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卓雄

鎖定
卓雄,(1915年5月4日-2009年3月2日),男,江西泰和縣人,祖籍興國縣高家溪村。原名卓才廉,曾用名張英。1915年5月4日生於泰和縣老營盤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歷任公安部局長、地質部副部長、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福州軍區副政委、民政部副部長。 [1]  [3]  2009年3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4] 
別    名
卓才廉,張英
民族族羣
出生地
江西泰和
出生日期
1915年5月
逝世日期
2009年3月
主要成就
參加過反“圍剿”戰爭
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徵
本    名
卓雄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江西泰和
性    別

卓雄人物生平

卓雄,原名卓才廉,曾用名張英。1915年5月4日,出生在江西省泰和縣老營盤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卓雄祖籍興國縣高家溪村,因該村缺乏水源,經常發生槭鬥。祖父時,舉家搬至泰和縣老營盤村,以務農為生。父親卓正華耕種幾畝水田,經營一小片茶樹山林,母親卓鍾氏勤儉持家,很得大家的尊重,家境倒也過得去。卓雄兄弟姐妹5人,卓雄為幺。望子成龍之心,使得卓雄兄弟相繼得以讀書。 [1] 
1927年初,卓雄13歲的時候,學堂裏來了一個化名為歐陽邦的年輕表叔。他一邊在學堂裏教書,一邊舉辦夜校啓發農民羣眾的革命思想。歐陽邦在教孩子們學文化的同時,也時常給學生們講革命故事,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卓椎對歐陽邦很為敬仰,不僅被故事裏新鮮的情節所吸引,而且還圍着問這問那。歐陽邦對這個聰明伶俐的孩子非常喜歡,兩個人很快成為了好朋友。在耳濡目染中,卓雄還成為歐陽邦的小幫手,跑腿送信,傳遞革命信息,參加了革命工作。 [1] 
20世紀20年代,中國革命風起雲湧。中國共產黨人在這革命的大潮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歐陽邦就是這共產黨人中的一員。他回到家鄉,利用族兄鍾貫亭的學堂,啓發民眾,秘密聯絡同志,組織農民協會,與封建勢力分庭抗禮。正當革命烽火燃遍大江南北的時候。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叛變了革命。大肆搜捕共產黨人、進步人士,殘殺革命羣眾,反革命的白色恐怖一時甚囂塵上。 [1] 

