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

鎖定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簡稱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是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閉幕之後召開的第五次全體會議,會議由中央政治局主持。
2000年10月9日至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同志作了重要講話。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 [1] 
中文名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
舉行時間
2000年10月9日至11日
舉行地點
北京
主持機構
中央政治局
簡    稱
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
通過文件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與會人員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於2000年10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出席這次會議的有中央委員183人,中央候補委員144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有關方面的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1]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會議內容

會議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同志作了重要講話。
朱鎔基同志就《建議》草案作了説明。 [1]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全會公報

2000年10月11日通過的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公報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00年10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出席這次會議的中央委員183人,中央候補委員144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有關方面的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會議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同志作了重要講話。
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朱鎔基同志就《建議》草案作了説明。
全會高度評價了改革開放20多年特別是“九五”計劃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現在我國的生產力水平邁上了一個大台階,商品短缺狀況基本結束,市場供求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市場機制在配置資源中日益明顯地發揮基礎性作用,經濟發展的體制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開放型經濟迅速發展,對外經濟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已經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前兩步戰略目標,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全會深入分析了世紀之交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面臨的國際和國內形勢,認為從新世紀開始,我國將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今後五到十年,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是進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時期,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時期。
全會按照十五大對新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展望和部署,提出了“十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奮鬥目標:國民經濟保持較快發展速度,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明顯成效,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為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堅實基礎;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取得重大進展,社會保障制度比較健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邁出實質性步伐,在更大範圍內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就業渠道拓寬,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物質文化生活有較大改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得到加強;科技教育加快發展,國民素質進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會議強調,制定“十五”計劃並順利實現上述目標,必須把發展作為主題,把結構調整作為主線,把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作為動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根本出發點。
會議認為,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面對經濟全球化趨勢增強,科技革命迅猛發展,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國際競爭更加激烈的新形勢;面對國內現代化建設的艱鉅任務,解決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必須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要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努力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
會議認為,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對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這是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擴大國內需求,增強國際競爭力的根本性措施。要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提高我國農業、工業、服務業的水平和效益。特別是要鞏固和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實現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加快工業改組改造和結構優化升級,努力提高我國工業的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大力發展服務業,明顯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繼續完成工業化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艱鉅的歷史性任務,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是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後發優勢,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要合理調整生產力佈局,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促進地區、城鄉協調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加強人口和資源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
會議認為,推動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必須依靠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要大膽探索,深化改革,突破影響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國有大中型企業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健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社會生產力水平的多層次性和所有制結構的多樣性,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重要特徵,要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推進國有經濟佈局和所有制結構調整,支持、鼓勵和引導私營個體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進一步開放市場,建立和完善全國統一、公平競爭、規範有序的市場體系。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加強和改進宏觀調控。隨着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對外開放將進入新的階段,要進一步推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發展開放型經濟。科技進步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要繼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積極推進具有戰略意義的高技術研究,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科技持續創新能力。要把培養、吸引和用好人才作為一項重大的戰略任務切實抓好,大力開發人才資源,加快發展教育事業,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會議認為,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是發展經濟的出發點和歸宿。要不斷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改善城鄉人民的生活,保障人民安居樂業。要積極擴大就業,繼續實行鼓勵自謀職業的優惠政策,促進多種形式再就業。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規範社會分配秩序,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支柱。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失業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形成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範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
會議認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保證。要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增強民族凝聚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要適應經濟體制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的要求,繼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加強民主政治建設,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法律體系,維護市場秩序和保護公平競爭,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保持社會的長期穩定,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環境。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增強國防實力。
進入新世紀,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們必須抓好的三大任務。黨的建設,是實現這三大任務的根本保證。會議強調,要按照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三個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樹立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從嚴治黨,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着眼於事業發展和新老交替,加強幹部隊伍和各級領導班子建設,特別是年輕幹部隊伍建設,保證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繼往開來、開拓前進。
