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二樓

(清代李漁著小説集)

鎖定
《十二樓》是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李漁著章回體白話短篇小説集,又名《覺世明言》,成書於清初。
《十二樓》共十二卷,每卷各有一情節獨立的故事,因為每個故事裏都有一座樓閣,人物命運和情節的展開也與樓有關,故全書命名為《十二樓》。每捲回數不一,內容多寫才子佳人,情節曲折,語言也較生動。其中雖有告誡世人之意,也不過是要人們遵守封建禮教而已,其現實意義不強。 [1] 
作品名稱
十二樓
作    者
李漁
創作年代
明末清初
文學體裁
章回體白話短篇小説集
字    數
192000

十二樓內容簡介

卷一合影樓
元朝至正年間,廣東曲江縣縉紳管提舉屠觀察,二人同贅岳家,比鄰而居。因心性各別,於是在院中築起高牆,一宅分為兩院,連院內池水中也立起石柱,砌牆隔開。屠觀察生子珍生,管提舉有女玉娟。表兄妹二人到水閣嬉戲,從水面窺見對方影子,互生愛慕。隔牆對語,藉助流水荷葉遞詩傳情。屠觀察知此事託同年路公為媒,卻遭管提舉拒絕,於是屠觀察自作主張替兒子聘定路公義女錦雲。珍生知後大病一場,逼其父退親。這下玉娟錯怪珍生背盟,錦雲惱恨屠家悔親,雙雙得病。路公心疼義女,設計假以珍生為螟蛉子,聘玉娟為媳;又招珍生入贅為婿,將義女錦雲嫁之。路公選定佳日,一面招珍生進門,一面娶玉娟入室,再把女兒請出洞房,一夫二妻,一齊拜堂。於是一條妙計,醫好三個病人。管提舉與屠觀察兩家釋了芥蒂,相好如初。拆去石牆,依舊把兩院併為一宅,又將兩座水閣做了金屋,題曰“合影樓”
卷二奪錦樓
明朝正德年間,江夏魚行經紀錢小江生有雙胞胎二女。小江夫婦極醜陋愚蠢,兩個女兒卻極標緻聰明。只因小江夫婦不相和,各自瞞着對方將女兒許配於人,結果將兩個女兒許了四家兒郎,糾紛成訟,對簿公堂。本府刑尊見四家兒子皆醜陋不堪而二女甚美,暗中嘆息。又見二女大放悲聲,不願出嫁,於是有心周全,否定婚約,為二女重擇夫婿。時逢山民送上活鹿一對,刑尊便以淑女、活鹿為錦標,考試生童,已娶者以得鹿為標,未娶者以得女為標。又置二女於考場空樓內,樓下養二鹿,樓懸一匾,名日“奪錦樓”。考完發榜,未娶者有袁生中榜,刑尊作主,將二女同嫁袁生。
卷三三與樓
”明朝嘉靖年間,四川成都人虞素臣不求聞達,只喜構造園亭,終年為之不倦。天長日久,欠債漸多,只得將亭園賤價賣於鄰居唐玉川,只留下唯一一座書樓,是他一生最得意的構造,不肯出賣,自己居住。此樓下層是接客之所,題匾“與人為徒”;中層為讀書之所,題匾“與古為徒”;上層為避俗之所,題匾“與天為徒”;又合來總題一匾,曰“三與樓”。素臣有遠方好友,輕財任俠,願為贖樓,而素臣辭謝。好友臨別,暗示樓下地裏有財,而素臣未能領會。素臣六十歲才得子,慶賀之後,窮困難堪,又將“三與樓”賣與唐家。後素臣亡故,其子中試得官,衣錦還鄉。此時,唐氏後人被人告發,家中窩藏盜金。縣官在“三與樓”下掘得元寶,將唐氏後人下獄。其後縣官來虞家細析案情,又得素臣舊友實情相告,方知元寶為友埋於樓下。於是將掘得元寶作為贖產之資,樓閣園亭交還虞家所有。
卷四夏宜樓
