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半坡村

(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常袋鎮半坡村)

鎖定
半坡村是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常袋鎮下面的一個自然村
半坡村原名古龍泉,後演為半坡村。交通便利、物產豐富。半坡村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常袋鎮,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20.00公里,距離鎮20.00公里, 面積11.40平方公里,海拔1800.00米,年平均氣温14.50℃,年降水量144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有耕地1062.80畝,其中人均耕地1.02畝;有林地16847.00畝。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有農户278户,有鄉村人口1025人,其中農業人口1025人,勞動力81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87人。201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5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32.00元。
半坡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茶葉、核桃為主。
中文名
半坡村
別    名
半坡寨
半坡老寨
行政區類別
村莊
所屬地區
中國華中
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常袋鎮
面    積
14.36 km²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温14℃。
人口數量
1610人(2007年)
地方特產
稻穀、玉米、洋芋等
知名產業
種植業、養殖業

半坡村鄉村簡介

半坡村隸屬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常袋鎮,下轄娑羅窯自然村,位於常袋鎮政府南2.5公里處,東接小崔溝村,西鄰土門村,北連武家灣村,南接麻屯鎮董村。現有11個村民小組,501户,1957口人,其中娑羅窯自然村四組118户406人。
村域東西寬2公里,南北長2.5公里,全村總面積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520畝,村莊佔地610畝,荒坡、道路等數百畝。村域北高南低,相差35米左右。東臨小浪底專用線,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主要作物小麥、玉米、紅薯、穀子、棉花、豆類等;主要特產是近幾年已種植美國紅提葡萄1000畝,因地而奇,鮮甜清香爽口;主要養殖牛、豬、雞等;主要林木桐、槐、楊等。
半坡村原名古龍泉,後演為半坡村,村名是怎樣來的,不得而知。
娑羅窯村是從舊社會到現在一直隸屬於半坡村的一個自然村,和半坡村隔溝相望,稱溝西。舊社會實行的“保甲制度”,和半坡村是一個“保”,婆羅窯村為一“甲”,解放後,和半坡村一個高級社,半坡大隊成立後,娑羅窯村是半坡大隊的兩個生產隊。

半坡村地勢奇特

娑羅窯地勢奇特,北高南低,東西兩邊有兩條大溝自北而南相交。四鄰是東邊隔溝相望的半坡,東北與武灣後溝毗鄰,西與楊溝張家為伴,南邊下大坡與土門溝相交,往北三里上坡到達常袋。兩條主溝側邊小溝縱橫,形似齒狀,全村地域複雜,土質以白紅土夾礤礓為多,耕作困難。解放前全姓劉,解放後增加楊姓兩户。相傳明朝大遷徙中村民從山西洪洞大槐樹下幾經周折遷此定居而繁衍生息。
全村共有11個姓氏。郭姓295户1185人;劉姓118户406人;周姓24户98人;王姓39户158人;張姓8户35人;徐姓3户13人;李姓2户9人;侯姓2户8人;楊姓3户12人,陳姓3户12人;喬姓4户16人。郭氏家族是在明孝宗弘治年(1488年)之後明神宗萬曆年(1573年)以前由山西洪洞先遷到平樂,後有第七代孫郭英遷半坡村。

