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美大槽

鎖定
北美大槽是指北美東岸(80°w)附近對流層中上部常定的西風大槽。北美大槽、東亞大槽與歐洲東部大槽是冬季北半球中高緯度西風帶的三個多年平均槽,也是常定的三個超長波槽,在對流層高層尤為清晰,但後者較前兩者為弱。夏半年變為四槽的時候雖然也有存在但是位置略偏東移,強度也遠遠不如冬季。
中文名
北美大槽
外文名
deep trough of North America
地    址
北美東岸(80°w)附近
性    質
對流層中上部常定的西風大槽
定義
【北美大槽】北美東岸(80°w)附近對流層中上部常定的西風大槽。
北美大槽、東亞大槽與東歐槽均是冬季北半球中高緯度西風帶的三個多年平均槽,也是常定的三個超長波槽,在對流層高層尤為清晰,但強度北美大槽要弱於東亞大槽,強於東歐槽。
夏季西風帶顯著北移,在較高緯度出現四個平均槽,北美大槽位移略微偏東,但強度已顯著減弱。至於東亞大槽、北美大槽、歐洲小槽及太平洋中部大槽這些超長波槽的成因,一般認為是海陸温差的熱力作用以及大地形的動力作用對大氣運動影響的結果。
北美大槽是影響北美大陸及北大西洋天氣的主要大型西風擾動,它的更新可以導致南北大規模冷暖空氣的交換和相互作用,激發和加強了氣旋活動,並使氣旋族沿大槽前的西南氣流中的小槽波動向東北方向移動和發展;冰島低壓所在地是這一地區氣旋出現頻率最高、強度最大的氣旋活動中心,為北美地區温帶氣旋的彙集地,與阿留申低壓活動中心遙相對應。
北美大陸地面的冷高壓在槽後偏北氣流引導下移向南方,加上地形因素使得北美大槽影響地區成為北美大陸移動性反氣旋主要活動中心之一,與西伯利亞反氣旋活動中心(對應東亞大槽)遙相對應。而位於北美西部的落基山不僅對北美大槽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動力作用(類似青藏高原,但規模遠比青藏高原小,對西風帶的影響力也不如青藏高原),而且與北美大陸多高空切斷冷渦,以及當高空冷槽越過落基山,在平原地區易於激發地面氣旋的再生相強對流天氣的高頻生成等均有密切關係,但這與東亞大槽活動時所對應的災害性天氣仍有明顯差異。
夏季雖然墨西哥高原上空也會形成一個類似於南亞高壓的高層副熱帶高壓暖中心(稱為墨西哥高壓),但由於面積小,強度弱,對北美大槽的推移作用很小,因此夏季北美大槽除了強度大減之外位置基本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