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津大學

鎖定
天津大學(Tianjin University),簡稱天大,坐落於天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共中央指定的首批全國重點大學、首批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高校、“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該校創辦於1895年10月2日,原名北洋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 [2]  [142] 
天津大學設有衞津路、北洋園和濱海工業研究院3個校區。全日制在校生33413人,其中本科生18864人,碩士研究生9727人,博士研究生4822人。教職工4849人,其中院士1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6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1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51人、青年拔尖人才31人,教授974人。 [142] 
中文名
天津大學
外文名
Tianjin University
簡    稱
天大、TJU
創辦時間
1895年10月2日 [142] 
創辦人
盛宣懷 [142]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學校類別
綜合類
學校特色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68] 
985工程
211工程
全國重點大學
卓越大學聯盟 展開
學校特色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68] 
985工程
211工程
全國重點大學
卓越大學聯盟
111計劃
2011計劃
教育部直屬高校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
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副部級大學(中管高校)
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 [143]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收起
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現任領導
楊賢金(黨委書記)
金東寒(校長)
專職院士數
中國科學院院士8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10人 [60] 
本科專業
74個 [142]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7個 [142]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4個 [142]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38個 [1]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7個
二級學科8個
院系設置
28個學院(部) [3] 
校    訓
實事求是 [150] 
校    歌
天津大學校歌
校慶日
10月2日
地    址
衞津路校區:天津市南開區衞津路92號
北洋園校區:天津市津南區雅觀路135號
院校代碼
10056
主要獎項
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142] 
知名校友
張太雷 [149] 
茅以升 [149] 
馬寅初 [149] 
徐志摩 [149] 
王正廷 [149]  展開
知名校友
張太雷 [149] 
茅以升 [149] 
馬寅初 [149] 
徐志摩 [149] 
王正廷 [149] 
蔡遠澤 [149] 
劉仙洲 [149] 
魏壽昆 [149]  收起

