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2005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是2005年5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勇。 [1] 
書    名
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作    者
羅勇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年5月
頁    數
368 頁
開    本
16 開
ISBN
7502569405
版    次
1版1次

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內容簡介

本書從區域角度研究可持續發展,主要探討了以下內容:區域形成與區域結構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嘗試在新一輪的區域形成和發展中融入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和理念;區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多種模式,以便選擇適合區情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和路徑;區際可持續發展的聯繫和協同,力求發揮各區域的不同優勢,實現最優的整體可持續發展;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管理和政策等。
本書適合可持續發展研究人員、政府管理決策人員、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研究生閲讀和參考。 [1] 
本書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區域形成及其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一方面,應該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辯證地探討和總結區域形成的歷史條件和帶來的不可持續問題。另一方面,應充分認識到,區域可持續發展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一樣,與區域結構呈現出相互影響的函數關係。本書嘗試在總結以往區域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在新一輪的區域形成和發展中融入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和理念。
(2)如何安排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自組織能力在不同區域的分佈是不均衡的,區域實現可持續發展有多種模式,應該選擇適合區情的可持續發展路徑。這是本書的一個主要內容。
(3)區際可持續發展的聯繫和統一。區域之間(即區際)的可持續發展是密切相關和相互影響的,區際可持續發展的聯繫和統一是本書探討的重要方面,其目的是通過充分協調發揮各區域的不同優勢,提高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效益,實現最優的整體可持續發展。
(4)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管理和政策。包括不同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政策和模式、區際可持續發展的協調與管理等內容。這也是本書的重要內容。 [1] 

