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社東村

鎖定
北社東村,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宏道鎮下轄行政村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位於定襄縣東北部30千米處,村域面積4.9992平方千米。 [1-2] 
北社東村北面背靠龍山,東有兔嘴山,西有馬鞍山,三山環圍;南部有滹沱河、同河流過;村東有山坡地叫澗東,被山水沖積成7個扇形盆地,形成龍頭鳳尾的地形。北社東村村落總體格局分為建於清代至民國年間的原五街和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新建三街,老街風貌基本保持不變。北社東村地處同川丘陵地帶,土壤中含有磷、鈣等礦物,適宜果木栽培,是自古聞名的犁果鄉之地,每年伏水節(初伏第一天)廟會演出的大馬社火,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北社東村主要景點有洪福寺、龍宮聖母歇馬殿、關帝廟等。 [1]  [3-5] 
2016年12月9日,北社東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國家旅遊局列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2] 
   
中文名
北社東村
村落屬性
行政村
所屬政區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宏道鎮
村域面積
4.9992平方千米
形成年代
元代以前
主要產業
農業、種植業、林業、養殖業
保護級別
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等7部門
批准時間
2016年12月9日
主要景點
洪福寺、龍宮聖母歇馬殿、關帝廟等

北社東村歷史沿革

兩千六百年前,北社東村已有人類繁衍生息。 
北魏時,同川稱秀容川,下轄北社東村地區。 
隋代時,置銅川縣,下轄北社東村地區。 
唐代時,該村曾屬五台。
宋景德二年(1005年),同川歸屬崞縣,同川分五鄉,北社屬崇仁鄉;東村屬代州崞縣。
明永樂年間,同川分為五都,東村屬崇信都;北社屬崇仁都。
清代,北社東村屬忻州、崞縣。
民國年間,北社東村屬崞縣九區。民國二十五年(1946年)7月,宏道七村由崞縣劃給定襄。
1950年,北社東村屬崞縣。1953年10月正式劃給定襄,成立宏道六區,北社東村屬宏道六區。
1954年3月,撤銷區,全縣共42鄉,成立北社鄉。下屬:北社東、北社西、平東社、南社四村,鄉政府設北社西村。
1958年9月,全縣成立6個“人民公社”,宏道成立“東風人民公社”,該村成立北社東大隊,下分四個生產隊。
1961年8月,忻定分置後,定襄縣為15個公社,該村屬宏道公社。
1968年至1978年“文化大革命”期間,該村成立“革命委員會”。
1984年8月,宏道改鎮,該村成立北社東村民委員會,村首稱:村民委員會主任。 [6] 
北社東村

北社東村地理環境

北社東村位置境域

 北社東村位於定襄縣東北部,距縣城30千米,地處定襄、五台、原平三縣的交界處,東距“雞鳴三縣”的濟勝橋4千米,西至宏道4千米。北面以龍山往北1千米,與原平縣為界;東面以兔咀山與五台縣瑤池村為界;東南1千米與平東社村為鄰;南隔同河與南社村為鄰;西面以“碾子溝”中段及南堡以西,與北社西村為近鄰,村域面積4.9992平方千米。 [1] 
北社東村

北社東村地形地貌

北社東村位於忻定盆地東北邊緣,屬半坡、丘陵地貌,海拔752米。 [1] 

北社東村礦產資源

北社東村龍山根部有石灰石,可燒石灰、水泥;龍山腰部有鎂石礦、硅鐵礦,但品位不高。兔咀山山石可粉碎石子,供建築用料。楊家崖有膠質粘土,可做澄泥硯。另有少量乾子土,可做白粉料。 [4] 

北社東村氣候

北社東村屬温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四季明顯,日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全年降水量約400毫米,冬季平均氣温在10℃以下,最低零下20℃;夏季平均18℃,最高30℃。全年無霜期180天。 [4] 

北社東村水文

北社東村村前同河流過,在村東2千米處匯入滹沱河,村前為同河沖積平原,土地較平坦,易於引水灌溉。村中地下水源豐富,水質優良,全村80%的土地可澆灌。 [4] 