卓雄參與紅軍

歐陽邦也受到通緝和追捕,他在老營盤村呆不下去,只好離開。此時的卓雄已成為歐陽邦的革命小同志,兩人互相掩護着通過敵人的哨卡,轉移到我黨贛西南特委掌握的革命武裝第7、9縱隊駐地。歐陽邦同志帶領卓雄到達紅軍部隊後,被留在九縱隊政治部工作。卓雄在政治部宜傳隊當宜傳員。不久,卓雄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 
1928年9月,根據省委指示,在贛西南特委負責人劉士奇(李振邦)、鄢日新、李文林同志的主持下,紅軍7、9縱隊合併,被改編為江西工農紅軍獨立第2團。李文林(周鬱文)任團長兼黨代表,段起風任副團長,曾炳春任政治部主任,劉培民(黃志道)任參謀長。紅2團成立後,贛西南特委依靠東固山革命根據地,積極開展武裝鬥爭,擴大紅色區域,發展壯大武裝力量。主力部隊在掃除了周圍大村鎮的靖衞團後,西出吉安、吉水到贛江沿岸村鎮;東經龍頭到廣昌及福建邊緣:南下興國、于都、寧都、石城;北上樂安、水豐。迅速鞏固革命根據地,建立了方圓數百里的遊擊活動區。 [2] 
1928年12月10日,紅2團與紅15縱隊會合,利用內線裏應外合,一舉攻克興國縣城,消滅靖衞團,繳獲長短槍百餘支。1929年初,紅2團與紅15、16縱隊在江西興國蓮塘會師,在贛西南特委主持下,紅15、16縱隊與紅2團抽調的100多名幹部戰士被改編為江西工農紅軍獨立第4團。全團400餘人,300餘支槍。段起鳳任團長,金萬邦任政治部主任,劉培民任參謀長。歐陽邦同志任第4團營黨代表。卓雄也同時調到第4團政治部工作。 [2] 
1929年2月17日,紅4軍由井岡山轉戰進入贛西南東固革命根據地,紅2團團長李文林同志還專程由興國的蓮塘趕到邊緣區的南龍,迎接毛澤東、朱德和陳毅等同志。2月19日上午,紅4軍兩個團約3000人,紅2團1000餘人,紅4團800餘人,在東固螺壇石的沙河壩上,舉行了會師大會。東固會師,紅4軍以東固山革命根據地為依託,向南開闢了贛南新區,向東進軍閩西,與郭滴人、張鼎承、鄧子恢等同志會師,鞏固和擴大了閩西革命蘇區。並逐步以此為基礎,發展創建了中央革命蘇區根據地。不久,紅2、4團奉命開往吉水、永豐、樂安、宜黃、南豐等地活動,在宜黃的東陂開闢了東陂革命根據地,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就在紅軍開闢東陂根據地的轉戰途中,歐陽邦同志在吉安縣陂頭的戰鬥中英勇犧牲。贛西南特委書記劉士奇、組織部長曾山等同志送別了戰友的遺體後,就將卓雄調到特委機關任機要秘書,負責機要交通、聯絡工作。 [2] 
1929年7月,在蔡升熙(時任中共江西省委軍委書記)、劉士奇和趙醒吾同志的主持下,國民黨吉安八市聯防縣靖衞大隊大隊長羅炳輝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積極控制武裝,醖釀起義。在此期間,卓雄曾數次潛入吉安城,或隻身或陪同劉士奇與羅炳輝同志聯絡,保證了起義的成功。其間,卓雄還將賀怡同志由吉安接到東固革命根據地。 [2] 
是時,紅軍根據形勢需要,以各教導隊為基礎,組建了“工農紅軍學校”。毛澤東同志親任校長,陳東日同志負責日常事務,陳奇涵同志任教務長。卓雄由於工作成績突出,被選調進學校學習,成為紅軍學校的第一批學員。
1930年春,彭德懷同志領導的紅5軍進軍贛西南,在遂川與贛西南、湘贛邊特委召開了聯席會議,按照中央的精神,將江西紅2、3、4.5團及一些地方部隊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6軍。黃公略(原紅5軍副軍長)任軍長,劉士奇任政委兼軍委書記(後為陳毅),毛澤覃任政治部主任(未到職)。紅2、3團改編為1縱隊,縱隊長柯武東,政委李韶九,紅4、5團改編為2縱隊,縱隊長羅炳輝,政委曾炳春;永新、蓮花、寧崗等縣赤衞隊改編成3縱隊,縱隊長徐彥剛,政委劉作述.每個縱隊下轄3個支隊。卓雄學習畢業被任命為3縱隊9支隊支隊長。 [3] 
30年6月,根據中央的指示,紅6軍被改編為紅3軍,並與紅4軍、紅12軍合編為紅一軍團。黃公略任紅3軍軍長,劉士奇任政委兼軍委主席(後陳毅、蔡會文繼任),毛澤覃為政治部主任。1縱隊改為第7師,2縱隊改為第8師,3縱隊改為第9師。卓雄任紅3軍9師9團團長。 [3] 
此時,“左”傾冒險主義的立三路線在中央佔了統治地位,做出《關於爭取革命在一省或數省首先勝利的決議》,提出“會師武漢,飲馬長江”的口號,命令紅軍向中心城市進攻。8月,紅一軍團進軍長沙,在湖南瀏陽縣的文家市,遭到敵何健部戴鬥垣旅的攔截,紅軍當即對敵發起攻擊。紅三軍奉命攻打棺材嶺。文家市的棺材嶺是敵人的主陣地,山頭上築有堅固的碉堡,是我軍全殲敵人的最大障礙。 [1] 
戰鬥於下午時分打響,7師擔任主攻,9師作預備隊。戰至午夜,戰事毫無進展,7師師長柯武東同志卻犧牲了。當時卓雄正在前沿觀察地形,看到此種情況,悲憤異常,當即向黃公略同志請戰,並得到允許。 [1] 
卓雄知道此戰意義重大,如拖到天亮,不但會貽誤戰機,還會給部隊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遂對進攻做了周密的部署。組織敢死隊,攜帶短槍手榴彈,大部隊後面跟進。卓雄帶領由幹部組成的敢死隊,充分利用夜色和地形地物的掩護,跳躍式地隱蔽向敵進攻,最後將手榴彈塞進了敵人碉堡的槍眼,佔領了敵棺材嶺陣地,保證了軍團主力對敵戴旅5個團的全殲。此戰,卓雄也成了紅3軍赫赫有名的人物。 [1] 
在後來吉安召開的戰役總結幹部會上,黃公略特意把卓雄叫到跟前,向同志們介紹:這就是我們的小將!小將!我們的好小將!紅軍攻打長沙失利,轉進途中,相繼進行了醴陵、吉安戰役。在指揮攻打袁州團集的戰鬥中,卓雄負傷,子彈貫通大腿根部,從惘部穿出,使他住進了醫院。在醫務人員精心的護理下,傷口很快癒合。出院返回前線前,他到軍委後方辦事處所在地青堂,看望毛澤覃(毛曾任過贛西南特委軍事部長,很喜歡卓雄)和賀怡同志。毛澤覃對卓雄的來到非常高興,立刻將卓雄留了下來,任命他為後方辦事處特務大隊大隊長,並寫信給黃公略同志。黃公略對卓雄的感情深厚,反而叫卓雄立刻歸隊,表示另有重用。 [1] 
就在毛、黃兩人對卓雄的任用爭執不下的時候,左傾路線開始在紅軍中進行“肅反”。卓雄被送到“肅反”總部,幫助做一些雜務,接受審查。 [1] 
不久,國民黨反動派對我蘇區進行第二次“圍剿”,因戰事需要,卓雄等同志被送到中央保衞局,受到了關押和捆綁。紅軍第二次反“圍剿”,僅半個多月,就橫掃700餘里,五戰五勝,殲敵3萬多人,取得了戰役的勝利。隨着反“圍則”的勝利,卓雄也結束了“鐵窗生活”,但還留在保衞局,幫助幹一些餵馬、看管犯人和搬扛東西等雜務工作。 [1] 