天津大學歷史沿革

  • 清末北洋學堂時期
天津大學的前身北洋大學堂始創於中日甲午海戰後。甲午戰敗,舉國圖強,洋務運動實業派代表人物盛宣懷意識到:“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1892年,盛宣懷就任天津海關道,他看到天津優越的經濟和交通條件,決心在此辦一所新式學堂。1895年10月2日,光緒皇帝御筆欽準,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盛宣懷任首任督辦,校址在天津大營門外梁家園博文書院。1896年北洋西學學堂正式更名為北洋大學堂。
北洋大學堂創始人
1899年,天津北洋學堂的第一屆學員畢業。1900年元月,學堂頒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張大學文憑。由於成績最優,香港學員王寵惠成為“欽字第壹號”文憑獲得者。
中國第一張大學文憑(欽字第一號) 中國第一張大學文憑(欽字第一號) [99]
北洋大學堂按照美國近代模式辦學,全面引進西方教育模式,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設立頭等學堂(大學本科)、二等學堂(預科),學制各為四年。頭等學堂設專門學(即科系)四門:工程學、礦務學、機器學、律例學,1897年學堂增設鐵路專科,1898年又設鐵路學堂,上述學門皆為當時中國社會所需,體現了北洋大學“興學救國”的創辦宗旨。
北洋大學堂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學堂校舍為敵兵所霸佔,設備、文檔案卷遭毀壞,學校被迫停辦。丁家立為此親赴德國交涉索取賠償,經袁世凱批准在天津北運河畔的西沽武庫重建北洋大學堂。 [124]  1903年4月,學堂在天津西沽武庫(今河北工業大學紅橋校區東院)正式復課;同年,北洋大學堂第一批畢業生留學美國。 [4] 
1903年北洋大學堂開學復課時,分設法律、土木工程、採礦冶金三個學門,後應外交需要附設法文班、俄文班,1907年開辦師範科,至此北洋大學已成為包括文、法、工、師範教育諸科,初具綜合性的新式大學。1910年,北洋大學學生馮熙敏獲殿試第一名。
  • 專辦工科時期
1912年1月北洋學堂改名為北洋大學校,直屬中華民國教育部,1913年又奉令改稱國立北洋大學。1915年,校長趙天麟頒佈校訓:“實事求是”。
北洋大學堂歷史建築(今河北工業大學校內)
1917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對北洋大學與北京大學進行科系調整,北洋大學改為專辦工科,法科移並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工科移並北洋大學。從此,北洋大學進入專辦工科時代。
1928年,北洋大學改稱“國立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不久大學區制廢止,北洋大學暫稱“國立北洋工學院”。北洋工學院於1933年開始成立研究所,1934年,其組織章程經教育部核准,1935年初,開始招收研究生,首屆研究生於1937年“七·七”事變前畢業,並授予碩士學位。
  • 抗戰時期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7月30日,天津淪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3月,西安臨時大學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聯大改組為西北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北師範學院西北醫學院
國立西北聯合大學
國立西北工學院(又名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工學院)由北洋工學院(即天津大學)與北平大學工學院、焦作工學院中國礦業大學)、東北大學工學院(即東北大學)合組而成,學院設在陝西城固縣古路壩。
1941年10月,各屆北洋校友就覆校事宜進行了磋商,決定在呼籲恢復國立北洋工學院的同時,籌設私立北洋工學院,由全國北洋校友共同籌辦。在此壓力下,國民政府行政院於1942年12月將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學升格為國立英士大學,將其工學院劃出,獨立為國立北洋工學院,任陳藎民為代理院長,因地處浙江泰順,故史稱“泰順北洋工學院”。同期,李書田於1944年春在西安籌建了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下設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兩系,並以北洋治學精神主持西京分院。
  • 理工結合時期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天津收復。北洋廣大師生校友提出了恢復國立北洋大學的強烈要求。1946年初,教育部正式下令恢復國立北洋大學,着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學原址覆校。此後,泰順北洋工學院、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學院和北平部四校師生先後返津參加覆校。
1945年10月22日北洋大學正式覆校開學,並增設了理學院,進入理工結合時期。覆校後,北洋大學以“研究高深學術,培養專門人才”為宗旨,制定了“決不忽視窮究學理,同時注重科學應用,使理工有機結合起來”的教學方針,並積極付諸實施;同時,成立土木、水利、採礦、冶金和化學工程等五個工程研究所,積極開展學術交流與科學研究,並着手招收研究生。
  • 建設多科性工業大學時期
1949年1月,天津解放。4月,北洋大學在原校址正式開學復課。
1949年11月起,北洋大學隸屬中央教育部直接領導。此後,北洋大學進行了增強教師陣容、課程改革、管理體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改造後的北洋大學實行校、院、系三級管理,學校設立理學院、工學院。
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併,定名為天津大學。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之前,天津大學設土木、水利、採礦、紡織、冶金、機械、電機、化工、地質、數學、物理共11個系。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開大學工學院、津沽大學工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的化學工程系,北京鐵道學院的建築工程系等院系併入天津大學;天津大學數學系、物理系併入南開大學。此後,從天津大學調出的科系還有:
抽調地質組參與組建北京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
抽調冶金系、採礦系金屬礦組為主體組建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
採礦系採石油組併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現中國石油大學);
航空系併入清華大學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採礦系採煤組調至中國礦業學院(現中國礦業大學);
水利系農田水利及土壤改良專業調至武漢水利學院(現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
土木工程系測量專業調至武漢測繪學院(現武漢大學測繪學院);
礦冶工程系調唐山成立河北礦冶學院(現華北理工大學);
紡織工程系調出成立河北紡織工學院(現天津工業大學);
化學工程系造紙專業調往天津輕工業學院(現天津科技大學);
抽調電信係為主體組建北京郵電學院(現北京郵電大學);
院系調整後,天津大學遷入南開區七里台新校址。
1955年,學校重新招收研究生。
1958年又從天津大學抽調力量重新組建河北工學院(現河北工業大學)。
1959年,天津大學被定為首批16所重點大學之一。
1966年文革爆發,學校正常的教學、科研工作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影響了學校事業的正常發展。1977年全國恢復統一高考後,天津大學全面撥亂反正、整頓教學科研秩序,並於1978年恢復招收碩士研究生。1978年2月,天津大學第一批恢復了文革前直屬教育部領導的重點高校地位。
1978年,天津大學陸續建立了天大一分院、二分院、三分院、四分院。後四分院(天津大學建築分院)成為了天津城市建設學院(現天津城建大學),一、二、三分院成為了天津理工學院(現天津理工大學)。
1979年,天津大學提出了把學校辦成理工結合的綜合性大學的建設目標,調整系科設置,興辦理科專業和理工結合的新專業,加強基礎理論和技術基礎。
1981年10月,國務院決定高等學校實施學位制並授權天津大學為學位授予單位;同年,開始招收第一批博士生。
1983年學校成立了人文社會科學系。
1984年,教育部批准學校為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高校。
  • 向綜合性大學發展時期
1995年5月,天津大學通過國家“211工程”部門預審;10月2日,天津大學舉行建校一百週年活動。
天津大學從1997年始推行學院制改革,實行校、院兩級管理體制,將原有的辦學系和所組建為11個學院。同時,從1985年起學校即開始試行有計劃、有指導的學分制,在此基礎上,學校又進行了專業結構調整,注重理工結合、文理滲透、學科交叉與綜合。
