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昭陵

鎖定
清昭陵俗稱北陵,位於遼寧省瀋陽市皇姑區泰山路12號,是清太宗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合葬陵寢。 [4]  [6]  清昭陵佔地面積實測為318.74萬平方米,始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清順治八年(1651年)初建完成。後經康熙、乾隆各帝的增建和改建,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古建築羣,是盛京三陵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王陵寢。 [4] 
清昭陵為“前朝後寢”三進院落的建築格局,總體分為前導和陵墓兩大部分。正紅門至隆恩門為前導部分的一進院落,在正紅門外還有下馬碑、石獅、神橋、石牌坊等裝飾性建築。方城、隆恩門、隆恩殿為祭祀建築區的二進院落。寶城明樓、寶頂、地宮為陵墓區的三進院落。 [4]  清昭陵的總體佈局與單體建築、裝飾裝修均是完整而又獨具特色的,它既吸收了大量中原帝王陵寢文化,同時也保持了自身的民族特點,將漢、藏、蒙等建築文化與滿族建築文化融為一體,形成了異於關內明、清各皇陵的獨特風格,體現了早期喪葬理念逐漸漢化時的皇陵建築形式與格局,揭示出特定歷史階段下文化交流的社會背景。 [2]  [8] 
1982年2月23日,清昭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中國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2004年7月,清昭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組成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3-14]  2009年,清昭陵被中國國家旅遊局授予國家AAAA級景區稱號。 [17] 
中文名
清昭陵
外文名
Zhao Mausoleum
所屬年代
清代 [12] 
類    別
古墓葬 [12] 
開放時間
07:00—17:00(陵寢區:08:00—16:00) [16]  [19] 
景點級別
AAAA級 [17] 
門票價格
旺季:40元;淡季:20元 [18] 
佔地面積
3187400 m² [4] 
保護級別
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 [12-14] 
文保編號
2-61-6-6 [12] 

清昭陵歷史沿革

清昭陵清朝時期

清昭陵始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清順治八年(1651年)初建完成。後經康熙、乾隆各帝的增建和改建,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古建築羣。 [4] 
清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極去世後開始興建昭陵陵寢,隆恩殿建成後作為暫時安放皇太極靈柩的“享殿”,至順治帝入關前尚未形成規模。 [5]  [7] 
清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十七日,昭陵中所用太宗神位及承放神位的寶座才製成,由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率眾官員及福晉、公主等行告成禮,並依制舉行祭奠活動。同年八月定陵名為“昭陵”。 [5]  [6]  [7] 
清順治三年(1646年)正月十五日,制定了祭祀昭陵的制度。 [5] 
清順治七年(1650年),建成昭陵望柱(華表)三對和石像生六對。 [5]  [7] 
清順治八年(1651年),建成神橋、石牌坊、正紅門各一座。 [7]  昭陵主體建築初步建成,御封人工堆築的陵山為隆業山。 [5] 
清順治年間,還增建了昭陵隆恩門、東西紅門、方城、五鳳樓、東西配殿、東西配樓、滌器房、茶膳房、果房、儀仗房各一座以及角落四座。另外,焚帛亭應為清崇陵至清順治年間建造,東西跨院應為清順治至清康熙年間建造。 [7] 
清康熙二年(1663年),增建昭陵月牙城、琉璃照壁及寶頂。 [7] 
清康熙三年(1664年)至清康熙四年(1665年),昭陵聖號碑、明樓、二柱門(欞星門)、石祭台(石五供)建成。昭陵地宮竣工,清太宗正式奉安於地下。 [5]  [7]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至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昭陵神功聖德碑和碑亭建成。 [5] 
清昭陵各處建築的修建時間示意圖 清昭陵各處建築的修建時間示意圖 [7]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清昭陵也與清永陵、清福陵一樣,奉旨在紅樁外增設白樁和青樁。 [5]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昭陵增建下馬碑三對。 [7] 
昭陵建成後,有清一代作為皇家陵園,受到了清朝統治者的重視,康熙、乾隆、嘉慶、道光4帝在158年間曾經10次東巡祭祖。昭陵由清朝內務府直接管轄,特設總管衙門和關防衙門嚴加管理,後改設三陵守護大臣,統管三陵(昭陵、福陵、永陵)事宜。清朝的順治、乾隆、嘉慶、咸豐、同治、光緒各朝都對昭陵持續進行過維護和修繕。 [4]  [6] 

清昭陵民國時期

民國十四年(1925年),民國政府撤銷三陵總管衙門,昭陵由奉天省政府接收,交省警務處看管。 [4] 
民國十六年(1927年)3月8日,奉天市長李德新因擴展奉天市區,請求將北陵(昭陵)官地劃歸市區,並將北陵闢為公園。昭陵劃歸市區後,移交給奉天市政公所管轄。5月22日,經省政府批准,將昭陵闢為“北陵公園”,正式對遊人開放,成立北陵公園管理處,膳房、果房為公園管理處辦公地。 [4] 
民國十八年(1929年)5月,奉天市北陵公園管理處改稱瀋陽市北陵公園管理處。 [4] 
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在侵華日軍的扶植下,成立了偽滿洲國,昭陵又被列為“禁地”。 [4]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6月1日,北陵公園移交給偽奉天市公署,直屬陵廟辦事處管轄。 [4]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北陵公園改歸偽奉天市公署工務處管轄。 [4]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後,由國民黨瀋陽市政府工務局接管。在此期間,公園古松林木遭到了破壞,尤其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國民黨軍隊進駐昭陵,強佔陵寢隆恩殿、東、西配殿、配房等處,使古建築及各種設施受到了損壞。 [4] 

清昭陵新中國時期

新中國成立後,瀋陽市城建局、瀋陽故宮博物院、瀋陽市公園管理處等單位先後作為北陵公園的主管單位,以維護陵寢古建築羣的完整、保持陵後古松林貌為原則,對北陵公園進行了規劃建設,使北陵公園有計劃地開發建設,成為多功能、綜合性文化、休閒公園。自1980年起,在昭陵陵寢內舉辦“清帝東巡祭祖表演”,在昭陵茶膳房、儀仗房和東、西配殿等處佈置“清代八旗兵器陳列”“清太宗及皇后妃嬪等歷史人物蠟像展”“喇嘛唸經處陳列”“御用桌椅器皿陳列”等展覽,用以展示清昭陵的歷史文化。 [4] 
清昭陵全景

清昭陵建築格局

清昭陵佈局

清昭陵建築平面佈局為三進院落。正紅門至隆恩門為前導部分的一進院落,在正紅門外還有下馬碑、石獅、神橋、石牌坊等裝飾性建築。方城、隆恩門、隆恩殿為祭祀建築區的二進院落。寶城明樓、寶頂、地宮為陵墓區的三進院落。整個陵區配置亦可稱為前導和陵墓兩大部分,即“前朝後寢”的建築格局。 [4] 
清昭陵平面佈局圖 清昭陵平面佈局圖