卓雄參與長征

1934年10月中旬,以一方面軍組成的中央紅軍告別了紅都瑞金,踏上了艱苦的長征之路。 [1] 
從瑞金出發時,中央及軍委各部被編成兩個縱隊,即紅星和紅章縱隊。卓雄歸屬紅章縱隊,除執行原有的警衞等任務外,還擔負了中央縱隊的收容工作。 [1] 
193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是在國家保衞局駐地的一所教堂裏召開的,在會議召開的兩天兩夜裏,卓雄始終堅持在會場,負責會場內的保衞,有力地保證了會議順利的召開。 [3] 
4月下旬,紅軍利用國民黨吳奇偉、貴州王家烈軍隊被我軍打得暈頭轉向的時機進入雲南,在貴州盤縣與雲南的交界地區,中央縱隊遭到國民黨飛機的輪番轟炸,就在賀子珍同志負傷的第二天,卓雄也在敵機轟炸中,頭部負了重傷,為了不影響部隊的情緒,他只進行了簡單的包紮,出現在行軍的隊伍中。 [3] 
紅軍強渡大渡河後,敵重兵已逐漸圍攏過來,截斷了紅軍的一切通道,翻越常年積雪的夾金山口是唯一的路線。據當地人講,夾金山終年積雪,氣候瞬息萬變,飛鳥也難通過,人從未行走過。紅軍指戰員們大多是南方人,誰也沒有爬雪山的經驗,而且身上還穿着單薄的衣服。為了克服一切預想的困難,他們集思廣益,多預備了草鞋,蒐羅了辣椒,找到了儘可能多的棉絮、羊毛,夾在自己的單衣內,做一應的準備工作。
夾金山是一座怒吼的大雪山,在山巔的幾公里內,狂鳳呼嘯,雪粉飛揚,寒風刺骨,舉步為艱。卓雄用手拉着馬尾,雙手輪流插人檔內取暖,指揮部隊行進。他親眼看到有些同志坐下就沒有再站立起來.也親眼見到有的同志滑下深澗.那時的他已經沒有了眼淚,想到的只是掌握好部隊,堅持到底就是完成任務。下午時分,他們走過了最艱險的歷程,終於開始下山,進入川西北高原。
1935年6月,中央紅軍抵達川西北高原的達維、懋功(小金)地區,遇見了前來迎接的四方面軍李先念同志。6月26日,中央根據具體形勢,在兩河口召開了政治局會議,周恩來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提出北上創造川陝甘革命根據地的戰略方針。8月下旬,紅軍左、右路軍分別穿越草地到達阿壩、班佑地區。
此時,卓雄帶領特務大隊也已抵達黑水蘆花川口的馬河壩,待命時見到了劉伯承同志,被告知等一等後面羅炳輝同志的9軍團和董振堂同志的5軍團。卓雄與之取得聯繫後,即經過住在黑水蘆花的中央警衞團,前往毛爾蓋向劉伯承同志彙報。卓雄到了毛爾蓋,方知發生變故。張國燾拒不執行中央決議,擅自命令左路軍調頭南下,並協迫朱德、劉伯承等同志及一方面軍的5、9軍團隨同行動。南下途中,卓雄所在部隊,被編入9軍團(此時紅9軍團被改為紅32軍),改編成1個師。楊梅生同志任師長,賴毅同志任師政委。執行科和特務大隊編成1個團,卓雄任團長兼政委。
在11月下旬攻克滎經的戰鬥中,卓雄再次負傷,大腿外側被敵人的子彈貫穿,幸好沒有傷到骨頭,只進行了簡單的包紮,在擔架上躺了幾天,便又騎馬指揮戰鬥了。
部隊駐紮在滎經的時候,卓雄被選調進紅軍大學學習,隨後被分配到四方面軍國家保衞局任執行科長兼管特務連。從特務連連長胥光義同志(建國後,曾任總後勤部副部長),隨特務連行動的羅世文、廖承志、徐以新、朱光等同志處,卓雄得知了老首長劉士奇同志(1930年調紅四方而軍工作)在肅反中被害的消息。
1936年6月,任弼時、賀龍、關嚮應等同志率領的紅2、6軍團,突破敵人的圈追堵截,抵達甘孜與四方面軍會師。同時中央命令,紅2、6軍團和紅32軍組成紅二方面軍。卓雄奉命調任紅32軍保衞局長。7月7日、根據中央指示,紅二、四方面軍開始北上。8月份,紅32軍三過草地,作為方面軍後衞進入甘肅南部,經臘子口、哈達鋪、禮縣,克成縣,打徽縣,復經兩當、風縣、天水,10月20日,在會寧城北將台堡,與中央紅軍會師,順利地結束了偉大的長征。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會師後,卓雄又奉調劉伯承任師長的教導師擔任特派員(即保衞局長)。不久,李富春同志又調他到黨中央所在地保安,到社會部中央保衞局工作。 [3]  [1] 

