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千針萬線草

鎖定
千針萬線草(Stellaria yunnanensis Franch.)是石竹科繁縷屬植物。根多數族生,肉質,狹紡錘狀或棒狀;莖圓柱形,直立或基部葡萄,下部具分枝,幾無毛,葉片披針形;兩面無毛或具緣毛和沿中脈被柔毛,葉柄無二歧聚傘花序頂生;大型,通常佔全株高度的一半以上,分枝極叉開,幾無毛,花瓣白色,比尊片短,霸果長圓形,種子腎狀圓形;花果期4~11月。 [3] 
千針萬線草在中國分佈於大理,麗江、迪慶、楚雄、昆明等地;生於海拔1800~3200米。 [3] 
千針萬線草在雲南民族民間長期藥用,其味甘,性温,具有益氣養血,健脾益腎等功效;用於氣血虛弱,精神萎靡,頭暈心慌,腰膝痠軟,月經不調等症;是治療婦人虛損之要藥。 [4] 
中文名
千針萬線草
拉丁學名
Stellaria yunnanensis Franch. [2] 
別    名
麥參
筋骨草
小胖藥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石竹目
石竹科
繁縷屬
千針萬線草
分佈區域
四川、雲南、西藏

千針萬線草形態特徵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30-90cm。根多條叢生,肉質,成細長的紡錘形,黃棕色或黃白色。莖數枝叢生,鋪散,具4稜,二歧分枝,節部略膨大。單葉對生;無柄,葉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4cm,寬0.5-1cm,先端漸尖,基部較寬,邊緣有緣毛;中脈被柔毛。多花集成頂生二歧聚傘花序,總花梗長3-5cm;苞片2枚,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白色膜質;萼片5,披針形,有3條褐色脈;花瓣5,白色,深2裂達基部,裂片橢圓形,較萼片短;雄蕊8-10,短於花瓣,花葯黃色;花柱3,短線形。蒴果卵圓形,長約5mm,6瓣裂,外有宿存萼片。種子小,棕色,有稜角,上具細紋突起。
千針萬線草 千針萬線草 [1]
千針萬線草線稿圖 千針萬線草線稿圖 [5]

千針萬線草產地生境

千針萬線草在中國分佈於大理,麗江、迪慶、楚雄、昆明等地;生於海拔1800~3200米。 [3] 

千針萬線草主要價值

千針萬線草在雲南民族民間長期藥用,其味甘,性温,具有益氣養血,健脾益腎等功效;用於氣血虛弱,精神萎靡,頭暈心慌,腰膝痠軟,月經不調等症;是治療婦人虛損之要藥。 [4] 
入藥部位:根。
性味:甘,平。
歸經:肝、脾、腎經。
功效:健脾養血,補肝益腎,消腫。
主治:主貧血,精神短少,頭暈心慌,耳鳴眼花,潮熱,遺精,月經不調,帶下,骨折,乳腺炎。
相關配伍
治婦人白帶年久,頭暈耳鳴,腰疼,夜間發熱,精神短少,飲食無味:千針萬線草三錢,水牛肉三兩。煎食三、四次。(《滇南本草》)
治體虛貧血,頭暈耳鳴,虛腫,出虛汗:千針萬線草、大黑藥等分碾粉,加雞蛋、紅糖煮吃。(《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治乳腺炎:千針萬線草一至二兩。燉肉服或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燉肉服。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挖,洗淨,鮮用,或曬乾,或切段曬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