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弓頭鯨

鎖定
弓頭鯨是鯨目露脊鯨科露脊鯨屬哺乳動物, [12]  又稱北極鯨、北露脊鯨、 [13]  北極露脊鯨。 [14]  身體呈紡錘形;頭大,覆有角質瘤;鯨鬚長而細,彈性強;頸部不明顯;脊背寬; [15]  沒有背鰭。體表呈黑褐色,腹面顏色較淺,鰭肢和尾鰭均呈黑色。 [11]  成年的雌性體形略大於雄性。 [16]  因長有弓狀頭顱而得名。 [17]  壽命超過100歲。 [18] 
弓頭鯨分佈於北冰洋及臨近海域。 [14]  常出沒於北半球的寒冷水域。 [17]  有時單獨攝食,有時又成羣結隊地集體攝食。 [15]  遷徒過程中,會聚成數量不超過14頭的小羣體,“V”字形前進。 [19]  以浮游生物和小甲殼動物為食,如磷蝦和翼足類等繞足動物。 [11]  12—18歲性成熟。 [20]  交配發生在4月到6月初的春季遷徒期間。哺乳期平均為3年,妊娠期為10個月。 [21] 
弓頭鯨是鯨家族中數量最稀少的種羣之一,全世界僅有不到6000頭,屬於嚴禁捕殺對象。在露脊鯨屬的4個種類中,弓頭鯨是最大的種類。 [22] 
中文名
弓頭鯨
拉丁學名
Balaena mysticetus
別    名
北極鯨
格陵蘭露脊鯨
巨極地鯨
北露脊鯨
格陵蘭鯨
動物界
脊索動物
哺乳綱
鯨偶蹄目
露脊鯨科
露脊鯨屬
弓頭鯨
亞    目
鬚鯨亞目
亞    種
4亞種
分佈區域
北極及附近水域

弓頭鯨物種學史

起初,弓頭鯨和露脊鯨科的其它三種:北太平洋露脊鯨、北大西洋露脊鯨以及南露脊鯨同分在露脊鯨屬。
1821年,約翰‧愛德華‧格雷(John Edward Gray)提出弓頭鯨不同於其它三種露脊鯨,應該從露脊鯨屬中分離出來。在接下來的180年中,關於露脊鯨分類的爭論一直存在,直到1998年戴爾‧賴斯(Dale Rice)提出弓頭鯨屬和真露脊鯨屬的分類方法,這才結束了這一爭論。2000年,這一分類方法最終被確定。弓頭鯨屬只有弓頭鯨這一種,而其它三種露脊鯨被分到了真露脊鯨屬。 [10] 

弓頭鯨形態特徵

外形特點
外形特點(16張)
弓頭鯨體長21米,75~100噸的體重超過體形更大的長鬚鯨 [9]  ,雌性比雄性大。體色呈深色,無背鰭,上顎窄,下顎呈弓形。有長達3米的鯨鬚(為同類動物中最長者)以濾食水中的小動物,在耀眼的陽光下,鯨鬚常反射出綠色的熒光。和南北露脊鯨一樣,弓頭鯨的口腔前方並沒有鯨鬚。 [1] 
唇線長而且彎弓狀,噴氣孔後方凹陷顯著,頭部約佔體長的1/3,背部渾圓,沒有背鰭隆突或脊,體型大而短胖,黑斑點排列如項鍊(有個體差異),下巴上有不規則的白色斑塊(有個體差異),胸鰭寬大,呈槳狀,皮膚光滑沒有長皮繭或肉瘤,體色呈黑,藍黑,暗灰或深褐色,有的會摻雜大片灰色斑塊,尾幹最細的部分有淺灰色斑塊兩個噴氣孔分得很開,喙形上顎狹窄,下巴呈白色末端尖鋭,後喙稍微向內凹,中央凹刻明顯,尾鰭的寬度可幾乎達到全身體長的一半,尾鰭背面的後緣可能呈白色。
顱骨大而厚實,用以自水下撞擊冰面呼吸 (有伊努伊特人報告,其撞穿的冰層可達60釐米厚)。
鯨脂厚達43~50 釐米,比任何其他動物都厚。
從側面看,大多數成鯨在海面上會呈現兩個明顯的隆起。前方的三角形隆起是弓頭鯨的頭部,之後的下凹部分是頸部,後端的圓形隆起則是延伸至尾鰭的背部。注意其光滑的背部並沒有背鰭或脊。年輕的個體從側面看得較渾圓,自吻部到尾鰭只呈現一個圓弧。 [2] 