半坡村經濟產業

解放前耕作粗糙,地力衰竭,且勞力缺乏,牛車木梨,鋤頭鐵鍁低級耕作。雖不惜身力躬耕終年,但畝產仍多在200斤以下。解放後耕者有其田,精耕細作產量遞增。後在政府引導下,自願建立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解決部分農户耕作困難而連年豐收。1955年轉高級社,土地歸集體,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核算,敲鐘上工記分,及按工分配體制嚴重挫傷村民積極性(1961—1963年每人0.3畝自留地包產到户),1958年產糧11.4萬斤,1978年僅為15.4萬斤。深耕套種,改良品種,修整梯田但增產有限,畝產始終未超過400斤,每年小麥脱粒更長達月餘,村民勞累終年但效率低下。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聯產責任制,土地估產後按產量和人口平分到户,自行種植,收益歸己,煥發了生機。特別是80年代初,實行土地承包經營,十五年不變,村民如魚得水大展身手,又在90年代後期確定30年不變,村民積極性更為高漲,人畜車輛從不足百部猛增到300餘部,耕牛從152頭猛增到400餘頭,自主經營帶來鉅變,擴大麥播面積,提高複種指數,科學配施化肥,改善灌溉條件,調整產業結構,連年產量多在155萬斤以上,玉米總產120萬斤以上,雜糧總產7萬斤以上。如今犁地靠機耕,種田多良種,收穫用機械,運輸有三輪,免除農業税,政府發補貼,勞動強度低且效益劇增顯而易見。
畜牧養殖:1978年改革開放,土地承包,養牛發展到400餘頭,主要用於耕田,但隨着機械化程度日益提高,而逐漸減少。養豬可達到户均一頭,大户養豬,二組郭超鋒70頭,郭兆偉40頭,三組郭五莊25頭,四組郭廣州75頭,六組王民州160頭。養蜂,王書克20箱,王五常14箱,郭聚欣25箱,郭濟超8箱。養殖業經濟效益可觀。

半坡村交通運輸

1978年無機動車,畜力車輛、膠輪車僅有6輛,農業生產物資運輸為人力或畜力車。家庭燃煤除極少數農户僱用機動車外,即使到新安縣也是人力架子車往返70公里。1978年後452户備有架子車,役使畜力。80年代後,燃煤改用蜂窩煤,已告別人力畜力下山拉煤之苦。
企業:1972年村裏建有木工加工廠,主要加工雙人牀,鐵業主要加工螺帽、螺桿、翻沙,加工機械零件,年收入在12萬元以上。又在1975年建起了硫酸廠,規模之大,效益可觀,後因多種因素停產,不得已而放棄。
第三產業:解放前後,日常所用除村裏一個代銷點外,再就是貨郎拾遺補缺。糧食加工基本是牛拉或人推石磨碾,村民糧食不足,收入低微,主要收入靠賣個豬或拿幾個雞蛋換錢。改革開放打破禁區,放寬政策後村民各顯其能。目前村中有飼料加工,百貨商店10餘家,進城做生意40家,農村小型施工隊3個,年收入20餘萬元。

半坡村社會事業

解放前村中無水澆地。靠人推或牛拉車澆少許菜地,1958年打水井10眼,利用雙轆轤提水灌地,效益不佳。後在1974年在支部書記郭林生的帶領下在村西溝底挖池利用地下水,面積3畝左右,提水爬坡800米左右上嶺澆地,改變了生產條件,糧食增產,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後因池底淤積,水源不足停用,現在只供娑羅窯一個自然村飲水用。又在1977~2002年打深井4眼,保證了2~6組的農田用水,確保旱澇保收,人們的生活有了根本的保證。
70年代前無通訊及電力設施,其後普及有線廣播。1958年通電用上了電燈電器,村裏安裝高音喇叭。1997年開通程控電話,拓寬信息交流渠道。2001年電網改造,實現了城鄉同網同價,減輕了羣眾負擔。

半坡村學校建設

解放前有私塾,1946年開辦公立半坡初小。解放後學校規模變大,學生人數逐年增多。文革中,農村有代帽初中、高中,學生人數已達400餘人,教師20餘人。
後在1982年中、小學分家,村裏已有初中、小學兩所學校。1989年初中合併,小學所在地因是過去的民宅,年久失修,光線又暗,1998年、2002年兩次建起2層36間的教學樓,學生人數240餘人,教師10餘人。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開通遠程教育,儀器與體育器材均達國家標準,入學鞏固率100%。2005年政府對農村實行“兩免一補”,生均90元,歷任校長恪盡職守,育人有方,業績顯著。
村民歷來勤於耕織,更重教育,培育出不少人才。解放後考入大中專63人。1998年以前考入大中專20人,1998年考入本科大專3人,1999年考入本科大專5人,2000年考入本科大專4人,2001年考人大專2人,2002年考入本科大專3人,2003年考入本科大專3人,2004年考入本科大專4人,2005年考入本科大專4人,研究生1人,2006年考入本科大專6人,研究生1人,2007年考入本科大專9人,多年來尊師重教,崇尚文化,人才濟濟。
解放前無診所。村民就醫十分不便。1958年成立了集體衞生室,有醫生郭振升等為民診治。1967年後合作醫療時村民年交5元享受半價藥費,2006年實行了新農合。

