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千祥鎮

鎖定
千祥鎮,隸屬於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地處東陽市南部,東、東南與磐安縣安文鎮、深澤鄉相鄰,南、西南與永康市西溪鎮接壤,西與南馬鎮毗鄰,北與橫店鎮馬宅鎮接壤,距東陽市區25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02.18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千祥鎮户籍人口為45444人。 [3] 
宋鹹平四年(1001年),屬興賢鄉;1985年5月,由千祥鄉改為千祥鎮。 [1]  截至2020年6月,千祥鎮轄33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千南村千祥南路127號。 [1] 
截至2019年末,千祥鎮有工業企業248個,其中規模以上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8個。 [3] 
中文名
千祥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
地理位置
東陽市南部
面    積
102.18 km²
下轄地區
3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千南村千祥南路127號
電話區號
0579
郵政編碼
32212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浙G
人    口
45444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千祥鎮歷史沿革

宋鹹平四年(1001年),屬興賢鄉。
明、清,屬四十七都、四十八都、四十九都,
民國十九年(1930年),屬第七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屬四十八都。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設立千祥鎮。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稱千祥鄉。
1956年,九峯、友愛2個鄉併入。
1958年,改稱和平公社千祥管理區。
1961年,檉溪管理區部分併入,改稱千祥公社。
1983年5月,複稱千祥鄉。
1985年5月,由千祥鄉改為千祥鎮。
2003年,三聯鎮併入千祥鎮。 [1] 

千祥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千祥鎮轄金村、檉溪、雲頭、萬祥、千南、千二、千一、東一、甘棠、上東陳、後馬、下東陳、升樓、胡山、秀溪、九峯一村、新民、九峯二村、三聯、後周、前馬、四友、高宅、光周、南王坑、三寶、隔塘、石門張宅、大路、嶺腳、林甘、麻田、民宅33個行政村;下設452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千祥鎮轄33個行政村:隔塘村、民宅村、林甘村、千南村、千二村、千一村、後馬村、上東陳村、下東陳村、金村、檉溪村、萬祥村、東一村、雲頭村、甘棠村、秀溪村、升樓村、胡山村、九峯一村、新民村、九峯二村、三聯村、後周村、三寶村、光周村、麻田村、大路村、前馬村、嶺腳村、高宅村、南王坑村、四友村、石門張宅村, [2]  鎮人民政府駐千南村千祥南路127號。 [1] 

千祥鎮地理環境

千祥鎮位置境域

千祥鎮地處東陽市南部,東、東南與磐安縣安文鎮、深澤鄉相鄰,南、西南與永康市西溪鎮接壤,西與南馬鎮毗鄰,北與橫店鎮馬宅鎮接壤,距東陽市區25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02.18平方千米。 [3] 

千祥鎮自然資源

2011年,千祥鎮有耕地3.37萬畝,人均0.86畝。 [1] 

千祥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千祥鎮總人口有3896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748人,城鎮化率22.5%;另有流動人口9000人。總人口中,男性19254人,佔49.4%;女性19709人,佔50.6%。14歲以下5648人,佔14.5%;15—64歲27956人,佔71.8%;65歲以上5359人,佔13.7%;以漢族為主,達38614人,佔99.1%;有布依、苗、土家等17個少數民族,共349人,佔0.9%,其中布依族169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48.4%;苗族82人,佔23.5%。2011年,千祥鎮人口出生率5.15‰,人口死亡率7.20‰,人口自然增長率-2.0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75人。 [1] 
截至2019年末,千祥鎮户籍人口為45444人。 [3] 

千祥鎮經濟

千祥鎮綜述

2011年,千祥鎮財政總收入5050萬元,比2010年增長9.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40萬元,比2010年增長4.5%;人均財政收入1296元。2011年,千祥鎮農民人均純收入10480元。 [1] 
截至2019年末,千祥鎮有工業企業248個,其中規模以上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8個。 [3] 