北社東村村落特色

北社東村選址理念

北社東村北面背靠龍山,東有兔嘴山,西有馬鞍山,三山環圍,形成一個簸箕狀的向陽坡地,由北向南逐步降低,南部滹沱河、同河流過,地勢開闊。村東有一塊約2平方千米的山坡地叫澗東,澗東被南北向七溝分割成七溝八梁、崎嶇不平的山坡地,山根處又被山水沖積成7個扇形盆地。村子背山面水,民國年間泉水長流,樹木葱蘢,有龍頭鳳尾的地形,古人認為是一個風水寶地。 [4] 
北社東村

北社東村空間佈局

北社東村在清代至民國年間,分五街即后街(中和街)、大街(世宦裏)、東咀街(人和街)、寺東街、南堡街。其中中后街、大街、東咀街三街連成一片,寺東街與南堡街各成一片。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於人口的不斷增加,原五街已經不可容納,在村之東、南又開闢新建三街,即東風街(東溝崖)、東溝街、前街。村內重要公共建築主要為寺廟、祠堂、戲台等不均勻地散佈在村中。 [4] 

北社東村人口

據2020年5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北社東村以漢族為主,有户籍人口1230人,常住人口968人。 [1] 

北社東村經濟

20世紀50年代前,北社東村種植雜糧,以食為主。主糧有高粱(披頭、牛心等)、穀子、 糜子(紅、白兩種)、玉米。夏糧有小麥、大麥(草麥)。莜麥少量種植,蕎麥作回茬種植。豆類有黃豆、黑豆、綠豆、蓮豆、豇豆、豌豆等。蔬菜有青菜、葱、韮、黃瓜、蔓菁(醃菜用)、山藥等。瓜類有南瓜(北瓜)、西葫蘆、瓠子,生食瓜有西瓜、香瓜(燈籠紅)、中瓜等。經濟作物有麻、紅棗、棉等。
20世紀60—80年代,北社東村種植中經濟作物增加。食糧有高粱、玉米、穀子、紅糜等。豆類有大豆(大黃豆、綠青豆)蓮豆等。蔬菜類有西紅柿、紅薯、花生。除傳統菜外,擴大種植有茴子白、茄子、青椒、芥菜、蒜等,山藥種植漸少。經濟作物有兩雜制種(高粱、玉米)、紅辣椒、紅棗、西瓜、棉花。
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北社東村種植以出售為主,按市場調節。主要種植玉米、梨、果、葡萄、西瓜、西紅柿、花生、葵花、蓖麻等,及茄子、青椒、豆角、芹菜等,白菜種植以自食。 [7] 
據2020年5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北社東村村集體年收入60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5360元。 [1] 

北社東村主要景點

北社東村主要景點有洪福寺、龍宮聖母歇馬殿、君子鄉關帝廟、李楠祠堂、堡牆等。
北社東村主要景點
景點
簡介
圖片
洪福寺
建於宋代之前,坐北朝南,四面圍築城堡,堡牆高10—12米。磚木結構,懸山屋頂,花琉璃獸脊,前檐下柱頭斗栱六組。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東西配殿各五間,寺內還有聖化寺、古碑、烽火台等古蹟。 [5] 
龍宮聖母歇馬殿
坐北向南,分四進院,東邊為子孫聖母殿,西邊為龍洞聖母殿各三間,再兩邊是鐘鼓樓,所有建築一字排開。過側門上後院,有玉皇廟三間,南有廣場大戲台。 [5] 
君子鄉關帝廟
高二層,底層不做房間使用。建國初三尊塑像被毀,廟做民校。後牆及屋頂垮塌,後村民修繕,並請人重塑雕像。 [5] 
君子鄉關帝廟 君子鄉關帝廟
李楠祠堂
位於南堡中,建於高地上,上十餘級台階。 [5] 
堡牆
村內有多處堡,防禦外敵。其中,崇仁堡於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築成,堡牆外高內低,外高10米,內高3—5米,正殿後北牆內高僅1米。 南堡位於北社東村南,建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4年),是明代都御史李楠的官廳老宅,堡牆以黃土築成,外高約10米,周長約650米,佔地四十畝。東原堡又稱新堡,據載為李徽於清雍正元年所建,堡牆高7米,佔地4畝。 [4] 

