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匹夫有責

鎖定
匹夫有責(拼音:pǐ fū yǒu zé)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清·顧炎武《日知錄·正始》。 [1] 
匹夫有責(匹夫:平民百姓)原指普通男性,後來泛指百姓。指每個人都負有責任,常與“天下興亡”連用;在句中一般作分句。 [4] 
中文名
匹夫有責
拼    音
pǐ fū yǒu zé
近義詞
責無旁貸義不容辭
反義詞
敷衍塞責
出    處
《日知錄·正始》
注音字母
ㄆㄧˇ ㄈㄨ ㄧㄡˇ ㄗㄜˊ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分句

匹夫有責成語出處

清·顧炎武《日知錄·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匹夫有責”。 [1] 

匹夫有責成語故事

顧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他出身於江東望族,養母獨立扶養他長大,教授他忠義節氣,他從小胸懷大志。十四歲時,就加入了主張改良革新的復社。 [2] 
清兵攻佔南京後,顧炎武和縣令楊永言、歸莊等人齊心守城拒敵。幾日後,崑山失守,死難者多達四萬多人,顧炎武的親生母親右臂被清兵砍斷,兩個弟弟被殺死,他在破城之前逃了出去,得以保全性命。九天後,清兵攻佔常熟,顧炎武養母王氏絕食殉國,臨終前囑咐他説:“我雖然是婦人,但是身受明朝的恩惠,我與明朝一起滅亡,這是義。你不要做清朝的臣子,不要辜負明朝世代的恩惠,不要遺忘先祖的遺訓,那樣我就可以安心去了。”顧炎武流淚答應了。此後,顧炎武秘密參加抗清活動,積極營救抗清義士,聯絡沿海地區的抗清將士,意圖集合各地義軍等待時機,採取行動。崑山豪族葉方恆蓄意吞併顧炎武的家產,勾結顧家僕人陸恩,圖謀以“通海”的罪名控告他。顧炎武回崑山處決了陸恩,不幸被葉方恆綁架關押,幸得友人相助才脱險。 [2] 
顧炎武為了結納各地抗清志士,北上考察山川地勢。在遊歷北方的二十多年中,然一身,足跡遍及山東、河北、山西、河南等地,晚年定居在陝西華陰。顧炎武堅守氣節,終身不仕清朝。 [2] 
顧炎武著作繁多,窮盡畢生心力寫作《日知錄》,闡述他的經世思想。《日知錄》中有句名言:“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保天下,即使是地位低賤的普通百姓都有責任)。”這表明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民族氣節。 [2] 

匹夫有責成語寓意

面對責任,人們不應該推脱,而應該培養自己那種“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愛國是一個人對祖國的深厚感情,是一種對自己的故土家園、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民族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每個人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都應抱有責任感和使命感。愛國是一個國家穩定發展並走向強盛的巨大動力。 [3] 

匹夫有責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匹夫有責”指每個人都負有責任,常與“天下興亡”連用;在句中一般作分句。 [4] 
  • 運用示例
清·梁啓超痛定罪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故中國將來一線之希望,孰維繫之,則至劬瘁至質直之老百姓即其人也。” [5] 
近代·章炳麟《革命之道德》:“案,顧所謂保國者,今當言保一姓,其雲保天下者,今當言保國。餘深有味其言,匹夫有責之説,今人以為常談,不悟其所重者,乃在保持道德,而非政治經濟之云云。” [1] 
參考資料
  • 1.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781
  • 2.    程帆主編. 成語故事[M].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2.04:98-99
  • 3.    陳立基著. 詩化智慧[M]. 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2018.12:152-153
  • 4.    匹夫有責  .漢典[引用日期2021-10-26]
  • 5.    董方奎編著. 辛亥革命百年紀念文庫 梁啓超與護國戰爭[M].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2.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