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大建設

鎖定
十大建設是指“台灣當局”於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時在台灣所進行的一系列基礎建設工程。台灣當局在當時,有鑑於台灣許多公共基本建設,如道路、港埠、機場、發電廠等尚且處於匱乏欠缺的狀態,再加上1973年10月第一次石油危機發生,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所以為了提升跟深化總體經濟發展而開始規劃進行10項大型基礎建設工程。由台灣時任台灣當局行政管理機構院長蔣經國所提出,建設自1974年起,至1979年底次第完成,投資總額新台幣2,094億元。在十大建設中,有六項是交通運輸建設,三項是重工業建設,一項為能源項目建設。
中文名
十大建設
外文名
ten gr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公    路
南北高速公路
鐵    路
鐵路電氣化、北迴鐵路
海    運
台中港、蘇澳港
空    運
桃園國際機場
工    業
鍊鋼廠、大造船廠、石油化學
能    源
核能發電廠

十大建設建設背景

(一)交通運輸及電力等基本設施的投資相對落後,形成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二)當時台灣的工業及出口商品仍以勞力密集的輕工業為主,而且輕工業加工所需的中間產品多依賴國外供應,極易受制於人。因此,為消除基本設施的瓶頸、改善經濟結構,以奠定未來經濟發展更為穩固的基礎,遂有十大建設計劃的提出。
(三)台灣外交上的重大挫折。
(四)隔年又碰上全球性的石油危機。
二戰結束後,台灣經過三十年不間斷的努力,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績。1950年代,台灣通過“三七五減租”等政策誘迫農民放棄土地收益,投入工業生產;並通過限制進口促進本土工業發展。1960年代,台灣通過實施一系列經濟計劃,擴建基礎設施,跨入工業社會門坎,實現了貿易順差和向外向型經濟的轉型。1970年代,台灣經濟已經步上起飛的跑道。然而此時,台灣的決策者卻感到了來自外交和經濟上的雙重壓力。 [1] 
擔任“台灣當局行政機構院長”期間的蔣經國 擔任“台灣當局行政機構院長”期間的蔣經國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大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簽署《上海公報》。同年9月,《中日聯合聲明》發佈,中國和日本正式建交。正當台灣在外交上日漸孤立之時,1973年10月,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西方發達國家陷入高失業高通脹的滯脹泥潭。這在經濟上,給能源匱乏的台灣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台灣島內物價飛漲,外貿順差局面遭逆轉,經濟增長率也從1973年的12.8%下降到了次年的1.1%。 [1] 
面對不期而至的新困境,擔任“台灣當局行政管理機構院長”僅一年多的蔣經國,在1973年11月舉行的國民黨第十屆四中全會第一次大會上果斷作出決策,宣佈從1974年起,將在五年內完成九項重要建設的規劃,包括南北高速公路、北徊鐵路、蘇澳港、台中港、大造船廠、鐵路電氣化和桃園國際機場。加上後來的核能發電廠,合稱“十大建設”。其中六項是交通運輸建設,三項是重工業建設,一項是能源建設。 [1] 
這十大建設涉及高科技和重工業領域,而台灣卻恰恰缺乏相應的專業人才。為了彌補這個缺口,蔣經國政府除了聘請歐美專家外,還廣招留學海外的精英返台加入建設行列。此外,蔣經國還將在台灣學習建築、土木等理工專業的人才派往沙特阿拉伯等地訓練,盼他們兩年後學成歸來,繼續參與十大建設。 [1] 
由於擔心財政負擔過大,台灣島內對於十大建設的質疑聲不絕於耳。但可喜的是,到了70年代末,十大建設工程大部分完工。台灣建立起了發達的交通與港口運輸系統和現代化的鋼鐵與石化工業,奠定了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到1978年,台灣重工業產值在製造業中的比重達58%。1979年,工業產品出口比例超過90%,對外貿易額突破300億美元,居世界第21位,台灣經濟的實力與地位初步確立。 [1] 