卓雄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大舉進攻中國。中央根據形勢的需要,撤銷組建湘贛支隊的命令,卓雄奉命到八路軍120師任鋤奸委員會副主任兼鋤奸部長。卓雄隨第一批部隊進人晉西北,鑑於形勢的儒要,首先以地區戰委會主任的身份開展了工作。 [1] 
在工作中,他充分利用合法身份,聯合一切抗日力量,發動羣眾,組織羣眾,有力地促進了普西北抗日民主政權的建立。同時,他還配合戰委會程子華等同志,組織了1萬餘人的4個抗日遊擊縱隊(後編為山西新軍暫編第一師,續範亭任師長。晉西事變後,進入八路軍序列)。 [1] 
忻口保衞戰中,卓雄配合程子華同志,帶領戰委會遊擊縱隊,積極配合正面戰場襲擊敵人的交通線,遲滯敵人的行動,直至11月8日太原撤退。在南撒的過程中,閻錫山乘機將他的一個軍官團併入工衞旅,企圖藉此奪取部隊的領導權.程子華感到事情重大,遂將情況報告晉綏分局,根據賀、關首長命令,卓雄秘密到工衞旅工作。歸他掌握的部隊還有戰委會的遊擊縱隊和決死4縱隊。 [1] 
12月中旬,卓雄化名張英,攜帶一部電台,秘密來到汾陽縣王家池工衞旅第一大隊駐地,隨即開展了工作。“工衞旅”是“七·七”事變後,我黨根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太原和同蒲路工人為主體成立的工人武裝。旅長兼政委是閻錫山派來的鄲挺一。從1938年初到1939年前半年,工衞旅在太原以南敵後戰鬥約30多次。兵力已從1個團發展到3個團,成長為一支戰鬥力相當強的戰鬥旅。工衞旅的健康成長,主要得益於卓雄的工作方法。他不僅注意對我們幹部的培養,也十分注意統一戰線的工作方式,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3] 
1939年夏,山西戰地總動員委員會被閻錫山撤銷,根據中央指示,南漢辰同志帶領部分幹部到達延安,卓雄則帶領下餘名幹部組成的工作團前往晉察冀分局,接受新的戰鬥任務。8月,卓雄帶領幹部工作團躍過同蒲路,到達晉察冀分局,隨即被任命為冀中軍區鋤奸部長。是年冬,孫志遠同志赴延安準備參加黨的第七屆代表大會,卓雄被任命為冀中軍區政治部主任。 [1] 
冀中軍區政治部是一個由知識分子組成的戰鬥集體。卓雄就任政治部主任後,他就根據這一特點,積極發揮其知識分子的特長,開展多方面的工作。同時,他也發現這些同志個人工作能力很強,但領導能力不足,特別是戰場應變能力更為缺乏.於是他就有意識地對政治部的幹部進行這方面的鍛鍊。 [1] 
1942年5月,敵集中5萬餘日軍的兵力,開始對我冀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反“掃蕩”中,我冀中絕大多數部隊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以劣勢的兵力和落後的武器裝備,重創了具有優勢兵力和現代化裝備的兇殘的法西斯武裝,使敵人的“掃蕩”付出前所未有的沉痛代價。 [1] 
1944年春,卓雄以七大代表的身份,奉命回延安,準備參加黨的第七屆代表大會。當部隊行至同蒲路西,到達晉綏分局所在地興縣的時候,他接到被任命為冀中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的命令,由於戰時的特殊情況,他沒有到職,而是馬不停蹄地趕往延安了。 [1] 
卓雄到達延安後,進入中央黨校學習。在延安黨校,他學習了毛主席主持選編的《六大以前》、《六大以後》和《兩條路線》等文件,還學習了《共產黨宜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和《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個策略》等文章,提高了自已的理論水平,也更深切地理解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1] 
1945年8月15日,經過我抗日軍民14年的浴血奮戰,日本帝國主義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中旬,根據中央關於“向南防禦,向北發展”的指示。延安組成幹部團隨10萬部隊同時進入東北。延安幹部團由中央黨校、駐綏德的延安抗大幹部大隊和晉綏軍區的千餘幹部組成,卓雄被任命為幹部團政治部主任。 [1] 