弓頭鯨近種區別

弓頭鯨
小抹香鯨
柏氏中喙鯨
短肢領航鯨
體長21米,75~100噸的體重
體全長約達3.4米
雄性和雌性的平均體長4.5~4.6米,平均重820~1030千克
成體體長一般為3.5-6.5米,重1-4噸,雄大於雌
顱骨大而厚實,用以自水下撞擊冰面呼吸
小抹香鯨頭骨顯著地不對稱,吻突是現生鯨類中最短的
兩下頜間有1對“V”形的喉溝
其鰭肢較短,邊也較圓
皮膚光滑沒有長皮繭或肉瘤,體色呈黑,藍黑,暗灰或深褐色,有的會摻雜大片灰色斑塊;尾鰭背面的後緣可能呈白色
體背面藍鐵灰色,側面轉為較淺的灰色,腹面暗白色或帶一些粉紅色調。通常在眼後,鰭肢前方的頭部每側有一個新月形的淺色斑
雄成體的背面和腹面均暗灰色,體表有圓形或橢圓形的白色的疤和齒痕。幼體和雌成體背面中灰色,腹面白色
全身呈黑色和深灰色,體背部黑色或黑褐色,腹部色稍淡,眼睛後有灰色或白色的斜斑紋。背鰭基底後背上有十字形灰白斑。鰭肢間和喉部有似錨形灰白斑。背鰭、鰭肢及尾鰭均與體同色。有些個體全身呈黑色
弓頭鯨 弓頭鯨
小抹香鯨 小抹香鯨
柏氏中喙鯨 柏氏中喙鯨
短肢領航鯨 短肢領航鯨

弓頭鯨棲息環境

弓頭鯨棲息地 弓頭鯨棲息地 [3]
弓頭鯨生活在極地地區。常發現於北半球的寒冷水域,居住地隨着冰的漂移而改變。在夏天,也會在海灣、海峽、河口生活。

弓頭鯨生活習性

弓頭鯨活動

弓頭鯨泳速緩慢,通常獨來獨往,或者結成最多六頭的小羣體。一般而言,在海面浮游1至3分鐘,噴氣4至6次。可能潛行至水深超過200米處,最多可以在水中逗留40分鐘,但並非潛水能手。弓頭鯨偶爾會躍身擊浪,鯨尾擊浪,胸鰭拍水以及浮窺,但是一旦開始,可能就會連續進行(曾有75分鐘內64次的記錄)。通常單獨進行,典型的方式是垂直躍出水面,軀體的後半部通常保持在水中,最後再側向一邊入水。大部分的躍身擊浪都在春季遷徙時出現。垂直出水,可看到1/2-3/4的軀體,通常會固定以身體某一側回落水中 ;仔鯨會戲弄水中的物體。經常與一角鯨白鯨結伴,是生活在北極的唯一大型鯨豚類動物。

弓頭鯨進食

在海面,海面下或者沿着海牀攝食。可能會張着大嘴緩慢地在海面移動;有時會合作攝食。
捕食磷蝦浮游動物

弓頭鯨分佈範圍

地域:加拿大、格陵蘭島、美國。
弓頭鯨分佈圖 弓頭鯨分佈圖 [4]
水域:北冰洋、大西洋東北及西北北部、太平洋東北及西北部 [5] 

弓頭鯨生長繁殖

弓頭鯨到10 至15 歲時達到性成熟。其交配期約在每年的3~8月,受孕期主要在三月,5月是生產高峯。交配時組合可以是一雄一雌或數組雄性羣體與1~2頭雌鯨。每3~4 年雌鯨會誕下一頭幼鯨,幼鯨出生時長約4.5 米,重1 公噸。1歲時可成長至9 米。仔鯨的大小從略低於平均體長的3.6米到5.2米不等;在第一年內體長可變成兩倍。
棲息
棲息(4張)
弓頭鯨數量不多,而且棲於遙遠,酷寒的環境中,使得研究難以進行,因此人類對其瞭解甚少。某些仔鯨初生時體色較淡(有些幾乎呈白色),而後會隨着年齡逐漸變暗,與成鯨相較,仔鯨通常比較矮胖,更具桶狀,體色呈淡淡的藍黑色,有時透過水麪看起來會呈淡灰色,後緣可能有些突出,尾鰭呈暗灰或黑色(隧毛的顏色淡些)
曾估計壽命約60~70 年,與其他鯨類相若。但在1993、1995和1999年在鯨體內發現舊的象牙矛尖,觸發了對鯨眼結構的研究,因此可以得出可靠的結論:至少部分個體是可以活到150~200歲的。另一項研究則顯示雌鯨到了90歲仍然有生殖能力。由於其壽命之長,雌性也可能有更年期的現象。這從極大的個體並無幼獸在側的情形中得到證實。

