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匙葉鼠麴草

鎖定
匙葉鼠麴草是菊科合冠鼠麴草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或斜升,高30-45釐米;下部葉無柄,倒披針形或匙形,全緣或微波狀,中部葉倒卵狀長圓形或匙狀長圓形;頭狀花序多數,排列成頂生或腋生、緊密的穗狀花序,總苞卵形,總苞片污黃色或麥稈黃色,外層卵狀長圓形,花冠絲狀,花冠管狀,裂片三角形或有時頂端近渾圓;果長圓形,有乳頭狀突起;冠毛絹毛狀,污白色,基部連合成環;花期12月至翌年5月。
匙葉鼠麴草分佈於中國台灣、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等省地,美洲、非洲、澳大利亞、亞洲熱帶等國家亦有分佈,常生於籬園或耕地上。其耐旱性較強。 [2] 
匙葉鼠麴草的全草可入藥,味甘,性平, [3]  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化痰止咳等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咳喘痰多、水腫、泄瀉、赤白帶下、陰囊濕癢、蕁麻疹、癰腫疔瘡、高血壓等症狀。 [4] 
中文名
匙葉鼠麴草
拉丁學名
Gamochaeta pensylvanica (Willd.) Cabrer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鼠麴草屬
匙葉鼠麴草
命名者及年代
(Willd.) Cabrera,1961 [1] 

匙葉鼠麴草形態特徵

匙葉鼠麴草
匙葉鼠麴草(5張)
匙葉鼠麴草是菊科合冠鼠麴草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或斜升,高可達30-45釐米;下部葉無柄,倒披針形或匙形,長6-10釐米,寬1-2釐米,基部長漸狹,下延,頂端鈍、圓,或有時中脈延伸呈刺尖狀,全緣或微波狀,上面被疏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棉毛,側脈2-3對,細弱,有時不明顯;中部葉倒卵狀長圓形或匙狀長圓形,長2.5-3.5釐米,葉片於中上部向下漸狹而長下延,頂端鈍、圓或中脈延伸呈刺尖狀;上部葉小,與中部葉同形。 [5] 
頭狀花序多數,長3-4毫米,寬約3毫米,數個成束簇生,再排列成頂生或腋生、緊密的穗狀花序;總苞卵形,徑約3毫米;總苞片2層,污黃色或麥稈黃色,膜質,外層卵狀長圓形,長約3毫米,頂端鈍或略尖,背面被綿毛;內層與外層近等長,稍狹,線形,頂端鈍、圓、背面疏被綿毛;花托干時除四周邊緣外幾完全凹入,無毛。雌花多數,花冠絲狀,長約3毫米,頂端3齒裂,花柱分枝較兩性花的長。兩性花少數,花冠管狀,向上漸擴大,檐部5淺裂,裂片三角形或有時頂端近渾圓,無毛。瘦果長圓形,長約0.5毫米,有乳頭狀突起。冠毛絹毛狀,污白色,易脱落,長約2.5毫米,基部連合成環。花期12月至翌年5月。 [2] 

匙葉鼠麴草產地生境

匙葉鼠麴草分佈於中國台灣、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等省地,美洲、非洲、澳大利亞、亞洲熱帶等國家亦有分佈,常生於籬園或耕地上。其耐旱性較強。 [2] 

匙葉鼠麴草主要價值

匙葉鼠麴草的全草可入藥,味甘,性平, [3]  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化痰止咳等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咳喘痰多、水腫、泄瀉、赤白帶下、陰囊濕癢、蕁麻疹、癰腫疔瘡、高血壓等症狀。 [4] 

匙葉鼠麴草近種區別

本種常被定為多莖鼠麴草Gnaphalium polycaulon Pers.,區別是:後者植株較挺直,花序較密集。 [6] 
參考資料
  • 1.    匙葉合冠鼠曲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4-04-19]
  • 2.    匙葉合冠鼠曲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4-11]
  • 3.    劉勇,楊世林,龔千鋒主編,江西中藥資源,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12,第720頁
  • 4.    朱華,戴忠華,中國壯藥圖鑑 下,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04,第458頁
  • 5.    匙葉鼠麴草|Gnaphalium pensylvanicum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7-19]
  • 6.    丁炳揚、金川 主編.《温州植物誌第四卷》中國林業出版社,2017年07月:第400-4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