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協調論

鎖定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方法和技術手段有了重大革新,一種新型的人地關係觀點——協調論脱穎而出。謀求人地協調的思想雖然由來已久,但是作為一種理論提出來卻還只有短暫的歷史。60年代以來,人們目睹了地球面臨的種種危機,開始日益重視與自己生存環境之間的協調,人地關係研究中的協調論也就逐步被公認。協調論是在過去種種人地關係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並不斷完善的,它一方面使人類活動更能順應地理環境的發展規律,更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環境;另一方面,要對已經破壞了的不協調的人地關係進行調整。協調論的提出是當代人文地理學在理論和方法上的一大創新。在人地關係上,協調論的形成奠定了現代地理學的統一性與綜合性特點的基礎。協調論思想產生後,很快受到各國學者的贊同。協調論主張分析人與環境關係,以謀求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之間的和諧為目的,可以説,是在人們看到環境惡化、資源短缺等問題越來越嚴重地阻礙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形勢下,對人地關係認識的一個新的提高。
中文名
協調論
時    期
60年代
出    處
《管子·地員》
相    關
因地制宜的思想在古代即有萌芽

目錄

協調論基本信息

人地協調和因地制宜的思想在中國古代即有萌芽。管仲(前685—前645)是代表人物之一。《管子·地員》篇中提出:“地者政之本也,辨於土而民可富。”墨子認為“順天意而得賞”,承認人應該按自然規律辦事。《國語·魯語》記載,魯宣公在泗水上張網捕魚,裏革將漁網割斷扔進水裏,勸魯宜公漁獵要及時,要讓動植物得到繁衍,才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且夫山不槎櫱,澤不伐夭,魚禁鯤,獸長,鳥翼彀卵,蟲舍蟓,蘩庶物也,古之訓也。”

協調論出處

商君書 商君書
在《孟子·梁惠王》篇中,也有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的人地協調觀點:“數罟不入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樹木不可勝用也。”如果用細網捕魚,會把魚苗也一網打盡,春夏入山砍伐森林,便要無林可伐。商鞅曾提出“為國任地”的觀點,《商君書·算地》篇:“民過地,則國功寡而兵力少。地過民,則山澤財物不為用。”主張人口與耕地比例要保持平衡。認為要“墾田足以食其民,都邑道路足以處其民,山林、藪澤、溪谷,足以供其利,藪澤、堤防足以蓄。故兵出糧給而財有餘,兵休民作而畜長足。”已具有人地協調的思想。
呂不韋集門客於秦王政八年(前239)編寫的《呂氏春秋》也包含了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內容,“善相丘陵阪險原隰,土地所宜,五穀所殖。”根據不同地形,因地制宜,發展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