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千華隨筆

鎖定
《千華隨筆》選自葉千華先生1997年至2009年間的隨筆雜感七十篇,是一部具有豐富思想和充滿現實意義的散文選集,是引領人們認真學習、努力工作、美好生活和積極思考的精神旗幟,是學子認識世界和追求真善美的指南。
中文名
千華隨筆
作    者
葉千華
類    別
散文
出版社
大眾文藝出版社 [1] 
出版時間
2012年10月
頁    數
128 頁
定    價
21 元
開    本
880×1230 1/32
ISBN
9787802403741 [1] 
字    數
96千字

千華隨筆書籍前言

作者對人生社會世事的看法和情感,無不體現生活需要追求美,工作需要奉獻愛。我們為人做事總有自己的體驗和感悟、認識和理解,有時就應該與親朋好友説説,與同志同事聊聊,與知音知己敍敍。
此書就是對各類人羣的建言,更是著作者真善美愛的思想和情懷顯現。文體隨意自由,語言樸實,見解深刻;文章篇幅短小,筆力精悍,語意雋永;文風樸素自然,言語流暢,情真理直;使得言之諄諄,讀之欣欣,思之沉沉。書中讓人讀到一種超脱與豁達、恬淡與清靜,同時折射出情場之假,商場之醜,戰場之惡,考場之劣,職場之險,官場之邪等現象。作者犀利而正義凜然的言辭,以及務實的精神和求實的文風,讓我們感受到為人做事的真實踏實和善良。
隨筆作為散文的一種寫作形式,如今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它言之有情有物,敍之有理有道,是我們比較認可並樂意獲取和尋求精神思想的表現方式,在網絡上更是自由而隨意,傳遞着各自的真善美愛。該“隨筆”中就有不少作品在網絡博客中轉載,是著作者育人育心育愛育情的美好體現。作者在堅守愛中為人生把住精神領地,在堅持學中為自己造就思想家園。葉千華先生告訴我們學會讀書,懂得讀書,在讀書中身心得以休閒和放鬆、頤養和提升,並警醒我們立世立生就得實話實説實事實做!指出人類曾經過去而至今依然擁有的美好思想,在現代社會的文明發展中將是我們的希望和未來!
正如作者葉千華先生所説:“在我們生活成長的過程中,啓示告誡着每一個人,怎樣活、怎樣生、怎樣愛、怎樣行,何為德、何為道、何為理、何為情!由此,我們開始認識自己,瞭解社會,讀懂人類,知道什麼是身外之物,並用滿身心的理智和情感撫平氾濫的慾望,把人生的美好和希望摟在懷裏,任世間季節的變換。我們總能做到情真和意善,聽到歌聲和笑聲,想到快樂和幸福,看到光明和風景。”(編者)

千華隨筆書籍目錄

讀書人的自信和美麗……………………………01
女人的魅力女人味………………………………02
女人的魅力貴在教養……………………………04
人生不能失缺壓力和影響………………………06
懷想江南…………………………………………08
對妻説……………………………………………10
説“自私”………………………………………11
説“愛”…………………………………………12
説“爭”…………………………………………15
簡説幾句…………………………………………17
説説而已…………………………………………18
就此一説…………………………………………19
簡單説説…………………………………………21
偶爾説説…………………………………………22
有話直説…………………………………………24
為愛而説…………………………………………25
脾氣之説…………………………………………27
關於定位…………………………………………29
讀書之我見………………………………………30
幸福隨感…………………………………………32
與友説……………………………………………33
説應酬……………………………………………35
説“偏見”………………………………………36
説“搓麻將”……………………………………38
説説朋友…………………………………………39
城裏人與鄉下人…………………………………42
錢對人的忠告……………………………………44
關於運氣…………………………………………46
説“病”…………………………………………48
圈子與圈套………………………………………50
閒説“讀書”……………………………………52
説“和”…………………………………………54
説“路”…………………………………………56
説“民”…………………………………………58
講誠信……………………………………………59
“藥”鋪…………………………………………61
人之所為…………………………………………62
學會反思…………………………………………64
人間第一學問……………………………………65
人生選擇是關鍵…………………………………67
真情不可抗拒……………………………………69
沒有心的愛不是愛………………………………70
淺説道德法律愛情………………………………71
忠誠不是靠聲明來保證的………………………75
不能聽不到的聲音………………………………77
現實不過如此……………………………………80
讀書與教育………………………………………82
燃燒起來的生活…………………………………84
從育人和誤人中想到的…………………………86
懂點感悟…………………………………………88
當今道德析説……………………………………90
我們需要借鑑和思考……………………………92
看文藝作品………………………………………94
誰不識時務………………………………………96
已是見怪不怪……………………………………97
誰能逾越…………………………………………99
春天透出鮮亮的愛………………………………101
愛是不滅的追求和真理…………………………102
對勞動的認識……………………………………104
在情緒中成長……………………………………105
在成長中成熟……………………………………106
對道理的認識和解讀……………………………107
建立自己的生活田園……………………………109
理由解析…………………………………………110
雜説………………………………………………111
人之過……………………………………………114
生活的得與失……………………………………116
看天………………………………………………117
問責社會…………………………………………118
國人的跪禮………………………………………121

千華隨筆書籍簡介

《千華隨筆》葉千華著 《千華隨筆》葉千華著
《千華隨筆》作者:葉千華
該書選入了葉千華1997年至2009年間的隨筆雜感七十篇,是一部充滿真情的思想錄。文體自由,語言樸實,見解深刻,思想獨特。文章篇幅短小而筆力精悍,語意雋永。讀之令人回味,品之口留餘香。

千華隨筆作品選錄

千華隨筆説“自私”