元朝至正年間,浙江金華縣鄉紳詹筆峯有女名嫺嫺,美貌端莊,居家中“夏宜樓”,從不下樓。盛夏炎熱,眾侍女入園中荷花池洗澡,被嫺嫺斥責。有書生瞿佶央媒人來詹府求親。詹公不招白衣女婿,要他秋闈發榜再議。嫺嫺聞知瞿生俊俏多才,早已心許。秋闈之後,瞿生中舉。嫺嫺不見瞿生前來議親,心憂得病。不想過了幾日,瞿生託媒人前來探病向安。嫺嫺驚問瞿生何以得知,誰知媒人又説出先前斥責眾女池中洗澡一事,驚得嫺嫺口呆目定,以為神氣相通,越發要嫁瞿生。原來瞿佶偶然買得西洋千里鏡,登高遠眺,望見嫺嫺於夏宜樓上斥責侍女,喜其美,特來求親。後又望見小姐得病,故遣媒問安。那日,又用鏡望見小姐作詩半首,遂續之以示。嫺嫺見詩更視為神仙,誓不他嫁。春闈發榜,瞿佶中在二甲,不想同榜兩名新貴也至詹府求親。嫺嫺假言亡母託夢,許婚瞿家。詹公不信,於亡妻神座前禱祝。瞿生從鏡中窺見詹公所作疏文,抄送小姐。嫺嫺又言亡母入夢,且背誦疏文,一字不差。詹公驚詫,方信婚姻前定,將小姐嫁與瞿生。婚後,瞿生告知實情。嫺嫺將千里鏡供在夏宜樓上。
卷五歸正樓
明朝永樂年間,廣東高安縣枴子貝喜,騙術高明,積得金銀上萬。一日,忽起善念,欲散些金銀,尋些善事做做。偶遇妓女蘇一娘,感其身世,花重金為她贖身併購一所大宅,改建成尼庵,了卻一娘出家心願。宅中有舊樓,舊匾題“歸止樓”,不料燕子銜泥,在“止”上添上一橫,成為“歸正樓”。貝喜以為神明勸示,也學一娘厭棄紅塵,出家為道,道號歸正。其後又捐造大殿。從此一道一尼同修各業,一齊成了正果。
卷六萃雅樓
明朝嘉靖年間,京師少年金仲雨、劉敏叔最相契厚,兩人不肯專心舉業,與揚州少年權汝修共同賃了三間店面,開了書鋪、香鋪和花鋪。店後有座大樓,叫做“萃雅樓”。權汝修美貌賽過婦入,三人常在萃雅樓中作樂。嚴世蕃好男風,聞説權汝修貌,親往萃雅樓探視,權汝修避之不見。嚴世蕃設計逼其入府,權拒不順從。嚴世蕃惱怒,勾結執事太監沙玉城,將權招至內府閹割淨身,留在內府使用。後沙太監亡故,權汝修轉歸世蕃。汝修在嚴府留心伺察,暗將嚴氏父子罪行一一記錄在經摺上。後世蕃被劾,汝修進宮將經摺面呈皇上。世宗皇帝大震雷霆,將世蕃處以極刑,汝修大仇得報。
卷七拂雲樓
宋朝元祐年間,臨安青年秀才裴七郎與韋家小姐原有婚約,只因裴父貪財毀約,為七郎另娶封氏。封氏醜陋淺薄,又慕虛榮,豔妝麗服,愛在人前賣弄,七郎頗以為恥。端陽節遊西湖,遇大雨,封氏出乖露醜,被眾人嘲笑。而韋家小姐與婢女能紅光彩奪人,七郎為之心動。封氏遊湖歸家,得病身亡。七郎遂求韋家重續婚約,韋家斷然拒絕。七郎又求女工師父俞阿媽致意韋家小姐,小姐也不應允。七郎再求俞阿媽致意,願娶能紅為妻。能紅在園中拂雲樓上曾目睹七郎相貌丰姿,知其真心愛慕,於是設謀買通算命先生張鐵嘴為小姐推合婚姻,使韋家父女回心轉意,反向裴家求親,主僕二人雙雙嫁於裴七郎。而七郎亦被能紅嚴辭約束,終身不敢娶小。
卷八十巹樓
明朝永樂年間,温州秀才姚戩娶屠家二小姐為妻。其父為他婚娶建造一樓 ,請人題匾曰:“十香樓”。誰想姚生姻緣蹭蹬,命運乖張,娶來的女子不是一來就病,一 病就死,就是方入洞房,轉眼退婚。三年來共做了九次新郎,不曾有一番着實。父子二人,無所歸咎,只説樓房造得不好,要拆去十巹樓,虧得母舅勸阻,説是十次合巹,如今已有九次,再做一次,自然夫妻偕老。不久,母舅從杭城為姚生娶回一女,拜堂合香之際,方知就是首次成親的屠家二小姐。從此夫妻百般恩愛,百年好合,十巹之言乃驗。
