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協律大夫

鎖定
金元時期的文官名。教坊散官名。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始置,從五品下。元升從四品。明廢。
中文名
協律大夫
釋    義
金元時期的文官名
教坊散官名。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始置,從五品下。元升從四品。明廢。 [1] 
協辦大學士
官名。清以大學士為內閣長官,遇有大學士在內廷行走或奉差外出者,另派人協辦閣務。雍正元年(1723)至五年間有署大學士,二年有協理大學士,六年又有額外大學士,十年至十三年復置協理大學士。皆非常設,無定額。乾隆四年(1739)方有協辦大學士,十三年額定為滿、漢各一員,由六部尚書或總督中選任,為大學士副職,可遞升大學士。
協參領
官名。清末改革兵制,陸軍從大將軍至下士,分十四階。協參領為第七階,正四品,相當於舊制的都司,有任管帶官(營長)、二等參謀官等官的資格。
協都統
官名。清末改革兵制,陸軍從大將軍至下士,分十四階。協都統為第四階,從二品,相當於舊制的副將,有任統領官(旅長)的資格。
協紀大夫
金司天散官名。從五品中。
協軍校
官名。清末改革兵制,陸軍從大將軍至下無士,分十四階。協軍校為第十階,正七品,相當於舊制的把總。
協樂郎
教坊散官名。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始置,正八品下。元升正七品,明廢。
協理京營戎政
明官名。見“總督京營戎政”。
協領
清官名。為各省駐防將軍屬官,位在職副都統或城守尉下,佐領上。
協律大夫
教坊散官名。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始置,從五品下。元升從四品。明廢。
協律郎
官名。漢有協律都尉,武帝以李延年善新聲,為之置此官。東漢、魏均置。晉改為協律校尉。北魏為協律郎,又有協律中郎。從北齊至明,太常寺均有協律郎,唐為正八品上,明為正八品。
協台
清副將的別稱。
協統
官名。清末改革兵制,編練新軍,擬建軍三十六鎮(師),其長官為統制。每鎮轄二協(旅),長官稱統領,亦稱協統。
協鎮
即“副將”。
協正庶尹
明文勳官名。從五品。
協忠大夫
宋階官名。徽宗政和(1111-1117)中,定武臣官階五十三階,第六階為協忠大夫。
協忠郎
宋階官名。徽宗政和(1111-1117)中,定武臣官階五十三階,第十八階為協忠郎。紹興(1131-1162)時改為第二十六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