清昭陵特點

在中原的禮制文化中,等級制度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應用在建築中,無論是房屋的開間數還是對屋頂形式、建築色彩、建築構件的使用上,均有嚴格的貴賤等級之分,不能隨意逾越,在關內明清各陵都毫無例外地恪守了這一思想。但在清昭陵中,這一思想卻有所缺失。清昭陵作為清初關外的建築羣,其單體建築上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沒有建構起嚴格、明確的建築禮制,與中原宮室建築的諸多規定不符合。例如在房屋開間數上,有奇數也有偶數,果房是兩開間,而隆恩殿與東西配殿等卻均是五開間。在對屋頂的使用上,建築的主次關係沒有與屋頂形式的尊卑進行嚴格地匹配,隆恩殿雖是整個陵寢的最核心建築,但僅是單檐歇山頂,較明樓和神功聖德碑亭的重檐歇山頂等級還要低。正紅門、隆恩門與明樓門扇上的門釘也數目各異。正紅門外東西兩側院落的硬山式入口建築,使用了斗拱,上覆黃色琉璃瓦,而滌器房等東西朝房的歇山屋頂卻未設斗拱,僅覆青瓦。方城內的東、西配樓採用了兩開間的二層硬山頂式建築樣式,這在中國古代帝王陵寢中都是相當罕見的。這些建築上的特點可能與昭陵建設初期滿族人的薄葬觀念相關,亦與剛剛入主中原的滿族統治者對中原王朝帝王陵寢的建築制度的不熟悉和不理解有關。説明早期滿族人雖然吸收了漢文化,但對於其建築等級制度文化的周密考慮和形式上的體現卻未了解到其精髓所在。 [7]  [8] 

清昭陵主要建築

清昭陵下馬碑

下馬碑 下馬碑
昭陵周圍有6座下馬碑。其中4座在昭陵陵前,2座在東、西紅門附近。陵前的4座下馬碑,2座在新開河北岸,2座在神橋橋南約100米。這6座石碑保存完好,碑的石材、造型均無大的區分。石材都是青沙石,其中新開河北岸的下馬碑碑身高4.5米,寬1米,厚0.45米,石座長2.5米、寬2.5米、高0.5米;神橋橋南的下馬碑碑身高4米、寬1.05米、厚0.45米,石座長2.5米、寬2.5米、高0.5米;東、西紅門附近的下馬碑碑身高4米、寬1.04米、厚0.45米,石座長2.5米、寬2.5米、高0.5米。碑座與碑身四角有“戧角石”,既可起到加固碑體的作用,也起到裝飾美化的作用。碑身的上下首各刻有“如意紋”,中腰開光部分為碑文。6座碑的碑文不完全相同。其中新開河北的2甬碑碑文是滿、蒙、藏、回、漢5種文體,刻有“諸王以下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字樣,碑陰與碑陽文字同出一式。其它4座是滿、蒙、漢3種文體,碑文為:“官員人等至此下馬。”昭陵在建陵之初僅有下馬木牌或用陵前石獅子和紅椿作為下馬標記。清順治八年(1651年)六月規定:凡祭陵時諸王在獅子處下馬,官員於“紅椿處下馬”。隨着陵寢制度的完善,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帝東巡盛京時決定把昭陵以及福陵、永陵下馬木牌一律改為石碑,“以昭永遠”,顯示國家“一統同文之盛”。同年九月十一日、十八日,乾隆帝分別在夏園行宮(新賓永陵附近)及盛京行宮傳旨給盛京工部侍郎,要求其立即着手辦理。還具體提出要用“滿、蒙、漢、西番、回子”5樣字式,儘快把設計圖樣畫好,送他審定。開工時間經過欽天監大臣選定為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五月二十五的寅時。屆期,三陵下馬碑工程同時破土。擔當昭陵下馬碑監修工程的是盛京工部主事長亮及員外郎麻強2人。工程歷時3個月,嶄新的下馬碑全部雕造完畢並按時立起。 [4] 

清昭陵神橋

神橋
神橋(2張)
神橋是一座3孔拱形石橋,距昭陵正紅門50米,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長47米,寬12米,原青磚鋪面(今改為條石),兩側有石雕護欄,欄板雕刻身披烈焰騰空飛翔的天馬及番草、海水江崖、花卉以及犀角等。護欄之上雕刻“寶瓶雲拱”,並有俯蓮式望柱頭,橋兩端有守橋石獅子,橋下是玉帶河。神橋是明清帝王陵寢中普遍使用的建築,既有裝飾陵寢的作用,更有實用價值。陵寢地勢基本上是前低後高,每到雨季有大量的雨水從後向前泄出,神橋下的玉帶河變成了排水的渠道,起到保護陵寢的作用。據清嘉慶十年(1805年)《盛京內務府檔》記載,昭陵神橋“歷來久遠、磚石朽爛,多有壞損處。”説明神橋在嘉慶年間已嚴重損壞。《昭陵紀實》記載:“歷年既久,坍塌之神橋處甚多,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估銀15萬兩,擬重新修築,後因用款過巨,未能舉行。現坍塌愈甚,行人怯步。”民國二十年(1931年)進行一次維修。解放後,政府將其列為文物加以維護,於1984年撥款24.5萬元進行過一次翻建。 [4] 

清昭陵石牌坊

石牌坊
石牌坊(10張)
石牌坊是陵寢中一件典型建築物,其主要作用是祭禮儀注的起點,即祭陵人進入牌坊門就進入祭祀狀態。此外牌坊也起到裝飾陵寢、增加氣勢的作用。石牌坊設在神橋北50米,正紅門前35.5米,是一座仿木架結構石雕製品,高約10.5米,全長約12.6米,4柱、3間、3樓、歇山式頂子,大脊、垂脊、大吻、走獸、垂獸、橫椽、望板、勾頭瓦件、斗拱、額坊、橫樑、欄板、獸頭、鋪首、雀替以及坊柱等全部仿照木雕做法,生動逼真。坊的正脊、橫枋及上枋、下枋還雕刻花卉圖案,如雲龍戲珠,輪、螺、傘、蓋、花、罐、魚、腸等“八寶”。還有纏枝蓮、蕃草等等,紋飾生動,栩栩如生。柱底以五對石獸作為戧杆石,其中南北相背者為獅子,東西相背者為獬豸。整個石坊雕琢精細,集平雕、圓雕、浮雕、透雕等各種雕刻技法於一體,刀法粗獷、道勁,雕工細膩,為石雕藝術精品。石牌坊的建造年代分為兩個時期。坊體建造於清順治或康熙年間,當時的石坊僅在兩端有3對夾杆石獸。而中間立柱前後的2對夾杆石獸為清嘉慶六年(1801年)增設。1988年9月中旬,為保護石牌坊用4組槽鋼對石牌坊進行加固。 [4] 