1999年,入選第一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5] 
2000年,入選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12月,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天津大學的協議。 [62] 
2001年,首批獲准試辦國家示範性軟件學院 [6] 
2009年,天津大學化工專業通過“Master Level”國際認證,天津大學化工專業成為國內高校首家通過IChemE認證,也成為亞洲僅有的兩所通過“Master Level”認證的高校。同年,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成立。
2010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同年,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名單。 [7] 
2011年,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簽署協議共建天津大學。
2013年,由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為牽頭單位組建的“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全國首批14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名單。同年,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開工建設,2015年一期投入使用。 [8] 
北洋園校區規劃
2014年,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的MBA、EMBA、MPA專業學位教育項目通過世界三大商科教育認證機構之一AMBA的認證,成為國內首所三個項目均通過認證的高校。同年,以天津大學應用數學中心為基礎的天津應用數學中心獲批成立,成為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上海數學中心之後第三個以省市命名、設在高校的數學中心。同年,天津大學相繼成立天津市能源研究中心、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青島海洋工程研究院、國際工程師學院。同年9月,國家能源局倡議、天津大學牽頭的“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在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一屆能源部長會議上正式成立。 [9] 
2015年2月3日,天津大學聯手中科招商集團掛牌成立“宣懷學院”。
2016年12月29日,學校在北洋園校區召開大會宣佈重新整合理學院、成立數學學院。
2017年5月25日,加入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7月2日,學校與天津市天津醫院簽署全面合作關係協議,並掛牌天津大學天津醫院。8月23日,天津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共同簽署了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和共建“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備忘錄。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11月,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 [10] 
2018年3月,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4月9日,天津大學新工科教育中心揭牌成立,此為全球首個新工科教育教學研究、培訓、交流基地。4月19日,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天津大學成為首批20所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之一。 [11]  5月16日,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學部揭牌成立。10月,《2017-2018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排行榜》發佈,天津大學在高校社會影響力榜單排名第九,高校媒體影響力榜單排名第九,高校新媒體影響力榜單排名第六。11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1月29日,天津大學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12月1日,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市政府、福建省教育廳在福州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天津大學福州國際校區落户濱海新城。12月9日,天津大學醫教聯合體成立,學校與天津市海河醫院天津市兒童醫院天津市環湖醫院天津市胸科醫院天津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簽署全面合作關係協議,合作共建附屬醫院。 [12-19] 
2019年2月,被教育部認定為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8月,學校牽頭成立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 [20-21] 
2020年9月15日,北京市文物局與天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北京古建築研究院在天津大學揭牌成立。 [22]  9月27日,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與天津大學召開啓動會,依託天津市泰達醫院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中新國際醫院,共建天津大學濱海直屬醫院體系,打造醫教協同、醫工融合的高水平三級甲等醫院集成示範區。 [23-24]  10月17日,聯合成立“圓明園研究高校聯盟”。 [25]  10月,參與與天津市紅橋區人民政府簽署紅橋區“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聯盟”。 [26]  10月20日,聯合成立高校“城鄉規劃扶貧聯盟”。 [27]  2020年11月,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和天津大學共同擔任天津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產業(人才)聯盟主席單位。 [28]  11月,被確定為第二批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 [29]  11月,《中國內部審計協會關於表彰2017至2019年全國內部審計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表彰天津大學審計處為“2017至2019年全國內部審計先進集體”。 [30] 
2021年3月25日,天津大學社會主義學院揭牌成立。 [52]  5月15日,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深圳管理學院揭牌成立。 [54]  5月,獲批教育部首批未來技術學院。 [55]  6月21日,天津大學-中科聞歌計算智能聯合實驗室揭牌成立。 [59]  7月24日,天津大學入選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國際勝任力培養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 [61] 
2022年秋季新學期,天津大學迎來國內首批非遺碩士生。 [100]  8月,加入全球中文學習聯盟 [103]  9月2日,天津大學合肥創新發展研究院入駐發佈會暨成果轉化系列活動在合肥經開區中德合作創新園舉行。 [105] 
2023年1月9日,天津大學企業合規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工作會議於天津大學舉行。 [110]  1月12日,發起成立卓越大學智庫聯盟 [111]  4月25日,天津大學(天津市)卓越工程師學院揭牌立。 [122-123]  9月,天津大學法典編纂研究中心成立。 [134]  9月,入選第二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名單。 [135]  10月,天津大學儲能平台-西瑞控制儲能技術研究院揭牌成立。 [139]  11月4日,與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發起成立“建構複雜系統管理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大學聯盟”。 [140] 
2024年1月,天津大學入選世界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高校。 [148] 