卷九鶴歸樓
宋朝政和年間,宮尚寶有女圍珠、侄女繞翠,皆人間絕色。徽宗選妃,二女皆被選中。後因遼兵進逼,黴宗為獲遠色親賢之名,不得已將選中女子仍嫁民間。宮尚寶將圍珠、繞翠許配於新進士鬱子昌和段玉初,兩對夫妻,十分恩愛。不想徽宗聞得佳人為新進書生所得,後悔不已,醋意大發,下旨命二人出使金國交納歲貢,使其夫妻分離,以贖妄娶國妃之罪。分離之際,鬱子昌夫妻眷戀難捨;而段玉初冷言決絕,勸妻再嫁,又題所居樓匾日“鶴歸樓”,以示他決不生還。二人到金國,被金人羈留。段玉初備受折磨卻隨遇而安,鬱子昌思念嬌妻鬚髮盡白。八年後,二人放歸。圍珠因思夫得病,憔悴不堪,絕食而亡,而繞翠則因丈夫絕情,冷了念頭,安心守節,面貌勝似當年。段玉初將先前捎回的絕情詩倒讀,言明當初假意絕情之故。繞翠恍然大悟,夫妻倍加恩愛。
卷十奉先樓
明朝末年,東流縣有個七世單傳的舒秀才,其妻三十歲上方生一子,夫妻兩個,視子如命。時逢天下大亂,賊寇兵至,舒秀才棄家出逃,舒娘子被掠,忍辱偷生,保存孤兒。後又歸一清將。皇清定鼎之後,舒秀才四處尋訪妻子,遇着大兵,拿做縴夫,卻被船上舒娘子認出,將他鎖在船上,等候將軍回來發落,以免後夫疑心。四日後,將軍歸來,果然釋疑,將兒子歸還舒秀才。秀才方走,舒娘子自縊,為將軍所救。將軍感其節,遺其歸,使母子夫妻一家團圓。
卷十一生我樓
宋朝末年,湖廣鄖陽府竹山縣財主尹小樓,娶妻龐氏。因造樓後生子,取名叫樓生。樓生三四歲上,出外玩耍,被虎叼走,不見蹤影。二十年後,小樓仍無子,想立嗣,又怕遇上個虛情假意的來騙他家產,於是辭別龐氏,換上破衣舊帽,扮成窮苦無靠的老人,掛-“賣身為父”的招牌,穿州撞府,試探人情,欲找個真心人立嗣。松江後生姚繼憐孤恤寡,將小樓買回家中認為父親,十分孝敬。時元兵南下,小樓説出真情,父子相伴登舟還鄉。姚繼曾與漢口曹家小姐有婚約。船行至漢口,姚繼暫別父親上岸尋曹女。不想此女已被土賊劫掠不知去向。一日行至一處,遇亂兵袋裝婦女論斤發賣。姚繼買得一老婦,認為母親,又得老婦指點,買得一女子,恰好是心上人曹小姐,不覺喜出望外。三人回到竹山縣見到小樓,方知老婦正是小樓之妻龐氏。姚繼至家登樓,見房屋擺設似曾相識。細問之下,姚繼正是小樓當年丟失的兒子樓生。
卷十二聞過樓
明朝嘉靖年間,常州府宜興縣秀才顧呆叟,為人恬淡寡營,喜盡忠告之道,與表兄殷太史最相契密,殷太史視之為畏友,愛同骨肉。顧呆叟年過三十,即絕意功名,為圖清閒,隱居鄉間,誓不再來塵市。殷太史自呆叟去後,別無諍友,不聞規諫之言,因題一匾, 名其樓曰“聞過樓”。呆叟遷居山中,陶然自適,不啻登仙。殷太史多次遣人接他回城,執意不肯。縣衙籤派裏役,要他入縣收糧,呆叟寧以百金脱此苦差,亦不進城。呆叟遭劫家貧,仍不進城求貸,在鄉間一味熬窮守困。後有縣衙公差上門捉他,言其為盜窩贓,呆叟無奈,只得進城見官,卻見股太史眾人迎候在城外。原來這-切都是殷太史設計逼其回城所為,股和眾人又為其在城外構造新居。呆叟為情所感,搬入新居。不久,股太史也在新居之側買了一所民居,將“聞過樓”匾移來掛上。從此朝夕相處,常得聞過。 [2] 