清昭陵西跨院

西跨院 西跨院
西跨院又稱省牲廳(亭)或宰牲亭(廳),坐落於正紅門西側,佔地近400平方米,建於清康熙年間,是陵寢中作祭祀準備的附屬性建築。西跨院內原有兩座建築物,為祭祀前宰殺上祭用的豬、牛、羊的宰牲亭及院落北部用來置鍋灶烹煮祭品的饌造房,清末倒塌。其遺址有基石、破損建築石料、灶台等。2004年,按瀋陽市文化局專家的意見,把饌造房遺址用特種玻璃罩罩住,供遊人參觀。跨院門為3間硬山式建築,黃色琉璃筒瓦屋面,正脊1條,垂脊4條,正脊由正當勾、串珠、帶有龍飾的脊簡、正吻組成,垂脊由當勾、串珠、脊筒、吞口獸、腰獸組成,垂脊上沒有走獸。建築為磚木框架結構,牆體由小停泥磚和白灰、青灰製成的膠結材料砌築而成,砌築方式為淌白牆,牆體下鹼部分為青磚,梢子為琉璃磚砌築,山牆外側撥兩行琉璃檐,琉璃檐之上為琉璃博縫板,室內抹石灰砂漿,外刷石灰漿兩道。門為三樘對開合扇實榻木門,門釘為六路七行。木框架結構從下至上順序依次是柱、檐枋、坐鬥枋、五踩斗拱、五架樑、三架樑、挑檐桁、檁、椽、飛、望板。柱側腳為0.08米,其中柱腳直徑為0.32米,柱頂直徑為0.29米。斗拱的鬥口尺寸為0.09米,椽、飛斷面尺寸為0.1米x0.1米。上下大木地仗為一麻五灰,油飾顏料光油三道,外罩光油一道。彩繪形式為旋子墨線小點金彩畫。整個建築在低矮台明上,台明階條石、陡板均為石質,前後均有踏跺。地面用石材鋪設。院落西牆上有一塊麒麟磚雕,雖經300多年風雨侵蝕,麒麟的頭、腳、軀幹等部位仍依稀可辨。 [1]  [4] 

清昭陵東跨院

東跨院 東跨院
東跨院又稱更衣廳(亭),坐落於正紅門東側,佔地近400平方米,建於康熙年間,與省牲廳相對稱,院內原建有門房3間,為主祭者(後嗣皇帝)謁陵進祭時按制更換祭祀衣服、休息的更衣亭,東跨院建築清末倒塌。院東牆上有一塊麒麟磚雕,與省牲廳照壁制式相同。在麒麟磚雕牆北有一門,門內為淨房。淨房是皇帝的御用廁所,建成於康熙年間,原為封閉的亭式建築,東南北3面為牆,西面為木製的4道門,枋上有斗拱,海墁天花,樑架裸露,施以彩畫。20世紀80年代御廁倒塌,現只存有遺址。方形遺址基石清晰可見,長6.4米,寬6.2米,四角鎮以圓石,石面中央有一個長約1米、寬不足0.5米的花生狀便池,這與皇宮淨房使用“淨桶”的形制不同,其完整性全國罕見。2004年按市文化局專家的意見,用玻璃罩把廁位罩住,使遺址既得到保護,又可以供遊人近距離參觀。東跨院門與西跨院門建築形式完全相同。 [1]  [4] 

清昭陵正紅門

正紅門
正紅門(7張)
正紅門亦稱前宮門、大紅門,是進入陵寢的門户,也是陵區前導部分的開始。正紅門建於清順治六年(1649年),為陵寢總門户,在石碑坊北35.5米處。正紅門全高8.775米,寬15.955米。屋頂為單檐歇山式,頂上滿鋪五樣黃色琉璃瓦,有正脊1條,垂、岔脊各4條,正脊由正當勾、串珠、帶有龍飾的脊洞、簡瓦、正吻組成,岔脊上有3走獸。直椽、直飛均為琉璃製品,其斷面尺寸大小依次為0.1米×0.1米和0.07米×0.07米,翹椽、翹飛(尺寸同直椽、直飛)及老角梁、仔角梁均為木製。正脊原有琉璃寶瓶(現已不存),是取諧音“保平”平安之意。正脊上有鴟吻,垂脊上飾仙人、龍、風等垂獸,顯示建築等級較高。檐下斗拱為仿木磚砌而成。斗拱下方用浮雕行龍、海水、垂花等裝飾,牆體為三洞拱券磚結構,明間券臉石上雕二龍戲珠,券臉下部“下鹼”部位刻有“壽山福海”及松樹、寶瓶、荷花等吉祥圖案。左右次間券臉石上雕刻雲紋,三券門門楣正中有一長方形石雕門額,門額光素無字。三座拱門均為兩扇對開合扇實榻硃紅木門。門上安裝六角形獸面“鋪首”1對,門釘為六路六行。木門地仗為一麻五灰,油飾為顏料光油三道,外罩光油一道。門洞兩壁各有一圓洞,是穿門槓用的洞口。正紅門坐落在近1米高的須彌座台基上,用石頭壘砌、油灰灌漿的須彌座有圭角、下枋、下梟、束腰、上梟、上枋6部分組成,無紋飾,三出踏跺,須彌座之上地伏、欄板、望柱均為石質,台基前後有台階三路,欄板的雕刻紋飾有淨瓶、荷葉及回紋,望柱頭形狀為寶瓶蓮瓣。拱洞內及須彌座地面均為石材鋪設,連接月台與須彌座部分是踏跺,踏跺兩側有欄板、抱鼓石。中門的抱鼓石用兩隻石獅裝飾,顯示此門的尊崇地位。在正紅門月台前,有一對平卧在無基座地面上的小石獅,這種石獅造型當屬清初地方風格。正紅門兩側分別為一字琉璃袖壁,長7.19米。所謂“袖壁”,與照壁在樣子上一致,只是不在門正中,而在門的兩側,如同衣服的袖子。袖壁正中有如意形“盒子”一個,“盒子”內鑲有升騰狀五彩琉璃雲龍,四角上鑲有琉璃岔角。影壁四周有線枋子,壁帽為琉璃帽。大紅門及東、西紅門各有嚴格的使用規制。大紅門正中一間叫“神門”,是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神靈”出入的門户,此門平日不開,只有在大祭時開啓,但也只許抬祭品和送祝板的官兵從此門進陵,其他人一概不許通過,所以人們對此門很忌諱。大紅門東側一間叫“君門”,是皇帝前來祭陵時走的門,其西側一間叫“臣門”,是祭陵大臣出入的門。東、西兩紅門是陵官或伕役走的門。但在實際使用上卻並不完全遵守這個規制。皇帝東巡祭陵並不從前面的君門和臣門出入,而走東、西紅門。 [4] 

清昭陵紅牆

紅牆
紅牆(2張)
袖壁兩旁是環繞陵寢的紅牆。紅牆四面高低尺寸不同,其南面的高度為9尺8寸,東、西、北三面高7尺7寸。總長495丈9尺(均為清營造尺,每尺合公制0.32米)。牆裙和牆頂用黃色琉璃構件裝飾,牆身為紅色。此牆又叫“紅城”或“風水圍牆”,陵寢主要建築圍在它的中央。 [4] 

