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千絲巖

鎖定
千絲巖位於石雕城之後山,三面峭壁,中有飛流,巖壁成層疊狀,線條分明,因飛瀑如絲掛壁,故名“千絲”。
中文名
千絲巖
地理位置
青田縣山口鎮千景路千絲岩石文化公園 [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9:00-21:00
景點級別
國家AAAA級旅遊區
門票價格
20元
著名景點
羅漢壁
碑林

千絲巖地理位置

千絲巖勘略
千絲巖勘略(4張)
千絲巖風景區位於青田縣東南14公里的山口鎮,這裏岩層重疊成級,水流自上傾注而下,分流成絲。旁有為沙孟海題書崖刻"千絲巖"三字,有千層糕巖、凝瀑、天門嶺、觀音聽瀑、陰陽牀、將軍巖、青蛙洞等自然景觀。崖壁上用花崗岩雕刻而成的十八羅漢像高大雄偉,趙樸初為之題寫了"羅漢壁"三字。
千絲巖景區入口“千絲巖”三字是全國著名書法家沙盂海先生所題,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在景區內題“羅漢壁”三字。 千絲巖南面約500米處有中國石雕城,是青田石雕和全國各地名石的集散中心。東面是500米處有封門山,是我國三大雕刻石之一“封門青”的產地。千絲巖景區2011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

千絲巖氣候

青田地屬亞熱帶,西接麗水,東臨温州傍山近水,兼具海洋性及山地氣候特性,且林木葱蘢,因此冬暖夏涼,氣候四季宜人。
千絲巖
千絲巖(11張)
青田山口千絲巖景區風景秀麗,關於它的形成,在當地有一個動人的傳説。義結良緣從前,青田山口有一個土名叫茅田的地方,住着一對靠賣油條為生的母女,姑娘姓金叫金鳳,年方十八,生得淡淡春山,盈盈秋水,蘋果雙頰,櫻桃小口,白裏透紅,活像畫上的美人兒。她心靈手巧,煎的油條用料省,油粿子又長又大,銷路很好。母女倆克勤克儉、相依為命,小日子過得卻也不錯。
好花千里香,好女個個贊。十里方圓的人都説金家姑娘是朵牡丹花,替她説親的媒人絡繹不絕。但金鳳卻嫌富貴人家的子弟好逸惡勞,花天酒地,尋花問柳不可靠,一心想嫁個至誠、忠厚、勤勞的郎君。
有一天夕陽將要西下,金鳳看看還有剩餘的油條,便又提着籃子到鄰村再去轉轉。轉過幾個坳走累了,遠遠看見竹林叢中隱約座落着二三座小茅屋。見村前有一條小石拱橋,她想坐下來歇息片刻。剛坐下就聽到“救命啊!救命啊!”一陣淒厲的童音傳過來。金鳳忙朝喊聲處一望,原來是山林中竄出一隻大狼,口吐紅舌,目露兇光,正向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姑娘撲來。
説時遲,那時快,山下一個正在田中勞動的青年人,聽到喊聲,便提起一根扁擔直跑過來,奮不顧身地衝上去攔住了兇狼。狼見來了位青年壯漢,便丟下小孩,朝青年人撲來。青年人掄起扁擔就向狼頭打過去,誰知兇狼狡猾,一閃身撲了空,年青人也因用力過猛,向前趔趄幾下。狼瞅住這個空隙,又撲過來一口咬住青年人大腿,青年人急忙丟開扁擔,雙手抓住狼頭,將整個身子壓在了狼的身上,兇狼拼命掙扎,用爪在青年人身上亂抓,抓得年青人滿身鮮血直流……。
見此情景,金鳳飛快地跑了過去,掄起扁擔,狠命向兇狼身上打下去。一下、二下……一直打了二三十扁擔,狼終於不動了。青年人趁勢抽出雙手,舉起鐵錘般的拳頭,象武松打虎一般,猛擊狼頭,直打得兇狼頭顱七竅流血,眼珠翻白斷了氣。青年人也因氣力已乏,倒在了田中……
村裏人聞訊跑來,紛紛稱讚這一對青年男女是救人義士,打狼英雄,請來了農村草藥郎中為他們治傷。
原來年青人叫吳桐,也是個窮苦人,家中只有父子倆相依為命。傷愈後,吳桐帶着父親來到了金鳳家中道謝,金鳳母女熱情接待了他們。金鳳見吳桐生得方面大耳,劍眉朗目,十分英俊,而且為人至誠忠厚、勤勞儉樸、見義勇為,便產生了愛慕之心,經二家父母同意,便結成了良緣。婚後兩家合為一家,夫妻倆孝敬父母,恩恩愛愛,男耕田女賣油條,日子過得很美滿。村人都稱讚他們是:“天生一對金鳳凰,見義勇為結良緣” 。

千絲巖主要景點

印園·碑林
印園·碑林(4張)
千絲巖景區內有千絲潭、天梯、天門羅漢壁、碑林、幽園、蒼霞亭、陰陽牀、青蛙石、蛙洞、千絲組橋、千絲廟等近20處景觀。千絲瀑面朝西南,落差約28米,上窄下寬,水口處寬約4米,下端水散開寬約15米,瀑布水口處凸起岩石分成二股水流,高處飛流而下,撞擊山體岩石,形成千絲萬縷,故稱“千絲瀑”。千絲瀑飛流直下,形成千絲潭,平均深度約2米,面積約200平方米,呈半圓形,水質達國家一級飲用水標準。緊依千絲瀑的東側是天門嶺、羅漢壁。
天門由天梯和天門構成,天梯陡峭如立,有148級台階,天門狹窄一人可側身而過。羅漢壁高豹150米,寬約120米,有十八羅漢像立在巖壁腰部,神態各異,由藝術大師林耀光用花崗岩雕刻而成。這裏山奇、石奇、水奇,再加上人民高超的雕刻技藝,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山口鎮被稱為“中國石雕城”,擁有全國工藝美術大師數十名。山口幾乎家家辦石雕廠,户户有石雕陳列室。“家、廠、室”三位一體,石雕商店、作坊比比皆是;鎮上的石雕市場是聞名全國的名石集散中心,為觀賞、購買青田石雕的首選之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