世人都是自私的。而自私純屬於人之本性和生存的需要。自私有善惡之別,有大小之分。自私在情理法德之中為善,之外為惡。可以説,沒有哪個人不自私,也沒有哪個人純自私。自私是人生活的需要,過分的自私是惡,損人利己是被人唾棄的。人生活在世界上,善意美意的自私還是需要的,應該得到保留。
我們知道,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有很多都是存有私心的人,在為之奮鬥而獲得和實現的。人自私沒有什麼不好,而是需要我們正確對待。因為,人都是有得失和有利弊的時候,只要自私得合情合理合法合德,滿足於私心是必須必要的。但不能一味自私,處處自私,人就沒有情味意味了,就好説不好聽了。
總之,我們在私裏私外,都要有做人的意願,能放得下,能想得開,能看得透,能做得到,以良好的心態,積極的情緒,灑脱通達的行為,善待自私。不惟私,不惡私,化自私為棄私。不浮躁,不狹隘,從容對待人生。
我們要在生活中尋找到自己的愛,學會並懂得管理好自己,這其實也是一種自私。可見,管好自己是我們做人做事所需要的自私。一個人如果不能要求自己,還怎能要求別人和管理別人。因此,我們人應該樹立良好的自私觀,正確地認識自私,扼制自私。將自私萌生在允許的範圍之內,切不可使之膨脹。

千華隨筆脾氣之説

人的脾氣相對而言,既有好壞之分,又有温順和暴躁之別。在生活和工作中,還有善意和惡意的表現,也就是對人對事以愛和恨為出發點為終點的急性態度。做人做事因某種原因,在某種場合或環境中而急劇表現出的人的言行。通常脾氣就叫發火,是因憤怒或不滿而表現出粗暴不易剋制的聲色舉動。
一個人要有脾氣,儘量使脾氣有情有理、有節有制、有環境、有對象,注意場合,注意分寸地發,千萬不要亂髮,因為發脾氣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有些人的脾氣反差較大,在下屬面前肆無忌憚地發火,罵下屬像罵兒子似的,板着面孔,吹鬍子瞪眼睛,似乎不這樣就顯示不出自己是領導;而在上級那裏卻萬分地低聲下氣,媚態十足,辱而不怒,罵而不慌。具有這種兩面性的人很多,如他們在打電話時,對下屬是官腔高調,稍有不快或不當之事,便大吼大叫,猶如觸怒了的狗,一個勁地咬,還滿口訓詞;若是對上級,你會聽到像貓咪似的柔媚聲音,並表示出準備接受指示指教的恭維辭令,不再見有半點脾氣。
我們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誰還沒有點脾氣,即便是某些動物也有脾氣,不過人不多去理會它罷了。老實忠厚的人有脾氣,少而小;驕橫粗暴的人發脾氣,亂而大;知情達理的人發脾氣,輕而有理,重而有情;野蠻無理的人發脾氣,怒而不言,狂暴傲慢;領導幹部發脾氣,多是盛氣凌人,欺壓下屬和羣眾;平民百姓發脾氣,都為辦事不公,針對腐敗和刁難。有的人還會看人發脾氣,還會注意場合和分寸;有的人毫無思考,發起脾氣如吃了火藥,導致被動、尷尬和自討沒趣的局面,不理智也無情理,其結果是氣急敗壞,暴跳如雷也無濟於事。
發脾氣,能解恨,但會做出極端,會傷心傷肺傷肝,血壓升高,心跳加速,有損健康,並且將人的感情撕碎,即使心靈的傷口癒合了,也抹不去留下的疤痕。許多事,很多人都是因脾氣而大動干戈,有導致傷害的,有結下仇恨的,有後悔終身的,有互不來往的,有遭受報復的。總之,脾氣對我們來説要有,但不可輕易使用脾氣和隨便發脾氣,理智對我們在發脾氣時尤為重要。當然,人發脾氣並不都是壞事,要因人因事而論,如虎在山中吼,猴子還敢神氣?如正義之士站起來,邪惡之人還敢出聲?我們要懂得“阿Q”的脾氣不能要,無情理不理智的脾氣不能有,該發的應有的我們還得一如既往。常言道“有脾氣才有活”,“有脾氣才能成事”。
現如今,有錢人和有權人,有正義的人和有骨氣的人,他們發火發得大,動怒動得多。然而,一些人應有的脾氣,在私慾的驅動下被剝奪和抹煞,一個“怕”字,使得一些人喪失了做人的勇氣和品格。可見人的脾氣也是一種品德,一種力量之所在,它能除惡避邪,它能號召和助人威力。一句大聲帶火的話,一聲高喊動怒之言,就會有獅吼虎嘯之效。
人要有脾氣,應發的時候發,不該發的莫發。要明白,脾氣是人的個性品質問題,它是一種義正詞嚴的人格宣告,是一種不容忍受錯誤的態度,是一種抗拒和一種強烈的責任使然。

千華隨筆關於定位

有關定位,各人有各自的思想、方式和能力。能想到定位是一種認識和提高,能做到定位是一種理智和力量的體現。説白了,定位既是命運的賜予和安排,又是自我的設計和創造。
在許多時候,認識別人容易,認識自己很難。一些人本就缺少做人做事的品德,卻還以為高尚得很,自認為會做人能做事。有的人明明是打鐵的料,卻想舞弄大刀;有的人懶惰成習,卻朝暮都做着致富升官的美夢;有的人學不成事不就,貪玩成性,卻自嘆命運不佳;有的人成不了器,當不成領導,還説機會抓不到,自認為能力比誰都高。如此跨不進門檻,定錯了位,認識不到,想法不當,也夠身心疲憊的了。
殊不知,在莽原荒漠中,在高山森林裏,有些時候還是願意做只僅食幾粒、只棲一枝的小鳥好,自由自在。想稱霸做老虎,理應知道,自有等量食客的獅子為敵,還有兇殘的羣狼、兇猛的野豬、兇狠的豹子與之抗衡。更有應值得咀嚼和有意味的“象亡於牙、熊亡於掌、豹亡於皮、虎亡於骨”的道理。
定位不高,未必就是志向不高,平凡而簡單、淡然而輕視,不等於目光短淺。有些時候,這遠遠超出了不切實際的好高騖遠。定位不當,生在人間要登天,做了人類想成仙,可這些人又沒有這種本事,不知足,心欲貪,就會不擇手段,處心積慮地幹出昏庸的蠢事來。
當然,社會進步的標誌之一是給人提供和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給人施展能力和生存的天地,聰明的人一旦不滿足於僵化的社會角色,就要儘早把握自己,尋找適合自己的位置,可這談何容易?如今,我們都能看到社會方方面面的進步,可以説唯獨人的道德品格在使人擔憂,令人懷疑。找位子尋機會,甚至一生就這麼度過,就這麼荒廢了。人生複雜,人生有多種各自的尋求方式,但這與不切實際地謀位篡位又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若一味孤行,盡是私利,慾望淹沒了良心和良知,那將是古今天下事,多少人在“黑暗陰謀”中,爭權奪利,爭名於朝,爭利於市,賣官鬻爵,形形色色,口口聲聲,不絕於耳,種種不堪,件件醜事,也就層出不窮。這雖然為正直的人所不齒,也為文明的社會所不屑,但也只能表示出我們對此的理解,只要我們不去做。用一句清然醒人的話告誡朋友:相信自己時,要認識你自己。