清昭陵東、西紅門

東、西紅門
東、西紅門(3張)
昭陵紅牆東西兩側各有一門,分別是東紅門、西紅門,門高7.47米,寬23.18米,屋頂為單檐歇山式五樣黃色琉璃筒瓦,屋頂上有正脊1條,垂、岔脊各4條,正脊由正當勾、串珠、帶有龍紋的脊洞、筒瓦、正吻組成,岔脊上無走獸,直椽、直飛均為琉璃製品,其斷面尺寸大小依次為0.1米×0.1米和0.07米x0.07米,翹椽、翹飛(尺寸同直椽、直飛)及老角梁、仔角梁均為木製品。地面以石材鋪設而成。東、西紅門為單洞拱形磚結構,券臉石上雕刻雲紋,從門洞下鹼看,砌築方式為淌白牆,穹頂抹石灰砂漿,後刷白漿。東、西紅門四角有角柱石,下鹼上方有腰石線,門洞上方的坐鬥枋由帶有二龍戲珠圖案的琉璃件組成。門為對開合扇實榻木門,門釘為六路七行,門環為六角形,門地仗為一麻五灰,油飾為顏料光油三道,外罩光油一道。東、西紅門坐落在低矮的台基上,台基由階條石按規則排列而成。東、西紅門兩側分別為一字琉璃袖壁,袖壁正中有如意形盒子一個,盒子內鑲有升騰狀五彩琉璃雲龍,四角上鑲有琉璃岔角,袖壁四周有線枋子,壁帽琉璃帽,整個袖壁坐落在圭角之上。 [4] 

清昭陵神道

神道
神道(2張)
進入大紅門向北有3條筆直的用石板鋪成的石路,正中與“神門”連接的路叫“神道”,又名“參道”。“神道”和“神門”同樣是陵主“靈魂”出入陵墓走的道路。昭陵“神道”的起點為正紅門的中門—“神門”,終點為月牙城影壁牆,全長約325米。按明清陵寢制度,對神道有許多限制。不許從神道這端直接看到另一端的隆恩門,即從正紅門至隆恩門中間必須有建築物將兩者隔斷,這寓意“風水”一眼望不斷,修陵者採取的措施一般是在神道上修設“影壁山”及“龍風門”遮擋。昭陵神道未使用影壁山,而是在神道上修建神功聖德碑碑亭。神道和神門一樣神聖不可侵犯,除了大祭時抬祭品、送祝版、祝帛的官兵可以行走之外,其他人禁止通行。 [9] 

清昭陵華表柱

華表柱
華表柱(4張)
華表柱又有“擎天柱”“萬雲柱”等名稱。昭陵華表柱高約8米,圍1.5米以上。它的結構是由底座、柱體、雲板、天盤、柱頂、護欄等部分組成。其用途主要是裝飾和豐富陵寢建築內容,使之更有氣魄,更加豪華。華表柱3對,分別在大紅門外距下馬碑不遠的地方和在石象生之前以及在神功聖德碑碑亭之前。3對華表柱樣式有相同之處,底座都是六角形須彌座,須彌座的上下枋及束腰部位刻有云龍、仰俯蓮等紋飾。不同之處是柱體有六角形,也有圓柱形,上面的浮雕一樣,都是雲龍蟠柱紋。雕刻形象生動的巨龍,在濃密的雲水間彷彿在盤旋升騰;雲板橫插在接近柱體的頂端,是一塊長三角形綠石板,雲板上刻有密集的雲紋。陵寢外的華表上的雲板刻有“日”(東)及“月”(西)二字。在柱體頂部有一圓盤叫“天盤”,天盤之上為柱頂。柱頂有兩種,一種是桃形望柱頭頂(又稱“海石榴”),另一種是怪獸即望天犼。怪獸披麟掛甲,尾與鬃發相連,鼻子長且彎曲,渾身瘦骨嶙峋,樣子似犬非犬,作昂首蹺尾引頸高嘯狀。華表的四周有六角形的護欄,欄板上刻有“萬”字不到頭等圖案,護欄望柱有形態各異的八走獸,分別是獬豸1對、獅子1對、麒麟1對、犼1對。護欄起到保護華表的作用。 [9] 

清昭陵石像生

石像生
石像生(6張)
石像生位於正紅門內,距正紅門26.4米,設立於清順治七年(1650年),位於神道兩側,分別為石獅、石獬豸、石麒麟、石馬、石駱駝、石象。據《清世祖實錄》記載,清順治七年(1650年)四月乙酉“昭陵立象、卧駱駝、立馬、坐獅子、坐獸、坐麒麟各一對,擎天柱四、望柱二”。其中的坐獸就是獬豸。石獸間距10.9米。石獸羣統稱為石像生。石獸下面有須彌座,座高1米,長2.7米,寬1.5米,座上雕刻紋樣錦袱,四角各附一古錢。須彌座四面分別刻有石榴、卷草、寶相花等圖案。石座的精美襯托了石獸,使它們更顯得華貴而威武。石像生起到裝飾點綴陵寢的作用,也是陵前儀仗鑾駕的象徵。陵前置石像生羣,它是墓主身份地位的象徵和重要標誌。帝王作為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死後還要修建狀如皇宮的豪華陵墓,並在陵前列置石人、石獸等石雕像,儼如日夜儀衞帝王安全的“御林軍”,以顯示其至高無上的地位和皇家威嚴。 [9] 

清昭陵神功聖德碑亭

神功聖德碑亭
神功聖德碑亭(7張)
神功聖德碑亭又名大碑樓,長、寬均為11.12米,高13.05米,重檐歇山式五樣黃色琉璃筒瓦屋面,正脊1條,垂脊各4條、岔脊8條,每條岔脊有4個小獸,圍脊4條,博脊2條,正脊由正當勾、串珠、脊筒、筒瓦、正吻組成。碑亭建築斗拱為角科、柱頭科、平身科,一層為五彩斗拱,二層為七彩斗拱,鬥口為0.07米,直椽、翹椽均為圓形,斷面直徑為0.11米,直飛、翹飛為方形,斷面尺寸為0.1米x0.1米。牆體砌築方式為淌白牆,牆體四周角柱石斷面尺寸為0.635米x0.32米,高0.88米,腰線石厚度0.23米,牆面抹麻刀灰,外抹一層紅土漿。室內抹麻刀灰,外表面刷黃色漿、綠剪邊。四面牆體均有一拱形四抹隔扇門。飛檐斗拱,枋、柱、檁、椽各處均施以彩繪,一層椽頭彩畫圖案為“虎眼”,飛頭彩畫圖案為“別”字,二層椽頭彩畫圖案為“鳳眼”,飛頭彩畫圖案為“四瓣花”字,坐鬥枋由木材製成,上面施以彩繪,室外大木架彩繪形式為旋子煙琢墨石碾玉金線大點金。室內大木架繪墨線大點金,天花板圖案為金線荷花五彩岔角雲,上下大木架結構做一麻五灰地仗,油飾顏料光油三道,外罩明油一道。地面用石材鋪設。碑亭下部為方形台基,台基為石質須彌座,須彌座由圭角、地伏、上梟、下梟、上枋、下枋、束腰組成,無雕飾,須彌座四面各出有一與地面相連的踏垛(台階),踏垛5步,踏步寬0.32米,高0.16米,垂帶長度1.8米,寬0.385米,厚度0.19米,石象眼,硯窩石寬0.47米。碑亭正中立石碑,即“大清昭陵神功聖德碑”。碑通高6.67米,碑身高5.45米,寬1.76米,厚0.71米,碑頭由6條出水蛟龍盤曲在一起組成,碑額用滿、漢兩種篆體刻有“大清昭陵神功聖德碑”9個大字。碑座是龍跌(又名贔員),長4.67米,高1.11米,寬1.9米。龍跌之下的部分是地伏,為地基基座。地伏上雕刻海水江崖。地伏四角各雕一個凹形海水漩渦,每個漩渦中分別雕有魚、鱉、蝦、蟹4種水族動物。 [9] 