天津大學辦學條件

天津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3月,學校設有29個學院(部)、開設75個本科專業。 [1]  [3] 
天津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部)
本科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程力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工業設計、智能製造工程
測控技術與儀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天南大合辦)、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方向)、生物醫學工程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物聯網工程、通信工程、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土木工程(含建築工程、橋樑工程、地下工程三個專業方向)、水利水電工程(含水利水電工程、岩土力學與工程兩個專業方向)、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含船舶與海洋裝備智能設計及工程管理、海洋工程與智能海事兩個專業方向)
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環境設計
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工程、製藥工程、分子科學與工程、應用化學(工)、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財務管理、電子商務、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工業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保密管理、物流工程(智慧供應鏈與運營管理)、金融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功能材料
應用物理、應用化學
天津大學外國語學院
英語
天津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漢語言文學
藥學
教育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職教師資班)、公共事業管理(第二學士學位)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
生物科學
海洋技術、海洋科學
法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金融數學
-
-
地理科學
漢語言
-
天津大學分子聚集態科學研究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人工智能、網絡空間安全、動畫
臨牀醫學、智能醫學工程
天津大學求是學部(國際工程師學院)
-
-
天津大學精儀學院
感知科學與工程
資料來源: [69-94]  [109]  [125]  [158] 

天津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6月,學校現有教職工4849人,其中院士1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6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1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51人、青年拔尖人才31人,教授974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9個,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9人。 [1] 
類別
名單
中國科學院院士(含雙聘)
中國工程院院士(含雙聘)
國家級教學團隊
序號
團隊名稱
帶頭人
年份
1
化學工程教學團隊
王靜康
2007
2
光學與光電子技術教學團隊
鬱道銀
2007
3
力學教學團隊
亢一瀾
2008
4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教學團隊
葉聲華
2008
5
工科化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田宜靈
2008
6
精細有機合成化學及工藝學課程教學團隊
馮亞青
2009
7
製藥工藝學教學團隊
元英進
2009
8
中國古建築測繪教學團隊
王其亨
2009
9
化工專業實踐教學團隊
張金利
2010 [31-34] 

天津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擁有4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前百分之一,其中4個進入ESI前千分之一,工程學科領域進入前萬分之一。 [1]  [141] 
類別
名稱
“雙一流”建設學科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108]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物理學、地理學、臨牀醫學、藥學、網絡空間安全、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納米科學與工程等 [141]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
化學工程與技術
光學工程
儀器科學與技術
材料科學與工程
建築學
水利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
二級學科
流體力學
機械設計及理論
動力機械及工程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通信與信息系統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結構工程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
技術經濟及管理
-
-
注: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未列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已覆蓋的21個二級學科
天津市第五期重點學科
序號
學科名稱
序號
學科名稱
序號
學科名稱
1
教育學
11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21
船舶與海洋工程
2
數學
12
電氣工程
22
環境科學與工程
3
物理學
13
電子科學與技術
23
生物醫學工程
4
化學
14
信息與通信工程
24
城鄉規劃學
5
生物學
15
控制科學與工程
25
風景園林學
6
力學
16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6
軟件工程
7
機械工程
17
建築學
27
藥學
8
光學工程
18
土木工程
28
管理科學與工程
9
儀器科學與技術
19
水利工程
29
工商管理
10
材料科學與工程
20
化學工程與技術
30
公共管理 [107] 
天津市一流學科
序號
學科名稱
序號
學科名稱
1
數學
11
建築學
2
化學
12
土木工程
3
力學
13
水利工程
4
機械工程
14
化學工程與技術
5
光學工程
15
船舶與海洋工程
6
儀器科學與技術
16
環境科學與工程
7
材料科學與工程
17
生物醫學工程
8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18
城鄉規劃學
9
電氣工程
19
風景園林學
10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0
管理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點(30個)
序號
學科名稱
序號
學科名稱
1
法學
16
控制科學與工程
2
馬克思主義理論
17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3
教育學
18
建築學
4
數學
19
土木工程
5
化學
20
水利工程
6
生物學
21
化學工程與技術
7
力學
22
船舶與海洋工程
8
機械工程
23
環境科學與工程
9
光學工程
24
生物醫學工程
10
儀器科學與技術
25
城鄉規劃學
11
材料科學與工程
26
風景園林學
12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27
軟件工程
13
電氣工程
28
管理科學與工程
14
電子科學與技術
29
工商管理
15
信息與通信工程
30
公共管理
類別
名稱
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
職業技術教育學
  • 一級學科碩士點(42個)
天津大學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不含博士一級學科覆蓋)
序號
學科名稱
序號
學科名稱
1
應用經濟學
7
海洋科學
2
心理學
8
食品科學與工程
3
中國語言文學
9
網絡空間安全
4
外國語言文學
10
藥學
5
物理學
11
設計學
6
地理學
12
救援醫學
博士後流動站(23個)
名稱
化學
力學
機械工程
光學工程
儀器科學與技術
材料科學與工程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電氣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
信息與通信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建築學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化學工程與技術
船舶與海洋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生物醫學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工商管理
數學
城鄉規劃學
-
  • 學科排名
在2014年6月《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公佈的亞洲大學排名中,天津大學位列內地高校第11名。
天津大學校園建築 天津大學校園建築
學科名稱
第三輪排名
學科名稱
第三輪排名
化學工程與技術
1
環境科學與工程
8
管理科學與工程
2
力學
9
儀器科學與技術
3
生物醫學工程
12
光學工程
3
材料科學與工程
14
建築學
3
軟件工程
16
船舶與海洋工程
4
工商管理
17
水利工程
5
電子科學與技術
17
風景園林學
5
控制科學與工程
17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6
機械工程
18
城鄉規劃學
6
信息與通信工程
20
電氣工程
8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6
土木工程
8
-
-

