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海港

鎖定
北海港地處廣西南陲,南海北部灣畔,是廣西對外開放的重要港口。至1995年底,北海港港區陸域面積15.71平方公里;有碼頭泊位11個,碼頭總延長為1218.5米,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6個,最大靠泊能力3.5萬噸;庫場面積8.2萬平方米;裝卸機械52台(套)。
中文名
北海港
地理位置
地處廣西南陲,南海北部灣畔
面    積
15.71 km²
著名景點
北海銀灘
海岸線長
562公里
貨物吞吐量
5300.6萬噸(2023年) [7] 

北海港歷史沿革

北海港古稱海門,原為合浦郡門户。漢武帝鼎元四年遣路博德率水軍由番禺至合浦,開 闢了廣州至合浦航線,促進了合浦港口的發展。唐代,港口主要位置移到南流江出海口附近 的海門鎮(今廉州鎮)。明朝初期,港口的主要埠地逐漸為水深港闊的南面海港所代替,冠頭 嶺一帶(即北海港區域)已成為合浦港的主要埠地。
清唐熙二十四年 (1685年) 清政府設粵海關後,又設廉州口海關管理北海港。清咸豐八年 (1858年)上,梧州府設上、中下三關,負責管理梧州港口秩序及出入船舶的稽查和徵税。
清同治七年(1868年),總税務司署設海務部門後,各通商口岸的海關相繼設立理船廳, 兼管港務事務。北海海關設立下設理船廳。
光緒五年(1879年),北海關理船廳配合英國“納彼號”輪船長麥彼繪製成北海港海圖, 供各國船艦使用。北海關理船廳為方便船隻出人北海港,在北海港航道設立浮標3個。光緒八年(1882年),北海關税務司將北海港海圖及航道航標設置情況通過《中國海關統計年刊》 向世界公佈。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北海若理船廳為方便船舶進出港口安全,在其辦公樓頂設置訊號台。
民國2年(1913年),國民政府交通部在北海設航政局。北海港口的管理大權由北海關控制達72年之久。解放後,1950年由北海海關將港務管理業務移交地方政府。 [1] 
民國3年(1914年) ,北洋軍政府規定北海、梧州、南寧海 關內設理船廳(或港務司)專職管理港口船隻停泊、航標設置、航道疏浚等業務。
民國22年後,港口逐步歸廣西省航務局管理。民國23年,因省財政拮据,裁撤航務局, 其業務歸省餉捐局設科代辦。
民國26年(1937年) 9月11日,於梧州重建廣西省航務管理局,各港口碼頭水筏及船舶管理、運輸業務均由廣西航務管理局及其下屬機構管理。
抗日戰爭初期, 民國27年7月廣州航政局遷設梧州,民國32年將廣州航政局改稱珠江航政局,將廣西航務局改稱廣西省船舶管理處。在港口管理方面,碼頭泊位及拖駁船的檢丈給照、航路標誌等事項歸珠江航政局管理,碼頭水筏之管理則由廣西船舶管理處負責。28年1—10月因西江遭日軍封鎖,廣西進出口貨物全部集中北海港,11月日軍封鎖北 海港,28年11月—34年北海對外貿易幾乎全部停頓。36年1月民國政府宣佈北海港重新開放, 並修復被日軍破壞的航標和冠頭嶺燈塔。
1949年12月8日,北海軍政委員會派員接管港口,次年1月10日成立北海港務管理處。10月,正式向北海關收回港口業務管理權,設置了港監機構。
廣西的沿海港口,在解放初歸廣東省管。1951—1954年,北海等沿海市縣先後劃歸廣西省管轄,沿海港口歸廣西交通廳管理。1954年8月至1956年底, 初步建成外沙西港口。
1955年,北海等市縣又劃歸廣東省管轄,沿海港口歸交通部廣州區港務管理局統管。
1957年1月,原屬北海港條處管理的幾個作業區從黨江至龍王廟一帶 陸搬遷到西港口。
1958年,北海港下放合浦專署領導,改為航運管理局,內設港務科管理本航區港口業務。
1963年2月,交通部直接管理北海港。1965年5月將北海港務處改為北海港務管理局。
1969年8月, 交通部批准在外沙西港口興建千噸級小輪碼頭, 定名為“6981” 工程,1972年,碼頭工程建成投產。
1972年2月,廣西計委批准在北海港興建外沙西港口中級碼頭,1976年初建成投產。
1985年11月1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廳將北海港下放給北海市人民政府管轄。同時, 將南寧至北海公路擴建為二級公路,修建寬80米的北部灣西路直達石步嶺港區,改善港口通訊設施。
1986年7月1日,北海港第一個萬噸級泊位建成投產。同年12月,第二個萬噸級泊位建成投產。
1992年9月27日,北海港新港區(石步嶺港區)第二期工程開始動工興建,新建一個3.5萬噸級泊位和一個2萬噸級泊位。 [2] 
1993年底,北海國際客運碼頭動工建設,建設1000—2000噸級客運泊位3個,滾裝船泊位4個,遊艇和輔助泊位5個。
1996年7月1日,進港鐵路通車並投入營運,結束北海港沒有鐵路的歷史。萬噸級碼頭二期工程簡易投產,增建6000平方米標準倉庫和20萬平方米簡易堆場,4號泊位8條散裝化肥灌包線安裝調試。 [3] 