清昭陵祭祀用房

祭祀用房 祭祀用房
在碑樓北面東西兩側,各有2座3間青磚瓦房,是祭祀用房。東側2座,北叫茶膳南叫滌器房;西側2座,北叫儀仗房,南叫果房。4座祭祀建築形式相同,均為單房,檐歇山式3間四面出廊式布瓦屋面,正脊1條,垂、岔脊各4條,正脊由正當勾瓦條、帶紋飾的脊筒、筒瓦、正吻組成,岔脊上有4小獸。牆體由小停泥磚和青白灰膠結材料砌築而成,砌築方式為淌白牆,室外清水牆,室內牆面抹白灰砂漿,外刷白漿二道,四面出廊,柱側腳為0.05米,柱腳直徑為0.32米,柱頂直徑為0.29米。木框架由檁、柱、梁、隨枋、挑檐桁、荷葉墩、簾籠枋、正心桁組成。門為六抹對開隔扇門,窗為三抹隔扇窗,椽斷面尺寸為0.1米×0.1米,飛斷面尺寸為0.1米×0.1米。檁、柱、枋等木結構均做一麻五灰地仗,刷顏料光油三道,外罩光油一道。木門、窗刷顏料光油三道,外罩光油一道。雀替彩繪、望板、椽、飛油飾。地面由方磚鋪設而成。祭祀用房均建在台基上,台基長17米,寬12.54米,台明階條石、徒板、柱礎均為石材質,門前踏跺為兩步,踏步寬0.34米,高0.14米,垂帶寬0.34米,厚0.12米,硯窩石寬0.34米,厚0.13米。祭祀用房的作用各不相同。茶膳房是上祭時烹茶煮奶及上茶官員休息的地方,滌器房是洗滌祭祀用具的處所,果房是上祭時準備土雜果品鮮貨及上果官員休息的地方,儀仗房是皇帝謁陵時存放旗、傘等祭祀所用的儀仗之物的地方。 [9] 

清昭陵方城

方城
方城(4張)
方城始建於清順治元年(1644年),仿照盛京陪都城堡輪廓外形建造,是盛京城的縮影。城高6.15米,南北長146米,東西長120米,城上四角各有一突出的角台,上起角樓。城牆以青磚砌成。東、西、南三面有雉堞(垛口)及女兒牆,北面砌成宇牆,前後城壁正中心各有一突出的方台,上起門樓,下為門洞,南為隆恩門,北為明樓。門洞兩側有磴道可供上下。城上馬道寬5.4米,青磚鋪成,路面由外向內傾斜。方城門户森嚴,雉堞林立,儼然如一座城堡,城內有兩座配樓、兩座配殿、焚帛亭(燎爐)、隆恩殿、二柱門(欞星門)、石祭台。 [9] 

清昭陵隆恩門

隆恩門
隆恩門(4張)
隆恩門為方城的正門,由城座和五鳳樓組成,全高21.92米,寬16.07米。城座為方台式磚石結構,單體拱形門洞。建築砌築方式為淌白牆,由小停泥磚和青白灰膠結材料砌築而成,門券臉石上雕刻卷草圖案,下鹼部位刻有松石圖案,松樹老幹盤曲,狀若游龍。門洞上方鑲有帶有龍飾和風飾圖案的琉璃件,門楣正中有石刻門額,上面用滿、蒙、漢3種文體豎刻“隆恩門”3字,垛口下方鑲有精美圖案的倒掛眉子及琉璃件披水。城座建在圭角、地伏石之上,城座四角有柱角石,其斷面尺寸為0.34米×0.49米,高1.24米。五風樓坐落在城座之上,式樣頗像瀋陽故宮的鳳凰樓,為3層歇山式,面寬3間,進深2間。1層、2層有岔脊8條,圍脊8條,每條岔脊上有3走獸,3層有正脊1條,垂、岔脊各4條,岔脊上有3走獸。正脊由正當勾、串珠、帶有龍飾圖案的脊筒、筒瓦、正吻組成。正脊正中原有1只琉璃燒製的寶葫蘆,並以4條金鍊加固,這些金鍊(實際為銅鎏金)俗稱“江山萬代”。民國年間,因地方不靖,恐金鍊丟失,將其摘下交給官署保管,後不知去向。其大脊中存有寶匣,匣中除貯有當時的錢幣、金銀銅鐵錫5元寶、寶石外,尚有五色緞塊、五色線、經篇、藥材等寶物。五鳳樓木框架由柱、枋、斗拱、梁、挑檐桁、檁、椽、飛、望板組成。五彩斗拱,鬥口為0.095米,椽、飛斷面尺寸為0.12米×0.12米,斗拱分為平身科、柱頭科、角科,木攔板為2層、3層外廊圍護結構。門為兩扇對開的實榻木門,外包鐵皮,雙面銅門釘,6路8行,門上有面獸1對,並有門槓鎖閉。門前原有一座由青磚鋪成的“丹墀”,是謁陵官員行禮之處。五風樓彩繪為旋子金琢墨石碾玉金線大點金彩畫。整個大木架地仗為一麻五灰,油飾為三道顏料光油,外罩清油一道,椽頭彩畫圖案為四瓣花,飛子頭圖案為“別”字。地面用石材鋪設。 [9] 

清昭陵角樓

角樓
角樓(2張)
方城四角建有角樓。角樓全高15.965米,為2層,均為1間,單檐歇山式,黃琉璃瓦十字脊式頂,大脊正中有琉璃寶瓶,飛檐四角下各垂有鐵質驚雀風鈴,四面出廊,正面有對開兩扇木板門,二樓四面有四扇格扇門。內有木梯可供上下,地面為石材鋪設而成。角樓油飾彩繪為旋子墨線大點金彩畫,椽頭彩畫圖案為4瓣花,飛花彩畫圖案為“別”字。角樓木框架由柱、枋、平板枋、斗拱、梁、挑檐桁、檁、椽、飛、望板組成。油飾均做一麻五灰地仗,刷顏料光油三道,外罩光油一道。 [9] 

清昭陵東、西配樓

東、西配樓
東、西配樓(2張)
東、西配樓分別在東、西配殿的南側,形制相同,為二層前後出廊硬山式建築,上鋪黃色琉璃瓦,正脊1條,垂脊4條,垂脊由正當勾、串珠、帶有龍飾圖案的脊筒、筒瓦、正吻組成,垂脊上無獸。東、西配樓為磚木框架結構,作為圍護牆的砌體由小停泥磚和青白灰膠結材料砌築而成,整個牆體砌築風格為糙砌牆,梢子用琉璃件砌築,山牆外側撥二層檐,檐上安裝琉璃博縫磚,東配樓室內牆面抹白灰砂漿,外刷白漿。東西配樓木框架由柱、枋、梁、樓板、五架樑、三架樑、檁、椽、飛、望板組成。二層前後廊間安裝帶有如意淨瓶圖案的柱板,椽飛斷尺寸為0.1米x0.1米,上下二樘實榻木門,四樘欞格窗,整個建築沒有雀替,柱側腳為0.08米,柱腳直徑為0.32米,柱頂直徑為0.29米。一層油飾為石碾玉墨線大點金彩繪,二層為煙琢墨石碾玉金線小點金彩畫。木結構作一麻五灰地仗,油飾為三道顏料光油,外罩光油一道,椽頭彩畫圖案為四瓣花,飛子頭圖案為“萬”字。地面用石材鋪設。屋內木製樓梯可供上下二樓。東、西配樓為明清皇陵中昭陵所獨有的建築。 [9] 