千華隨筆讀書之我見

讀書知理,讀書明事明達明義。人通過讀書而擦亮眼睛,看到世事的真假面貌,看清人間的善惡和美醜。
人生路途漫漫而短暫,在有限的生命之中來解讀無限的書籍,為獲取知識而創造新的認識,使生命能得以延續,使生活更具有色彩。我們只能靠讀書,在讀書中瞭解過去,珍惜時間,認識今天。讀書使人進步,使人充實,使人理智,使人勇敢,使人高尚,使人氣概大度,使人胸存壯志,使人曠達棄私,使人温文爾雅,使人情愛有加。讀書是一種愛,但愛而不迷,讀而不亂,這樣就會有做事的時候,就會有讀書的習慣,也會有思考的餘地。
當你回首往昔,你將會感到人生中有成功的喜悦,有失敗的沮喪,有父母師長的期盼和叮嚀,也有同志同學的鼓勵和幫助,由此構築起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步步階梯。當你展望未來,你又將深信在人生的長河中,你會用智慧和血汗架起溝通人生幸福的橋樑。你的人生故事,你的情真意切,你的純情率真,都不是靠大話、假話、空話得以證實,而是你為之奮鬥甘願付出,也就是你讀書的結果。讀書雖能激動人老話新説,但它一直奠定着社會的文明和人類的進步。
我們知道,讀書本不是一件快樂和願意的事,人之初,十年寒窗誰知苦,二十年的努力奮鬥,盡在讀書中磨礪。一旦苦汁中能滲出甘味,什麼快樂和幸福都會結對而至,不願意的也隨緣而成為愛了,這就是所謂的人生甜頭。
人性向上本不惡,為善為欲成自然。有關人生中的任何理論和學説,也許只能告訴我們正確的思考方向,而不是結果。我們讀書,總想讀出自己的心得,讀出自己的名堂,讀出自己的思想,讀出人性的含量,讀出幸福美好的願望。不説為了去示人來教化,自己受用確實是真。
人生有涯學無涯,讀書寧靜能致遠。讀書能跨越歷史,增長時空,能將一生活成幾輩子,可以在書中得到深刻而豐富的人生體驗,無論是在書齋中品讀,還是在書窗外思考,都會以有限的生命成本,獲得無限的人生歷程。
讀書猶如山泉溪水,常年不斷地平靜流淌着,素日並未讓人感到它的價值,也無存在的特別,人們只不過是知道它的清澈,日夜不停地流淌,無污濁無用處。一旦你弄髒了手腳,一旦你口乾舌燥,在它的面前,你便想到它可以洗滌,它可以解渴,這就是它的價值所在。讀書人掀開的氤氲之書香,正是我們人性的土壤,無形無聲之中涵養着人世間真善美的質子,同時淘洗去醜惡的泥沙。
讀書能穿越時空,能與古人結交,與今人暢想。好讀書與愛音樂、會欣賞、有情趣、懂道理、解人意一同敍説人生的美好,這將是生活中永恆的蜜月。

千華隨筆幸福隨感

關於幸福的理解和感悟,各人有各自的感受和描繪。生活中的、工作上的、家庭裏的,我們追求的努力的愛好的等,都會由勞動而創造出絢麗多彩的幸福感來。忙是一種幸福,閒時更要會體味幸福。在閒中做雅而不閒的事,聽聽音樂,看看書,尋點興趣益身心。
我們要時常善於幻想,善於尋夢,雖不着邊際,但也是幸福使然。現實中的我們又善於思考,善於激動,被感情觸動心裏的“傷口”,淚水偶爾會在心靈的窗户內打轉,此時正是一種幸福的沸點所致。幸福其實就是愛和情的一種美好的融洽,與家人歡聚,與親友相見,與世人共事等都能使你幸福倍增。只要你有那份心田,一份心性,一份心懷,一份心境,什麼幸福都會隨情意而至。
實際上,人活着就是幸福,有書讀就是幸福,有人關心關愛是幸福,會做人能做事是幸福,發現和體會到快樂是幸福,有個好家庭好朋友好夥伴是幸福,能愛會愛奉獻愛是幸福,趕上好社會好時代好環境更是幸福。幸福有時在睡夢中,有時在餐桌上,有時在心坎和眼睛裏,有時在認識和幫助中。它在我們的家庭裏,它在我們的學習中;它在我們的勞動裏,它在我們的歌聲中;它在我們的生活裏,它在我們的創造中;它在我們的誠信裏,它在我們的平安中。只要你想幸福,你就能幸福。
幸福就是一幅畫,幸福就是一首詩,幸福就是一支歌,幸福就是一束玫瑰花,幸福就是一曲輕音樂,幸福就是一家人的團聚,幸福就是一句美好的語言,幸福就是一杯爽口的飲料,幸福就是一處迷人的風景,幸福就是一段動人的故事。幸福是酒醉中的回憶,是交往中的温情體貼,是勞動、是建設、是創造、是奮鬥、是事業、是愛好、是追求、是奉獻。幸福就是愛。

