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半姓

鎖定
半姓,半也作羋,讀音作mǐ(ㄇㄧˇ),亦可讀作bān(ㄅㄢ),但不可讀作bàn(ㄅㄢˋ),得姓始祖是熊旬(羋蚡冒)、鬥班、闕班。半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漢族姓氏,但在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扶風、黎陽為郡望,人數非常稀少,主要分佈在河北省的石家莊市正定縣一帶。
中文名
半姓
拼    音
亦可讀作
bān
得姓始祖
熊旬、鬥班、闕班

半姓基本介紹

半
半[半、羋,讀音作mǐ(ㄇㄧˇ),亦可讀作bān(ㄅㄢ),就是不可讀作bàn(ㄅㄢˋ)]

半姓姓氏淵源

半姓第一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君主熊氏之後,屬於以姓氏字訛形為氏。半氏是源自春秋時期的楚國。按史籍《風俗通》的記載,半氏的始祖鬥斑,亦稱鬥班,是楚國的公族。據史書《東周列國志》記載:“南方之國曰楚,羋姓,子爵。也自頻項帝孫重黎,為高辛氏火正之官,能光融天下,命臼祝融。重黎死,其弟吳回嗣為祝融。生子陸終,娶鬼方國君之女,得孕懷十一年,開左脅,生下三子,又開右脅,復生下三子。長曰樊,己姓,封於衞墟,為夏伯,湯伐架滅之。次曰參胡,董姓,封於韓墟,周時為胡國,後滅於楚。三曰彭祖,彭姓,封於韓墟,為商伯,商未始亡。四曰會人,嫵姓,封於鄭墟小五曰安,曹姓,封於邪墟。六曰季連,羋姓,乃季連之苗裔。有名胄熊者,博學有道,周文王武王俱師之。後世以熊為氏。”其後有半氏。該支半氏一族,為楚武王熊通(公元前740~前690年在位)之兄熊旬(羋蚡冒)之後裔訛改,熊旬後來為弟弟熊通所殺。
在熊通篡位殺兄長、侄兒之時,熊旬的家族中有脱逃了熊通的無情滅殺者,其後裔子孫簡改原姓“羋”為“半”,稱半氏,但讀音仍作mǐ(ㄇㄧˇ)。

半姓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若敖之後裔鬥班,屬於以諧音簡改字為氏。楚若敖有個兒子名叫鬥伯比,鬥伯比有個兒子名叫鬥谷於菟。相傳,鬥谷於菟是吃虎乳長大的,因虎身有斑紋,而荊楚一帶稱斑紋就是“鬥”或“斑”,因此又稱其為“鬥班”。又因鬥谷於菟的封地在申邑(今上海),因此又稱其為“申公斗班”。鬥伯比另有個兒子名叫子文。楚成王羋頵(熊惲)在(公元前671)即位之時只有九歲,他的叔叔令尹子元雖然沒伸手奪侄子的江山,但一直把持着侄子楚成王的朝政,十分霸道,猶如太上皇,小孩子楚成王拿他一點辦法沒有。為此,在周惠王姬閬十三年(楚成王八年,公元前664年),申公斗班殺了令尹子元,請自己的侄兒子文繼為令尹,史稱令尹子文。令尹子文執政之後,亦稱令尹闕班,他開始大力整頓楚國內政,成為楚成王執政時期(公元前671~前626年在位)的楚國上卿,他“緇帛之衣以朝,鹿裘以處;未明而立於朝,日晦而歸……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被罷免),無愠色。”“闕”,本義是指王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閣樓,例如“宮闕”就是。後廣泛用來表徵帝王居處,借指朝廷,“闕下”即如是。“闕班”,就是説令尹子文是當時楚成王最親信之臣,因此能常立闕下。在鬥班、闕班的後裔子孫中,都有用先族名號中的“斑”、“鬥”為姓氏者,稱斑氏、鬥氏。春秋戰國時期,“班”和“斑”兩字同音通假互用,因此後有人將姓氏簡筆改寫成“班”氏。
在該支班氏後人中,有以諧音字“半”簡改為姓氏者,稱半氏,讀音依然作bān(ㄅㄢ)。該支半氏實際上就是班氏、或斑氏,與其同宗同族。半氏族人大多尊奉鬥班(鬥谷於菟)、或闕班(令尹子文)為得姓始祖。 [1] 

半姓第三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令尹闕班,屬於以先祖名字簡改字為氏。春秋時期,諸侯國的官稱中有“班台”之號。但它不是具體的官爵稱謂,而是當時的人們以司馬、司空、司徒為“朝堂三台”,故以“班台”來稱呼這三司,後用來泛稱朝官。在歷代司馬、司空、司徒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稱之號中的“班”為姓氏者,稱班氏。
在該支班氏的後裔子孫中,亦有以諧音“半”字簡改為姓氏者,稱半氏,讀音依然作bān(ㄅㄢ),實際上亦是班氏。該支班氏姓源繁複,不可一論。