天津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3年6月,學校有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5項;國家級一流課程82門;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6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6門;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54個;全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5個;全國“強基計劃”專業5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10個;全國示範性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4個。 [1] 
2021年5月17日,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未來技術學院 [56] 
2023年8月20日至22日,第三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全國賽在浙江大學舉行,天津大學在本屆比賽中榮獲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環境學院《大氣污染控制》課程主講教師宋春風獲全國一等獎,理學院《無機化學與化學分析》課程主講教師馬驍飛和學工部《戀愛心理學》課程主講教師王小玲老師獲全國三等獎。 學校教師連續兩年在全國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133]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6個)
批次
專業名
第一批 [35] 
電子科學與技術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工商管理
電子信息工程
第二批 [36] 
化學工程與工藝
建築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
工程管理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數學與應用數學
-
-
第三批 [37] 
材料科學與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土木工程
製藥工程
船舶與海洋工程
-
-
-
第四批 [38] 
應用化學
信息工程
水利水電工程
工程力學
第六批 [39]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熱能與動力工程
通信工程
軟件工程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
-
-
第七批
生物醫學工程
環境工程
-
-
國家級精品課程(42門)
序號
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序號
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1
電工學
王萍
22
材料力學性能
王吉會
2
材料力學
亢一瀾
23
理論力學
賈啓芬
3
製藥工藝學
元英進
24
工程振動與測試
劉習軍
4
通信原理
侯春萍
25
無機化學(工科)
崔建中
5
化學工藝學
米鎮濤
26
弧焊電源及控制
胡繩蓀
6
精細有機合成化學及工藝學
馮亞青
27
工程成本規劃與控制
王雪青
7
質量管理
何楨
28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張世昌
8
金屬工藝學
楊玉虎
29
測控電路
張國雄
9
基礎工業工程
齊二石
30
化工分離過程
姜忠義
10
光電圖像處理
劉文耀
31
中國古建築測繪
王其亨
11
精密機械設計基礎
裘祖榮
32
鋼結構
丁陽
12
建築設計基礎
彭一剛
33
生物醫學光子學
趙會娟
13
電視原理
侯正信
34
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
陳樹昌
14
化工原理及實驗
賈紹義
35
管理統計學
劉金蘭
15
運籌學
吳育華
36
合金固態相變
趙乃勤
16
電路基礎
孫雨耕
37
有機化學(工科)
張文勤
17
工程光學
鬱道銀
38
光電子技術
姚建銓
18
國際工程合同管理
張水波
39
化工設計
王靜康
19
大氣污染控制
陳冠益
40
材料現代研究方法
杜希文
20
計算機網絡基礎
孟昭鵬
41
水工建築物
張社榮
21
物理化學
周亞平
42
反應工程
辛峯
類別
名稱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點)(6個)
化學化工實驗教學中心、機械工程實踐教學中心、力學工程實驗中心、電氣電子實驗教學中心、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實驗中心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實踐教學中心(注:上述6箇中心2012年又獲批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2個)
天津大學-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天津大學-天津渤海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心、天津大學-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天津大學-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學-北京京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天津大學
力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51] 
求是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化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計算機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生命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101]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0個)
序號
負責人
項目名稱
年份
1
理工科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創新實驗區
2007年
2
理工類跨學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007年
3
機械與力學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2007年
4
光電與測控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2007年
5
電氣與自動化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2007年
6
建築與規劃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2007年
7
化工與生物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2007年
8
工科高層次班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2007年
9
水土與環境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2007年
10
材料與化學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2007年 [40] 
  • 教學成果
截至2023年6月,學校獲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 [1] 
時間
名稱
2001年-2009年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9項,其中一等獎8項,二等獎21項
2019年8月5日
《打造“兩制兩驅動”模式 將國防教育融入學生軍事技能訓練》人選教育部首屆全國學校國防教育典型案例 [41] 
天津大學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覽表(2001-2022年)
項目名稱
等級
年度
新工科教育
特等獎
2022 [128] 
工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一等獎
2009
化工類多元化和國際化研究生教育創新體系的構建
2009
化工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改革的研究與實施
2005
獨立辦學、緊密合作,創新辦學體制和人才培養模式
2005
高等化學資源共建共享平台*
2005
面向21世紀工科化學系列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2001
面向21世紀熱工系列課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2001
化工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2001
理工複合型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
二等獎
2009
“三三”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2009
《工程光學》精品課程的建設與實踐
2009
材料類複合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綜合改革與實踐
2009
國家“十五”規劃教材《水工建築物》(教材)
2009
強化化工本科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改革與實踐
2009
生物工程與生物技術專業創新人才和實踐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2009
學研互動的大化工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
2009
面向21世紀兩套工科精品教材—《物理化學》與《無機化學》(教材)
2005
工程實踐教學新體系和機械工程訓練中心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2005
電路網絡課程的建設
2005
實驗教學實施體系的建構與管理
2005
製藥工程本科專業建設研究
2005
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培養高質量創新型人才
2005
高職高專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研究——高職高專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2005
國際工程市場學(教材)
2001
面向21世紀工科基礎化學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
2001
面向二十一世紀培養高素質儀器儀表類人才
2001
全面提高綜合質量爭創更大社會效益的中國古建築測繪實習改革
2001
工科基礎課程化工類系列CAI課件的研究與開發
2001
工科基礎力學系列課程創新體系改革與建設
2001
在各類競賽中,天大學子相繼獲國際基因工程機器設計大賽(iGEM)2007年總決賽金牌,與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大學、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名校同獲大賽最高獎;2012年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亞洲區決賽金牌;2010年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球決賽中獲得國際一等獎;2011年世界總決賽與麻省理工學院並列全球第27名;2014年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冠軍(非數學專業類)。

