鱗苔形態特徵

南亞瓦鱗苔 南亞瓦鱗苔
莖粗130—200微米,不規則二叉狀分枝。側葉密集覆瓦狀排列,濕時或多或少呈魚鰓狀,卵形,長0.8—0.9毫米,寬0.6—0.8毫米,頂端圓,邊緣全緣,有時略具圓齒。葉邊緣細胞17—27×14—20微米,中部細胞26—36×20—32微米,細胞壁薄到輕微加厚,三角體常大,中部球狀加厚1個,通常明顯,基部細胞相似於中部細胞,40—48×24—32微米。角質層平滑。油胞和假肋缺。腹瓣寬圓形,頂端及邊緣具3—4個小齒。腹葉圓形或近腎形,寬為莖的3—5倍,基部淺波狀插入莖。芽胞缺。 [1] 

南亞瓦鱗苔生長環境

生長於樹幹上、陰土壁、光露巖面。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分佈雲貴川及中國中南部

南亞瓦鱗苔分佈範圍

產於彝良、永勝、貢山、麗江、河口、耿馬、騰衝、西雙版納等地。除青海、新疆及甘肅外,中國其他省份均有分佈。日本、印度、尼泊爾、越南、朝鮮、不丹、錫金及夏威夷也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