清昭陵東、西配殿

東、西配殿
東、西配殿(2張)
東配殿在隆恩殿東廂,西配殿在隆恩殿西廂,形制相同,距隆恩殿台基18米,全高9.35米,四面出廊,面闊3間16.88米、進深2間13.9米,其下有低矮的石基座,石基由石質須彌座組成。須彌座高0.6米,門前踏跺5步,踏步寬0.33米,高0.125米,垂帶長1.76米,寬0.4米,厚0.17米,青磚象眼。東、西配殿建築砌體風格為淌白牆,由小停泥磚和青白灰膠結材料砌築而成,室內牆面抹白灰砂漿,外刷白漿。東、西配殿木框架由柱、枋、斗拱、梁、挑檐桁、檁、椽望組成。三彩斗拱,分為平身科、柱頭科、角科,鬥口為0.11米。門為四扇六抹隔扇門,窗為四扇四抹隔扇窗,柱側腳為0.04米,柱腳直徑為0.36米,柱頂直徑為0.033米。單檐歇山式五樣黃色琉璃筒瓦殿頂,正脊1條,垂、岔脊各4條,正脊由當勾、串珠、帶有龍飾圖案的脊簡、筒瓦組成;垂獸、岔獸各4個,岔脊上有5個小獸。門窗及樑柱一律以硃紅油飾。大木架均做一麻五灰地仗,刷顏料光油三道,外罩光油一道。彩畫為旋子煙琢墨大點金彩畫,椽頭彩畫圖案為四瓣花,飛子頭圖案為“萬”字。地面用石材鋪設。東配殿主要用途一是存放祝板和制帛。每年祭祖之前,盛京禮部要將祝板、制帛在大祭前一天送至陵寢,供奉於東配殿,以便大祭時向神位宣讀。二是代替隆恩殿存放神牌及祭器。當隆恩殿需要維修、彩繪時,以東配殿暫時替代隆恩殿供奉清太宗及孝端文皇后神牌。每逢大祭、小祭以及其他祭祀,一律改在此殿舉行。儘管東配殿殿內狹窄依然因陋就簡,以不失禮制為主旨。東配殿殿內存有龍亭2座、祝版1件、制帛1件、暖閣1座、御榻1個、拜褥1件,裝飾龍亭用黃緞10米均為複製品。西配殿在隆恩殿西廂,建築形式與東配殿完全相同,是舉行“忌辰”行大祭禮時供喇嘛誦經作法的場所。殿內原有方桌1張,位居殿內正中,祭祀時桌上放着一尊用白麪和菜籽油製成的喇嘛塔(大肚塔),塔對面的西牆上掛有佛像及“唐卡”(佛畫),從南至北依次為阿底峽、蓮花生、大日如來、宗喀巴、釋迎牟尼、長壽佛、四臂觀音、金剛薩埵和瑪爾巴,大多是各教派的祖師高僧和藏密中的傳奇人物。方桌南北各有低矮的條桌長凳,是喇嘛們的坐席,祭祀時敲打法器口唸經咒。 [9] 

清昭陵焚帛亭

焚帛亭
焚帛亭(3張)
焚帛亭又名“燎爐”、焚帛爐,坐落在隆恩殿西南。是一座用漢白玉雕制的小型亭子式建築。全高2.46米,正方形,邊長1.5米,歇山式頂子,南北兩面大坡,大脊正中有一火焰寶珠。花形山尖下垂一個圓環,圓環四角各有一金錢。其它如螭吻、垂脊、瓦壠、山尖、勾頭、椽望、斗拱、樑柱等全部是仿磚瓦及木結構雕刻的,形象十分逼真。亭子前面有活樞屏風門二扇,門扇早已下落不明。東西北三面山牆,有透花窗欞,關閉無隙。亭子內為“火池”,火池的下部前後各有一錢形透氣圓孔。亭子的下部是須彌座,座上雕刻有各式花紋。整個亭子造型十分精緻、細膩。焚帛亭是大祭時焚燒祝板、祝帛以及彩紙和金箔、銀箔等祭品之處。按大祭禮制規定,每次大祭要焚燒紙1萬張、金銀箔1萬錠。燒祭時主祭人要站在月台西南角的“望燎位”上觀看,以盡孝道。這件儀式叫“望燎”,是祭祀的最後一道程序。 [9] 

清昭陵隆恩殿

隆恩殿
隆恩殿(4張)
隆恩殿又稱“享殿”“饗殿”“獻殿”,是祭祀陵墓主人皇太極及孝端文皇后的神位之所。清崇德八年(1643年)九月草創,清順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定名“隆恩殿”,同時懸掛匾額。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改建。隆恩殿面闊3間,進深2間,四面出廊,為歇山式黃色琉璃簡瓦殿頂,正脊1條,垂、岔脊各4條,各條均有垂獸、岔獸,正脊上有正吻2個,岔脊上有5個走獸。隆恩殿木框架由柱、枋、斗拱、梁、挑檐桁、檁、椽、飛、望板組成。門為四扇隔扇門,窗為四扇四抹隔扇窗,七彩斗拱,分為平身科、柱頭科、角科,鬥口尺寸為0.11米。坐鬥下有獸面。柱頂沿枋兩側有雀替。柱側腳為0.05米,柱腳直徑為0.37米,柱頂直徑為0.3米。枋、椽、飛斷面尺寸為0.15米×0.15米,木墊板為透雕,圖案為八寶。室內地面用石材鋪設。整個建築彩繪為煙琢墨石碾玉金線大點金彩畫,椽頭彩畫圖案為“壽”字,飛頭圖案為“萬”字。大木架油飾均做一麻五灰地仗,刷顏料光油三道,外罩光油一道。隆恩殿內無頂隆恩殿棚不飾天花,樑架裸露,上面施以彩畫。殿內後部備有大暖閣1座,外披黃緞罩(又叫“披廬帽”),按古代帝王陵墓“事死如事生”的慣例,其形狀如寢所,暖閣內有神牀,牀上有帷幔、黃雲緞枕頭及被褥等卧具,全部用惟帝王獨享的明黃雲紋緞製成。除此之外,暖閣內還有一小暖閣,內供皇太極及孝端文皇后神牌。上面用滿、漢文寫着皇太極及孝端文皇后的廟號和諡號。暖閣之前有供案和龍紋、鳳紋寶座各1座。大祭時將神牌從暖閣移至寶座上接受祭享。供案前有五隻黑漆描金圓幾,几上擺設琺琅爐瓶五供,上面插有用鐵片製成的“靈芝”及“萬年松花”(又叫金銀花釵)。這套供器上有“乾隆年制”字樣,是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由北京總管內務府造辦處製造的,是昭陵珍藏的清宮文物之一。在龍、風寶座兩側設有宸妃、懿靖大貴妃及康惠淑妃的陪祀座,稱“福晉椅”。東西各1個,配椅2個。椅上雖無雕飾,但靠背及坐墊也均用明黃緞套。供桌上擺五供,篚盛無字的白素帛、餅餌果實等僅52器,顯示出皇家帝后妃嬪森嚴的等級差別。在隆恩殿內還設有朝燈6盞、盛皇太極御用弓箭的盛弓櫃1個及盛裝龍袍的樟木箱等等。清帝祭祖時還要瞻仰這些御用之物,緬懷祖先開國創業的艱難。 [9] 