北海港區位環境

北海港位置境域

北海港區位於東經109°05′, 北緯21°29′,地處北部灣北面,南流江入海口之南, 北海半島西端,處於廣西海岸線的中心位置,是一個以對外貿易為主的綜合性港口。1965年由交通部審定為北緯21°31′00″, 向東伸延至東經109°08′55″;南界線為北緯21°23 ′15″;東界線東經109°05′00″,向北伸延至岸;西界線為東經108°59′36″。範圍包 括引水錨地、 北海水道, 裝卸錨地、 南澫港、僑港、高德港等水域,面積124平方公里。 [4] 

北海港氣候條件

該港風向季節性變化顯著,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多為東南風,常風向為北向,其次為東南東向,頻率分別為22.1%和10.8%,夏秋兩季受颱風影響每年平均2-4次。颱風由南海進入北部灣時,因受海南島和雷州半島的阻擋,一般只有6-10級,風速大於8級的大風平均每年出現11.1天。
每年降水量在849.1毫米至2211.2毫米之間,年均降水量為1664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以雷陣雨為多,並明顯受颱風過境的影響。年均霧日數為13.2天,主要集中在春季,出現時間一般從02時開始09時結束,多為平流霧,能見度為100-800米。北海港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温22.6℃,歷年最高氣温為37.1℃,歷年最低氣温2℃。本港地處亞熱帶,全年無冰凍。

北海港水文特徵

北海港屬於不正規日潮為主的混合潮型,一個月中大潮汛期為全日潮,每天出現一次高 潮,一次低潮,日潮出現天數,平均為22天。一個月中小潮汛為半日潮,每天出現兩次高潮, 兩次低潮, 半日潮出現的天數,平均為8天。最高潮位6.00米,最低潮位0.03米,平均高潮 位3.9米, 平均低潮位1.35米,平均潮位2.55米。潮流主要屬於往復流,漲、落潮流方向基 本呈東北——西南向,落潮流速大於漲潮流速,最大漲、落潮流速分別為0.25米每秒和0.38 米每秒,有利於深水槽的穩定和廉洲灣的海水交換。 [4] 

北海港概況

北海港是中國西南地區的重要出海口,廣西沿海主要外貿港口之一。位於北海市。是港灣航道暢通、港闊水深的天然良港。漢代,合浦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啓航點。清光緒三年(1876)北海開埠 [5]  。1984年北海市對外開放。有舊的海角大道作業區,新的石步嶺作業區。海岸線長562公里,有多處天然良港,可建萬噸級泊位200多個,其中10至20萬噸級泊位可建20多個,有的地方還可以建30萬噸級以上大型深水泊位是發展大型深水碼頭、臨港工業區和大型石油儲備庫的理想之地。公路可直達廣西各地,鐵路通過即將建成的欽(州)北(海)線與南防線相連,民航有至各地班機。 至1995年底,北海港港區陸域面積15.71平方公里;有碼頭泊位11個,碼頭總延長為1218.5米,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6個,最大靠泊能力3.5萬噸;庫場面積8.2萬平方米;裝卸機械52台(套)。
北海港 北海港
1995年北海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01萬噸,其中港務局完成186.9萬噸;外貿吞吐量18.8萬噸;集裝箱6035個TEU;旅客發送量20.2萬人次。前5位大宗貨物所佔比重為:石油、天然氣及其製品佔19.14%,輕工醫藥產品18.51%,非金屬礦石16.52%,化學肥料及農藥8.6%,糧食7.2%。
八五期間北海港主要建設項目為百步嶺港區二期工程,包括一個2萬噸級和一個3.5萬噸級泊位,已簡易投產。