十二樓作品目錄

合影樓
奪錦樓
第一回 防奸盜刻意藏形 起情氛無心露影
第二回 受罵翁代圖好事 被棄女錯害相思
第三回 墮巧計愛女嫁媒人 湊奇緣媒人賠愛女
第一回 生二女連吃四家茶 娶雙妻反合孤鸞命
三與樓
夏宜樓
第一回 造園亭未成先賣 圖產業欲取姑予
第二回 不窩不盜忽致奇贓 連產連人願歸舊主
第三回 老俠士設計處貪人 賢令君留心折疑獄
第一回 浴荷池女伴肆頑皮 慕花容仙郎馳遠目
第二回 冒神仙才郎不測 斷詩句造物留情
第三回 賺奇緣新詩半首 圓妙謊密疏一篇
歸正樓
萃雅樓
第一回 發利市財食兼收 恃精詳金銀兩失
第二回 斂眾怨惡貫將盈 散多金善心陡發
第三回 顯神機字添一畫 施炒術殿起雙層
第四回 僥天幸枴子成功 墮人謀檀那得福
第一回 賣花郎不賣後庭花 買貨人慣買無錢貨
第二回 保後件失去前件 結恩人遇着仇人
第三回 權貴失便宜棄頭顱而換卵 閹人圖報復遺尿溺以酬涎
拂雲樓
十巹樓
第一回 洗脂粉嬌女增嬌 弄聘婷醜妻出醜
第二回 温舊好數致殷勤 失新歡三遭叱辱
第三回 破疑人片言成二美 痴情客一跪得雙嬌
第四回 圖私事設計賺高堂 假公言謀差相佳婿
第五回 未嫁夫先施號令 防失事面具遵依
第六回 弄巧生疑假夢變為真夢 移奸作藎虧人改作完人
第一回 不胡塗醉仙題額 難擺佈快婿完姻
第二回 逞雄威檀郎施毒手 忍奇痛石女破天荒
鶴歸樓
奉先樓
第一回 安恬退反致高科 忌風流偏來絕色
第二回 帝王吃臣子之醋 閨房罷枕蓆之歡
第三回 死別勝生離從容示訣 遠歸當新娶忽地成空
第四回 親姐妹迥別榮枯 舊夫妻新偕伉儷
第一回 因逃難奼婦生兒 為全孤勸妻失節
第二回 幾條鐵索救殘生 一道麻繩完骨肉
生我樓
聞過樓
第一回 破常戒造屋生兒 插奇標賣身作父
第二回 十兩奉嚴親本錢有限 萬金酬孝子利息無窮
第三回 為購紅顏來白髮 因留慈母得嬌妻
第四回 驗子有奇方一枚獨卵 認家無別號半座危樓
第一回 棄儒冠白鬚招隱 避紗帽綠野娛情
第二回 納諫翁題樓懷益友 遭罹客障面避良朋
第三回 魔星將退三樁好事齊來 圇局已成一片隱衷才露 [3] 

十二樓創作背景

李漁四十歲時,來到杭州,刻書賣文,長達十年之久,創作了許多種傳奇,又寫了不少小説,《無聲戲》和《十二樓》就是在這個時候寫成的。 [4] 
李漁對於《合影樓》的出處,作了交代:“這段逸事出在《胡氏筆談》,但系抄本,不曾刊版何世,所以見者甚少。”《奪錦樓》事出《資治新書》初集卷十三《判語部》;《姆正樓》來源於《智囊補》;《生我樓》中用口袋裝婦女出售事見於《香豔叢書》二集卷一;《十巹樓》所記石女事與湯用中《翼響稗編》卷三所載相類,而《三與樓》中的虞素臣,《聞過樓》中的顧呆叟等人的事蹟都是李漁本人的經歷。 [5] 

