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六尊者像

鎖定
尊者,即羅漢,是佛陀得道弟子修得的最高果位。據《大藏經》記載,十六尊者為西方釋迦牟尼佛座下弟子,受釋迦牟尼的囑託,常駐人間,不入涅槃,不受生死果報,為眾生作福田,受眾生供養。
十六尊者像為五代時前蜀畫家、詩人、書法家貫休所畫,絹本已不復存在。貫休工詩,有《禪月集》流傳於世,亦擅書法,尤以草書令人稱讚,世人常將其與懷素相比,善畫羅漢像,十六尊者為其傳世精品。
中文名
十六尊者像
館藏地點
廣西桂林桂海碑林博物館
所屬年代
公元880年
出土地點
桂林市

十六尊者像歷史由來

十六尊者像 十六尊者像
十六尊者像原藏浙江杭州西湖孤山聖因寺羅漢堂,清乾隆五十八年(1798)江西臨川人李宜民出資重修桂林華蓋庵的摹刻。均為一石一像,各高111~113釐米,寬48~51釐米。每幅畫像上方均刻有該尊者的名號位次和像贊,在第四石上還有乾隆皇帝御識12行。畫像線條圓潤,筆力雄健,如鐵線描就。每位尊者神態、裝束、表情,各不相同,或豐頤蹙額,或突目大鼻,或長眉拖地,或大耳垂肩,或肥頭大腹,或枯瘦如柴,狀貌古野,富藝術誇張。是我國現存古代佛畫中的精品。
十六尊者像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原立於桂林市隱山朝陽洞的華蓋庵內。1966年遷至八路軍駐桂林辦事處紀念館保存,1979年移至古南門,1985年移入桂海碑林新碑閣,現存放在桂海碑林博物館“山水有清音”展廳。

十六尊者像十六尊者

按玄奘法師所翻譯的《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説法住記》(即漢語的《法住記》),十六羅漢的資料如下:
第一尊者:賓度羅跋囉惰闍,與自眷屬千阿羅漢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
第二尊者:迦諾迦伐蹉,與自眷屬五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北方迦濕彌羅國
第三尊者:迦諾迦跋釐惰闍,與自眷屬六百阿羅漢多分住在東勝身洲
第四尊者:蘇頻陀,與自眷屬七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北俱盧洲
第五尊者:諾距羅,與自眷屬八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南贍部洲
第六尊者:跋陀羅,與自眷屬九百阿羅漢多分住在耽沒羅洲
第七尊者:迦理迦,與自眷屬千阿羅漢多分住在僧伽荼洲
第八尊者:伐闍羅弗多羅,與自眷屬千一百阿羅漢多分住在缽刺拏洲
第九尊者:戍博迦,與自眷屬九百阿羅漢多分住在香醉山中
第十尊者:半托迦,與自眷屬千三百阿羅漢多分住在三十三天
第十一尊者:羅怙羅,與自眷屬千一百阿羅漢多分住在畢利颺瞿洲
第十二尊者:那伽犀那,與自眷屬千二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廣半度波山
第十三尊者:因揭陀,與自眷屬千三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廣脅山中
第十四尊者:伐那婆斯,與自眷屬千四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可住山中
第十五尊者:阿氏多,與自眷屬千五百阿羅漢多分住在鷲峯山中
第十六尊者:注荼半托迦,與自眷屬千六百阿羅漢多分住在持軸山中

十六尊者像著名作品

十六羅漢圖:貫休和尚,五代
妙相亭塔杭州孤山聖因寺住持僧明水募資,將五代時貫休和尚畫的十六羅漢相臨摹成石刻清朝乾隆皇帝詔令建,把十六羅漢像鑲於塔身。在每位羅漢上方,鐫刻着乾隆親筆題寫的《御製貫休畫十六應真像贊》。 [1] 
檀香木雕十六羅漢:西藏甘丹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