天津大學社會評價

時間
名稱
類型
2020
天津大學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第501–600位 [44] 
THE
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402名 [45] 
U.S.News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世界第151-200位 [43] 
軟科
2021
莫斯科國際大學排名,世界第191位 [63] 
MosIUR
2022
天津大學在Scimago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第76名 [95] 
Scimago
QS世界大學排名
年份
世界排名
類型
2012
501-550
QS
2014
501-550
2015
501-550
2016
421-430
2017
481-490
2018
471-480
2019
443
2020
429
2021
387
2022
334
資料來源: [58] 

天津大學學術研究

天津大學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6月,2016年以來,學校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22項,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25項,形成了酵母長染色體合成、內燃機複合循環理論與方法、“海燕”混合驅動水下滑翔機、水利工程智能仿真與智能建設、腦機接口芯片等一批高水平成果。 [1] 
國家科學技術獎(部分)
年度
獎項
項目
主持/完成人
2016年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6年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6年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6年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7年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內燃機氣流快速檢測與評價技術及應用
2017年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新一代超低排放重型商用柴油機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
2017年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用石墨和石墨烯材料
2017年
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137] 
2019年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19年
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2019年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陳達
2019年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天津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6月,學校共有5個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另有教育部、天津市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重點科研平台106個。 [1] 
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機構
類別
科研平台
國家重點實驗室
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
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
水利工程仿真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系統生物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機構理論與裝備設計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微網與智能配電系統開發與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天津)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複合與功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文物重點科研基地
文物建築測繪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 [118] 
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國家結晶科學與工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科技部分佈式能源與微電網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119] 
異地研究院
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
天津大學(武清)前沿技術研究院
天津大學青島海洋工程研究院
天津大學合肥創新研究院
天津大學中原先進技術研究院
天津大學山東研究院
天津大學津南創新研究院
天大寶潔賽達創新科技研究院
天津大學浙江研究院
天津大學四川創新研究院
天津大學温州安全(應急)研究院
天津大學泉州集成電路及人工智能研究院
天津大學醫療機器人與智能系統研究院 [120] 
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實驗室
人民法院環境損害司法鑑定研究(天津大學)基地
亞太經合組織可持續能源中心
生物安全戰略研究中心
天津大學教育科學研究中心
建築文化遺產傳承信息技術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
中國木版年畫研究中心
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天津大學)研究基地
中國傳承人口述史研究所
最高人民檢察院天津大學檢察理論研究中心
公共資源管理研究中心
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中心
天津市反腐倡廉理論研究基地
中國社會計算研究中心
天津大學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
中國綠色發展研究院
濱海城市安全與智慧防災研究基地
現代城市治理實驗室
供應鏈管理實驗室
能源工程管理實驗室
天津市創意城市設計社會科學實驗室
智慧司法創新應用實驗室
教育質量與學習科學實驗室
天津市自殺心理與行為研究實驗室 [121] 
天津市科研機構
天津應用數學中心 [9] 
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序號
重點實驗室名稱
學院(部)
1
天津市生物與製藥工程重點實驗室*
化工學院
2
天津市電力系統仿真控制重點實驗室*
自動化學院
3
天津市港口與海洋工程重點實驗室
建工學院
4
天津市應用催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
化工學院
5
天津市現代工程力學重點實驗室
機械學院
6
天津市低維功能材料物理與製備技術重點實驗室
理學院
7
天津市過程檢測與控制重點實驗室
自動化學院
8
天津市生物醫學檢測技術與儀器重點實驗室
精儀學院
9
天津市建築物理環境與生態技術重點實驗室
建築學院
10
天津市土木工程結構及新材料重點實驗室*
建工學院
11
天津市材料複合與功能化重點實驗室
材料學院
12
天津市現代連接技術重點實驗室
材料學院
13
天津市膜科學與海水淡化技術重點實驗室
化工學院
14
天津市現代藥物傳遞及功能高效化重點實驗室
藥學院
15
天津市非線性動力學與控制重點實驗室
機械學院
16
天津市裝備設計與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
機械學院
17
天津市認知計算與應用重點實驗室
智算學部
18
天津市室內空氣環境質量監控重點實驗室
環境學院
19
天津市複雜管理系統重點實驗室
經管學部
20
天津市分子光電科學重點實驗室
理學院
21
天津市集成光電子技術與器件重點實驗室
精儀學院
22
天津市成像與感知微電子技術重點實驗室
微電子學院
23
天津市先進網絡技術與應用重點實驗室
智算學部
24
天津市腦科學與神經工程重點實驗室
醫工院
25
天津市機器學習重點實驗室
智算學部
26
天津市智慧能源與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
自動化學院
27
天津市生物大分子結構功能與應用重點實驗室
生命學院
28
天津市災難醫學技術重點實驗室
災難院
29
天津市生物質廢物利用重點實驗室
環境學院
30
天津市環渤海關鍵帶科學與可持續發展重點實驗室
地科院
31
天津市類腦智能技術重點實驗室
自動化學院
32
天津市化工安全與裝備技術重點實驗室
化工學院
33
天津市建築環境與能源重點實驗室
環境學院 [115] 
天津市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序號
研究中心名稱
單位
1
海洋可再生能源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建工學院
2
合成生物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化工學院
3
工業結晶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化工學院
4
催化科學與工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化工學院
5
複合材料加工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機械學院
6
城市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環境學院
7
微納製造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精儀學院
8
生物材料與再生醫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化工學院
9
太赫茲光子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精儀學院
10
神經工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精儀學院
11
分子科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藥學院學院
12
物聯網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微電子學院
13
智能製造示範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自動化學院
14
座艙空氣革新性環境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環境學院
15
環境與醫療檢測技術及儀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精儀學院
16
光纖光子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精儀學院
17
網絡大數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智算學部
18
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生態構建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環境學院
19
能源互聯網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自動化學院
20
地下煤火防控及資源化利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機械學院
21
建築環境與能效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環境學院
22
可持續城市與能源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建築學院
23
高效清潔內燃動力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內燃機
24
天津市生物質能源環境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環境學院
25
天津市能源材料與器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材料學院
26
天津市能源化工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化工學院
27
光電功能精細化學品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化工學院
28
仿生系統與智能控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自動化學院
29
過程成像與檢測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自動化學院
30
微納機電系統(M/NEMS)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精儀學院
31
智能多媒體信息系統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自動化學院
32
微納製造技術與裝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機械學院
33
超低能耗碳捕集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機械學院
34
先進結構完整性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精儀學院
35
天津市國際技術轉移中心
區域發展研究院
36
天津市國際科技合作園區
濱海工業研究院 [119] 

