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半路出家

(2019年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半路出家》是2019年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魯虹,這本書講述了作者對新世紀以來相關創作現象進行學術清釐,涉及藝術史寫作、抽象藝術、裝置藝術、當代水墨與當代雕塑的問題。 [1] 
中文名
半路出家
作    者
魯虹
出版社
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
ISBN
9787558058318

半路出家內容簡介

主體部分“歷史清理”與“個案解讀”選文圍繞 “中國當代藝術的再中國化”主題展開,前者選錄自作者撰寫中的《中國當代藝術史:2000-2015》,系對新世紀以來相關創作現象進行學術清釐的文章,涉及藝術史寫作、抽象藝術、裝置藝術、當代水墨與當代雕塑的問題。限於篇幅,藝術羣體、展覽、作品與個人介紹類文字未能收錄;後者收錄了近年作者策展撰文以及藝術家邀約的研究文章;“展覽評介”則收錄了作者所策劃的幾個展覽的説明。
有別以往的是“雜文選集”,“序跋篇”主要收錄了作者主編圖書或策劃展覽的“序”或“跋”;“回憶篇”收錄了作者30年多年來所參與藝術活動的憶舊文章、對好友黃專的深情回憶以及多年所參與各種藝術活動的鈎沉;“美術館篇”收錄了作者關於美術館建設方面的文章,涉及數字化美術館、固定陳列展、展覽質量與民營美術館的問題;“思考篇”涉及批評與創造性的問題;“博文篇”選發了作者當年在雅昌藝術網專欄所撰寫的幾篇博客文章,其中有兩則短文雖與藝術關聯不大,但有關作者親歷歲月,一併收錄。

半路出家圖書目錄

自序:半路出家的故事
歷史清理
藝術史寫作與價值判斷
中國的抽象與半抽象藝術
裝置藝術的“中國性”建構
新世紀以來的中國當代水墨
新世紀以來的中國當代雕塑
堅持“價值寫作”的追求
——“寫給未來藝術史的一封信”
展覽評介
激情心印
——關於“中國新表現:1980——2014 特別邀請展”
水墨轉型的必由之路
——關於“墨變——中國當代水墨展”的説明
從傳統中尋求更新的發展
——關於“再水墨:2000-2012 當代水墨邀請展”
蜕變與昇華
——關於“中國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
“新水墨部分”的説明
作為重要文化資源與身份的水墨
——關於“與水墨有關”展覽的對話
加強學院教育與當代藝術的互動
——關於“‘當代’進行時:2015 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
兼容與互動
——關於“互動——2008 中國當代油畫展”
個案解讀
讓傳統煥發新的生命
——尚揚之路
圖像與觀念
——王廣義之路
讓歷史在現實中復活
——解讀嶽敏君的《迷宮系列》
令追憶成為永恆
——關於“舞台 - 張曉剛近作展”及相關背景
穿行在歷史與現實之中
——魏光慶作品的符號索隱
叛逆的圖像
——關於“另類生存:方力鈞手稿研究展”
“有異於現實的別樣化景觀”
——關於龐茂琨的手稿研究展
媒材、形式與觀念
——從《肉皮凍民工》到《漢白玉民工》
重新定義藝術與社會的關聯
——解讀原弓與他的裝置創作
社會主義豐收田是如何畫出的
——新山水畫代表作《常熟田》誕生的情境分析
立足傳統美 創造新程式
——石魯藝術的啓示
一種根性的迴歸
——關於蒲國昌的水墨探索
濯古而出新
——我看盧輔聖繪畫
規避與創造
——關於方力鈞的水墨畫創作
無窮的探索
——解讀劉慶和
傳統與當代的成功對接
——解讀朱偉的藝術追求
水墨依然存在
——蔡廣斌之路
左正堯的變與不變
解讀吳國全的水墨之路
圖釋當下生活
——解讀龍虎
稻草、觀念與多媒體
——關於展覽“人民的‘草’”
雕塑社會與人們的心靈
——我看王藝的綜合性藝術實驗
探尋具有本土特點的創作方法論
——魯虹與馮峯對話
“形式是思想的延伸”
——與張大力對話
將傳統轉化為當代表現
——與周湧對話
雜文選集
序跋篇
關於《中華美術百年》的出版(代序 )
關於《新中國美術 60 年》的出版(代序)
《中國當代藝術訪談錄》·藝術家卷(序)
“第六屆深圳國際水墨畫雙年展”
——新媒體·水墨·都市”部分序言
那間難忘的小屋
——《中國當代藝術史 1978-1999》跋
又見紅楓
——“謝珍珠教授作品回顧展”代序
王小寶其人其畫(代序)
《程十發書畫面面觀》序
我看楊平的新水墨創作(代序)
回憶篇
往事七則
曾經時尚是學術
——回憶黃專
“熱愛、堅持與搞定”
——袁小潔訪談魯虹
美術館篇
數字化美術館的社會作用
固定陳列展:與國際接軌的重要一環
藝術展覽重要的是質量
民營美術館的制度建設與發展方向
思考篇
批評失語與知識更新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
反對談玄弄虛
——關於《蕪湖“宣言”》的説明
博文篇
風箏不斷線
——記湖北美院在深美館舉辦實習基地的過程
成功在於細節
——傅中望印象
懷念沈媽媽
人生的“風景”
難忘當年“二胡夢”