十大建設建設過程

十大建設包括興建島內南北高速公路、鐵路電氣化、花蓮到蘇澳的北迴鐵路、台中港、蘇澳港、桃園機場、核能發電廠、高雄鋼鐵廠、高雄造船廠、石油化學工業。建設項目可以分為兩部分,前七項為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後三項為重化工業。總經費在初時估計約需要50億美元,即1974至1978年間平均每年10億,相當於當時外匯儲備的40%,流通貨幣的60%。由於當時正是石油危機造成物價上漲、民間投資意願低落之際,十大建設所需經費龐大,需要大舉借款,因此這一決策受到國民黨內外許多人的質疑。在巨大的壓力下蔣經國力排眾議,提出“今天不做,明天將會後悔”,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將十大建設完成。 [2] 
南北高速公路(中山公路)北起基隆,南至鳳山,貫通台灣南北,連接高雄、基隆兩港,全長約373公里,這是蔣經國親自籌劃的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1969年,時任台灣當局行政管理機構副院長兼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主任的蔣經國帶領“台灣當局行政管理機構”經濟及交通專業人員,開始進行南北公路的可行性研究。當時韓國在美國的幫助下已經建成了第一條高速公路。所以,蔣經國決定應該效法美、韓等國建立一條貫通台灣南北的高速公路。然而,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必然會遭遇許多困難,當時曾參與工程建設的陳世圯先生回憶説: [3] 
除了施工規劃和天然災害,當時最令人感到棘手的問題就是土地取得,高速公路的寬度是40公尺,綿延南北,羣眾對如此大規模的土地徵收相當反感。台灣當時是農業社會,農民安土重遷,土地等於是他們的根,被徵收之後根都沒了,民怨可想而知。另外,依據民間習俗,“對路衝”是非常犯忌諱的,即使當時台灣民眾都相信能體諒政府公共建設造成的不便,但土地取得仍是非常困難。記得當時有一位年輕有魄力的桃園縣縣長,就是現任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先生,用無限的耐心與羣眾溝通,用最短的時間完成該縣的土地徵收,深獲經國先生賞識。 [3] 

十大建設建設目的

開展這10項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配合台灣島改造計劃,也為了建立現代化物質技術基礎,改變以輕工業為主的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自給水平,減輕對外依賴程度。70年代是台灣經濟結構的轉型時期,可以説,十大建設就擔起了脱胎換骨的重任。 [4] 
當十大建設開始籌劃推動時,困難重重是可想而知的,當時主要有三個難題:人力問題、技術問題、財力問題。對於這些難題,蔣經國總是爭取全力解決。1974年2月,蔣經國在“立法院”作報告時,提出做到經費、人事、獎勵、意見四大公開,以推動十大建設。 [4] 
據台灣報紙記載:台中港第一期工程從開工到完工,蔣經國冒着烈日飛沙、寒風驟雨,先後巡視12次,並參加傳遞石頭的行動。 [4] 

十大建設建設內容

十大建設交通運輸建設

1、南北高速公路(中山高速公路)
中山高速公路北起基隆,南至高雄小港,中以支線連接台灣桃園國際機場,全長373公里。1971年8月14日開工,1974年7月29日三重到中壢路段率先通車,1978年10月31日中沙大橋啓用,高速公路全線正式通車。 [3] 
2、鐵路電氣化
南北高速公路 南北高速公路
因1972年至1973年期間,台灣對外貿易發達,而國營鐵路台鐵之現有車種、車次明顯不足的情況下而開發。計畫施行範圍為西部幹線縱貫線全線,1979年7月1日全部完工。 [3] 
3、北迴鐵路
北迴鐵路是為使東部鐵路幹線與西部接軌,將花蓮車站移至現址,興建花蓮(新)車站至宜蘭線南聖湖車站(今 蘇澳新站)之單線新線。1979年12月完工,1980年2月1日全線通車。 [3] 
蔣經國視察建設中的桃園國際機場 蔣經國視察建設中的桃園國際機場
4、桃園國際機場(原名為中正國際機場)
台北桃園國際機場是因應台北松山機場的運量飽和,於距台北市西南方約40公里的桃園縣大園鄉(今桃園市大園區),另新建佔地1,223公頃的新國際機場。原計畫名桃園國際機場,1979年2月26日啓用之際訂名中正國際機場。 [3] 
5、台中港
台中港:延續日據時期之新高港計劃,並解決台灣中部無國際港口的問題;1983年6月完成初期工程。 [3] 
6、蘇澳港
蘇澳港:原為小型港口,而後為具備國際港口功能而擴建,1983年6月完工。 [3] 

