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火燒蘭

鎖定
北火燒蘭(Epipactis xanthophaea Schltr.),地生草本,蘭科火燒蘭屬植物。產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和山東。生於海拔約300米的山坡草甸或林下潮濕地上。全屬約20種,主要產歐洲和亞洲的温帶及高山地區,北美也有。
(概述圖來源: [1] 
中文名
北火燒蘭
拉丁學名
Epipactis xanthophaea Schltr.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天門冬目
蘭科
火燒蘭屬
北火燒蘭
保護級別
列入CITES附錄 Ⅱ
拼    音
běi huǒ shāo lán

北火燒蘭形態特徵

北火燒蘭線稿圖 北火燒蘭線稿圖
地生草本,高4.0-60釐米;根狀莖粗長;根聚生,細長,有時散生在老的根狀莖上。莖直立,無毛,中、下部具3-4枚鱗片狀鞘。葉着生於中上部,5-7枚,互生;葉片卵狀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6-13釐米,寬3-5釐米,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鞘狀並抱莖,向上葉逐漸變小,過渡為花苞片。總狀花序長7-10釐米,具5-10朵花;花苞片葉狀,卵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下部的較花長近1倍,向上逐漸變為短小;子房和花梗長約1.5釐米;花較大,黃色或黃褐色,較少淡紅色;中萼片橢圓形,長約15毫米,寬約6毫米,先端漸尖;側萼片斜卵狀披針形,長、寬與中萼片相等或稍大,先端長漸尖;花瓣寬卵形,長約12毫米,寬約8毫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唇瓣長約15毫米;下唇兩側各具一枚長約6毫米,高約5毫米的半圓形裂片;上唇近長圓形與下唇之間以一短的關節相連,長約6毫米,寬約5毫米,先端圓鈍,基部兩側各具一枚近三角形的附屬物;附屬物長約3.5毫米,寬約3毫米;蕊柱長約6毫米(連花葯);花葯卵形,長約3毫米。蒴果橢圓形,長約2釐米。花期7月,果期9月。 [2]  [4] 

北火燒蘭生長環境

北火燒蘭主要生長於海拔約300米的山坡草甸或林下潮濕地上。 [2] 

北火燒蘭分佈範圍

北火燒蘭產自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和山東。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