十二樓人物介紹

路子由
卷一《合影樓》中人物。元至正年間廣東韶州府曲江縣人,字子由,未寫其名。他做過幾任官,後致仕林下,為人豪爽熱情,絕無沾滯,既不喜風流,也不講道學,因此與喜風流的屠觀察、講道學的管提學兩鄉宦均相契厚。屠觀察之子珍生,管提學之女玉娟相互愛慕,屠求他作媒,他明知二人素性不諧,但仍熱心成全。遭拒絕後。屠又轉求他之女兒錦雲,他慨然應允。屠因其子一心在玉娟身上,哭鬧不止,要死要活,便又找他賠罪退婚,他初亦甚惱火,但得知珍生、玉娟相愛的始末,看過其唱和的詩稿《合影編》後,便化怒為笑,説:對影鍾情,從來未有之事,卻是一種佳話。既已至此,那得不成就他!答應寧可使己女雪被棄之名,也要設法成全。從此他一面替錦雲別覓佳婿,一面為珍生巧尋機緣,不料錦雲不願,因此成疾,珍生、玉娟亦抱病,他得知後,後侮不該應允退婚,又要成全珍生、玉娟,於是設計假託為自已過繼之子求婚,得管提學許婚,就在他家中一面娶親,一面贅婿,使玉娟、錦雲同嫁珍生。會親之日,他才對管提學説明真相,並促成管、屠兩家和好。
瞿吉人
卷四《夏宜樓》中人物。名佶,字吉人,元朝至正年間浙江婺州府金華縣人。聰慧俊俏,為婺州名士。年已弱冠,尚未婚配,一心想娶個絕色女子為妻,偶從古玩店買了一架望遠鏡,便於高山寺院租一間僧房做書室,時常登,上佛塔眺望,欲從閨房繡户中物色出類拔萃者央媒求親。見鄉宦詹筆峯之女端方鎮靜,月貌花容,便拜在詹公門下,且露聯姻締好之意。詹推説待秋闈放榜後,再看機緣,不肯招白衣女婿。他自恃才高,有必中把握,讓媒婆致意小姐嫺嫺,囑其靜候。嫺嫺亦甚喜。他中舉後滯留省城,嫺嫺恐其另娶豪門,憂思成疾,他歸來後於望遠鏡中見女消瘦,即讓媒婆前往問病,媒婆心疑,他説己有神目,遠近諸事均知。女亦不信,媒婆舉出他説的某日諸女伴下池採蓮,女加斥責,下水者身體白黑疤痕,女以為他是神仙,與之是天緣。後女作詩因故僅得其半,他見之續成送去,遂交換為信物。他中進士後不等選官,就匆匆趕回。同時求親者還有兩人,詹公命女“枚卜”。拈到的鬮寫的是別人女便假託亡母託夢,必要嫁姓瞿者。詹公不信,揚言必託夢於己方可。三日後他將詹公燒化的疏文抄給女,女背給其父聽,彼亦信之,遂偕伉儷。 [6] 

十二樓作品鑑賞

十二樓主題思想

《十二樓》積極的思想傾向較明顯地表現在反映青年男女愛情、婚姻的作品當中。作品借青年男女的愛情波折,批判了封建禮教對青年的禁錮,批判了門第觀念與嫌貧愛富的市儈哲學,熱情地肯定了青年男女為反抗封建束縛、追求婚姻自由所進行的鬥爭。《奪錦摟》中,作者對任意支配女兒的命運、毫不顧及女兒終身幸福的錢小江夫妻進行了尖鋭的諷刺。《拂雲樓》中,作者特意把出於利慾和出於情愛的兩種婚姻作了對比,指出前者的結果是如何薄情寡義﹐後者結成的夫婦如何恩愛,批判了婚姻關係上的金錢勢利觀念。《合影樓》更進一步,作者嘲笑了封建家長崇奉的禁慾主義的愚昧,指出真摯的愛情是什麼力量也阻擋不住的。小説中有這樣一段議論,説男女相慕之情,“莫道家法無所施、官威不能懾,就使玉皇大帝下了誅夷之詔,閻羅天子出了緝獲的牌,山川草木盡作刀兵,日月星辰皆為矢石,他總是拼了一死定要去遂了心願”。李漁借這段議論表達了他對青年背叛禮教、追求理想幸福的積極支持,這也是作者民主思想色彩的鮮明表現。這在當時無疑是具有進步意義的。 [7] 