半坡村基礎設施

居住條件:解放前只有土窯和少量瓦房。現已有95%農户重建平房或二層樓房,多數瓷磚鑲貼,寬敞舒適,圓了居者有其屋的千年之夢。
家用電器:解放前家用電器為零。1963年全村通電之前也僅有少數幾部收音機,全村無一部電視機。其後家用電器發展較快,特別是80年代中期增長迅猛,收音機、黑白電視機普及後又被彩電替代,目前户户有電器,現有彩電480台、洗衣機300台、電冰箱200台、電風扇2200部、空調100台。
通訊設施:解放前無電話。1958年至1995年僅有一部手搖電話。耳目閉塞,通訊不靈。廣播電視普及後,構築了關心時政、溝通信息平台,但經商、務工、產品購銷渠道依然梗阻。1996年程控電話開通,當年即安裝20部,目前已建成電路信息村,村域網內通話免費,現有電話200部。手機從罕見奢侈品迅速進入尋常百姓家,現有800部。

半坡村交通工具

70年代全村無機動交通工具,出門皆步行。80年代自行車逐漸普及後,交通條件有所改善。90年代摩托車進入尋常百姓家,全村有290輛。目前轎車50部、農用車100部,走親訪友,物資購銷,農田勞作均有自家車輛。藉助便捷交通網絡,走南闖北已成常事。
膳食結構:解放前多數村民半年糠菜半年糧。解放後一段時間社會穩定,生產發展初顯繁榮。但無償平調,刮共產風以至集體經營20年辛勤勞作但吃飯問題仍未解決。多數年份人均口糧不到300斤。夏糧就餐難以果腹。村民以每斤麥子到市區換1.5斤黴變薯幹以度饑荒。因紅薯產量較高而多年在1000畝左右,時有“紅薯面、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之語,肉蛋鮮見,菜類緊缺,吃上白饃、麪條成為強烈願望。1978年後調整種植結構,擴大耕作面積,振興畜牧養殖,外出務工經商而得以改善膳食結構。從填飽肚子到講究營養,從雜糧為主到細米白麪,從單一而食到肉蛋菜油,如今吃雜糧倒成了年輕人的刻意追求。幾千年沒有解決的吃飯問題因土地承包,科學種田,連年豐收而一舉解決。幾千年來沒有真正安居樂業,因改革開放,富民政策,生活寬裕而一舉到位。
衣着服飾:補丁綴滿,棉絮外見,無新顏色,冬不保暖,解放前衣着服飾不講樣式,不講搭配,不講季節,不講性別且寒酸之極。1978年棉花緊缺,家境貧寒,手工紡織,粗豐舊衫而衣着無大變化。每人每年3斤籽棉1尺布票,故只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當時有臉面的人弄到日本進口的尿素袋製成褲子,有“前面有尿素(字樣),後邊有日本字樣,看着怪拽,不值一塊”的説法。1978年後棉花市場開放,取消布票,化纖衣料普及與手頭寬裕為講究式樣,追求靚麗,享受舒適,注意妝扮,奠定了物質基礎。特別是90年代後年輕一代從田間勞作和紡花織布中解放出來而追求時尚,西裝革履,皮鞋夾克,服飾從單一遮體功能向多樣、個性、時裝化方向發展,家庭收入從1978年前僅以種植為唯一收入來源,工值最高0.2元,生產隊現金基本空白。
其餘時問飼養業限制較少外,加工、購銷、外出務工,經商多被定為資本主義和投機倒把而堵塞增收渠道,油鹽憑票,家無財源,人少志氣,實際上一起苦熬,共同受窮。改革開放後,黨中央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才終於擺脱桎梏,多種經營發展較快逐漸超過種植業,收入與消費發展鉅變,農用車、摩托車、洗衣機、電視機已取代手錶、縫紉機、自行車、收音機老“三轉一響”。90年代後,部分農户外出經商,青年男女外出務工,全村年務工收入500萬元。多餘糧食轉化售賣,家庭副業增加收入,50%户有存款,部分農户已達到小康水平。

