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二指腸降部

鎖定
十二指腸降部是十二指腸的第2部,長約5~7cm,由十二指腸上曲沿右腎內側緣下降,至第3腰椎水平,彎向左側,轉折處為十二指腸下曲。
中文名
十二指腸降部
外文名
descendant duodenum

十二指腸降部十二指腸降部的生理學位置

十二指腸降部左側緊貼胰頭,此部的粘膜有許多環狀襞,其後內側壁有膽總管沿其外面下行,致使粘膜呈略凸向腸腔的縱行隆起,稱十二指腸縱襞。縱襞的下端為圓形隆起,稱十二指腸大乳頭,是膽總管和胰管的共同開口。大乳頭稍上方,有時可見十二指腸小乳頭,這是副胰管的開口之處。

十二指腸降部十二指腸的解剖結構

十二指腸上接胃的幽門,末端移行為空腸,長約25~30cm,是小腸中最短,最粗,位置較固定的一段。除其始末兩端有腹膜包裹以外,其於大部分為腹膜後位。十二指腸的行程彎曲,呈蹄鐵形(見圖),其凹側包圍着胰頭。整個十二指腸位於臍平面以上,可分為四部,即上部、降部、水平部及升部。
十二指腸上部長約5cm,始於幽門,走向右後,在肝方葉下方到達膽囊頸附近。上部起始處的上、前、下三面皆由腹膜覆蓋,其餘部分則在腹膜之後,故小網膜右分附着到十二指腸起始部的上緣,大網膜可附着至其下緣,因此,十二指腸上部稍能移動。X線鋇餐檢查時,十二指腸上部呈三角形陰影,叫做十二指腸冠(或球)。此部腸壁較薄,管徑較大,粘膜平滑無環狀襞,是潰瘍的易發部位。上部在對膽囊頸處轉向下,為十二指腸上曲,移行為降部。十二指腸降部長約8~10cm,從上曲沿脊柱右側下降到第3腰椎下緣平面,稍偏於右腹股溝中點垂直線的內側。自上而下,降部的前面與肝右葉、橫結腸及其系膜和空腸相鄰;後面借疏鬆結締組織與右腎門、右腎血管、下腔靜脈和腰大肌相鄰;其外側與結腸右曲相鄰,膽總管行於降部的後內側與胰頭之間。膽總管末端常與胰管共同斜穿腸壁,於降部內側壁與後壁相交處開口於一縱襞末端的十二指腸大乳頭,該處距幽門8~10cm,但在膽道病患者中發現膽總管開口在降部下1/3段者佔66%,中1/3者佔27%,上1/3者佔4%,有時可有副胰管開口於十二指腸小乳頭,小乳頭位於大乳頭上方約2cm處,這種位置變異對於膽道外科手術須引起重視。當降部到達第3腰椎下緣的右側後,遂即向左彎轉成為十二指腸下曲,移行於十二指腸水平部(見圖)
十二指腸水平部(下部)長約10cm,自右向左越過下腔靜脈,在腹主動脈的前方續於升部。水平部被腸繫膜上血管及小腸繫膜根所跨過。上面貼近胰頭,下面與空腸襻相鄰。水平部的前面和下面有腹膜遮蓋。後面與右側輸尿管、腰大肌、睾丸(或卵巢)血管、下腔靜脈及腹主動脈相鄰。
十二指腸升部最短約2.5cm,在腹主動脈的左側上升,直到第2腰椎上緣平面,由此彎轉向前成為十二指腸空腸曲,續接空腸。此曲位於正中矢狀面左側2.5cm,幽門平面之下1cm處。升部位於左側交感幹、腰大肌、睾丸(或卵巢)血管及腸繫膜下靜脈的前方。沿升部的右緣有腸繫膜根的上部,更右側有胰頭及腸繫膜上動、靜脈; 左側有左腎及輸尿管;上有胰體;前有空腸襻,並借橫結腸。
1.十二指腸上部 2.膽囊管 3.肝總管 4. 門靜脈 5. 總管 6. 副胰管 7. 胰管 8. 胰體 9. 胰尾 10. 腸繫膜 上動、靜脈 11. 十二指腸下部 12. 十二指腸大乳頭及開口 13. 十二指腸縱襞 14.十二指腸小乳頭及開口 15. 胰頭
及其系膜將十二指腸空腸曲與網膜囊及胃分開,十二指腸末部和十二指腸空腸曲被一纖維性肌束,即十二指腸懸肌(又名Treitz韌帶)所固定,此肌起自膈肌右腳,靠近食管末端的右側,降向下前方,接近腹腔動脈,有時分開包圍着這一血管,在胰和腹腔神經叢的前方,附着於十二指腸空腸曲的上後面。此肌的上部是橫紋肌纖維,中間部由彈性組織所組成,下部一般含有平滑肌,在手術中,十二指腸懸肌可作為識別空腸起端的標誌。
十二指腸憩室是常見的畸形,由於膽總管斜行穿過腸壁,致使腸壁變得薄弱,故憩室發生於降部的佔60~70%,在下部及升部者次之,上部者極為少見。
血管、淋巴和神經:十二指腸的動脈來自胃右,胃網膜右及胰十二指腸上、下動脈。十二指腸上部接受一些來自肝固有動脈及胃十二指腸動脈的小支。靜脈終於脾靜脈、腸繫膜上靜脈及門靜脈。十二指腸的淋巴管注入幽門淋巴結,它們的輸出管向上輸至肝淋巴結,向下輸入腸繫膜上淋巴結。支配十二指腸的交感神經來自內臟大神經,在腹腔神經節換元,其節後纖維經腹腔神經叢隨血管分佈,能使腸管的蠕動和分泌受到抑制;副交感纖維來自迷走神經,能促進腸的蠕動。腸內部感覺刺激的纖維主要隨交感神經傳入至脊髓胸6~腰2節,而後輾傳入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