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齊石窟文化

鎖定
北齊石窟文化以位於邯鄲市的南北響堂山石窟最為著名。響堂山石窟位於邯鄲市峯峯礦區響堂寺石窟始鑿於東魏晚期,主要洞窟完成於北齊時期(550~577年)。
中文名
北齊石窟文化
完成時間
北齊時期(550~577年)
著名景點
邯鄲市的南北響堂山石窟
簡    介
文宣帝廣拓宮苑,鑿窟建寺

北齊石窟文化文化起源

北齊文宣帝高洋時期(550~559年),北齊建都於鄴(今臨漳)和晉陽(今太原)兩地,文宣帝經常往來於兩都之間,響堂山為其必經之地,因這裏山清水秀,景色優美。文宣帝在此廣拓宮苑,鑿窟建寺,興盛一時。其後隋、唐、宋、明各時期均有續鑿。石窟分南北兩處,現存石窟16座,其中10座為北齊所鑿,計有造像4500餘尊,並有大量的刻經和部分摩崖造像。

北齊石窟文化依山而鑿

南響堂石窟位於鼓山南麓,依山而鑿,其三面環山,共鑿有北齊窟7個,宋窟1個和唐代摩崖造像,造像共計3700餘尊。鼓山南麓山前建響堂寺,現存正殿、配殿、靠山樓、磚塔、僧房等建築,均為明、清建築。寺左後側沿山開鑿大小石窟7座,分上下兩層排列,上層5座,下層2座。
其中最大的華嚴洞寬6.3米,中心方柱式塔廟窟,分前後室,洞內佛像千姿百態,造型優美,同時刻有《大方廣佛華嚴經》。

北齊石窟文化遊覽勝地

千佛洞內有佛像1028尊,洞頂浮雕飛天,或手彈琵琶,或吹奏笙蕭,裙帶飄動,婀娜多姿,楚楚動人。由於戰爭和人為破壞,南響堂山石窟殘破較嚴重,佛像不同程度受損。
北響堂石窟開鑿於半山腰陡峭的懸崖上,共有9座石窟,分南、北、中3組,計有造像800餘尊。中組石窟外觀略似樓閣,內壁浮雕花卉、動物、佛像等,造型古樸典雅。

北齊石窟文化風雨侵蝕

大佛洞是規模最大者,洞寬13.3米,進深12.5米,內有坐佛高約4米,神氣秀逸端莊,線條柔和,面部平素無飾,這尊佛像雖經多年風雨侵蝕,仍舊光潔如新刻,經洞內外壁刻滿經文,旁有北齊天統四年(568年)至武平三年(572年)唐邕書寫《維摩詰經》四部,碑文隸書,筆鋒犀利剛勁挺拔。
山下建有常樂寺,現存有八角九層磚塔1座、山門、前後殿基址、碑刻等文物。山巔還有爾宮、西宮、宋金時期經幢、碑刻等文物。

北齊石窟文化文物保護

中國的佛像造型風格由北魏的簡潔、剛勁到唐代的寫神、豐滿經歷了一個漫長演變過程,而以南、北響堂為代表的北齊造像風格,承前啓後,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不可取代的位置。
文物保護:響堂寺石窟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