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升流式厭氧污泥牀

鎖定
升流式厭氧污泥牀(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簡稱UASB),是由荷蘭的Lettinga教授等在20世紀70年 代開發的高效厭氧生物反應器,其結構如左圖 所示。反應器工作時,污水經過均勻布水進入反應器底部,污水自下而上地通過厭氧污泥牀反應器。 [1] 
中文名
升流式厭氧污泥牀
外文名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
特    點
結構簡單,運行費用低
簡    稱
UASB
發明人
荷蘭的Lettinga教授等人
發明時間
20世紀70年代
產品類型
厭氧生物反應器

升流式厭氧污泥牀反應器結構

反應器工作時,污水經過均勻布水進入反應器底部,污水自下而上地通過厭氧污泥牀反應器。在反應器的底部有一個高濃度 (可達100〜150 g/L〉、高活性的污泥層。
在污泥層之上形成一個污泥懸浮層;反應器的 上部設有三相分離器,完成氣、液、固三相的分 離;被分離的消化氣從上部導出,被分離的污 泥則自動滑落到姑浮污泥層,出水則從澄淸區流出。由於在反應器內可以培養出大tt厭氧 顆粒污泥,使反應器的負荷很大,對一般的高濃度有機污水,當水温在30 °C左右時,負荷可 達 10〜30 kgC()D/(m3 · d)。
UASB反應器運行有三個重要的前提:①反應器內形成沉降性能良好的顆粒污泥或絮狀污泥;②產氣和進水的均勻分佈所形成的良好的自然攪拌作用;③設計合理的三相分離器,能使沉澱性能良好的污泥保留在反應器內。良好的顆粒污泥牀的形成,使得有機負荷和去除率髙,不需要攪拌,能適應負荷衝擊和温度與pH值的變化。 [1] 

升流式厭氧污泥牀特點

UASB反應器具有如下的主要特點:
① 污泥的顆粒化使反應器內的平均濃度達50 gVSS/L以上,污泥齡一般為30天以上;
② 反應器的水力停留吋間相應較短;
③ 反應器具有很髙的容積負荷;
④ 不僅適合於處理髙、中濃度的有機工業廢水,也適合於處理低濃度的城市污水;
⑤ UASB反應器集生物反應和沉澱分離於一體,結構緊湊;
⑥ 無需設置填料,節省了費用,提髙了容積利用率; [2] 
⑦ 一般也無需設置攪拌設備,上升水流和沼氣產生的上升氣流起到攪拌作用;
⑧ 構造簡單,操作運行方便。 [1] 

升流式厭氧污泥牀結構

UASB反應器如圖所示,集生物反應器與沉澱池於一體,是一種結構緊湊的厭氧反 應器,主要組成部分包括:進水配水系統、反應區、三相分離器、出水系統、氣室、浮渣收集系 統、排泥系統等。

升流式厭氧污泥牀進水配水系統

進水配水系統設在反應器的底部,其功能主要有兩個方面:①將廢水均勻地分配到整 個反應器的底部;②具有一定的水力攪拌作用,一個有效的進水配水系統是保證UASB反 應器髙效運行的關鍵之一。

升流式厭氧污泥牀反應區

反應區是UASB反應器中生化反應發生的主要場所,又分為污泥牀[X:和污泥懸浮區, 其中的污泥牀區主要集中了大部分高活性的顆粒污泥,是有機物的主要降解場所;而污泥懸 浮區則是絮狀污泥集中的區域。
① 污泥牀
污泥牀位於整個UASB反應器的底部;污泥牀內具有很高的污泥生物量,其污泥濃度 (MLSS)~■般為40〜80 g/L。污泥牀中的污泥由活性生物量(或細歯)佔70%〜80%以上 的顆粒污泥組成,正常運行的UASB屮的顆粒污泥的粒徑一般在0.5〜5.0 mm之間,具有 優良的沉降性能,其沉降速度一般為1.2〜1.4 cm/s,其典型的污泥容積指數(SVI)為10〜 20 mL/g;顆粒污泥中的生物相組成比較複雜,主要是桿菌、球菌和絲狀菌等。污泥牀的容 積一般佔整個UASB反應器容積的30%左右,但它對UASB反應器的整體處理效率起着 極為重要的作用,對反應器中有機物的降解量佔到整個反應器全部降解址的70%〜90%。
② 污泥懸浮層
污泥懸浮層位於污泥牀的上部,它佔整個UASB反應器容積的70%左右;其中的污泥 濃度要低於污泥牀·通常為15〜30 g/L,由髙度絮凝的污泥組成,一般為非顆粒狀污泥,其 沉降速度要明敁小於顆粒污泥的沉降速度,污泥容積指數一般在30〜40 mL/g之間,靠來 自污泥牀屮上升的氣泡使此層污泥得到良好的混合。污泥懸浮層中絮凝污泥的濃度呈自卜* 而上逐漸減小的分佈狀態,這一層污泥擔負着整個UASB反應器冇機物降解tt的10% 〜30%o
③ 沉澱區
沉澱區位於UASB反應器的頂部,其作用是使由於水流的夾帶作用而隨上升水流進入 出水區的固體顆粒(主要是污泥懸浮層中的絮凝性污泥)在沉澱區沉澱下來,並沿沉澱區底 部的斜壁滑下而茁新回到反應區內(包括污泥牀和污泥懸浮層),以保證反應器中污泥不致 流失而同時保證污泥牀中污泥的濃度。沉澱區的另一個作用是可以通過合理調整沉澱區的 水位髙度來保證整個反應器集氣室的有效空間髙度而防止集氣空間的破壞。 [1] 