千華隨筆説説朋友

提起朋友,心頭便會湧動起親切情誼的感覺和暖流,但總説不清“朋友”一詞藴藏了多少或深或淺的含義,也道不明朋友之間凝聚了何種割不斷的情感。朋友總是建立在交往中、愛好中和利益關係裏。人的相識、相投、相知、相信、相愛和相處之間,所存有的那一份情緣,那一份關愛,那一份慰藉,都得益於人的友誼之中。
現如今的語言或許是不太講究了,人之交往泛稱朋友也為之習慣,彼此交情罷了,沒有多大的深刻意義。在古漢語中,“朋”與“友”尚有詞義上的明顯區別,稱同師為“朋”,同志為“友”。《論語·學而》中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裏的“朋”即指同學。撇開詞性詞義不議,現在看來,人之間只要談得來,就能呼朋稱友了。於是乎不論年長幼、職高低,或是民族膚色有別,還是性格性別各異,只要能劃入朋友的範疇,誰都會覺得距離在縮短,心心在貼近,感情在深化。
古往今來,千古稱頌的那些不同生卻願同死的結拜兄弟,為朋友兩肋插刀的英傑,志趣相投又相見恨晚的知音,以及那些難結連理、抱恨終身的痴情男女,謂之壯哉悲哉!演繹出多少令人迴腸蕩氣的慷慨篇章,或催人淚濕巾的不朽佳話,道其緣由,莫過於“情義”二字。這情義就是佛教中講的一個“緣”字,以致使我們能成為出謀劃策和知心知己的密友,尋求知識和探索真理的學友,成為同甘共苦的戰友和志趣相投的好友。
朋友間關係的建立和維繫,其生存的土壤就是依靠情義,看重情義者方為真正的朋友,要不怎能“情義無價”呢?著名作家梁曉聲對人生最珍貴的友情認為有三:一是初戀,二是患難之交,三是中學同學。初戀是每個人的第一次,純情的少年男女尚不懂得矯飾和欺騙,在人生千萬個第一次中可説是唯獨初戀最真最純,一任真誠的清泉汩汩流淌;患難的朋友經歷生死存亡和艱難歲月的考驗,如同經過高温爐火的淬鍊後,或變得堅韌剛毅,或被融化消失,有幸生存生活的真情會更令人珍惜;中學時代的同學還未走向成熟,不會裝模作樣説些言不由衷的話,彼此間也無利祿的競爭和權勢的強奪,他們抱定的是對未來的理想、奮鬥和追求。這些才是建立真正友誼的根本所在。
然而,初戀的純淨不會使升温的感情定格和終止。在安定的社會與和平的環境中,誰又能遇到幾次生死的關頭呢?或許平淡得什麼也未曾相遇,或許痛苦、煩惱和曲折總與你相伴。無論你願不願意,如不如意,人是不會停留在過去和原地踏步的。時事的變遷可將已固定的友情變得親密或疏遠,何況人的觀念和認識在不同程度或不斷地發展變化,名祿權利總不停地時不時擠進人們的生活,引誘人們去追求或貪圖或搶佔或巧取豪奪。於是便出現了顧此失彼,用俗話寬解:人往高處去嘛。釋此並不足而論,倒不過由此劃分出階段性,此階段為朋友,彼階段可能就是路人或敵人。
在生活中,人們避免不了利害關係的牽扯,而利害關係的存在和優劣,可謂成了檢驗朋友的試金石。記得有一則外國寓言,講到兩隻狗平時信誓旦旦,願為終身朋友,一旦主人扔過一根骨頭,便怒目睚眥,搶得頭破血流。難怪人常言道,酒肉朋友靠不住,究其因就在他們的感情基礎是建立在利益的均沾和相互利用上。小人無朋友,有也不真心,是因為他們太看重的是私利與慾望,不重情義,朋友在他們的眼中只不過是獲利的砝碼和利用的紙牌。尤其是官場和商海中交易的人種,為了貪慾,甚至不惜生命的代價。
每當利益和友誼相沖突時,感情便會出現失衡和傾斜,因此就有以出賣親朋換取官運,以犧牲好友獲取私利,以誆騙朋友貪得享受等事情的發生。什麼做人的原則,做事的法規和情理,都被拋入九霄雲外。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大概這就是他們的為人,他們的社會。
其實,生活中議論最多也最熱烈的當屬異性朋友,説不上是神奇還是神秘,好事者編串起故事來,常樂此不疲,普天下的騷客文人也做盡了文章。有的情愛甚篤而矢志不移,長嘆一聲“恨不相逢未嫁時”;有的廣播情種卻從不收穫,唱吟兩句“飲酒不醉最為高,好色不亂乃英豪”。更有歷史上的傳聞軼事,如孔子對南子情有獨鍾,但兩人的友情絕無超越的非禮,雙方“君子動口不動手”,琴瑟傳情,表達愛慕,傾訴衷腸。又如邱吉爾豔遇女明星費雯麗,雖然邱氏心未曾老,垂慕久矣,但在相處之間始終保持着距離,水中望月,霧裏看花,用目光撫摸美麗,用語言輻射温柔,用歌聲傳達心意,成為人世的美談。
距離產生美,美源於人與心的溝通,而溝通的基礎是誠懇,誠懇又是建立在對話真實的條件上的,它擁有着愛和尋覓着愛。這是美學的話題,但人們又何嘗不是追求美、發現美、懂得美和享受美呢!距離乃分寸,能把握分寸的並非都是聖人或偉人,朋友之間,只要看重情義珍惜友誼,在對方的心目中就會留下美好的回憶和永久的位置。
我們要珍視朋友,善待我們建立起來的情感關係,能平起平坐在一起講過去、述現在、謀未來,互相傾聽、互相切磋、互相勉勵、互相支持和尊重,這才是好朋友,才能成為好夥伴和好同志。