天津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1年底,天津大學圖書館館藏紙質書刊總量329萬冊,電子圖書193萬種,全文電子期刊5.3萬種,開通使用電子數據庫66個總庫(151個子庫)。此外,藏有《閒情偶寄》《御纂周易折中》《西湖志》等珍貴古籍、數百種線裝書,以及數萬冊其他國學典籍與西文舊籍。 [102] 
  • 學術期刊
《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雙月刊,CSSCI收錄
學術期刊
《天津大學學報(英文版)》雙月刊,Ei收錄
《管理科學學報》月刊,CSSCI收錄
《燃燒科學與技術》雙月刊,Ei收錄

天津大學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6月,學校堅持面向全球開放辦學,全方位深化國際交流合作。與國際上50個國家和地區的260所高校、研究所和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與佐治亞理工學院共建“天津大學佐治亞理工深圳學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共建“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聯合學院”。發起成立“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及“中國與中歐國家科技創新大學聯盟”,成立“中國—東盟智慧海洋教育中心”及“國際能源合作機構—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與法國駐華大使館在津共建中法文化遺產與城市研究中心,國家“一帶一路”人文與人才發展研究中心落户我校。加強人才國際化培養,11個專業通過國際專業認證;大力實施“留學天大”工程,留學生學歷生規模在2000人以上。藥學院入選國家首批“高校國際化示範學院推進計劃”。在海外建立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孔子學院、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孔子學院布拉迪斯拉發孔子學院被評為全球“先進孔子學院”。 [1] 
天津大學牽頭籌建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並受中國國家能源局委託負責中心管理。APSEC於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寫入《北京綱領》,是亞太地區能源可持續合作與發展的機制與平台。
2020年9月15日,北京市文物局與天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北京古建築研究院在天津大學揭牌成立。 [42] 

天津大學文化傳統

天津大學形象標識

  • 校徽
學校校徽為圓形。校徽中間為盾形主體,主體上部為篆書“北洋”,底部為數字“1895”。盾形外側為“TIANJIN UNIVERSITY(PEIYANG UNIVERSITY)”和“天津大學”均勻排列。校徽邊沿為 51 個齒狀修飾。 [130] 
天津大學校徽 天津大學校徽
  • 校色
學校校色為“北洋藍”。
  • 校旗
學校校旗為長方形,長寬比為3:2,“北洋藍”色。中間上為白色校徽,下為白色“天津大學”及“TianjinUniversity”字樣。
校旗 校旗
  • 百廿郵票
2015年10月2日中國發行《天津大學建校一百二十週年》紀念郵票1枚(右圖)。
天津大學校慶郵票 天津大學校慶郵票 [49]

天津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學校的校訓是“實事求是”(英文為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130]  由建校初期北洋大學原校長、著名法學家趙天麟首倡並承繼至今。趙天麟任校長期間(1914-1920)總結北洋大學近二十年辦學經驗,概括出“實事求是”四個字,以之教導學生遂成為校訓,一直沿襲下來。
“實事求是”一詞出於《漢書·河間獻王劉》,文中説劉德“修古好學,實事求是”。後被人們沿傳引申,毛澤東也曾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作過這樣的論述:“‘實事’,就是客觀存在的一些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趙天麟以這四個字首倡於北洋大學。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對待科學技術知識,端正學風。對昔日的北洋大學和後來的天津大學在治學、育人諸方面都起到積極作用,產生了深遠影響。 [131] 
  • 校慶
學校校慶日為每年公曆 10 月 2 日。 [130] 
  • 校歌
學校沿用 1935 年 9 月 23 日確立的校歌。
天津大學校歌
歌詞內容
詞作者廖輔叔
曲作者蕭友梅
“花堤靄靄,北運滔滔,巍巍學府北洋高。
悠長稱歷史,建設為同胞。
不從紙上逞空談,要實地把中華改造。
窮學理,振科工,重實驗,薄雕蟲。
望前驅之英華卓犖,應後起之努力追蹤;
念過去之艱難締造,願一心一德共揚校譽於無窮。” [130] 
天津大學校歌 天津大學校歌

