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二章國徽

鎖定
十二章國徽為1913年2月至1928年間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的國徽,又稱“嘉禾國徽”。圖案基於中國古代禮服的十二章花紋,設計者為魯迅錢稻孫許壽裳袁世凱所建立的中華帝國亦沿襲作為國徽。
中文名
十二章國徽
外文名
The twelve chapter of the national emblem
別    名
嘉禾國徽
作    者
魯迅錢稻孫許壽裳
啓用日期
1913年2月
廢除日期
1928年12月29日

十二章國徽簡介

十二章圖解 十二章圖解
國徽的設計中結合了西方紋章的佈局及傳統的十二章圖案:
中心
嘉禾:一種雙穗禾,為古代吉祥的象徵。國徽上的設計來源於漢代《五瑞圖》石刻上的圖案。
幹:嘉禾之後的黑色盾形。
黼:斧形的圖案,象徵決斷。
粉米:斧形表面點綴有白色的米粒,象徵農業的供養。
山:斧形下方的曲線,象徵穩重、鎮定。
日:中心上方紅白相間的圖案。
黻:下方黃色絲帶間的紅色亞形圖案,象徵辨別、明察、背惡向善。
左側
華蟲:雉雞,象徵有文彩。
藻:華蟲嘴中銜藻,象徵潔淨。
星辰:華蟲頭上戴有星辰。
宗彝:華蟲所持的古代祭祀用的酒器,象徵供奉、孝養。
右側
龍:象徵神異、變幻。
月:龍角背後的圖案。
火:龍身的火焰,象徵明亮。
宗彝:龍所持的古代祭祀用的酒器,象徵供奉、孝養。

十二章國徽發展歷史

《北洋畫報》刊登國徽圖案 《北洋畫報》刊登國徽圖案
1912年(民國元年)8月,時在中華民國教育部就任的魯迅錢稻孫許壽裳三人受命繪製國徽圖案,並於8月28日完成。錢稻孫繪圖,由魯迅執筆説明,於1913年2月發表。
1913年(民國二年)2月《教育部編纂處月刊》第一卷第一冊載有《致國務院國徽擬圖説明書》,文中説明國徽採用了十二章,並附有國徽圖。還在附註中説,原圖經國務院提意見,已經照改過。文章未署名,但與《魯迅日記》記載相符,應認定為魯迅等人之作。《魯迅博物館保管目錄》今發現有“袁世凱時期國徽圖案鉛模一件”,是十二章國微圖案,鉛質,明文。

十二章國徽説明書

謹按西國國徽,由來甚久,其勾萌在個人,而曼衍以賅一國。昔者希臘武人,蒙盾赴戰,自擇所好,作繪於盾,以示區別。降至羅馬,相承不絕。迨十字軍興,聚列國之士而成師,懼其雜糅不可辨析,則各以一隊長官之盾徽為識,由此張大,用於一家,更進而用於一族,更進而用於一國。故權輿之象,率為名氏,表個人也;或為十字,重宗教也。及為國徽,亦依史實,因是仍多十字,或摹盾形,復作袞冕旗幟之屬,以為藻飾。雖有新造之國,初制徽識,每不能出其環中,蓋文獻限之矣。今中華民國,已定嘉禾為國徽,而圖象簡質,宜求輔佐,俾足以方駕他徽,無慮樸素。惟歷史殊特,異乎歐西,彼所尚者,此不能用。自應遠據前史,更立新圖,鎬有本柢,庶幾有當。考諸載籍,源之古者,莫如龍。然已橫受抵排,不容作繪。更思其次,則有十二章。上見於《》,其源亦遠。漢唐以來,説經者曰:日月星辰,取其照臨也;山,取其鎮也;龍,取其變也;華蟲,取其文也;宗彝,取其孝也;藻,取其潔也;火,取其明也;粉米,取其養也;黼,取其斷也;黻,取其辨也。美德之最,莫不賅備。今即從其説,相度其宜,會合錯綜,擬為中華民國徽識。作繪之法,為嘉禾在於中,是為中心。嘉禾之狀,取諸漢“五瑞圖”石刻。幹者,所以擬盾也。幹後為黼,上綴粉米。黼上為日,其下為山。然因山作真形,慮無所置,則結縷成篆文,而以黻充其隙際。黼之左右,為龍與華蟲,各持宗彝。龍復有火麗其身,月屬於角。華蟲則其銜藻,其首戴星。凡此造作改為,皆所以求合度而圖調和。國徽大體,似已略具。復作五穗嘉禾簡徽一枚,於不求繁縟時用之。又曲線式雙穗嘉禾簡徽一枚,於箋紙之屬用之。倘更得深於繪事者,別施采色,令其象更美且優,則庶幾可以表華國之令德,而弘施於天下已。 [1] 
參考資料
  • 1.    致國務院國徽擬圖説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