半坡村名勝古蹟

1994年,冰月龍泉庵第六次重修碑記:此祠名為龍泉庵。自明萬曆年至1945年曆代五次重修,四次勒石撰文,均稱後唐劉子得道之所云云:劉子何人,所得何道,何許建佛伽蘭殿,雖未詳言,但遺蹟猶存矣。祠前崖半有一泓旱澇不涸益土人乎,為龍池龍泉之名。民間相傳,祠前故為梨樹溝崖,有一龍潭是天賜神水,飲之有提起神、壯其筋骨之妙也,並有曹操到此伐梨之傳聞。據三國志載,曹操親自臨祠砍伐梨樹,堪作建始殿之梁云云,因其年系復年潭隨域演習,龍泉為龍泉祠之名也,此祠可為久矣。昔日祠宇綠樹蒼翠、百花爭豔,壯觀巍峨,年逢杏月十九日廟會規模之盛交易之廣,故因年久失修,屋頂佛像傾剝,藝術形貌不堪,期期廟會也毀於一旦,為修復故化遺址,及古旅樂之所,重新展現勞動人民之智慧之結晶,梓人之呼,眾人之舉,自發捐款,於嘉平月隆冬施工,聞者投身獻物,耗工不酬,使古龍泉之文化遺址重展英姿,供人瞻之。
位於娑羅窯村的遺址主要分佈在被土溝分割的六塊台地上。台地南東西三面均為深溝,東西及南面溝底有小水流。總面積達75萬平方米,波及半坡、土門溝等大小5個村的河旁台地和溝崖斷壁,灰坑、墓葬俱有。
第一層為耕土層,呈灰黃色,深0.4—0.5米,內含龍山至商代和部分現代遺物。第二層為文化層,呈灰褐色,大坑袋形,深約5米,內含龍山及商代陶片和石質工具等物。有磨光黑陶、加砂灰陶、紅陶等,紋飾有粗、細繩紋,大、小方格紋。還有石斧、鐮、缽、鏟等石質生產工具。器形有高頷、罐、缽、鬲、鼎、甕、盆等類型,從一殘墓中還發現一磨光黑陶罐與一褐紅色粗繩紋夾砂鬲。罐折沿平唇、短頷、斜肩、折腹、平底;鬲折沿、薄唇、深腹、腹下稍大、低檔、尖柱足、底部有煙痕。
娑羅窯遺址據洛陽市考古隊工作人員講,老洛陽縣誌有記載是龍鍾——仰韶時期的遺址,距現在3000~5000年問,屬於新石器時代。遺址周邊地區,北至該村中潑池以南,東至東溝崖,西至西溝崖,南至西溝相交的老土寨上,面積300餘畝,在這片地域裏,發現多處灰土坑,此土坑內發現有石刀、石斧、石鐮、石鏟、各種陶器器皿,盆、罐、甕、獸骨、人骨等。這些灰土坑是先人們的生活記載,當時人們羣居生活,把生活中遺留下來的廢物倒在一起而形成的,坑中的人骨,據説人死後,沒有葬儀,和獸類一樣推入坑中而葬之。這些灰土坑除溝崖處明顯痕跡以外,村民在打紅薯窖時,打土窯洞都有發現,這為人類發展史提供了佐證。
相傳半坡原有前庵後寺,但寺現在已不存在,庵仍在。龍泉庵,自明萬曆年至歷代五次重修,四次勒石,現已重新展現勞動人民之智慧結晶,文化遺址重展英姿,供人瞻之。
解放前保甲制。1948年建農會,1949年建支部,支部書記郭保興,黨員6名。1955年建高級社。1956年建半坡鄉。1958年建人民公社。1969年建革委會。1984年建村委會,現任書記郭新民,副書記郭效國,委員郭振華、劉守業、郭素玲,村委主任郭九師,副主任郭小民,委員郭永欣、郭素玲。