千華隨筆關於運氣

自古人就講運氣,俗話説:運氣好,不用起早。這就是人們常理解的:運氣來了誰也阻擋不了,好事就是你的,事事就那麼順利。在我們追求事業成功的現實中,成功有很多種,有基礎、有條件,靠實力、靠環境等因素自然重要,但大多是在努力的征途中靠運氣得以完成和實現的。因此,我們不少人都在尋找和等待運氣的到來,祈求福降人間。
其實,運氣是一種説法,是一種機遇,是一種思想,是一種理解,是一種意外,是一種福分,是一種迷信,也是一種信心,更是一種力量。我們不能小看和低估。幾乎誰都在碰運氣,努力實現運氣,等待時來運轉,求人求事求運氣。在人們的祝福之中,就充滿着各種不同願望的溢美賀詞,有關好運的吉言便橫貫始終。運氣再迷信再為人客套,也被世人所接受所笑納所追求。它能使人在獲得中擁有滿足感、快樂感和幸福感,哪怕是暫時的,誰都是向這方面去想去做去體味。而人生沒有永久的滿足,也沒有永久的快樂和幸福,只有懂得和理解人生中什麼是大的滿足、大的快樂和大的幸福,才能感受到小的滿足、快樂和幸福是微不足道的。
人的幸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幸運中能認識自我,把握自我,面對人事不自負不自是,求得進步和發展才是正確的。運氣就為我們提供了條件和機會,因此人更為注重運氣的到來,當然不是希望做什麼事都靠運氣。人生中值得我們思考的東西,多半是在我們生活裏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光依賴於運氣是不夠的,運氣只能説明是好事有好的回報。對於最珍惜生命的人,幾十年的生活光陰,其結果好歹都不免是一樣的。像運氣一樣或類似的東西,在人只不過是讓我們活得開心,使我們做得更好,從而才不失望不悲觀。在人的大是大非和得失面前,運氣便是天意,天公作美,我們應最感慶幸。
説來道去,運氣在我們人生過程中佔有相當的比重,無論是有可能還是不可能,人們都做着升官發財的夢,只要生命不止,慾望還在,人生的夢想總是縈繞心懷。現實中,人們除了對物質和金錢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有好運氣。人的貪婪和世俗,使得人的精神建立在對官運和財運的滿足上,甚至永不滿足,而且不失時機地拼命爭奪。如今我們缺少的不是運氣,也不是升官發財,而是一種志氣和骨氣,一種膽量和勇氣,一種作為人的素質,一種求生存的道德,一種不信邪不迷信迷惑的健康思想,一種求真向善愛美棄私的精神品質。
歷史和現實告訴並提醒我們,針對人生追求既要客觀分析,又要主觀努力,無論是人的初級階段生存,還是趨向高級階段生活,都是為了各自所需、滿足和愉快。可以説彼此不分高低,但所面對的程度不能不使人有大小和上下之別。運氣帶給我們什麼是看不到的,只有我們自己來感受和領略。
在我們周圍,很多人都在為官運財運創造機會,爭取機會,甚至是製造騙局,搬弄是非,為運氣導演着醜劇,提供發展和獲得什麼鋪設條件。為官而官,為財而財,為運氣而運氣,這也許就成了一些人的專長和愛好。他們為了升官發財,不惜拿青春和生命做賭注,其結果是賭去了人生,輸送了歲月。這對於他們是好運還是厄運?如果不去理會貪婪之心贈給他們的是違法犯罪和不幸,此運氣也就運來了災難和悔恨,什麼幻想和希望,什麼人生的美好,一夜之間灰飛煙滅,運氣也就不再復生。
但願我們不為官運而悲哀,不為財運而痛苦,不為運氣而傷心傷神。我們能擁有人生,並擁有人生的思想,擁有人生的理論,擁有人生的實踐,這便足矣!不過,有利害關係的存在就有運氣的往返。

千華隨筆説“病”

俗話説:病從口入。其實這隻説人吃喝沒有不生病的。人生幾十年,誰沒個“病”字,誰沒個痛和癢,僅是大小重輕之分。有人身病,有人心病;有人生病可醫,有人得病無救。做什麼,説什麼,想什麼,愛什麼等超之過急過多都會是一種病。但有好多病是不用看醫問藥的。雖然發病率較高,卻大多不傷性命。只要自我提防和謹慎,來的快,去的也快。而有的病是一得便是生命難保。甚至傳染和傷害他人。正如病從口出是禍也是一種病。社會發展到現在,説 “病”已不是病本身的意義了,它的內涵和外延,使得人們更加有新的引申和解釋。
病從眼入,病從耳入,病從手入等,都是在社會環境和條件下產生的病症。因為腦“貪”,而沒有抵抗能力。病者有很多是自身的原因,不講衞生,不講道德,慾望膨脹,利益燻心,貪婪而失去平衡,身心憔悴。加之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沒有認識和懂得生命的價值,以及無知而盲目的行為等都能使人致病。可以説人生少一個誘惑就少一種病,多一份自私就多一次痛。
我們可以靜心細想,人的病痛很多都是自己造成的,有不得已而獲得的,有能避免而放任的,有明知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還有隻顧眼前利益而忽略忽視了長遠和事後的。我們要的是健康,為的是健康,只有健康的人生和健康的生活,才能使我們更快樂更持久地發展和奉獻自己。若知道病根,發現病源,就應該竭力剷除和制止,做到既治標又治本,使得無病身心健,快樂到永遠。
人生在世,無病的人恐怕沒有。因此,我們要防病治病,不該生的病就應該離人越遠越好;該生的病也應該早知早治。要知道,有些病的治癒會使人身心更健康,因為毛病多了要人命,病拖久了也能要人命。有的病百藥不可治,有的病無藥也能痊癒,只是時間問題,有的病能引起其它疾病。生理上有病可以投醫問藥,而心理上的病一時半會兒是找不到醫藥的。自己為自己醫療可能是最好的辦法。人有何病,為何而病,自己是最清楚的。如果自己渾然不知,那就嚴重了,再是如何的好人,也成了殘疾的人。
在現實生活中,身體健康而心理殘疾的人不是少數,一些人心理嚴重缺乏健康,心態失衡,一旦把握不住,不但禍害自己,而且殃及他人。這是一般人看不出的毛病。我們應懂得有病要治,無病要防,有時一個很細小的毛病也能要人性命。常言道: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人間的災難禍患無不是因病而起,人因病而亡的。因此,在這個多病和病態的社會生活中,追求健康,除去病痛,創造快樂美好的人生和居住環境,是我們人類要共同為之努力和奮鬥的。總之,我們要找到病症,能認真對待發現的毛病,並極力去克服和醫治它。