半姓得姓始祖

熊旬(羋蚡冒)、鬥班、闕班。半氏是源自春秋時代的楚國。按史籍《風俗通》的記載,半氏的始祖鬥班,是楚國的公族。推算起來是上古顓頊高陽氏的後裔。據史籍《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記載所説,他是吃虎乳長大的,而喂他的老虎身上有班紋,所以他才以鬥班為名,也使他的後人“以王父字為氏”而姓了班。古代的“斑”和“班”通用,故稱班氏。班氏後人有以諧音“半”字簡改為姓氏,稱半氏。半氏後人由於是出自斑氏,故爾皆奉鬥班為班氏的得姓始祖。

半姓遷徙分佈

半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漢族姓氏,但在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扶風、黎陽為郡望,人數非常稀少,主要分佈在河北省的石家莊市正定縣一帶。

半姓郡望堂號

半姓郡望

扶風郡:周朝時期即置郡,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興平、咸陽一帶地區。漢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設置了右扶風,與京兆、左馮翊合為三輔,治所在今陝西省興平市,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長安縣以西、鳳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政權改其名為扶風郡,治所在隗裏(今陝西興平),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麟遊縣、幹縣以西,秦嶺以北、山東省平原縣以南一帶的廣大地區。五代時期的後漢政權將其轄地限定在今陝西省咸陽市一帶地區。西晉時期則移治到池陽(今陝西涇陽)。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王朝再移治到好疇(今陝西乾縣)。隋、唐兩朝,則以今陝西岐州一帶為扶風郡。
黎陽郡:西漢高祖年間設黎陽縣,屬冀州魏郡,這是浚縣設縣之始,治所在大伾山東北。王莽時改名黎蒸,東漢恢復黎陽縣名。東晉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陽郡,轄黎陽縣。東晉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389年)屬黎陽郡,黎陽縣屬汲郡。北魏孝昌年間(公元523~528年)分汲郡置黎陽郡,轄黎陽縣。東魏天平元年~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間置黎州,轄黎陽郡。北齊廢黎州,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復置黎州,轄黎陽郡。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陽郡並廢,黎陽縣屬衞州。隋開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轄黎陽縣。隋大業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廢黎州,黎陽縣屬汲郡。唐朝武德二年(乙卯,公元619年)置黎州總管府,轄殷、衞、澶、洹四州。唐武德六年(癸未,公元623年)置總管府,黎州屬相州都督府。唐貞觀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廢黎州,黎陽縣屬衞州。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置通利軍,治所在今大伾山與紫金山之間,轄黎陽縣。宋天聖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安利軍,治所遷至浮丘山西。宋熙寧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廢軍,黎陽縣屬衞州。宋元佑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復置通利軍,轄黎陽縣。宋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軍升為浚州,治所在浮丘山巔,轄黎陽縣。金國皇統八年(戊子,公元1148年)改浚州為通州。金天德三年(辛卯,公元1151年)複名浚州。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農曆4月,降州為縣,始稱浚縣,治所遷至浮丘山東北平坡。清朝順治元年(甲申,)浚縣屬大名府,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屬衞輝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3月,廢府設道,浚縣屬河北道。民國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廢道改行署。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屬第十三行署。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浚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屬冀魯豫邊區行署。民國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民國浚縣政府改屬第四行署。民國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浚縣全境解放。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共浚縣民主政府改為浚縣人民政府,屬平原省安陽專區。1952年11月15日撤銷平原省。12月1日,浚縣改屬河南省安陽專署。1958年4月18日,撤銷安陽專區,浚縣劃歸新鄉專區。1961年12月19日,恢復安陽專屬,浚縣歸安陽專署。1970年安陽專區改為安陽地區。1983年10月撤銷安陽地區,改設安陽、濮陽兩個市,浚縣屬安陽市。1986年1月18日,國務院批准將浚縣劃歸鶴壁市。

半姓堂號

定遠堂:漢朝的時候,班超出使西域有功,被封為定遠侯。
漢書堂:漢朝班彪的兒子班固、女兒班昭,父子三人一同寫成了《漢書》。 [2] 

半姓歷史名人

半文朝:(公元1939~今),河北正定人。畢業於北京市石景山冶金學院。曾任第八間調度、副連長、副車間主任、車間主任、副廠長、副所長例縣長、工會主席。海淀區第七屆人民代表。
主要業績:在工廠二十餘年間,與工人、幹部、技術人員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難,僅一個只有幾百人的鋼鐵廠發展成了一個具有一千二百人的中型鋼鐵廠。任職期間,領導了鍊鋼車間有襯電渣爐的改造,使鍊鋼車間從生產單一的鐵鉻鋁鋼種發展成能生產鋁不鏽、鎳不鏽、鎳鉻不鏽、含鉛易切鋼,精密電阻合金等多種高合金鋼種的車間。在提高質量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如鐵鉻鋁降夾雜的攻關,Ae偏析的攻關,鎳鉻不鏽皮下氣泡,鐵鉻鋁裂紋的攻關等,通過努力,基本上達到了瑞典康泰爾的質量水平。由於工作成績突出,多次被評為廠級調度標兵和青年團標兵,1968年8月被廠推薦為首都工人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68~1978年連續被評為北京市冶金局先進生產者,1977年被廠命名為幹部學習標兵。

半姓半姓使用頻率

經多方核對無誤,全市確係仍在使用的頻度極低、不常用的“生僻”姓氏共計1577人。姓“母”、姓“苦”、姓“半”、姓“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