天津大學學校領導

天津大學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副書記
副校長
校長助理
劉寧、肖松山、劉秀國
黨委常委、組織部長
黨委常委、宣傳部長
楊歡
黨委常委、統戰部長
張俊豔
(注:以上內容來源 [47]  [98]  [112] 

天津大學歷任領導

歷任領導
時期
姓名
職務
任期
姓名
職務
任期
1895.10-1912.1
督辦
1895.10-1896.10
校長
1895.10-1896.10
督辦
1896.10-1903
督辦
1903-1904
督辦
1904-1907
督辦
1907-1908
督辦
1908-1910
督辦
1910-1911
總辦
1897-1902
蔡紹基
總辦
1902.8-1903.6
錢嶸
總辦
1903.6-1903.8
沈桐
總辦
1904.9-1905.1
監督
1905.2-1906.1
徐德源
監督
1911.12-1912.1
監督
1906.1-1911.12
-
-
-
北洋大學校時期
1912.1-1913.2
校長
1912.1-1913.3
-
-
-
1913-1928.7
蔡儒楷
校長
1913.2-1914.3
校長
1914.3-1920.1
校長
1920.1-1924.8
校長
1924.9-1928.7
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
校長
1928.7-1929.6
-
-
-
國立北洋工學院
1929.7-1938.7
茅以升
院長
1929-1930.6
院長
1930.7-1932
院長
1932-1938.7
-
-
-
西北工學院
李書田
籌委會主任
1938.7-1939.2
院長
1939.2-1943.10
院長
1943.10-1946.5
-
-
-
1942.12-1946.5
院長
1942.12-1946.5
-
-
-
1944-1946.5
李書田
院長
1944-1946.5
-
-
-
1946.5-1951.9
茅以升
校長
1946.5-1948.8
校長
1948.8-1949.4
校長
1949.4-1951.9
-
-
-
天津大學時期
劉錫瑛
校長
1951.9-1952
校長
1952-1957
校長
1957-1966
校長
1977-1978
校長
1978-1982
校長
1982-1986
校長
1986-1993
校長
1993-1997
校長
1997-2006
校長
2006-2011
校長
2011-2016.9
校長
2016.9-2019.02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信息來源:天津大學官網 [48]  [129] 

天津大學知名校友

截至至2022年12月31日,天津大學自建校以來,學校秉承“興學強國”的使命、“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愛國奉獻”的傳統和“矢志創新”的追求,為國家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培養了30多萬名高層次人才。 [126-127] 
類別
姓名
中國科學院院士
類別
姓名
中國工程院院士

天津大學所獲榮譽

時間
名稱
2020年
“最美抗疫先鋒團隊” [132]  、“無償獻血促進獎”特別獎 [53] 
2021年5月
甘肅省脱貧攻堅先進集體 [57] 
2021年
“理工類高校新文科交叉融合發展研究”等12個項目入選“教育部發布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名單” [64] 
2021年12月
上榜首批特色化示範性軟件學院名單 [66] 
2022年2月14日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列入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67] 
2022年4月29日
國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建設團隊被授予2022年“天津市工人先鋒號” [96-97] 
2022年8月31日
教育部公佈實施儲能技術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的高校名單,包括天津大學在內的10所高校入選 [104] 
2022年8月
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名單公佈,天津大學名列其中 [106] 

天津大學校園環境

天津大學擁有青年湖、敬業湖、友誼湖、愛晚湖四個大型湖泊,北洋廣場等三個休閒廣場;擁有26座教學樓,兩個國際標準的綠茵足球場,國際標準的游泳館以及嶄新的大型體育館。
校園景觀
每年四月,天津大學會啓動“天大·海棠季”活動,舉行校園開放日及海棠季系列活動,邀市民、各地遊客入校賞海棠花。
天大海棠季賞花
天津大學建築羣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於2013年1月10日正式獲批成為天津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天津大學建築羣包括主樓(九樓),第一、三、四、五、六、七、八、十一教學樓,土建館、內燃機大樓、圖書館(北館)、體育館、第三學生食堂,1950-1960年代建成的學生宿舍區、六村教職工宿舍等。
校園風景
天津大學建築羣的主樓是1954年由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創始人徐中教授設計的。該建築坐北朝南,分台基、主體、屋頂三段,建築前的月台台階直通位於第二層的主入口。山頂、屋脊及比例精確的門窗等建築風格洗練端莊,奠定了該建築為天津大學羣樓之首的地位。在總平面佈局上,該樓位於第五和第六教學樓之間偏北方向,三建築呈“三足鼎立”之勢。 [50] 

天津大學學校地址

衞津路校區:天津市南開區衞津路92號。
北洋園校區:天津市津南區雅觀路135號。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