千祥鎮農業

2011年,千祥鎮農業總產值1.98億元,比2010年增長-6.7%,農業增加值佔全鎮生產總值的9.1%。2011年,千祥鎮生產糧食11093噸,人均285千克,其中水稻5869噸,玉米2872噸;元胡種植面積3000畝,產量408噸;蔬菜種植面積3147畝,產量3021噸;水果種植面積1490畝,產量6714噸。2011年,千祥鎮生豬飼養量0.96萬頭,年末存欄0.21萬頭;家禽飼養量11.8萬羽,上市家禽8萬羽;生產肉類884噸,其中豬肉616噸,禽蛋387噸。 [1] 

千祥鎮工業

千祥鎮形成了以皮具箱包、草蓆加工等產業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千祥鎮工業總產值為19.72億元,比2010年增長21.3%,工業增加值佔全鎮生產總值的58.4%,其中箱包產業總產值13.42億元,比2010年增長33.6%。2011年,千祥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職工1362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45億元,比2010年增長25.2%。 [1] 

千祥鎮商貿

截至2011年末,千祥鎮有商業網點1822個,有箱包材料、中藥材專業市場2個。2011年,千祥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47億元,比2010年增長8.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25億元,比2010年增長5.4%。2011年,千祥鎮出口1479萬美元,比2010年增長99.8%,主要產品有皮具箱包、草蓆製品等。 [1] 

千祥鎮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千祥鎮各類存款餘額為9.13億元,比2010年增長12.2%;各項貸款餘額4.12億元,比2010年增長22.6%。 [1] 

千祥鎮郵電業

2011年,千祥鎮郵政業務收入為153萬元;電信業務收入為825萬元。 [1] 

千祥鎮社會事業

千祥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千祥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1100人,專任教師145人;小學8所,在校生2811人,專任教師14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353人,專任教師10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千祥鎮教育經費達3354萬元,比2010年增長8.2%;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354萬元,比2010年增長8.2%,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75.0%。 [1] 

千祥鎮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千祥鎮有腰鼓、太極拳、太極劍、健身操等羣眾文體團隊43支;鎮有綜合文化站1個,文化達標村8個;公共圖書室34個,藏書5.88萬冊。 [1] 

千祥鎮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千祥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1個,病牀30張,固定資產總值0.24億元;專業衞生人員108人,其中執業醫師42人,執業助理醫師16人,註冊護士18人。2011年,千祥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5.56萬人次,住院手術55台次,出院病人952人次。2011年,千祥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54/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95.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6458人,參合率91.6%。 [1] 

千祥鎮社會保障

2011年,千祥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3户,人數4人,支出1.73萬元,比2010年增長12.4%,月人均360元,比2010年增長20.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46户,人數270人,支出41.3萬元,比2010年增長25.6%,月人均130元,比2010年增長18.2%;五保供養34人,支出22.47萬元;醫療救助53人次,支出27.04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15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08萬元;有敬老院1所,牀位120張。截至2011年末,千祥鎮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20462人,參保率44.5%。 [1] 

千祥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千祥鎮有郵政網點3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23千米,鄉村通郵率100%;有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4個;固定電話用户1.3萬户,移動電話用户7萬户,寬帶接入用户8936户。 [1] 
  •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千祥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18.5千米,生產能力1000噸/日,年工業用水0.4萬噸、生活用水8.4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14.2千米,污水處理池1座,污水處理率76.8%。 [1]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千祥鎮有高壓輸電線路4條,總長度15千米,用電負荷20000千瓦。2011年,千祥鎮售電量累計完成249.3萬千瓦時。 [1] 
  •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千祥鎮有公園1個,公園面積0.1公頃;園林綠地面積9.6公頃,其中公共綠地0.4公頃,綠化覆蓋率15.0%。 [1] 

千祥鎮交通

千祥鎮有諸永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4千米,雙向4車道。截至2011年末,千祥鎮有縣鄉(鎮)級公路4條,總長39.5千米。 [1] 

千祥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千祥鎮因原鎮人民政府駐千祥村而得名。 [1] 

千祥鎮地方特產

千祥鎮名優特農產品有元胡、千祥羊肉、席草。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尚清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浙江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3月:1536-1537.
  • 2.    千祥鎮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2-21]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