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莊遺址

(山東省煙台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北莊遺址,位於山東省煙台市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大黑山島北莊村東北部,它北依峯台山,南接一季節性小河,東臨大海。峯台山為一盾型山包,海拔高70米,其南麓地勢平緩,周圍的溝壑及南部海岬地帶大多發育着第四季中更新世以來的黃土,形成多級台地。遺址及現代北莊村均分佈其上。遺址南北長160米,東西寬140米,總面積約2.24萬平方米。 [3] 
北莊遺址的文化內涵豐富、延續時間長,歷經北莊一期、北莊二期和龍山文化、嶽石文化,前後延續數千年之久。在各期文化遺存中,以北莊一期、北莊二期的遺存最為豐富,包括房址、灰坑、墓葬等遺蹟及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等實物資料。北莊遺址的發掘,開創了膠東考古工作的新紀元。 [1] 
1996年11月20日,北莊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中文名
北莊遺址
地理位置
山東省長島縣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
佔地面積
約 22400 m²
保護級別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4-0010-1-010

北莊遺址歷史沿革

1980年春,發現北莊遺址。
1980年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北京大學、煙台地區文管會、長島博物館聯合對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
1981年秋,由北京大學、煙台地區文管會、長島博物館聯合考古隊對遺址進行試掘。
1982 年秋至1987年春,先後對該遺址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正式發掘。
1987年,《考古》第5期公佈了1981年、1982年兩次發掘情況。 [3] 
北莊遺址

北莊遺址遺址特點

北莊遺址早期與一期的房址均為半地穴式,平面多為圓角方形或圓角長方形。據其形制大小,一般可分為兩種類型。I型,又稱大房子。此類居住面積較大,一般在15~20平方米,其特點是在居住面上環四壁築有一土台,高出居住面30~50釐米(其寬亦然),枱面一般經多次加工,表面塗泥抹平。發掘時常有石器、陶器、骨器等出土,估計是用來放置工具和日用器具的;房子的柱洞,均有規律地對稱分佈在土台內側。此類房子一般都有門道,門道斜坡形,門向以東南向為主。II型,又稱小房子。居住面積較小,最小者僅4平方米,室內無土台,個別小房子甚至沒有門道。在所有發現的房址中,無論是I型還是II型,其建築方法大體相同,其特點主要表現在:1、房屋的承重結構與維護結構有一體和分離之分。一般房址中間均有一箇中心柱,柱洞較大(個別大房子有兩個柱洞)。其中承重與維護結構分離的房址,四周約距牆體三分之二處,對稱排列着若干輔柱,輔柱之外另築有土牆,矮牆一般為木骨泥牆。2、屋內的居住面製作考究,一般經多次鋪墊砸實,表面則施以細黃土和料疆石攪拌成的“混凝土”夯實抹平,再用火燒烤,其表面平整光滑堅硬。3、屋內一般有多個火塘(灶)和儲火坑。火塘一般靠近牆或土台,形狀有半圓形和箕形。從其房址的牆、柱結構及少量的建築遺物推測,北莊的房子屋頂可能以圓錐形為主,所有的房椽均以中心柱為主心點,呈傘狀架設在中心柱與輔柱之間,中心柱一般高於輔柱,椽檁等建築物材料多用圓木或木板(從紅燒土塊上印有的木板痕跡看,北莊人已發明了木板加工技術),屋頂面可能敷以海帶草。
整個村落,從佈局上看,大體可分為南北兩區,兩區之間是一條南北寬10米,東西長60米的深溝,溝中厚薄不等地堆積着大量的紅燒土塊。溝兩側約35米寬的範圍內分佈着數十座灰坑和窖穴,在兩區中,房屋佈局有一定規律,可以分組,在組與組之間又被一系列灰坑和窖穴羣所間隔,這種村落佈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當時北莊人的社會組織結構和社會生活。墓葬發現多為北莊二期墓葬,其中合葬墓4座,埋葬人數有50餘人至10餘人不等,規模較大,大多為二次遷葬,僅有一座墓為一次遷合葬。這種多人合葬習俗與山東兗州王因、河南安陽後崗、陝西渭南史家等遺址情況相似。 [3] 

北莊遺址文物遺存

大汶口文化層出土的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其次為夾雲母、夾滑石陶,器表以素面為主,磨光陶較少,但磨光陶與紅衣陶數量較前增多;紋飾主要有附加堆紋、劃紋、壓印紋、弦紋。藍紋、鏤孔等;有彩陶;主要器形有罐形鼎、袋足小流鬹、侈口罐、高領罐、雙耳罐、鏤孔豆、敞口平底缽和器蓋。考古界稱為“北莊二期文化”。根據放射性炭索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在公元前3100年前。
北莊一期文化堆積較厚,多次發掘所發現的90餘座房址、140多個灰坑和60餘座墓葬,大多屬於這個時期。房址一般呈圓角方形半地穴式,木骨泥牆,大者20餘平方米,小者不足5平方米,門道一般設在東南或西南部、灰坑有橢圓形和圓形兩種,多呈鍋底形,有的呈簡形。墓葬大多是土坑豎穴單身葬,有少數二人合葬和多人二次葬,其中一墓有14具骨架,分兩排埋葬。出土器物有石、骨、角、蚌、陶器。石器以琢製為主,僅刃部磨光,有斧、鏟、錛、鑿等器形。陶器以夾砂紅褐陶為主,泥質陶較少;器表以素面為多,紋飾主要有壓印紋、附加堆紋、乳丁紋和劃紋;有彩陶,以黑色單彩為多,復彩較少,器類有盆形鼎、釜形鼎、無流實足鬹、小口罐、三足缽、簡形罐、盆、三角觚形杯、豆等。小口罐腹部多飾對稱的鵬菇狀把手或鼻形耳。 [6] 

北莊遺址歷史文化

北莊遺址,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延續時間長。根據發掘的地層關係及對出土器物的類型對比研究,北莊遺址大致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其早期屬新石器時代,中期為嶽石文化,晚期為戰國時期。其中,新石器時代遺存是遺址的主體,可分為北莊早期(相當於邱家莊一期)、北莊一期、北莊二期和龍山文化四個階段。 [3] 
北莊遺址作為膠東地區最典型的史前聚落遺址,並在原址上建起了北莊遺址博物館,成為中外學者進行文化學術交流和遊客瞭解膠東古老文化的重要場所。 [1] 

北莊遺址文物價值

北莊遺址作為一處海島上的原始社會村落遺址,規模之大,保存之完整、遺存之豐富,在中國實屬罕見,是中國考古工作的重大發現。北莊遺址所揭露的史前村落,反映的是中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從繁榮走向解體的歷史過程,它真實地記錄下了遠古時代人類社會中的社會關係、社會組織結構及社會生活面貌,為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3] 

北莊遺址文物保護

1996年11月20日,北莊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00年,由國家文物局和地方政府聯合,於該地原址建成“北莊史前遺址博物館”。 [5] 

北莊遺址榮譽稱號

2021年10月,北莊遺址項目入選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文物局)主辦,山東省考古學會承辦的“山東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 [2] 

北莊遺址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北莊遺址位於山東省煙台市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大黑山島北莊村東北部。 [3] 
  • 交通信息
煙台市內乘坐長島西三鄉線至大黑山站後步行約760米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