北海港港區分佈

北海港按統計範圍來分,全港包含北海市區內的商用和專業貨主碼頭。按管轄來説,北海港管轄北海老港區,石步嶺港區,鐵山港港區和大風江港區。北海老港區、石步嶺港區是在營運港區,鐵山港港區在建設中,大風江港區是規劃建設港區。北海老港區、石步嶺港區和鐵山港港區的狀況如下:
北海港老港區(第一作業區): 現有生產用泊位5個,非生產用泊位2個。生產用泊位:200噸級2個,700噸級2個,1000噸級1個。核定年吞吐能力35萬噸。另外在200噸級和700噸級泊位之間改造成1000噸級客滾泊位1個,年旅客吞吐能力30萬人次。
北海港石步嶺港區(第二作業區): 現有泊位4個:10000噸級2個,20000噸級1個,35000噸級1個。年吞吐能力180萬噸(其中集裝箱4.8萬TEU)。
鐵山港港區: 在建2個20000噸級雜泊位,年吞吐能力95萬噸。因後續資金還未到位,而在陸域形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他工程項目現還未開工。
另外: 北海港貨主碼頭有7個,年吞吐能力90萬噸。其中海運公司碼頭1個,年吞吐能力10萬噸;航海公司碼頭1個,年吞吐能力2萬噸;外貿公司碼頭1個,年吞吐能力10萬噸;廣西中油水產碼頭1個,年吞吐能力10萬噸;石油公司冠頭嶺碼頭一個,年吞吐能力5萬噸;二級站碼頭1個,年吞吐能力3萬噸;化工廠油碼頭1個,年吞吐能力50萬噸。

北海港倉儲能力

倉庫十座,面積達3.5萬m2,堆場面積達43.6萬m2。建有硫酸庫10個,容積4.6萬立方;磷酸庫3個,容積1.7萬立方;瀝青庫3個,容積0.6萬立方;植物油庫3個,容積1.3萬立方;機油庫6個,容積2.6萬立方。
裝卸機械及能力
北海港共有裝卸設備77台,其中:50噸汽車起重機1台,25噸汽車起重機1台;16噸輪胎起重機7台,25噸輪胎起重機1台;5噸門式起重機3台,10噸門式起重機4台,27.5噸門式起重機2台,16噸門式起重機1台;64立方米皮帶輸送機8台,5噸叉式裝卸車26台;3噸叉式裝卸車2台;1.5立方米單斗車13台;2.55噸牽引車8台。

北海港港內交通

北海港運輸配套設施完善。公路方面:隨着中國西南地區到廣西沿海地區高速公路的相繼建成通車,北海港距南寧 204公里,距貴陽994公里,距成都1717公里,北海港的公路集疏運能力大大增強。鐵路方面:隨着欽北、南昆鐵路的全線通車,北海與大西南的運輸動脈已經貫通,形成西聯大西南各省,中聯湘西、豫西、桂西,東聯廣東的鐵路交通網絡,使北海港與全國鐵路網絡連成一片。海上客運方面:開通了海口、 潿 洲島及下龍灣等國際國內航線。航空方面:北海機場已開通了至全國各大中型城市航線十多條,年旅客吞吐量達 30多萬人次。北海已經初步實現了以港口為龍頭,港航結合,海陸空配套的立體交通運輸網絡。

