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五絡穴

鎖定
基礎理論名詞。出《靈樞·經脈》,指十五絡脈之穴,十五大絡之穴,是十五絡脈從經脈分出之處的穴位。十五絡脈各有一穴,合稱十五絡穴。
中文名
十五絡穴
出    處
《靈樞·經脈》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概    念
十五絡脈各有一穴,合稱十五絡穴

目錄

十五絡穴解讀

“絡穴”這一術語,最早見於金元時期竇漢卿的《針經指南·絡説》,設有“絡穴説”、“絡穴辨”兩節。“一十二經,每經絡各有一絡穴,外有三絡穴。陽蹻絡在足太陽經,陰蹻絡在足少陰經,脾之大絡,在足太陰經,此一十五絡穴之辨也。”指出“絡穴正在兩經中間”,提出“若刺絡穴,表裏皆治”。《靈樞》雖無“絡穴”這一術語,但詳細記載了十五絡脈、絡穴內容。
十五絡穴是位於十五絡脈起始處的腧穴,本為十五絡脈名稱,後來演變為絡穴之名。有關十五絡脈的説法,《難經》與《靈樞》有所不同,後世多宗《靈樞》。十五個絡穴中,除“屏翳”、“長強”、“大包”之外,其餘皆在四肢部,基本位於腕踝以上附近。
十五絡穴:手太陰絡穴列缺;手少陰絡穴通裏;手厥陰絡穴內關;手太陽絡穴支正;手陽明絡穴偏歷;手少陽絡穴外關;足太陽絡穴飛揚;足少陽絡穴光明;足陽明絡穴豐隆;足太陰絡穴公孫,足少陰絡穴大鐘;足厥陰絡穴蠡溝;任脈絡穴鳩尾;督脈絡穴長強;脾大絡穴大包。十二經絡穴皆位於四肢肘膝關節以下,加鳩尾、長強、大包三穴,均為十二經脈與任,督脈,脾之大絡與正經循行相別區部位之穴,所以“一絡通二經”。

十五絡穴中醫應用

根據《靈樞·經脈》的記載,絡穴所主治的病候多是所屬經脈的病候及該絡脈本身循行所過之處的病症。
另外,臨牀常用的“原絡配穴”,即取絡穴能通本經及相互為表裏之另一經的作用。根據臟腑經絡先病、後病的順序,運用時一般是先病臟腑為主,取其經的原穴,後病臟腑為客,取其經的絡穴。又有“初病在經,久病在絡”之説,絡穴常在治療各臟腑慢性疾病時選用。
[1-3] 
參考資料
  • 1.    袁鍾、圖婭、彭澤幫、艾景錄.《中醫辭海》: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9年
  • 2.    趙京生.《針灸關鍵概念術語考論》:人民衞生出版社,2002年
  • 3.    十五絡穴之淺見,《中國針灸》,作者:李興國,2003年12月,第23卷,第12期,7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