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千人一聲

鎖定
“千人一聲”是人們對電視、電台裏聽到的民歌演唱同一音色的批評,是對民族聲樂教學現狀的不滿,而失去本民族特色,是對民族聲樂未來的憂慮。
中文名
千人一聲
含    義
是對民族聲樂未來的憂慮

千人一聲出現過程

五六十年代,我國曾湧現出像王昆、郭蘭英、郭頌、胡松華、才旦卓瑪、黃虹、馬玉濤、王玉珍、姜嘉鏘、吳雁澤、鄧玉華、何紀光等一批具有鮮明風格的歌唱家。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的民族聲樂有了很大的發展,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歌唱人才。可是近些年,民族聲樂教學和演唱出現的“千人一聲”的問題,越來越突出,聲樂界和聽眾對此反映十分強烈。人們擔憂,照此強調共性而忽視個性的路子發展下去,勢必會走進誤區。
曾有兩位聲音條件不錯的少數民族歌手,被送到某高等音樂學府學習。幾年後,國家的錢也花了,學業也完成了,但其歌唱生涯也隨之結束了———回到當地改行了。原因就是唱歌沒味,沒個性,當地人不認可。這不能不説是個悲哀的事。

千人一聲出現原因

為什麼近些年我們的民族聲樂教學會出現“千人一聲”的局面呢?原因有三。
一種教學方法,一種聲音模式,教出的學生,由於有了多種因素的促成,使其出了名,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同,本是無可厚非的。問題是,隨着學生的出名,教師也就“水漲船高”,有了名氣,成了“權威”。於是就有了連鎖反應,崇拜名人、權威,有時甚至是盲目崇拜,誤認為只有走這樣的教學之路才能出名,大家往一塊兒擠,結果此路越走越窄,品種也越來越單一。此其一。
其二,不少學習民族聲樂的人心理浮躁,急功近利,不下功夫學真本事,試圖走捷徑,千方百計找路子,擠到某所謂“權威”門下,鍍了金,於是,在自己的藝術簡歷上就有了師從某某學習聲樂的招牌,於是就有了參加晚會、參賽得獎的資本。客觀上,這也“促進”了這種教學模式的推廣和普及。
其三,造成某種聲音一統天下現象的存在,傳媒也負有主要責任。編導個人的素質、修養、審美趨向,決定了他們單一口味的單一選擇,為“千人一聲”提供了傳播陣地。
要改變“千人一聲”為“千人異聲”的局面,民族聲樂教師要因材施教。歌唱家才旦卓瑪之所以今天她的演唱仍充滿活力,聲音依然結實、清亮,成為藏族歌唱家的代表人物,關鍵的一條是,當年她到上海音樂學院學習時王品素教授的因材施教。王教授既教她科學的歌唱方法,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她的獨特韻味。

千人一聲改變方法

想改變“千人一聲”就要深入生活。任何一個有作為的民族歌唱家,都有較深厚的民族民間音樂的底藴做支撐。王昆、郭蘭英、紅線女、胡松華等人自不必説,姜嘉鏘的高音就是當年“學習浙江婺劇後找到的”;吳雁澤當年為了把《清江放排》演唱得腔正味濃,是冒着毀嗓、倒倉的風險,到鄂西向放排工學“打啊哈哈”的。民族民間音樂永遠是培養音樂家的沃野,也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這絕不是“老生常談”,而是民族音樂家的成功之路。
誠然,當前有的老師的教學,已經衝破了這種教學模式的藩籬,得到了聽眾的認可,比如,總政歌舞團的女高音楊九紅、獲得第九屆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銀獎的龔琳娜等。但是,“千人一聲”仍然大面積困擾着當前我國的聲樂教學。
提倡詞曲作家創作出有個性的聲樂作品、提倡歌手用方言母語演唱民族聲樂作品,也是讓“千人一聲”變為“千人異聲”的有力措施。
總之,“千人一聲”的局面必須儘快打破,而形成“千人異聲”,這當然需要教育工作者、詞曲作家、歌唱家及媒體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