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

鎖定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是北宋蘇軾創作的詩。
作品名稱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
作    者
蘇軾
創作年代
北宋
文學體裁
七言律句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作品原文

十二月十四日①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
南溪得雪真無價,走馬來看及②未消。
獨自披榛尋履跡③,最先犯曉④過朱橋。
誰憐破屋眠無處⑤,坐覺村飢語不囂⑥。
惟有暮鴉知客意,驚飛千片落寒條⑦。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作品註釋

① 治平元年末。
② 及,趕上、趁着的意思。
③ 披榛尋履跡,包括着兩個故典;晉葛洪家貧,他的居住處連牆籬也沒有,每天披榛出門,排草入室。漢東郭先生(不是“中山狼”故事中的東郭先生)很窮,大雪天穿着破鞋子,鞋面還可以蔽足面,鞋底卻露出了腳趾,在走過的雪中道上,可以看見他的腳印。
④ 犯曉,有衝着早寒,打破清早的寂靜之類的意思。
⑤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牀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鳴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此正用其事。
⑥ 杜牧詩:“澤闊鳥來遲,村飢人語早。”此反用其意。
⑦ 作者《南鄉子。梅花詞》:“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蹋散芳英落酒厄。”和這句詩是一樣的寫法。不過意境不同,那裏是雀避人驚飛,這裏是“暮鴉知客意”。景物也不同,那裏寫“芳英”,這裏寫“寒條”。可以參看。 [1]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與弟蘇轍同登進士,授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公元1079年(神宗元豐二年)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次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公元1094年(紹聖元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歸,次年卒於常州。蘇軾詩、詞、文、書、畫皆工,是繼歐陽修之後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古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為傑出的詞人,開闢了豪放詞風,同辛棄疾並稱“蘇辛”;在詩歌上,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在書法方面,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今存《東坡全集》150卷。
參考資料
  • 1.    陳邇冬 . 蘇東坡詩詞選 .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2-07 :第10-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