北社東村歷史文化

北社東村歷史人物

李瓚,字重器,號愚齋。生於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卒於正德十年(1515年),享年七十歲。明成化七年(1471年)中舉人,明弘治三年(1490年)中進士。李瓚是北社東村李氏第一個進士,後人稱他為“進士爺”。 [6] 
李楠,字子梁,號龍峯。生於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卒於天啓七年(1627年),享年七十八歲。明萬曆四年(1576年)舉人,五年進士。明萬曆五至十八年(1578年—192年)歷任刑部主事、湖廣副司、鳳陽太守、保定知府等職。從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調任西北,經23年曆任陝西布政司副使(副省長)、陝西按察使、肅州道副使、陝西布政使(省長)、以延推任都察院副都御使、陝西巡撫。成為西北四省(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的軍政統領人。任職期間以治理軍務、政務、守衞邊防、屯田興農、興修水利、裕民強邊為己任,足跡遍佈西北。 [6] 

北社東村傳統民俗

  • 節慶活動
春節,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一過臘月二十三,北社東村人家中便大忙起來,打掃家、攤“攤飯”,做豆腐、趕集市、買新衣、辦年貨。除夕這天更忙,打掃院子、壘旺火、貼對聯、掛燈籠。晚上包好餃子熬年夜。春節這天,五、六點起來,換新衣、點旺火、“接神”、擺飯、點香焚紙,大放鞭炮,“接神”完了,全家人吃餃子。初二日早晨“接財神”,又重擺香火,放鞭炮,同樣隆重。從初二日起,女兒回孃家拜父母,男女走親戚相互拜年,直延續到初十日。
元宵節,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北社東村各家仍在神前點香燭。街頭搭綵牌樓,掛燈籠,糾首們在神棚內供“瘟神”、擺燈山,十四日“天下太平”、十五日“人口平安”,十六日“五穀豐登”,無子者藉此端燈。街頭點旺火,晚上大放“焰火”、鞭炮。 
清明節,捏“寒燕兒”,插在圪針上。北社東村人上墳祭祖,墳上插紙吊幡,供饃需內包有根青菜、黑豆、大米,意為人家興旺、子孫昌盛。孩子戴“紅花串”(由七色布剪成銅錢大串起來)用以驅災避邪。
端午節,傳説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愛國詩人屈原的。北社東村人提前一天包粽子,用黃米、紅棗、葦葉包裹蒸煮熟。鄰里互相贈送。門上插艾草,意為避邪。
七月十五,又叫“中元節”,上墳祭祖。北社東村家家蒸“壽桃”,贈老年人,“麪人”贈孩子。前一天挽“麻物兒”(麻、谷、糜等捆成把)扔房檐上。又祈求五穀豐收。上午在田禾上掛五色紙,祈避風雹等災害。
中秋節,北社東村家家購買月餅,親友相互贈送。晚上明月高照,院中擺供桌,擺上月餅,瓜果祭月。祭畢,全家分吃,並賞月。“八月十五殺韃子”,據傳,元代時韃靼人欺侮漢人,家家在麪餅內包了紙條,互送聯絡,統一行動,殺死韃子。 [8] 
  • 婚喪嫁娶
婚嫁,舊時代直至1952年婚姻法頒佈前,北社東村婚嫁多是父母包辦,講究“門當户對”。擇日“送啓”,媒人將錢物、聘禮和“啓貼”送女家,女家寫回帖,算是定了婚事。娶親吉日定後,雙方都要大事準備,男家除了安親戚朋友外,還要預定響器、車馬轎子等。前一兩天就要借桌凳、蒸饃饃、炸油糕、備宴席、打花餅。席面普通是“四盤五碗”,上等人家備“六六席”,院中搭棚布,綁彩排樓。 [8] 
喪葬,北社東村長者逝後,先事裝裹入殮,燒了“炕沿紙”,安放在棺材內。然後,掛出“倒頭紙”,貼出“吊掛”。多寫“嗚呼哀哉”,“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由二兒子送白布到主子家,各親戚家去報喪。三天時,家人與主子家商定出殯日期。死者一般停放五、七、九天,年高者“探三七”。這些天要打墓穴,定向器、做紙雜、備酒席,佈置靈堂,並貼出“止禮單”、“執事花名單”等。 [8] 
  • 祭祀崇禮
北社東村各家院門口有“土地廟”,院中有“天地神”位,家中有“灶君神”龕 、“大仙爺”、“財神”、“佛祖”等。房頂有“吉星神”。養牲口的供“馬王爺”、有井的供“井神”等等。街道上有“五道將軍廟”,各街有“燈山樓”供瘟神。 [8] 
  • 特色文化
伏水廟會,始於明代,經清代,盛於民國年間。參加村眾之多,規模之大,在定、崞、台地區堪稱第一盛會。伏水廟會是每年的伏日(署伏第一天),同川八十三村半,按“十二相”分成十二大組,每年一組,在北社東村龍宮聖母歇馬殿前輪流跳社。社主帶供祭品、社火隊、戲劇等來廟供祭並演出。 [8] 
大馬社火,始於明代,又叫盔甲社火,主要在伏水節龍王宮前敬神演出,是流行於定襄縣宏道及原平同川一帶傳統的民間文藝形式。屬廣場表演的啞劇,如戲劇一樣要勾臉畫譜、披鎧甲、戴頭盔、背靠旗、手執刀槍,通過佈陣、對打、作架勢等表演,再現古代戰場的作戰場面。2013年12月被列為山西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3]  [8] 
大馬社火
拳功社火,始於清代,興盛於民國年間,在春節、元宵節演出。內容多以武俠小説故事,如《水滸》中“魯智深大鬧五台山”等,“楊向武盜九龍杯”及《小五義》《七俠五義》等故事。 [8] 
跑船,在北社東村盛行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船體由竹杆、高粱杆紮成,外包彩布,上飾“白菜燈”、紙花等,一隊五至七船,各配“划船者”一人,隧尾配手推彩車一隻。演員在八音吹奏下,擺動船體,顯得輕盈飄逸,開始轉場子,接着是演唱。 [8] 