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圖書目錄

1導論1
1.1發展與可持續發展1
1.1.1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1
1.1.2經濟發展與可持續發展2
1.1.3衡量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指標4
1.1.4衡量可持續發展的指標體系6
1.2區域可持續發展8
1.2.1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特徵8
1.2.2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研究內容9
1.2.3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新趨勢10
1.2.4我國區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11
1.3區域的雙贏式經濟發展12
1.3.1雙贏的涵義12
1.3.2區域雙贏經濟增長的實現途徑14
2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環境16
2.1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16
2.1.1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概念與內涵16
2.1.2區域自然資源的特徵16
2.2自然資源價值與價格17
2.2.1自然資源的價值17
2.2.2資源價格的合理化17
2.3區域自然資源的評價19
2.3.1自然資源的優勢度19
2.3.2邊際使用者成本的估算19
2.3.3我國自然資源的總體評價19
2.4區域環境資源價值的評估21
2.4.1環境資源對人類的影響21
2.4.2環境資源價值中的外部成本評估22
2.5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22
2.5.1生態足跡的計算22
2.5.2生態承載力的計算23
2.5.3我國的生態足跡24
3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制度環境26
3.1制度的理論分析26
3.1.1制度的概念26
3.1.2制度的特徵27
3.1.3制度選擇的影響28
3.2市場失靈29
3.2.1市場失靈的概念29
3.2.2市場失靈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30
3.3政府失靈31
3.3.1政府失靈的概念31
3.3.2政府失靈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32
3.4資源環境產權制度34
3.4.1產權特徵34
3.4.2資源環境產權制度34
4區域形成與可持續發展37
4.1經濟活動區位選擇與可持續發展37
4.1.1生產活動區位的選擇38
4.1.2家庭居住區位的選擇40
4.1.3公共設施區位的選擇41
4.1.4區域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外部不經濟和負向效應42
4.2經濟聚集與可持續發展43
4.2.1分工、專業化與聚集經濟44
4.2.2聚集經濟與需求增長45
4.2.3市場規模與交易費用45
4.3城市空間結構與可持續發展46
4.3.1企業組織的縱向分解和縱向一體化46
4.3.2企業之間聯繫的變化47
4.3.3信息化革命的影響49
4.3.4城市化的兩種過程49
4.3.5城鄉聯繫與可持續發展50
4.4區域結構演化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52
4.4.1二元空間結構對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52
4.4.2區域結構演化過程53
4.4.3專業化區域結構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54
4.5城市空間結構的合理規模57
4.5.1齊夫的“等級規模”模式57
4.5.2楊吾揚的“等級規模”對應模式58
4.6區際分工與區域可持續發展59
4.6.1要素稟賦的空間不平衡對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59
4.6.2區際分工對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促進60
4.6.3區際勞動地域分工理論模式的解釋60
5區域雙贏式經濟增長64
5.1區域雙贏經濟增長的要素64
5.1.1區域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64
5.1.2區域的勞動力65
5.1.3區域的資本67
5.1.4區域的技術條件68
5.1.5區域的結構變化69
5.2哈羅德經濟增長模式69
5.2.1概述69
5.2.2哈羅德增長模式的討論70
5.3索洛經濟增長模式71
5.3.1概述71
5.3.2索洛經濟增長模式的討論73
5.4技術進步74
5.4.1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74
5.4.2技術進步作用的政策涵義75
5.4.3技術進步的類型76
5.5區域經濟增長模型77
5.5.1新古典區域經濟增長模型77
5.5.2出口基礎模型78
5.5.3以運輸成本為空間變量的區域經濟增長模型79
5.6真實儲蓄82
5.6.1雙贏增長模式中的真實儲蓄82
5.6.2真實儲蓄的計算82
5.7我國區域雙贏經濟增長的目標83
5.7.1人均GDP增長目標84
5.7.2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總體目標85
5.7.3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機制特徵87
5.7.4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路徑選擇90
附錄一辨證、全面地看待汽車產業發展的影響91
6區域雙贏式產業結構94
6.1產業結構演變規律分析94
6.1.1區域產業結構演變的原因和動力94
6.1.2庫茲涅茨的產業結構演變研究95
6.1.3區域工業結構的高度化96
6.1.4區域產業結構的信息化98
6.1.5產業結構演變原因的深入分析98
6.2區域產業結構的評價101
6.2.1產業結構與區域資源結構101
6.2.2區域產業結構與區際產業結構102
6.2.3區域產業結構的關聯度102
6.2.4區域產業結構的雙贏演變能力103
6.2.5區域產業結構的結構性效益103
6.3區域產業結構的雙贏配置104
6.3.1主導產業的選擇問題104
6.3.2產業的配套問題107
6.3.3區域產業結構的雙贏優化107
6.4區域產業結構的生態化108
6.4.1區域生態型產業結構108
6.4.2綠色技術研發109
6.4.3推進清潔生產110
6.4.4開發綠色產品110
6.4.5建立生態工業園區111
6.5我國區域雙贏式產業結構的目標112
6.5.1實際情況112
6.5.2要達到的目標115
附錄二生態產業與綠色產業分類法116
7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117
7.1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特徵117
7.1.1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特徵117
7.1.2城市可持續發展在區域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119
7.2城市雙贏式發展的指標體系120
7.2.1城市經濟增長的測度120
7.2.2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系統與目標121
7.3城市雙贏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素124
7.3.1城市勞動力市場124
7.3.2城市人力資本126
7.3.3城市產業結構127
7.3.4城市基礎設施128
7.4城市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129
7.4.1城市環境129
7.4.2城市環境污染與控制131
7.4.3城市生態系統134
7.4.4城市生態系統的平衡137
7.5生態城市139
7.5.1生態城市的概念139
7.5.2生態城市的發展模式140
7.5.3我國生態城市的構建141
7.6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案例分析142
7.6.1歐洲城市可持續發展體系142
7.6.2我國南京市可持續發展體系143
附錄三關於城市汽車產業和私家車發展的幾個重要觀點144
8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147
8.1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特徵147
8.1.1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147
8.1.2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與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互動性149
8.2可持續農業的概念和目標149
8.2.1可持續農業的概念149
8.2.2可持續農業的系統150
8.2.3可持續農業的目標150
8.3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152
8.3.1傳統型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152
8.3.2現代型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153
8.3.3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戰略選擇154
8.3.4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制度戰略選擇154
8.4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案例分析156
8.4.1鄉村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結構156
8.4.2鄉村可持續發展系統的評價157
9城鄉邊緣區經濟可持續發展160
9.1城鄉邊緣區概念和地域特徵160
9.2城鄉邊緣區可持續發展的特徵161
9.3城鄉邊緣區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路162
9.4城鄉邊緣區可持續發展的案例分析164
9.4.1城鄉邊緣區可持續發展的指標結構164
9.4.2城鄉邊緣區可持續發展的評價165
10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博弈分析166
10.1博弈分析的特徵和要素166
10.1.1博弈分析的一般特徵166
10.1.2博弈分析的基本要素167
10.2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博弈分析的要素和特徵167
10.2.1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博弈分析的要素167
10.2.2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博弈分析的特徵168
10.3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博弈169
10.3.1博弈基本要素的組成169
10.3.2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博弈模型170
10.3.3結論分析171
10.4地方政府之間的博弈172
10.4.1地方政府之間可持續發展戰略博弈的基本要素172
10.4.2地方政府之間的博弈模型172
10.5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博弈分析的啓示179
11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耗散結構與協同181
11.1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耗散結構181
11.1.1耗散結構的概念181
11.1.2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耗散結構特徵181
11.2區域可持續發展耗散結構的形成182
11.2.1開放與負熵流引入182
11.2.2非平衡與有序之源183
11.2.3非線性機制與自我完善184
11.2.4漲落契機與跨越發展186
11.3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協同效應187
11.3.1協同論的基本內容187
11.3.2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協同效應188
11.4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自組織188
11.4.1區域發展的現代化管理189
11.4.2區域工商企業實施可持續發展189
11.4.3公眾的理解和參與190
11.4.4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人力培訓和基地建設190
12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框架192
12.1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定量分析192
12.1.1環境影響公式192
12.1.2生態足跡公式193
12.1.3環境庫茲涅茨曲線194
12.2區域未來環境與發展關係的三種展望195
12.2.1傳統發展模式195
12.2.2技術推進模式195
12.2.3全面變革模式195
12.3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分析196
12.3.1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背景分析196
12.3.2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分析196
12.3.3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活的靈魂197
12.4可持續發展是未來區域發展的必然選擇198
12.4.1區域振興過程中的資源環境壓力198
12.4.2降低區域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199
12.4.3主動型的戰略思路200
12.5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內涵201
12.5.1快速而適度的雙贏發展201
12.5.2發展系統的整體優化201
12.5.3以體制變革促進發展201
12.6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框架202
12.6.1科學的發展理念202
12.6.2成熟的可持續發展對策203
12.6.3減資源型的經濟體系204
12.6.4綠色導向的科技能力204
12.6.5共識的社會機制205
13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整體操作207
13.1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系統思路207
13.1.1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建設207
13.1.2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建設208
13.1.3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建設209
13.2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行動計劃209
13.2.121世紀議程的進展209
13.2.2區域行動計劃的編制思路210
13.3信息經濟對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促進212
13.3.1信息與信息經濟212
13.3.2信息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戰略213
13.4可持續發展與新型工業化道路213
13.4.1綜合的發展效益214
13.4.2物質消耗減量化215
13.4.3信息與生態導向215
13.5可持續發展戰略融入區域發展計劃216
13.5.1區域發展的指導思想方面217
13.5.2區域發展的計劃框架方面217
13.5.3區域發展的綠色指標體系方面217 [1] 
參考資料
  • 1.    3  .3[引用日期2018-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