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洋醫學堂

鎖定
北洋醫學堂是中國政府最早自辦的西醫學堂。亦稱“天津醫學堂”。 [1] 
中文名
北洋醫學堂
別    名
天津醫學堂
北洋醫學堂是中國政府最早自辦的西醫學堂。亦稱“天津醫學堂”。1893年由清政府接辦天津醫學館(1881年倫敦傳教會Maehenrie醫生所辦)改建而成,附設於李鴻章創辦的天津總醫院內。主要造就海陸軍外科醫生。天津總醫院副醫官林聯輝任校長,天津税務署英國醫官歐士敦監督一般醫學事宜。教習均由醫學生出身、已充醫官者擔任。學生以20名為額,挑選極為嚴格。課程按西方醫學校標準,設置生理學等多門。重視“臨症”,課堂學習半年,醫學門徑略能領悟後,即按日輪班,隨醫官往醫院診視。學習年限4年,學成後發給執照,准以醫學謀生。1915年改名為天津海軍醫學校,1930年停辦。這所西醫學校是在晚清富國強兵的時代背景下建成。它是中國官辦高等醫學教育的最早範例。該校的官辦醫校模式趨同於中國當時其他的官辦學校模式,對後來的中國醫學教育及中國教育影響深遠,其某種程度的行政化和校級領導有官員級別及待遇等特徵,影響着後來的中國的醫學院校。
據文史資料記載,中國最早的公立醫學堂是北洋醫學堂,也叫天津軍醫學堂,其前身是1881年直隸總督李鴻章在北洋施醫局創辦的醫學館。該館聘英國倫敦傳教會醫生馬根濟為醫師,招收學生分甲、乙兩種。甲種學制4年,乙種學制3年,這是中國興辦西醫教育之始。醫學館的英文名為“總督醫院”(馬根濟因治好了李鴻章妻子長期醫治不愈的疾病,而獲得李鴻章的贊助,於1880年開辦了一所新式醫院)。附屬醫學校於1881年12月15日開學,有學生8名。由駐在天津的英美海軍中的外科醫生擔任教習,臨牀教學在總督醫院進行。李鴻章從省軍防經費中支撥該校的全部費用。第一班在1885年畢業時剩下6名學生,都被授予九品文官,領五品或六品銜,2名高才生留校充任教師,其餘派往陸軍崗位或海軍軍艦,成為隨軍軍醫。第二班學生都是香港師範學校的畢業生,於1883年人學,1887年畢業。第三班學生12名全為香港中心學校畢業生,但由於有的學生英文程度低而延長了學習年限,其中2名轉人電報學堂。1888年馬根濟醫生去世,總督醫院被倫敦傳教會收購
1893年,李鴻章委派法國軍醫梅尼在原“醫學館”基礎上創建北洋醫學堂,並附設北洋醫院(天津最早的公立醫院),專門培養軍醫人才,地點在法租界海大道。這是一座舊式中國民房建築,由天津招商局總辦朱其語捐贈。有房屋180餘間,後又添建78間。學堂與醫院皆為銜門式的古建築,門樓恢弘、黑漆大門,各懸橫匾一塊,分別為“北洋醫學堂”和“北洋醫院”,均為李鴻章所題寫。李鴻章為該學堂題寫了一副對聯:“為良相,為良醫,只此痛癌片意;有治人,有治法,何妨中外一家。”意思是:對於國家的沉痘就如同醫者對於病者瘋癌一樣體貼關注,記掛在心;在治病救人還是治國安邦上不妨融合西方的醫術與政令法規。
學校分三道院。前院略小,系平房,有行政科室,如院長室、學監室、總務室、財會室等。門樓有一寬大板凳,有一人由早到晚在此值班,很像是現在的傳達室。中院較大,東有教學樓,上為課室,下為禮堂。宿舍樓在西南兩側。北樓上有圖書館、標本室和儲藏室,下有X光室和健身房。後院較大,有學生廚房和網球、籃球場等。醫院是舊時平房,有走廊相通,分三道院。前院為門診部:設內、外、婦產、五官、藥房等科室。中院與學校相通,有病房數間(有牀位五六十張)、手術室、高壓消毒室、驗光室和調劑、製劑室等。後院有化驗所(巴斯德化驗所,法人教師盧梭望管理,不屬醫院)、動物室、解剖室、足球場、太平間和後門等。北洋醫學堂屬公立,學生免費人學。醫學院落成後,委派英國愛丁保醫學院畢業的醫學士、廣東人曲桂庭為監督,復承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起奏清廷,欽賜曲桂庭“四品花翎”,官同知府。學堂成立初期歷屆招生只限廣東一省,錄取人學的學員,有關生活食宿均由校方無償提供。食是高級餐品,住宿是4人一室,分門別户各得其宜。另外,每人月給紋銀15兩(約合大洋22元),待遇之高,優於全國其他醫學堂。學子士人多爭考該校。天津地方知名人士對只招廣東一省學生羣起抗議,爭得比率名額,當地人士始得招考。