半路出家作者簡介

魯虹
1954年1月生,祖籍江西。1981年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現為四川美術學院教授、武漢合美術館執行館長,湖北美術館客座研究員,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雕塑學會常務理事。
美術作品參展:
中國畫《在知識的海洋裏》參加了“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 1979年
中國畫《我們這棟樓》參加了“第六屆全國美展”1984年
中國畫《知音》參加了“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展”1985年
中國畫《涼山印象》參加了“第七屆全國美展” 1989年
學術專著出版:
《魯虹美術文集》1998年
《為什麼要重新洗牌》2003年
《異化的肉身——中國行為藝術》(與孫振華合作)2004年
《越界:中國先鋒藝術1979-2004》2006年
《蜕變——魯虹藝術批評文集》2008年
《中國當代藝術史1978-2018》(大學教材)2014年
《文革與後文革美術1966——1978》2014年
《魯虹自選集》2015年
《中國當代水墨1978——1999》2017年
有約四百多萬字的文章發表於各叢書及專業刊物上。
曾參與《美術思潮》、《美術文獻》、《畫廊》等美術刊物的編輯工作。
學術活動策劃:
“進入都市——當代實驗水墨展”1999年
“重新洗牌——當代藝術展”2001年
“重新啓動-第三屆屆成都雙年展”2007年
“與水墨有關——一次與當代藝術家的對話”2007年
“墨非墨——中國當代水墨展”2008年
“再水墨——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2012年
“水墨新維度——2013批評家提名展”2013年
“屆中國當代雕塑展”1998年
“觀念的圖像——中國當代油畫展”2002年
“圖像的圖像——中國當代油畫展”2003年
“嬉戲的圖像--中國當代油畫展”2006年
“變異的圖像——中國當代油畫展”2006年
“歷史的圖像——中國當代油畫展”2009年
“再肖像——三官殿一號藝術展”2013年
“國畫改革二十年理論研討會”1998年
“、二、三、四、五、六屆深圳美術館論壇”2003年——2013年
“公共藝術在中國理論研討會”2004年
多次出席國內外重大學術活動。
重要編輯出版:
主編出版六卷本的畫冊《中國當代美術圖鑑:1979——1999》2001年
主編出版四卷本的叢書《新中國美術經典:1949——1989》2004年
主編出版畫冊《新世紀中國當代藝術圖鑑:2000--2005》2006年
主編出版《吳冠中全集》第八卷 2007年
主編出版畫冊《聚變:中國當代藝術圖鑑:2005——2008》2009年
主編出版《新中國美術六十年:1949--2009》(上、下兩冊)2009年
作為執行主編出版《周韶華全集》(八卷)2010年
主編出版《中華美術百年》2011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