十大建設重工業建設

7、一貫作業鍊鋼廠(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鍊鋼廠(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為了防止依賴外國鋼品太深,減輕外匯負擔,並解除過去因鋼源不一,影響產品精度的缺點,遂決定興建一貫作業鍊鋼場,於是出資興辦中國鋼鐵公司,並將其納入十大建設之一。中國鋼鐵公司的一貫作業鍊鋼場,佔地約480公頃,位於高雄臨海第四工業區,濱臨高雄港第二港口,自遠洋輸入原料後,可逕泊廠區碼頭起卸,節省運費與轉運成本。 [3] 
蔣經國視察提前完工的造船廠 蔣經國視察提前完工的造船廠
8、大造船廠(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大造船廠(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高雄總廠):座落於高雄市小港區的臨海工業區內,是十大建設中第一個完成的重要建設,該廠的設立肩負支持航運、貿易、國防及發展關聯工業多目標之基本任務。於1975年建廠同時,即承建美商44萬5千載重噸超級油輪,同時中國造船公司也合併原位於基隆的台灣造船公司為其基隆總廠。 [3] 
9、石油化學(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化學工業(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高雄煉油總廠):在高雄縣(因高雄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併入新成立之高雄市)開發兩處石化工業區—「仁大(即仁武、大社)石化工業區」和「林園石化工業區」。中國石油公司高雄煉油總廠的興建對於台灣的塑膠、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及化學品工業之發展而言,不僅減少島內工業對外之依存性,且將增加下游加工產品在外銷上的競爭 [5]  力。然2014年因管線老舊泄漏,不幸發生氣爆事故。 [3] 

十大建設能源項目建設

10、第一核能發電站共有兩部機組,其裝置容量各為63.6萬瓩。核能一廠列入十大建設計劃優先興工,兩部機組分別於1977年與1978年完工;第二核能發電廠、第三核能發電廠為核能發電的延伸計畫,後續列入十二大建設計劃,分別於1981年與1984年完工。 [3] 

十大建設建設影響

當初任“台灣當局行政管理機構院長”的蔣經國決定十大建設的計劃時,是冒了很大風險的。當時台灣經濟尚處於起飛初期,民眾經濟所得尚未提高,以及當時遇上第一次石油危機和台灣當局退出聯合國等外交困境,可以説,台灣在發展十大建設時,當局是沒有經費的。所以,有部分官員表示反對,但蔣經國以一句“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力排眾議,後來通過找沙特借款才得以解決。也就是説,十大基礎建設是舉債建設。後來也證明蔣經國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確實推動了台灣經濟起飛。可以説,台灣經濟完全起飛是在十大建設之後。 [6] 
十大建設郵票 十大建設郵票
以當時蔣經國的觀念來説,他認為,在經濟成長的過程中,“富可敵國”與“貧無立錐”如果形成兩個極端,卻被理解為經濟真的成長了,這應是一大諷刺。所以,為了避免像許多高度開發國家那樣財富集中,貧富懸殊,他認為發展不僅要財富增加,也要合理分配,這樣人民才能在均富的標準下愉快又勤勞地工作,社會才能穩定。可以看到,“十大建設”裏有七項是經濟基礎建設,對台灣未來來説,不管採取哪種發展策略都是非常必要的建設。 [6] 
“十大建設”所帶來的經濟方面影響,的確給台灣帶來煥然一新的生活風貌,但另一方面也牽動了政治與社會的演化。在人民知識與經濟能力大幅提升的情況下,要求政治開放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原來嚴密的政治控制體系已逐漸不能應對人民的要求了。 [6] 
十大建設對台灣當時經濟指標影響極大,早期因為十大建設尚未完工,在緩和台灣省內經濟停滯的同時,帶來高通貨膨脹率的副作用,後期經濟成長率和工業成長率顯著提高,並且通貨膨脹率急速降低。根據當時台灣"行政院主計處"(現"行政院主計總處")公佈資料,南北高速公路1971年開工四年之後,1974年台灣經濟成長率1.16%,工業成長率-4.5%,通貨膨脹率47.5%;1976年經濟成長率13.86%,工業成長率24.4%,通貨膨脹率2.48%。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