半坡村民俗文化

業餘劇團解放前有大排鼓、獅子、旱船、十板社、業餘劇團。現只流傳下來排鼓、早船、逢年過節演出。現在迎娶新娘,三年祭奠,壽誕均有嗩吶助興。近來電視機已達到每户一台甚至多台。1996年建文化大院,當時有省市縣鄉各級主要領導參觀學習。縣電影隊定時每月一場電影,改善人民文化娛樂生活。
民間節慶正月初一春節,迎新年,拜長輩,串親戚,鬧節慶,正月初五稱破五,戒耕織,倒垃圾,送窮灰,接富貴。正月十五元宵節,吃元宵,掛燈籠,盪鞦韆,祭神社。二月二龍抬頭,炒大豆,炒玉米,蒸窩頭,乞好運。清明之日清明節,採艾蒿,戴香囊,吃粽子,祭屈原。六月六日歸省日,出嫁女,看父母,敍親情。九月九日老人節,關心老人,發放禮品。十月一日為鬼節,炸油饃,燒寒衣,祭祖先,悼亡魂。臘月初八臘八節,淘米穀,兑果豆,多熬粥,慶豐收。臘月二十三祭灶節,發好面,烙火燒,請灶神,過小年。大年三十除夕夜,闔家歡,熬年夜,放鞭炮,辭舊歲。
民間社火解放前後,關爺社、火神社逢年過節慶典祭祀併兼有凝聚人心宗旨。村關爺社火神社現有銅器及排鼓12面,旱船(十二美女過江)。
基督教會:村教會堅持自治、自傳、自養愛國辦教方針,遵守法紀,榮神益人,勸善戒惡,息怨止爭而信徒日增,禮拜日在鄉教會講學佈道。
婚娶禮儀50至60年代迎娶新娘用花轎,文革中迎新娘皆步行出嫁,一切繁瑣禮儀皆無。文革結束後先是光板牛車,後上扎竹蓆棚子,其後相繼卡車、轎車迎娶,宴請賓朋場面愈加隆重。訂婚習俗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思想開放自由戀愛。

半坡村大事記

1964年全村接通生活用電。
1968年知青下半坡村。
1982年先後建起600畝桃園。
1987年建水塔解決人畜吃水。
1989年村裏建起了水塔,用上了自來水,井才閒置起來。
1993年婆羅窯自然村建土壩。
1993年村購回東方紅拖拉機一部。
1996年建文化大院。
1998年與2002年,建小學教學樓1200平方米。
1998年建1000畝葡萄園。
2000年上級撥水泥,村投資10萬元,修了1000米的水泥路,路寬3米板厚0.15米。
2002年村通水泥路l公里。
2003年農網改造減輕了羣眾負擔。
2005~2007年四組六組又籌資金35萬元修了兩條直通小浪底專用線的水泥路。

半坡村著名人物

郭志彬:(1903—1998年),曾任洛陽宜陽縣縣長。
劉兆素:(1904~1948年),任河南省陝縣縣長。
劉孟成:(1920~2002年),任民國《河洛日報》社社長,華北通訊社社長,解放後任西工區政協委員,河南省文史館館員。
郭兆奇:1922年生,任北京市氣象台台長。
劉樂堯:1922年生,任國民黨東海航空隊軍需。
徐景朝:現任甘肅省正寧縣法院院長。
徐景紅:現任甘肅省正寧縣西坡鄉鄉長。
徐敬民:現任蘭州市建信發射台科長。
徐敬周:現任賀蘭縣監察院辦公室主任兼反貪局局長。
郭春景:現任南陽機務段段長。
郭廣太:現任太原工業大學教授。
郭雲慶:現任南陽油礦礦長。
郭煥章:現任運城外貿局黨委書記
王建軍:現任洛陽市建行行長。
郭鎖虎:現任臨汾鄉寧縣縣委書記。
劉平安:洛陽市體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