千華隨筆圈子與圈套

説“圈子”,人有人的圈子,動物有動物的圈子。物以類聚,人以“圈”分,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圈子”。由於生存的需要和後來衍化成交流的訴求,不是一路人走不到一個圈子裏去。“圈子”便圈定了人的逐利和愛好趨向,它的形成也就不難理解了。每個人都有利益圈、朋友圈、同事圈、熟人圈、關係圈等,也都在尋找和努力實現自己的圈子,無論是娛樂圈、生活圈、工作圈,還是學習圈、社交圈等。它恰好地為人們的需要與謀求、慾望與意念,以及利益的共享提供了場所和機會。圈中有圈,圈外有圈,它説明了人們為了共同的利益和嗜好走到了一起,以致形成團體和組織。在很多誘惑中,互相利用和關照是圈內人士表現出來的行動。但又有多少或哪個圈子中沒有“圈套”呢?
圈子的大小都因人進人出而定,它的變動有着多種因素。在官場也好,在商場也罷,總免不了試探考驗和討價還價,在有情無情的爭鬥中,進出圈子都體現在人事關係的條件之中。尤其是社交圈子,更多地是以財取人,以權取人,以貌取人,以言取人,以能取人,以事取人。倘若取之不進,進之不取,都不是一路人。因此,圈子便會成為圈套,套着人為之效力、賣力。人從這個圈子到那個圈子,在圈子中把自己套牢。只要人的圈子沒被破壞和解散,圈套就在其中。
在圈內圈外,有很多不知者和無知者。不知者不責不罰,無知者無怪無怨,這其實是一種可憐和可悲。自己不認識自己,自己把自己圈起來和套進去,即使自己認識自己,也很難脱離和走出圈子,因為多種利害關係早已將人套在裏面。除非你不被權錢、愛情、親情等事物利益誘惑和左右。
人在任何環境裏生存和生活,都避免不了對身心的需要和拒絕,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是看到的還是想到的,是遇到的還是做到的。我們都有自己的需求和愛好,自覺自然地邁進一個個圈子,在圈子中,人們為身心的滿足和貪婪,很難有幾個人能逃脱不見繩索的圈套。人事中恐怕沒有無利益和誘惑的圈套,這圈套就是坑害人的陷阱。可有人明知是圈套陷阱,也毫不猶豫地鑽進去。要不,怎會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之説呢?
我們有各自的圈子,有各自的愛好和追求,但在很多人事中,人們為之努力和奮鬥的都是共同的需要,為了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因此,聰明的人為不聰明的人服務,幫助有權有勢的人設圈套獻計謀,以獲得更大更高更好的利益和滿足。我們進圈子上圈套,都是利益和愛好的驅動與誘惑,誰不是在為實現自己的利益和愛好而付出勞動、犧牲需犧牲的東西呢?
我們的努力就是為了認識和看清人事,能掌握自己,把握命運。倘若在做人做事上無權也無錢左右別人時,千萬不要連自己也約束不住。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要想到自己的短處;既要懂得權錢的益處,也要明白權錢的害處。知道累有所值,苦有所願,為了愛的就不怕犧牲什麼,就不覺得苦和累。即使苦累,也總認為是愛的需要和過程。愛是個圈子,權錢和情感是個圈套,誰不是套中人呢?

千華隨筆閒説“讀書”

讀書看報看電視已成為我們生活的重要節目,尤其是讀書給予了我們很多思考和幫助,並使我們養成了購書藏書的愛好。一有時間便與書相伴相愛,打起了交道。我們也由此擁有着各自的心得和見解。
我總是認為,讀書與做人做事有着割捨不開的聯繫,因為覺得讀書對人的教育和啓示,是其它的事情替代不了的。其作用和享受是影響人生與激勵人生獲取“財富”最寶貴的東西。讀書使我們懂得道理,使我們知道美好,使我們學會思考,使我們更加聰明。不讀書人就會荒廢,就會失去思考和美麗,失去聰明和品質。一個人假如沒有了思考,也就失缺了聰明,不聰明就近於動物和走向愚昧。
讀書讓我們明白很多,清楚很多,懂得很多。光讀書還不夠,我們還得以讀書的方式來讀人、讀事,讀時代、讀社會,讀懂城鄉、讀懂山水,讀懂歷史,讀懂自己。在生活中,不認識人,不認識自己的人不在少數。有的事情不知道是人不會讀,還是讀不懂,有的東西不知道是人不願讀,還是讀不明。很多人倒是讀了,卻都讀糊塗了,讀懶惰了,讀自私了。原因是他們讀來了一點物質上的享受,就不再有更高更雅更善更美的追求了。讀書能讀到一份工作,讀來一個飯碗,也算是沒有白讀。這是現實中普遍讀書的目的。
如果讀書不是為了修身養性,不是為了更高境界和其它目的,讀書只能是為升官發財和為工作飯碗而經濟實惠。讀書讀到何種地步,達到何種境界,這都是因人因事因環境因條件而不同。讀書若讀得超凡脱俗,那人的氣質、性格、品德、風度、才能和才情等都將是過人的。讀書讀出思想和智慧,讀得不被他人它物所左右所誘惑,這就進入了不一般的生活境界了。
我們讀書開始總有目的,因目的不同而要求也不一樣,選擇的不同,方式方法也不相同。無論讀書的結果如何,讀書的行為和過程,是薰陶人、教育人、成長人的重要途徑。我們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書,要學會讀、能讀、愛讀,從讀中品,在讀中賞。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讀出自己的一份心情;讀出自己的陽光和雨露,讀出自己的養分和空氣。這委實是讀書帶來的益處。它有一種獲得知識而增強生活信心的力量,有一種發現美欣賞美又擁有美的機會和能力。讀書的美好是不讀書的人無法體驗和知道的。
讀書是為了充實自己,為滿足心理和感情的需要。越是充實滿足,就越覺得不充實不滿足,也就越需要讀書。因此,生活的內容就越離不開書。我們讀書不僅是解讀自己,而且是解讀社會和人生。懂得什麼書需要精讀泛讀,什麼書需要誦讀默讀,什麼書可讀和不可讀。其實生活就是讀書。讀到什麼樣,讀什麼?都有自己的愛好和選擇。讀書的根本就是為做人做事,為提高豐富自己,也是更好地為奉獻自己。

