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野豌豆

鎖定
北野豌豆(Vicia ramuliflora (Maxim.) Ohwi)是豆科野豌豆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00釐米。根膨大呈塊狀,近木質化,表皮黑褐色或黃褐。莖具稜,被微柔毛或近無毛。偶數羽狀複葉,葉軸頂端卷鬚短縮為短尖頭;托葉半箭頭形或斜卵形或長圓形,小葉片長卵圓形或長卵圓披針形,下面沿中脈被毛,全緣,紙質。總狀花序腋生,呈復總狀近圓錐花序,通常短於葉;花萼斜鍾狀,萼齒三角形,花冠藍色,藍紫色或玫瑰色,稀白色,旗瓣長圓形或長倒卵形,先端圓微凹,中部縊縮,基部寬楔形,翼瓣與旗瓣近等長,瓣柄與瓣片近等長,龍骨瓣與冀瓣近等長;子房線形,花柱上部四周有毛,柱頭頭狀,莢果長圓菱形,兩端漸尖,表皮黃色或乾草色。種子橢圓形,種皮深褐色,6-8月開花,7-9月結果。
分佈於中國東北、內蒙古。日本、俄羅斯西伯利亞及遠東亦有分佈。生於海拔700-1500米亞高山草甸,混交林下,林緣草地及山坡。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北野豌豆
拉丁學名
Vicia ramuliflora (Maxim.) Ohwi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3] 
豆目
豆科
野豌豆屬
北野豌豆
命名者及年代
(Maxim.) Ohwi,1936

北野豌豆形態特徵

北野豌豆
北野豌豆(7張)
多年生草本,高40-100釐米。根膨大呈塊狀,近木質化,直徑可達1-2釐米,表皮黑褐色或黃褐。莖具稜,通常數莖叢生,被微柔毛或近無毛。偶數羽狀複葉長5-8釐米,葉軸頂端卷鬚短縮為短尖頭;托葉半箭頭形或斜卵形或長圓形,長0.8-1.2 (-1.6) 釐米,寬1-1.3釐米;全緣或基部齒蝕狀。小葉通常 (2) 3 (-4) 對,長卵圓形或長卵圓披針形,長約3-8釐米,寬約1.3-3釐米;先端漸尖或長尾尖,基部圓或楔形;下面沿中脈被毛,全緣,紙質。 [4] 
總狀花序腋生,於基部或總花序軸上部有2-3分支,呈復總狀近圓錐花序,長約4-5釐米,通常短於葉;花萼斜鍾狀,萼齒三角形,僅長0.1釐米,比萼筒短5-6倍;花4-9朵,較稀疏,花冠藍色,藍紫色或玫瑰色,稀白色,旗瓣長圓形或長倒卵形,長1.1-1.4 (-1.8) 釐米,寬0.7-0.8釐米,先端圓微凹,中部縊縮,基部寬楔形,翼瓣與旗瓣近等長,瓣柄與瓣片近等長,龍骨瓣與冀瓣近等長;子房線形,花柱長約0.5釐米,上部四周有毛,胚珠5-6,柱頭頭狀,子房柄長約0.1釐米。莢果長圓菱形,長2.5-5釐米,寬0.5-0.7釐米,兩端漸尖,表皮黃色或乾草色。種子1-4,橢圓形,直徑約0.5釐米,種皮深褐色,種臍長相當於圓周的1/3或1/2。花期6-8月,果期7-9月。 [2] 

北野豌豆主要變種

遼野豌豆(變型)本變型與原變型區別在於花序軸及其分支的花梗縮短,花簇生於葉比或呈頭狀。產遼寧帕巖、鳳城,本溪等縣及山東昆嵛山。生於林下、灌叢及林緣、水邊。模式標本採自遼寧鳳城。 [2] 

北野豌豆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東北、內蒙古。日本、俄羅斯西伯利亞及遠東亦有分佈。生於海拔700-1500米亞高山草甸,混交林下,林緣草地及山坡。 [2] 

北野豌豆主要價值

全草:散風祛濕,活血止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