北社東村文物古蹟

洪福寺
洪福寺(2張)
洪福寺,屬五台山下院,建於金代。據經幢記:宋紹聖二年(1095年)至宋宣和七年(1125年)間曾大修,“廊宇佛像一新”。歷經明、清修繕,部分仍保存完好。洪福寺山門穿堡牆而過,山門前32級台階,正殿間築於長22米,寬18米,高1.5米的石砌高台上。補間斗栱五組,結構嚴實,造型美觀。中間懸匾題:“毗盧真境”是清代李航之所書。中間三間為隔扇門,兩邊間是直稜窗。正殿內壁有釋伽牟尼佛,普賢、文殊菩薩等9尊佛像。2001年6月25日,洪福寺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9]    [4] 
民間傳説:在唐、宋時,北社村居住馬姓居民,這馬家有叫馬十王的在朝大官,他立志在北社建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他拿出全部積蓄,又變賣家財,從皇宮請來設計師,繪出圖樣,又購買材料,請來匠人,開始施工建築。五間大殿屋架建成後,屋頂還未覆蓋,已料盡銀絕了,正悔恨不該建如此浩大的工程,正在焦急,隨手拎起一大錘,向一塊巨石狠狠砸去,巨石啪咧一聲響,裂作兩半,不料從中掉出一個黃澄澄的金元寶,金光四射,光彩奪目。他捧起金元寶驚喜萬分,大喊一聲“天助我也”,即將元寶出賣繼續施工,把洪福寺全部建成,最後竟無剩分文。從此,民間就有:“馬十王建洪福寺——盡葫蘆倒”的説法。 [4] 
北社東村

北社東村旅遊信息

北社東村交通

北社東村位於定襄縣東北部,距縣城30千米,位處定襄、五台、原平三縣的交界處。 [10] 

北社東村導覽

北社東村分五街,即后街(中和街)、大街(世宦裏)、東咀街(人和街)、寺東街、南堡街。其中后街、大街、東咀三街連成一片,寺東與南堡各成一片。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