清昭陵欞星門

欞星門 欞星門
欞星門位於隆恩殿後身,又名二柱門、沖天牌樓、照牌。照牌為夾山式,門為一間,兩邊各有一方形石柱,高約7米,直徑0.4米,石柱前後有抱鼓石。柱子的頂端有方形須彌座,座上各有一石獸。石獸坐南朝北,身上鎖着鐵鏈。兩柱外距7.82米,門寬2.1米,上頂鋪黃琉璃瓦,檐梁下為木製斗拱,橫樑下是檻框,門為兩扇對開,木板隔扇式,門扇上下有門軸和門框。 [9] 

清昭陵石祭台

石祭台
石祭台(2張)
石祭台在二柱門之後,長5.9米,寬1.6米,高約1.3米,用漢白玉雕造,造型是須彌座式。其上坊雕刻纏枝蓮及寶相花,紋樣佈置豐腴飽滿,枝葉翻卷有序。下坊雕刻花螺、法輪、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腸等“佛八寶”,石祭台周圍還刻有柿子、如意、淨瓶、鵪鶉等,寓意“事事如意、平平安安”。祭台之上有5件石雕:正中為香爐(又叫“海山”),兩側有香瓶、燭台各1對。香爐為朝冠式2耳3足,爐身浮雕坐龍、萬福如意流雲回紋及靈芝、旋螺寶珠等紋飾。腿為掏象鼻腿,造型穩重,爐中立有“紫石火焰”,兩側的香瓶上也立有紫石,寓意香煙不斷,燭火長明,大清江山萬世一系。這座祭台是大祭時皇帝或恭代祭祀的王公在此“舉哀”和獻奠酒之處。在清代,石祭台一經設立永世不許挪動。 [9] 

清昭陵明樓

明樓
明樓(6張)
明樓建於清康熙四年(1665年),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進一步修築。明樓坐落在方城北門上,全高23.58米,台基長21.054米,為重檐九脊方形碑亭式建築。牆體建築有腰線石一道,四角有角柱石,四面有拱形圓門,外牆面抹白灰砂漿,外罩兩遍紅土漿。牆體之上安裝平板枋,七彩斗拱安裝在平板枋上,斗拱有平身科、柱頭科、角科(兩層均為七彩),屋架結構為人字架,人字架上放量檁條、椽、飛、望板。鬥口為0.095米。城座門為實榻木門,門釘九路九行,城樓門為四抹透空門,沒有裙板,絛環板。屋面為垂脊歇山式筒瓦屋面,正脊1條,垂脊4條、岔脊8條、圍脊6條,垂脊外緣有排山鈴鐺、博風板,象眼內雕有綬帶紋飾,橡飛斷面尺寸為0.11米x0.11米,椽直徑為0.1米。木結構大木架均做一麻五灰地仗,刷顏料光油三道,外罩光油一道。彩繪為旋子墨線大點金彩畫,椽頭畫“虎”眼,飛頭“別”字。地面用方磚鋪設。前檐掛有匾額,上書“昭陵”2字,為滿、蒙、漢3種文字。明樓是昭陵最高建築,在歷史上幾次遭受雷火襲擊。其中最嚴重一次是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5月29日,整個明樓幾乎被雷火燒燬。樓內聖號碑也被雷火燒壞,紋飾不全,碑身出現裂痕,只好用兩道鐵箍加固。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仿造清福陵明樓重修明樓。 [9] 

清昭陵月牙城

月牙城
月牙城(2張)
月牙城又稱啞巴院,位於明樓之後,因為它的形狀如同一彎新月,故名月牙城。城高約6米(稍低於方城),邊長96米。城內空曠,只有鑲嵌在北牆正中的彩色琉璃照壁,為這座空城增添了幾分生氣。照壁正中的“盒子”內及四角鑲有象徵富貴的牡丹花,枝葉繁茂。照壁整體為琉璃製品,琉璃須彌座、琉璃線枋子、琉璃墊板、琉璃挑檐桁、琉璃椽、飛及琉璃帽,正通脊一條,由當勾、串珠、帶有龍飾圖案的脊筒、筒瓦、正吻組成,椽、飛斷面尺寸大小為0.085米。月牙城是陵寢建築佈局中方城與寶城中間出現的一個特殊空間,利用兩側磴道上下方城和寶城。 [9] 

清昭陵寶城、寶頂

寶城、寶頂
寶城、寶頂(2張)
寶城又名“羅圈牆”,是一座半圓形的城,城高6米,周長202米,青磚壘砌,上面有起象徵作用的垛口和女牆,還有為排除積水的“荷葉瓶”等設施。寶城中間有寶頂,寶頂之下為地宮。寶頂寶城中間的丘冢叫寶頂,又稱“獨龍阜”,高7米,周長約110米,用三合土(白灰、沙子和黃土)夯築而成。為效仿祖陵(清永陵)在寶頂中央栽有榆樹1棵,榆樹為20世紀80年代栽種。寶頂之下是安葬陵主寶宮的地宮。地宮在寶頂之下,是陵寢的“心臟”部位。地宮內葬的是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骨灰瓶(寶宮),沒有棺槨。 [9] 

清昭陵文物價值

作為帝王陵寢,清昭陵的總體佈局與單體建築、裝飾裝修均是完整而又獨具特色的,它既吸收了大量中原帝王陵寢文化,同時也保持了自身的民族特點,將漢、藏、蒙等建築文化與滿族建築文化融為一體,形成了異於關內明、清各皇陵的獨特風格,體現了早期喪葬理念逐漸漢化時的皇陵建築形式與格局,揭示出特定歷史階段下文化交流的社會背景。清昭陵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精華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典範,是滿漢民族建築藝術、喪葬理念相融合的實物例證。清昭陵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喪葬藝術和滿文化的演進均有着重要的意義,具有相應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 [2]  [8] 

清昭陵文物保護

清昭陵綜述

清昭陵的文物保護以預防性的修繕為主,做好日常保養和維修,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在具體的文物修繕中以“不改變文物原狀”為原則,既保護文物建築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又賦予文物建築新的生命力,同時對文物建築周邊環境進行適當整治。清昭陵在具體古建築的修繕中,能粘補加固的儘量粘補加固,能小修的不大修,儘量使用原有構件以養護為主。文物修繕風格統一,經過修繕的部位儘量做到材質相同,規格相同,色澤相仿。做到不破壞文物價值。在文物保護範圍內的拆、改、建和各種活動嚴格遵守報批制度。凡是文物保護工程,從勘測、設計到施工、監理都堅持承擔機構必須具有相應的專業資質。文物修繕工作以保養維護、搶險加固、重點修繕與局部復原為三大核心,確保清昭陵的文物歷史價值不受破壞。 [3] 