升流式厭氧污泥牀三相分離器

三相分離器是UASB反應器中的重要設備,一般設置在沉澱區的下部,但有時也可將 其沒在反應器的頂部,由沉澱區、迴流縫和氣室組成。三相分離器的主要作用是將氣體(反 應過程中產生的沼氣)、固體(反應器中的污泥)和液體(被處理的廢水)等三相加以分離。為 保證UASB正常工作,除需培養髙沉降性、髙活性的顆粒污泥外,三相分離器分離效果的好 壞也是決定UASB成功的關鍵。其功能是將沼氣引人集氣室,將處理出水引入出水區,將 固體顆粒導入反應區。由於厭氧工藝生物體的增殖速度慢,加上厭氧反應產生大量氣體, 如果三相分離器分離效果不佳,將導致大M污泥隨出水帶走,使反應器內污泥濃度降低,最 終導致整個UASB反應器崩潰。具有三相分離器也是UASB反應器污水厭氧處理工藝的 主要特點之一,它相當於傳統污水處理工藝中的二次沉澱池,並同時具有污泥迴流的功能。 因而三相分離器的合理設計是保證苒正常運行的一個重要內容。 [1] 

升流式厭氧污泥牀出水系統

出水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將經過沉澱區後的出水均勻收集,並排出反應器。

升流式厭氧污泥牀集氣室

集氣室也稱集氣罩,是三相分離器的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收集厭氧反應產生的 沼氣。

升流式厭氧污泥牀浮渣收集系統

浮渣收集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清除沉澱區液麪和氣室液麪的浮渣。

升流式厭氧污泥牀排泥系統

排泥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均勻地排除反應器內的剩餘污泥。

升流式厭氧污泥牀形式工藝流程

(1) UASB的構造形式
根據廢水水質不同,UASB反應器的構造形式不同,主要有開敞式UASB反應器和封 閉式UASB反應器兩種形式。
① 開敞式UASB反應器
其頂部不加密封,或僅加一層不太密封的蓋板(主要防止臭氣散發);多用於處理中低濃 度的有機廢水,如圖9-2(a)所示。其構造較簡單,易於施丁.安裝和維修9
② 封閉式UASB反應器
凡頂部加蓋密封,這樣在UASB反應器內的液麪與池頂之間形成氣室,主要適用於高

升流式厭氧污泥牀顆粒污泥

1) 顆粒污泥的性質與形成
能在反應器內形成沉降性能良好、活性高的顆粒污泥是UASB反應器的重要特徵,顆粒污泥的形成與成熟,也是保證UASB反應器高效穩定運行的前提。
① 顆粒污泥的外觀:
有呈卵形、球形、絲形等;
其平均直徑為1 mm,一般為0.1~2 mm,最大可達3~5 mm;
反應區底部的顆粒污泥多以無機粒子作為核心,外包生物膜;顆粒的核心多為黑色,生物膜的表層則呈灰白色、淡黃色或暗綠色等;反應區上部的顆粒污泥的揮發性相對較高;顆粒污泥質軟,有一定的韌性和粘性。
② 顆粒污泥的組成
各類微生物、無機礦物以及有機的胞外多聚物
微生物:水解發酵菌、產氫產乙酸菌、和產甲烷菌
胞外多聚物是另一重要組成,在顆粒污泥的表面和內部,一般可見透明發亮的粘液狀物質,主要是聚多糖、蛋白質和糖醛酸等;其存在有利於保持顆粒污泥的穩定性。
2) 顆粒污泥的類型
① A型顆粒污泥:
這種顆粒污泥中的產甲烷細菌巴氏甲烷八疊球菌為主體,外層常有絲狀產甲烷桿菌纏繞;比較密實,粒徑很小,約為0.1~0.1 mm。
② B型顆粒污泥:
B型顆粒污泥則以絲狀產甲烷桿菌為主體,也稱桿菌顆粒;表面規則,外層繞着各種形態的產甲烷桿菌的絲狀體;在各種UASB反應器中的出現頻率極高;密度為1.033~1.054 g/cm3 ,粒徑約為1~3 mm。
③ C型顆粒污泥:
C型顆粒污泥由疏鬆的纖絲狀細菌繞粘連在惰性微粒上所形成的球狀團粒,也稱絲菌顆粒;C型顆粒污泥大而重,粒徑一般為1~5 mm,比重為1.01~1.05,沉降速度一般為5~10 mm/s。
當反應器中乙酸濃度高時,易形成A型顆粒污泥;當反應器中的乙酸濃度降低後,A型顆粒污泥將逐步轉變為B型顆粒污泥;當存在適量的懸浮固體時,易形成C型顆粒污泥。
3) 顆粒污泥的生物活性
顆粒污泥中的細菌是成層分佈的,即外層中佔優勢的細菌是水解發酵菌,而內層則是產甲烷菌;顆粒污泥實際上是一種生物與環境條件相互依存和優化的生態系統,各種細菌形成了一條很完整的食物鏈,有利於種間氫和種間乙酸的傳遞,因此其活性很高。
4) 顆粒污泥的培養條件
在UASB反應器種培養出高濃度高活性的顆粒污泥,一般需要1~3個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啓動期、顆粒污泥形成期、顆粒污泥成熟期。 [1] 
參考資料
  • 1.    劉轉年,範榮桂.《環保設備基礎》.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3.01
  • 2.    劉轉年,範榮桂主編. 環保設備基礎[M]. 2013 第17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