千華隨筆“藥”鋪

有機會去了趟紹興,在魯迅先生開的“藥”鋪裏尋找良藥,只是知藥而未得藥物。看看到處都有藥店,就是無藥可購。記得讀中學時,在課本中就開始買此藥,那是一個鮮紅的饅頭,魯迅先生將自己的書鋪改開成藥鋪,由此塞給周圍病入膏肓的大小。
如今翻閲魯迅先生的書籍,再度理解到先生的篇篇文章,字字句句都是一服服中藥,一帖帖藥方。儘管醫治不了病危者和絕症患者,但至少還能告示世人,有病早治,無病預防,還警告人們有病切莫亂投醫。
過去的是藥鋪,現在稱藥店,此店鋪在古今中外、上上下下都為人而開張營業。進店鋪不知何物為良方,不知何方是良藥,不知何藥能對症。魯迅先生的藥鋪開了幾十年,而且在紹興還開了診所,可惜他一去,再也沒有比他高明的藥劑師和行醫人了。不過還好,他的藥鋪還在,但在他的藥鋪裏,誰能買到良藥,誰能得到良方,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從紹興回來,我便診斷起周圍的病人,同時也診治自己。無論是現實中,還是書刊報紙和電視廣告上,藥店到處開,就是缺藥方,什麼藥都能有,就是無“悔”藥。聽聽感人的話語,看看動心的文章,想想人間的事情,那悔改、悔過、悔恨、悔悟,追悔莫及的那時刻,是死是活,是人是鬼,都想得有此藥。其實,此藥是無道德、無人格、不做好事、沒有良心、毫無正義、缺乏性情、私慾膨脹之人的清醒劑和潤喉片。想得清楚,説得輕鬆,他們還要繼續貪心,想能有後悔藥全給自己獨嘗,本沒有的東西,還想得到,而且想借此藥能求生救人,想脱胎換骨重新做人,什麼過錯,什麼是非,什麼罪行,都想以此改頭換面,抹去幹淨,惡果深重的他們心態從未得以平衡,並還在妄想着有藥的一天。
藥鋪開着,先生已不知去向,即使先生還在,也開不出世間不可能有的悔藥。甚至先生本人也需要此藥,後悔此藥鋪賣不出此藥,先生憤恨帶病而去。我倒感覺此藥獨有的甜美,讓人看到一種人生享有的愜意和快樂。因為我從不後悔,更無需此藥。

千華隨筆學會反思

人生在任何環境、經歷和過程中,都存有利害關係的思考,能反躬自問者皆為明白之人,能三思而行者皆不失為是上策。遇事與人都能謙讓和忍耐方稱為志士,接情納物不損公圖謀,不坑人貪婪,以防叵測者使用手段。學會反思審視一切足能體現人之高見。俗話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能無。可見人生的複雜,事業的艱辛。
學會反思,我們才能有直麪人生社會的勇氣,才能有進退自如的策略,才能有做人豁達的氣度,才能有事業可靠的同盟軍。我們沒有必要討好別人,也不需要跟着金錢和權勢附和別人的意見。那些私慾橫流的貪婪者,無論在何種境地,為了小事而爭吵,為了利益去鑽營,為了失利而吵鬧,做出不可理喻的事和説些耍無賴的話。他們的無能和愚蠢徹底顯現在人們面前,卻毫無恥色。他們不能對待正確的人生,也不能正確反思人生,即使是在反思自己,也是沒有情味的思考和無原則的思慮。因此,對他們講實話,會認為你講的是假話;對他們講真話,會認為你講的是謊話;對他們講好話,會認為你講的是壞話。相反,對他們講迎合拍馬吹噓誆騙的話,他們倒認為你是大大的良民。我們學會反思,我們不去計較,我們就能把寬容溶化在相處的微笑裏,就能將平庸丟置在生活的窗門外,就能使怨憤緩解在辛勤的勞動中,就能使感情建立在生活和工作上,我們就能從溝通中尋得理解。
反思是總結過去獲取經驗,站在多種角度來認識自己,審時度勢明白事理的人生繹牀。那些躁動不安的蛀蟲們只會利用這個繹牀,毫無良心和道理,如何剝奪利益,如何坑害他人,如何侵佔財物,這種反思我們要不得。我們學會反思要的是整個人生中的反思,事業上的反思,環境中的反思,選擇上的反思,錯誤和失敗後的反思,學習和方法上的反思,決策和領導中的反思,做人和人格上的反思,愛情和金錢上的反思,自然和生態的反思等。在這些反思中,我們方可醒悟和感受到人性的魅力,毫不模糊地去創造屬於我們人類的生活。
其實,我們接受自己和容納別人就是學會反思的一種具體表現。在當今社會各階層個人和羣體中,附麗於金錢和權勢的人,他們固執己見火氣過盛是體會不到“反思”在給人或尋找恰當的舉措。簡單從事,粗魯待人,不近情理的態度,是嚴重缺乏教養,與做人是格格不入的。反思常常告訴和提醒人們誰是誰非誰主沉浮的歷史哲學道理,在一定的層次和範圍內,反思為我們釋疑。我們不能因繁忙和煩躁而無時間休閒,也不能因休閒和娛樂而忘卻審視自己。我們總得忙裏偷閒,樂中尋靜地反思一下過去,檢點我們的言語和行為,真正地提高自身的素質,學會反思能反思。

