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洋水師提督署

鎖定
北洋水師提督署,又稱為”北洋水師衙門“,位於山東省威海市劉公島中部偏西的街市正中,建於1887年,佔地17000平方米,是北洋海軍的指揮中心,門匾上有李鴻章所題的“海軍公所”四字,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北洋水師提督署
別    名
北洋水師衙門
地    點
山東省威海市劉公島
朝    代
清朝

北洋水師提督署內容簡介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北洋水師成軍,於劉公島建北洋水師提督署。署為枋木結構,負山面海,坐北朝南,圍以長垣,佔地1萬多平方米。提督署高大的朱漆大門上方,懸掛着李鴻章題寫的“海洋公所”門匾,大門東西兩側各置角樓,飛檐翹角,漆柱支頂,為北洋海軍慶祝大典和迎送賓客時鳴金奏樂的處所。東西角樓兩側,建東西轅門,兩個威武的石獅把守着大門。門前兩旁豎旗杆兩支。正西角樓前,設一瞭望台,用以觀察港灣內外艦船活動情況。

北洋水師提督署內容介紹

提督署沿中軸線建廳堂三進,分前、中、後三廳。前廳為議事廳,中廳為宴會廳,後廳為祭祀殿。東西跨院間有長廊貫通,迂迴曲折,與陪廳、廂房連成一體。整個建築飛檐高椽,宏偉壯觀。第一進院正廳即原議事廳,如今闢為中日甲午戰爭圖片展覽室,陳列着清朝北洋海軍的史實照片,再現了當年清王朝腐敗無能導致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的整個歷史進程。東陪亭為實物陳列室,陳列着中日甲午海戰遺留下來的兵器、服飾、用品等。西陪亭設有反映當時海戰過程的電子沙盤,再現了當年甲午海戰的悲壯場面。二進院為當年北洋海軍的宴會廳,現在改為北洋海軍將領蠟像館,內塑丁汝昌、鄧世昌、劉步蟾等10位水師將領的蠟像,展現了1894年北洋海軍將領與日軍決戰前夕參加的一次軍事會議的情形,人物表情逼真,栩栩如生。二進院的東廂是當年提督丁汝昌的書房,也是他自殺殉國的地方。書房正中現塑有丁汝昌立像一尊,生動地再現了他臨死前執筆凝思、視死如歸的動人情景。三進院即當年的祭祀殿,現改為北洋海軍軍艦模型陳列室,展示了當年北洋水師擁有的各類艦船的實物模型。此外,島上尚有製造局、鐵碼頭、船塢、學校、操場、馬路等遺蹟。劉公島、日島及威海陸地南北兩岸海岸炮台和陸路炮台保存尚屬完整。1977年,北洋海軍提督署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經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批准,劉公島對外開放,提督署整修一新,每年前來憑弔遊覽的中外遊人絡繹不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