幾年後,第一屆優秀畢業生林聯輝醫生任督辦(相當於校長),天津税務署歐士敦醫官監督一般醫學事宜。教學人員包括中外醫生。1910年,該校教學人員有3名中國醫生和2名外國醫生。此時,該學堂歸海軍部直轄,專門培養海軍軍醫,更名為“北洋海軍醫學堂”。依照庚子條約,所聘外國教習均為法國人,這是因為學校位於法租界,為了免交房地產税,條件是必須聘法國教習任教,每班前兩名可到法國波爾多大學醫學院進修。這時,該校課程更齊全,附設海軍醫校醫院,供學生實習用。後來,廣東名士顧繼之繼任校長。六屆招生之後,津生多於粵生,甚至幾乎都是天津當地的生員。
民國初年,學校每2~3年面向全國招生一次,每次最多30名。招生考試相當嚴格。校長先親自英語面試,考生朗讀當時的天津《華北日報》,並口頭譯成漢語。翌日發榜及格者方準參加筆試。筆試每次考一門,次日發榜,無名者不能參加下一場考試,以此推類。因此投考者雖逾千名,參加筆試者每次遞減,最後從篩選的200多人中錄取30名。筆試有英文作文、中文作文、算術、理化等。錄取的新生來自廣東、浙江、江蘇、福建、直隸(現河北)、天津等地。1912年10月,教育部頒佈了《專門學校令》,北洋海軍醫學堂據此於1913年改名為直隸公立醫學專門學校,經費由海軍部補給,經亨鹹任校長,繼任者張廷翰。1914年時新建樓房及解剖室。醫院門診每日有400~500人次。掛號每次5分錢,藥費低廉。醫院沒有正式護士,一切注射、換藥等都由醫生親自動手。醫院的男工友只做衞生和體力工作。住院費很低,家屬陪伴,被飲食完全自理。
1915年9月,直隸公立醫學專門學校遷址保定,直隸省利用停止招生的直隸高等師範學校部分經費和校舍,在保定重新建立了獨立的直隸公立醫學專門學校(今河北醫科大學前身)。同年10月,在津的原校址收歸海軍部管轄,改為“海軍軍醫學校”,仍以原校長管理校事,經費由海軍部補給。校內設有預科及本科,修業年限,預科1年,本科4年。預科學習內容有:國文、外國文、化學、物理學、解學、生理學、理化實習、體操。本科學習內容有:國文、外國文、物理學(附橋醫電學)、解學(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學)、組織學、生理學、醫化學(附毒藥學)、藥物藥性學、外科學(小外科、割治手術、軍陣外科)、藥物標本實習、期帶學實習、醫化學實習、組織學實習、解學實習、病理組織實習、內外科實習、藥物方劑實習、胎生學、衞生學、細菌學、矯形學、細菌學實習、眼科學實習、海軍衞生學、耳鼻咽喉科學、婦科學、產科學、兒科學、皮膚病學、花柳病學、精神病學、裁判醫學、軍陣法醫學、救急外科、海上預防傳染科、海軍法規、體操等。試驗(即考試)分學期試驗、學年試驗、畢業試驗三種,採用筆答、口述、試驗、實習4種方式進行,60分為及格。學科分數僅能及格,其操行列丁等以下者,不準升級或畢業。
1925年,奉系張作霖駐軍北京時,於夏初派軍醫總監王宗承,皆同陳麗南來天津接收該校,當任校長張子庫負責辦理接交事宜。該校自開辦至1930年3月止,學生畢業凡16屆,共219人。北洋醫學堂不僅是天津,而且還是全國創辦最早的公立醫學院。該校畢業生在醫務界多有建樹。有任徐世昌大總統的醫官屈大夫,有在海軍部醫政處當校級醫官唐大夫,有在南京衞生部當司長的蔡鴻和在衞生部當科長的景紹薪,有留校任教又從醫的教師,還有不少自己開業的地方名醫,如中華醫院創始人張忠信等。該學校因經費不足於1930年停辦,附屬醫院維持到1933年停辦。學校和醫院先後拆除。 [1] 
參考資料
  • 1.    陳小卡編著.西方醫學傳入中國史:中山大學出版社,2020.11:第4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