千華隨筆讀書與教育

人的一生不可以不學習,而讀書是受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們接受教育有多種多樣的形式,但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做人,然後才是做事,這是中國人文經典中最重要的道理。
如今的社會、學校和家庭,最為缺乏的就是人文教育,彷彿這個時代只有經濟利益的驅動,使得人在快節奏中無暇顧及讀書給人帶來人文精神的提升,讓人看到的只是金錢和物質的消費,很難領略到人文科學的發展魅力。一個人和一個地方的發展到最後都是歸根於人文的提高和品位的差別上。現在我們的學校課堂裏缺少的就是人文教育,這其中包括人的人性和靈性。人性教育講究的就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和情感,而靈性開發追求的就是人類最了不起的原創性和思想性。我們應該清楚,人文教育的失缺將會導致科學越發達人類越野蠻的可怕後果,這就是在異化人性,扼殺靈性。
當前的中小學過分重視智力培養,忽視了情感教育,是一種嚴重的本末倒置。讓人發現今日的學生很聰明,卻在聰明中難以獲得道德和情感的東西。他們的貪婪和掠奪表現得尤為強烈,他們如何做人和愛人,尊重人和幫助人,已經逐漸淡去,這不能不使人擔憂和感到後怕。
一個人缺失了感情或沒有情感,沒有健全的人格人性,沒有健康的人文教育,其知識和技能只會成為危害社會和人類的東西。因此,教育應當面向人文和人性,面向愛的真善美。一個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同時也給人文科學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人文教育理當更人文地在經濟建設活動中獲得發展的資源和發揮積極廣闊的作用。從歷史的角度看,工業的迅速崛起,不僅給人類生活帶來繁榮,也為社會帶來了經濟的發展。商人的活動也由此更加頻繁,在這活動中文化的傳播也結出豐碩的果實。
我們要永遠做學生,是因為學習能改造我們的生活,提升我們的品位。但我們知道,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是源於人的工作太忙,學習太累,誘惑太多。本該安分的人不安分了,本應健康的人不健康了。在我國很多人羣中不喜歡讀書的人越來越多,他們認為讀書不僅讀不出錢來,還是件耗時費力的事,甚至有人嘲笑不讀書的人掙讀書人的錢。這種事實,在一定程度上説明不讀書的人掙錢掙得比讀書人瀟灑。
根據國情和體制,中國有很多讀書人不但沒有讀出名堂,而且讀出了悲哀和痛苦。本是求得精神快樂和解放的讀書,在物慾橫流的江河中,誘惑成以讀書達到為滿足個人物質需求的目的。讀書使人安寧的心情沒有了,讀書使人減少浮躁,卻更使人浮躁。
在今天既經濟又實惠的社會里,紮紮實實做事情的人少了,誠誠懇懇待人的同志見得不多了,人文科學的東西已大大的貶值或失缺了,而走捷徑、找關係、問門路,取巧的人多了。中國的優良傳統和人文教育總不能在此經濟建設中得以扼殺和失去,若沒有了人文科學教育的存在,世界將是淒涼而可怕的。
如果我們的教育不能從人性出發,不能以追求幸福和自由為根本,不能給人以真善美和對人的尊重,失缺了人最本質的人文情懷,那麼所有的教育都是失敗的。儘管人有天大的本事和擁有人所擁有的財富,都將是有害的,而且還不自覺,還不認為如此貪婪有何意義。這種自私和惡性,一旦養成慣性,危害的不僅只是個人,恐怕更會殃及社會,貽害後世。

千華隨筆懂點感悟

在一個社會一個環境和一種境遇中,人能改變自己,創造自我,大多是人的悟性好,由此,人與人的差別也多體現在悟性上。能悟者智,不悟者愚。有的人摔一個跟頭,能悟出一個道理,二個道理,三個道理;有的人摔一個跟頭二個跟頭三個跟頭,也悟不出道理來。我們無論在哪些方面,在哪些事情上,都應該悟出道理。有的是隨着時間流逝而獲得悟性;有的是經歷某種事情而獲得悟性;有的是遭遇挫折才知道誰是誰非;有的是在思考得失利弊中,方覺哪兒是錯哪兒是對,哪兒被忽略了哪兒應該珍惜,哪兒是重要的哪兒是主要的,哪兒最重要哪兒不重要。我們要經常用思考來開發悟出的哲學話題,以此來告誡我們的親友和同志。知道了一定的道理,我們才有可能調整自己,不埋怨自己,也不光看別人的缺點。
我們生活在羣體中,不難明白自己最需要的東西,不是金錢和物質,而是知識、勇氣和謀略,因為知識和勇氣可以改變人和創造人,促進人長思考長志氣。知識會決定人能做什麼,勇氣會決定人敢做什麼,謀略可決定人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對於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不可輕視,那就是慾望。其慾望的把握和控制程度,因人而異,不可一概而論,由於能力的不同和思想上的差異,慾望所體現出的人的感情也深淺不一,慾望所表現出的人的言行和習慣也不一致。在這個社會,總會有讓人不舒服不自在的事,特別是有的人為了錢或為了慾望,能做出許多毫無道德道理的事情。如此看來,一些雞鳴狗盜之人,總愛佔點小便宜,根本談不上人的臉面。
生活中最美的最有意義的是各自的人生感悟,從體驗人生到珍惜人生再到創造人生。為此,人在平等中建立了不平等的人生,感悟為人性獨具,享受人生是多方面的,只有努力書寫人生,人生才具價值。所以,我們要培育磨練自己,創造自己。我們知道,人沒有激情就會頹廢,沒有意志就會凋零,沒有智慧就會平庸,沒有勇氣就會怯懦。人活着就是要證明自己,實現自己,表明人的存在和價值。理解生活,把生活看成是一桌豐盛的宴席,是一程優美的景色;把生活看成是比敍説還動聽的故事,比藝術還感人的演出。
我們應該懂得生活,追求健康,不要用自己的健康來換取金錢。健康除了身體上的,更為重要的是精神思想方面的。我們的生活不是過去和未來,而是現在。若是對現實的背叛,那都是虛浮、虛幻、虛假的、虛無縹緲的,但我們不能忘了過去,也不能不想未來,現在的如何就足以告訴我們的未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