北海港運營情況

清朝中前期,廣西靛青等土貨和手工業品輸往粵東線,由北海港經瓊州海峽,沿粵西海岸至廣州。
光緒五年(1879年),外輪進出北海港286艘次,定期航行北海與香港、海口、海防之間,以德、法、 英輪為多。光緒十五年(1889年),從北海港進口的有鴉片10萬斤,布19.8萬匹,棉紗931萬斤,火柴45億盒。同時運走了價值130萬兩關平銀的貨,其中,有八角60萬斤、花生397萬斤、花生油145萬斤、糖796萬斤、靛青486萬斤。光 緒十六年至二十五年(1890—1899年),外商在北海港推銷了價值2940萬兩關平銀的商品,其中,鴉片3919擔、煤油953萬加侖、棉紗75萬擔、火柴1225億盒,同時運走糖、 花生油、桐油、桂皮等土貨價值1222萬兩關平銀。
光緒二十六年至宣統三年外輪進出海港為3243艘次,船舶噸位222萬噸。民國元年至8年(1912—1919年)仍保持每年船舶 進出335艘次、噸位18.8萬噸以上的水平,其中民國8年進出口輪船408艘次,帆船3250艘次。
民國18—25年(1929—1936年)陳濟棠主粵時期,北海土貨出口(包括出口通商口岸) 總值為3035萬元(銀元),其中,民國22年(1933年)為628 萬元(銀元) ,曾居全國沿海商埠第10位。同時國產貨進口為2085萬元(銀元) ,洋貨進口為 1496萬元(銀元),進出口總值達6553萬元(銀元)。
民國26—28年(1937—1939年)上半年,抗日戰爭爆發,港口海上交通和貿易仍維持原狀。26年,進出港口輪船為289艘次,噸位37萬噸,貨運貿易總值為725萬銀元。27年,進出港口輪船為365艘次,噸位51萬噸,貨運貿易總值為764萬銀元。其中,出口、轉口土貨為401萬銀元。28年1—4月,因日軍封鎖西江,廣西進出口貨運全部集中北海港,進出口貿易總值為3170萬銀元,比上年增加3.12倍,其中,土貨出口總值1858萬銀元,增加3.6倍。
民國28—34年,日軍佔據潿洲島,封鎖港口,海上貿易停頓。抗戰勝利後,北海港恢復與海防的貨運。民國35年抵港貨運貿易總值為28.5億元(國幣)。36年,全年貨運貿易總值為320.3億元(國幣) ,其中,從海防運抵北海港的貨值為98億元(國幣)。37年,北海港出口土貨價值5156萬美元。38年北海港土貨出口主要運往香港、海防,其中,出口生豬13049頭,價值25.6萬美元。
1951年,運輸船舶進出北海港為11721艘次,載重量28萬噸;1958年升為20308艘次。1995年進出北海港貨輪為545艘次。1950年港務處 (局) 完成港口吞吐量為4萬噸,1960年為73.8萬噸。1970年下降為37.1萬噸,1980年升為52.7萬噸。1990年升為72.3萬噸,1994年突破200萬噸。 [6] 

北海港港作船舶

北海港擁有各類裝卸機械設備及成套機械設備超過400台,作業船舶7艘。

北海港助航信息

北海港航道

(一)、北海港新(石步嶺港區)老港區航道 北海新老港區航道基本上都是坐南朝北,面對廉州灣水域。走向為由南向北,向東折轉進入新、老港區。
外航道已進行浚深、擴寬,航道的軸線相應調整為:
第一段:外海檢疫錨地燈浮,位於21°21′20.8″N,109°00′06.8″E,-12米水深處,設立0號閃光浮標,由0號標至6號標走向為10°~190°,長約7海里。
第二段:由6號標向東偏北至9號標,走向為238°~58°,長約2海里。
第三段:由相交角對準新港區岸上導標,走向130°52′,至碼頭岸線長1700米。航道的第一段與第二段,第二段與第三段間,均由半徑為600米的曲線半徑過渡,內外航道總長約17.28千米。水深-8~-12.9米,航道寬為100~130米,助航燈浮19座,1~4號標為對標,檢驗錨地設0號專用標。
該航道順直,無欄門沙,便於航行,已有7.0萬噸級船舶乘潮進入新港區4號泊位作業。
(二)、鐵山港區航道 在排敦至青龍沙段,長10千米,寬750~1400千米,水深-6~-18米,從青龍沙開始分東西兩水道,東水道長8.5千米,寬800米,水深-6~10米,出口欄門沙寬2.5千米,水深-2.2~-3.5米。西水道長10千米,寬800~1600米,水深-8~-10米,其中有淺灘長1.5千米,水深-2.7米(均屬自然航道)。現航道上設有燈浮4個,東側沙田附近設有富達燈樁和颱風警報站,西側有大牛石燈柱。港內有老鴨石燈樁,老鴨洲至釣魚台還有紅白燈樁4組。

北海港錨地

位於廉州灣南部灣,即在天然深槽的末段,距地角碼頭約100米;據西港口約1200米。1、2、3號錨地共長2650米,寬450~550米,水深-5~9米,面積1.37萬平方千米,海底為沙質,可同時停泊1~3萬噸級輪船6~8艘。方位為21°29′14″N,109°01′14″E。
檢疫錨地位於冠頭嶺南海域0號燈浮,(21°20′20.8″N,109°00′06.8″E)為中心,以800米為半徑的圓周範圍,水深-12米,海底平坦為泥沙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