十二樓藝術特色

從藝術技巧來看,李漁的《十二樓》也有自己的特色。它首先表現在:作者注意從現實生活中開掘題材,使作品在內容、情節、語言上都給人以清新的感覺。李漁在戲曲創作上,最厭惡拾人牙慧,力倡“脱窠臼”;在小説創作上,他同樣重視創新,摒棄陳舊的內容和模式。所以,他不願像明清一些小説家那樣熱衷於從陳舊的歷史掌故或前人筆記中去覓取題材,也不走志怪小説的老路。《十二樓》所敍述的故事,雖然每每由於作者刻意求新,不免涉嫌荒誕;但構成故事梗概的基本內容,並沒有脱離世俗生活。例如《三與樓》寫財主貪圖別人的產業,落得個可恥的下場;《拂雲樓》寫登徒子冷淡醜妻,串通走江湖的算命先生與女裁縫,設法騙取了一個美貌姑娘;《鶴歸樓》寫皇帝與臣下爭奪美女,有意報復等,這些形形色色的可笑事件,在實際生活中是可能發生的,是客觀存在的。李漁通過細緻的觀察,把這些題材開掘出來,並運用他那生動的文筆和喜劇的格調寫成小説,給讀者展示出一幅幅世紀末的風俗畫,開拓了小説創作的領域。其次,情節曲折新奇,結局往往出人意料,是《十二樓》又一明顯特色。李漁是一個結撰情節的能手。他擅長於在戲曲小説中運用巧合及出乎意表的情節,突出喜劇氣氛,具有強烈的藝術吸引力。以《聞過樓》為例,小説寫明代嘉靖年間恬淡寡欲的名士顧呆叟,為立志做與塵世絕緣的山林隱逸,譭棄詩書筆硯,攜家人山,誓不與官場發生糾葛。誰知入山之後,接連碰上縣裏委派他經管糧食監兑,盜賊進門洗劫家財、強盜招認他接受贓物、官府拘拿他面審等一連串飛來橫禍,不得不進城見官。到後來才知這一切都是他的朋友故意設下的圈套。而隱居的計劃,也就全盤放棄。然而,如果不把小説讀完,這個謎底是揭不開的。從這裏也可以看出李漁的才能。從表面看來,某些作品確實存在着刻意求新的矯作痕跡,但我們也應當看到,那個社會本身就是畸形的,因而必然產生一些畸形的故事。李漁無非以他的觀察力和才能,把它們加以集中和改造。 [7] 

十二樓後世影響

《十二樓》對後世小説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例如清人魏子安的長篇小説《花月痕》,與《萃雅樓》可説是異曲同工,此書是後來鴛鴦蝴蝶派的濫觴。徐枕亞的《玉梨魂》從小説名字到內容都是學它的,而張恨水早期的小説創作也受到《花月痕》很深的影響。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説《青衫淚》,就模仿《花月痕》的樣子,在每回中都穿插- -些詩詞小品。再比如“鴛鴦蝴蝶派”和他們的《禮拜六》,篇篇不離“風情之口”。所謂的鴛鴦蝴蝶派,是由清末民初的言情小説發展而來的,20 世紀初在上海形成的一個文學流派。此派作品以文學的娛樂性、消遣性、趣味性為標誌,曾一度轟動文壇。如李漁- -樣,“知我或罪我”,愛者有之,恨者亦不乏。最令人難忘的,是創造社的葉靈鳳有一篇小説叫《鳩綠媚》的,藉助一個骷髏講述了鴆綠媚和白靈斯的愛情故事,手法內容宛如《夏宜樓》。 [8] 

十二樓作者簡介

李漁(1611—1680),清代戲曲家、小説家和編輯出版家。原名仙侶,字謫凡,號笠翁。浙江金華府蘭溪人,其父以賣藥行醫為業。明崇禎十年(1637),李漁二十七歲,考上秀才,此後參加過兩次鄉試,但都未能中舉。入清後,他放棄了科考入仕這條正途,也沒走家傳的賣藥行醫之路,而是在四十歲的時候,從蘭溪鄉下舉家徙居省會杭州,開始了“硯田餬口”的生涯。而後移家南京,最後回到杭州至去世。 [9] 
參考資料
  • 1.    任道斌等編.簡明中國古代文化史詞典: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04:第490頁
  • 2.    張兵主編.500種明清小説博覽 上: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07:第679-683頁
  • 3.    (清)李漁著;瘦吟山石校點. 十二樓[M]. 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1998.04.目錄頁
  • 4.    安不秋,章培恆主編.中國禁書大觀: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第518頁
  • 5.    周鈞韜等主編.中國通俗小説鑑賞辭典: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05:第360頁
  • 6.    苗壯主編.中國古代小説人物辭典:齊魯書社,1991.05:第175-177頁
  • 7.    李平著.李平戲曲小説論集:中西書局,2017.10:第490頁
  • 8.    徐湘霖.明清近代俗文學研究:巴蜀書社,2018.05:第399頁
  • 9.    謝謙.國學詞典:四川辭書出版社,2018.05:第4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