卓雄解放戰爭

1946年4月,國民黨軍隊蜂擁而至,為保存革命力量,南滿除留部分主力堅持鬥爭外,機關與部分主力部隊相繼轉移到北滿。卓雄也奉命北上到東北局報到,於6月上旬經安東(現丹東)、通化、吉林到達長春,又奉命到哈爾濱陳雲同志處,被張聞天同志要到合江省,任軍區政治部主任。 [1] 
6月中旬,卓雄到合江軍區任職,圍繞剿匪、建政這一中心任務,着重抓了部隊的思想建設。通過開展整訓,進行訴苦教育,啓發和提高指戰員的階級覺悟,提高部隊的政治覺悟,增強部隊的戰鬥力。為配合工作,軍區政治部還創辦了《部隊生活報》,軍分區辦了油印小報。至12月底,肅清了合江境內的全部土匪武裝。 [1] 
1947年初,卓雄調任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三師政委,在隨後進行的“三下江南,四保臨江”的戰役中,獨三師配合兄弟部隊,三次渡過鬆花江,對敵進行牽制策應作戰,殲滅敵人大批有生力量。開原戰後,卓雄被任命為東北野戰軍第3縱隊政治部主任。 [1] 
1948年8月,中央根據東北形勢發展,命令東野主力南下北寧線,截國民黨軍隊撒往關內的通道,造成“關門打狗”之勢,發動遼瀋戰役。9月下旬,東野主力長途奔襲,3縱首取遼西走廊的義縣,而後進錦州。10月上旬,3縱利用地道作戰,撥除敵號稱“第二凡爾登”的配水池堡壘,並佔領敵亮馬山據點,與兄弟部隊一起攻克錦州,殲敵9萬餘人。 [1] 
1949年1月,根據中央軍委命令,東野改稱第四野戰軍。第3縱隊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卓雄任政治委員。 [1] 

卓雄建國後

1950年初,卓雄抵達北京,隨即被任命為公安部第三局即治安行政局局長,併兼管邊防保衞局的工作。 [1] 
1955年7月,卓雄調任地質部副部長,負責分管地質部的機關黨委、政治部、勘探局、人事局及專家處等工作。 [1] 
1978年5月,卓雄結束了一年多的黨校學習,調民政部任副部長、部黨組成員,分管優撫和軍隊離退休、退伍軍人安置工作。 [1] 
1983年2月,卓雄到廣東省,對惠陽、佛山、梅縣、汕頭、湛江、深圳和肇慶等21個地市進行了考察,走訪了一些基層幹部、農村的社員和漁民。他即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羣眾生活得到普遍提高和民政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同時也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1] 
參考資料
  • 1.    李寶庫,陳友章.共和國民政部的老部長們.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8年:193-217頁
  • 2.    中共江西省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中共江西省黨史研究室編. 江西黨史資料 第10輯 東固革命根據地專輯[M]. 1989.06, P114-117.
  • 3.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 七大代表憶七大 上[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07, P565-570.
  • 4.    民政部原黨組成員副部長卓雄逝世  .新浪轉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