清昭陵沿革

1982年2月23日,清昭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中國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2004年7月,清昭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組成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3-14] 
2019年12月19日,世界遺產明清皇家陵寢保護與發展暨定陵博物館建館60週年學術研討會上,明祖陵明皇陵明孝陵明十三陵明顯陵明魯王陵明蜀王陵、明靖江王陵、明潞簡王陵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清東陵清西陵共14家明清皇家陵寢的保護管理單位聯合成立了明清皇家陵寢保護與發展聯盟。該聯盟作為交流與合作的平台,旨在促進明清皇家陵寢的整體保護和發展。 [15] 

清昭陵歷史文化

清昭陵相關人物

  • 清太宗皇太極
清太宗名皇太極,愛新覺羅氏。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十月廿五日,生於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縣西老城)。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母葉赫納拉氏。皇太極於後金天命元年(1616年)被封為和碩貝勒,在四大貝勒中排行第四。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初一,在瀋陽受其他三位貝勒推舉襲承汗位,紀元天聰。後金天聰十年(1636年)五月,稱帝,定國號“大清”,改元崇德,改女真為滿洲。其後將主要兵力用於對明戰爭。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猝死於盛京後宮,終年52歲。卒諡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温仁聖睿孝文皇帝,後累加諡為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温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廟號太宗。 [10] 
清太宗皇太極畫像 清太宗皇太極畫像
  • 孝端文皇后
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四月十九日生,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六月初十日,嫁給皇太極為妻。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八月初九日,生第二女温莊固倫公主馬喀塔。後金天聰二年(1628年)七月初三日,生第三女端靖固倫公主。後金天聰六年(1632年)備三宮前已立為中宮大福晉。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閏八月十六日,生第八女端貞固倫公主。清崇德元年(1636年)五月,皇太極冊立其為清寧宮中宮皇后,稱國主福晉,列五宮之首。清順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申時崩,享年五十一歲。清順治七年(1650年)二月,恭上尊諡曰:孝端正敬仁懿莊敏輔天協聖文皇后,奉安盛京昭陵。清順治八年(1651年),升祔太廟、奉先殿。雍正元年八月,加上哲順兩字。乾隆元年三月,加上慈僖兩字。全諡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莊敏輔天協聖文皇后。 [11] 

清昭陵學術研究

  • 清昭陵的人造風水
清昭陵地處瀋陽城北地勢較為平緩的地帶,雖然自西南至東北向有漸高的坡度,但並不具備清福陵那種“真山真水”和自然環境,但作為帝王陵寢又不得不講究“風水”,於是承建者只得在充分利用已有條件的基礎上對自然環境加以人工改造,以彌補其不足。主要做法是將南側的低窪地勢加以疏浚,並擴展開挖為人工河道,再將挖出的土運至北部堆成陵山,即後來定名的陵山“隆業山”,這樣便基本上具備了帝王陵寢應有的環境氣勢。與清代的其他陵寢比較,這種主要靠人工造“風水”的做法並不多見,其主要原因,應是瀋陽城周圍很難選到合適的陵址,而當時的滿族皇帝受漢族傳統風水理論的影響尚很有限,因此也未到更遠的地方去選擇安葬之地。由於昭陵建於相對平坦的地帶,所以其總佔地面積要超過永陵和福陵,而成為盛京三陵中面積最大的一座,加之陵寢建築羣和古松儀樹形成的氛圍,也具有相當恢宏的氣勢。如《盛京通志》所云:“昭陵形勢,自城之東北,疊藏層巒,至此而寬平宏敞,有包絡萬象,跨取八荒之勢。遼水右洄,渾河左繞,佳氣鬱葱,萬年帝業不基鞏焉。” [5] 
  • 清代昭陵陵寢的祭祀
按清朝制度規定,每年陵寢的大、小祭祀日很多,其中比較重要的除皇帝東巡親謁祖陵外,還有一些固定的祭日,如農曆元旦、清明節、中元節、歲暮、本陵所葬帝和後忌日(去世之日)等。此外逢國家有重要事件需要告祭祖陵也是重要祭日。這些祭典的主祭者除前來東巡謁陵的皇帝外,平時都是由欽派的貴族官員“恭代”。而陵寢官員的主要職責則是備辦好相關祭品和祭器。按規定,祭祀之日,陵寢總管、副總管則要親自檢視祭品的準備情況,並要隨祭行禮。其他官員皆有分工,各司其職:掌關防官、副關防官負責將受祭帝后的神牌(牌位)從暖閣中請出安放於祭桌前供位;膳總領進本陵皇帝膳桌、陳祭品、斟祭酒;茶總領進茶桌、供奶茶;內管領進果桌、獻粉餌;副膳領、副茶領、副內管領則負責本陵皇后的膳桌、茶桌、果桌等。防禦負責供酒、供帛和焚帛;尚膳、司香在殿內點蠟燭、遞香盒、供爵墊(擺酒用);殿前丹墀兩旁則有防禦2人,執事供役20人聽候傳喚,幫助做相關事務。此外,正紅門兩側比平時多加執事官4人,領催兵10人,負責巡查;東、西紅門加領催2人、兵8人負責巡查。由此可知,無論皇帝是否親臨行禮,昭陵的祭典都是按照相關制度規定進行,不得馬虎從事。這也成為清代瀋陽常年舉行的重要儀式之一。 [5] 
  • 孝莊文皇后未合葬昭陵的緣故
孝莊文皇后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病逝,遺命將其葬在清孝陵附近。按清朝早期葬制,皇后無論死於皇帝前後都要與皇帝合葬,同陵同穴。可是孝莊文皇后在其生前曾囑咐康熙帝道:“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另起塋域,未免勞民傷財,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去,務必於遵化安厝,則我心無憾矣”。康熙皇帝向來對祖母非常孝順,故在孝莊文皇后歸天后,沒有將其葬入昭陵,而是在清東陵修建暫安奉殿,將孝莊文皇后的棺槨安放於暫安奉殿的寶座之上,未建地宮,以土掩埋後永閉殿門,直到雍正帝將暫安奉殿改建為昭西陵 [20] 

清昭陵旅遊信息

清昭陵地理位置

清昭陵,位於遼寧省瀋陽市皇姑區泰山路12號。 [4]  [6] 

清昭陵開放時間

北陵公園:07:00—17:00,清昭陵陵寢區:08:00—16:00。 [16]  [18] 
説明。清昭陵已開發為北陵公園,前部為園林,有林木和水塘,是瀋陽市民休閒的場所,後部是昭陵主體建築。 [16] 
清昭陵(北陵)旅遊導覽圖 清昭陵(北陵)旅遊導覽圖

清昭陵門票信息

北陵公園門票(不含清昭陵陵寢區):5元(半價票為2元),清昭陵陵寢區門票(不含公園門票):40元(淡季為20元)。 [16]  [18-19] 
免票政策:身高1.3米以下兒童、70週歲以上老年人免票。 [16] 

清昭陵交通信息

公交線路:瀋陽公交136、205、210、213、217、220、227、231、242、245、265、290、393、800路北陵公園站下。 [16] 
地鐵線路:瀋陽地鐵二號線北陵公園站下。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