全會按照黨章規定,決定遞補中央候補委員嶽海巖、黃智權、王正福同志為中央委員。
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於徐鵬航同志問題的審查報告》。全會決定:撤銷徐鵬航同志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職務,給予其留黨察看二年處分。
全會號召,全黨動員起來,緊密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振奮精神,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十五”目標,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早日完成祖國統一大業而努力奮鬥! [1]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人民日報社論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勝利閉幕。
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是在世紀之交我國即將勝利完成“九五”計劃,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的歷史時刻召開的。全會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全面分析了新世紀之初我國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 江澤民同志在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全會通過的建議》,站在歷史的新高度, 放眼世界規劃中國的發展,提出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戰略佈局、重點任務,描繪了我國在新世紀第一個五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壯麗藍圖,反映了全黨的意志和全國人民的心願,是指導我們在新世紀偉大進軍的行動綱領。全黨同志都要認真 學習、深入貫徹五中全會精神,把思想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貫徹全會提出的各項任務上來,再接再厲,奮發進取,承繼“九五”輝煌,開創“十 五”偉業。
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處在承前啓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以完成 “九五”計劃為標誌,經過20多年改革開放和快速發展,我國的生產力水平邁上 了一個大台階;商品短缺狀況基本結束,市場供求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社會主 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市場機制在配置資源中日益明顯地發揮基礎性作用, 經濟發展的體制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開放型經 濟迅速發展,對外經濟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已經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前兩 步戰略目標,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這些都是 帶有階段性、根本性的變化。從新世紀開始,我國將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 快推進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開始實施第三步戰略部署。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根據黨的十五大提出的遠景目標,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國民經濟保持較快發展速度,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明顯成效,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為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 定堅實基礎;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取得重大進展,社會保障制度比較健全,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邁出實質性步伐,在更大範圍內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國 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就業渠道拓寬,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物質文化生活有較 大改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得到加強;科技教育加快發展,國民素質進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宏偉的目 標,也是一個艱鉅的任務。我們要按照黨中央的戰略部署,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埋頭苦幹,大膽實踐,狠抓落實,開拓前進,確保新世紀我國的現代化 建設開好頭、起好步。
我們要更加牢固地樹立“發展是硬道理”的指導思想。《建議》明確指出, “十五”計劃的主題是發展,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抓住機遇,加快 發展。這是正確估量國際國內形勢所作出的科學決斷。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增強,科技革命迅猛發展,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國際競爭更加激烈。如果我國生產力發展得慢,不僅會拉大同發達國家的差距,而且在國際上就沒有發言 權。我國的建設實踐也證明,生產力發展得慢,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各種矛 盾和問題就很難解決,人民羣眾要求改善生活的願望就難以滿足。民富國強,強 就強在發達起來。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這個歷史經驗。要在堅持速度與效益 統一的基礎上,使國民經濟以較快的速度發展。
我們要不失時機地對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這是制定“十五”計劃的主 線。只有把經濟結構理順,才能真正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才能進一步增強發展 後勁,在21世紀更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要堅持在發展中推進經濟結構 調整,在經濟結構調整中保持快速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提高我國農業、工 業、服務業的水平和效益;合理調整生產力佈局,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逐步 推進城鎮化,努力實現城鄉經濟良性互動;着力改善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實現 可持續發展。要大力採用新的科技成果,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後發優勢, 實現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繼續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改組,把產業結構優化升 級同所有制結構調整完善結合起來。全黨同志都要從我國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認 識經濟結構調整的重大意義,積極主動地做好工作。
我們要積極推進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這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通過經濟體制改革,使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從而進一步解放和發展 生產力,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
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市場取向的改革,進一步消除影響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障 礙,使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邁出實質性步伐。科技創新在經濟和社會發展 中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發展生產力的關鍵因素。要堅定不移地實 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大力培養科技人才, 全面提高我國勞動者的素質。
我們要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發點。這也是正確處 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結合點。人民羣眾是改革和建設的主體,把國家的改 革和建設同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結合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人民羣眾的積極 性和創造性。要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並加快推進現代化的要求,把不斷提高城 鄉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提到重要位置。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滿足 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特別是要很好地解決農民收入、就業、社 會保障等羣眾普遍關心的問題。積極擴大就業,繼續實行鼓勵自謀職業的優惠政 策,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我們要繼續努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促進經濟社會 協調發展。要把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統一的奮鬥目標,始終堅持兩 手抓、兩手都要硬,堅持不懈地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教育,鞏固和加強 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在全社會形 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要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繁榮社會主義文 化,抵制不良文化。要加強民主政治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加強法制建設, 落實依法治國方略。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制教育,提高全體人民首先是各級領導 幹部的法制觀念。
實現《建議》提出的目標,奪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勝利,關鍵在黨。我們要按照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加強黨的建 設,堅持從嚴治黨,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要發揚黨的優良作風,求真務實, 真抓實幹,反對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積極探索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反腐敗鬥爭的特點和規律,努力從源頭上遏制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
我們正在從事着極其光榮而偉大的事業。面對世界日新月異的新發展新變化, 面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共產黨人必須站在時代的前列, 肩負起歷史的重任;必須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觀察形 勢、把握大局,敢於面對困難,善於解決矛盾,不斷把我們的事業推向前進;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加強學習,積極探索,不斷積累新的實 踐經驗,不斷創造新的理論成果,使我們黨永葆生機和活力,使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加順利。我們相信,有鄧小平理論的指導,有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 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有六千多萬朝氣蓬勃的共產黨員和12億勤勞智慧的人民的團結奮鬥,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夠達到。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