弓頭鯨亞種分化


中文名
拉丁學名
1.
弓頭鯨北冰洋亞種
Balaena mysticetus arctica
2.
弓頭鯨格陵蘭島亞種
Balaena mysticetus groenlandica
3.
弓頭鯨東西伯利亞亞種
Balaena mysticetus pitlekajensis
4.
弓頭鯨鄂霍次克海亞種
Balaena mysticetus roysii [6] 

弓頭鯨保護現狀

弓頭鯨保護級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2008年將弓頭鯨整體受威脅等級評定為無危(LC)。從1986年的瀕危(EN),到1990年的易危(VU),再到2008年的無危(LC),弓頭鯨暫時擺脱了滅絕的危險。但弓頭鯨的一些地方性種羣情況不容樂觀,2018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東格陵蘭—斯瓦爾巴—巴倫支海種羣以及鄂霍次克海種羣受威脅等級評定為瀕危。 [5] 

弓頭鯨種羣現狀

作為弓頭鯨數目下降的主要原因的商業捕鯨活動已經中斷,其中阿拉斯加 (又稱白令-楚科奇-波弗特羣)的族羣自此恢復過來,但當地的居民每年仍然捕獵少量鯨(25~40頭/年)作基本食糧,但這並不影響其復原。1990年其數量仍維持在7,800頭,大約是大規模捕鯨前的41%。其他族羣的情況資料較少,但估計數目已經很少,大概只有數百頭。故全球數目約為8,000至9,000頭。

弓頭鯨致危因素

北極熊啃食弓頭鯨屍體
北極熊啃食弓頭鯨屍體(2張)
目前針對弓頭鯨的商業捕鯨活動已經停止,只有每年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和楚科奇人還會捕殺數十頭弓頭鯨作為食物食用。
和許多其他北極動物一樣,弓頭鯨目前面臨的主要威脅是能源開採、航運、漁業捕撈的誤傷、海洋污染和氣候變化。另外虎鯨襲擊和迷路擱淺也是弓頭鯨死亡的重要原因。
一定程度上氣候變暖給北極地區帶來了更多的浮游生物,對於弓頭鯨來説食物豐富是好消息。但更少的浮冰也會引來更多的虎鯨,貨船和開拓者,所以究竟這種變化是否對弓頭鯨有利,還有待觀察。
捕鯨
人類捕鯨的歷史非常久遠,從人類開始使用長矛並且能熟練地划船開始,鯨就成了人類的獵物。由於密度較小,即使死了以後,弓頭鯨依然會漂在海面上,人們很容易就能把獵物拖到岸上來分割、食用。有統計表明,每年因紐特人和楚科奇人用傳統方法捕殺的數十頭弓頭鯨中,75%是直接拖到岸上來分割的。不過即便如此,手劃的小船威脅不到遠海的鯨,投擲的長矛也難以殺死強壯的成年鯨。
人類捕殺弓頭鯨 人類捕殺弓頭鯨 [7]
但是隨着17世紀商業捕鯨的開始,弓頭鯨的末日就到了。在石油發現之前,鯨油是最好的潤滑脂,鯨鬚則是淑女們裙子束腰的必備原料。和露脊鯨一樣,弓頭鯨遊速緩慢,且被擊斃後會浮在海面上,加之其每頭身上的鯨油量很大,弓頭鯨成為了第一批工業捕鯨的目標。短短數百年間,弓頭鯨的所有亞種都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就連最後被發現的鄂霍次克海種羣也損失大半。還好石油被發現後,鯨油有了更為廉價的替代品。不過已經有數十萬頭弓頭鯨死在了捕鯨炮之下。
1937年起,國際上開始立法禁止商業捕鯨,1980年以來,弓頭鯨開始受到保護,針對其的商業捕鯨作業已經全面停止了。只有北極地區的原住民會捕獵數十頭弓頭鯨用於食用。

弓頭鯨保護措施

自1948年《國際捕鯨管制公約》(ICRW)生效以來,露脊鯨在法律上受到商業捕鯨的保護,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其前身《捕鯨管制公約》也對其進行了保護。
為了保護大型鯨類,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在北美沿岸地區制定了較為嚴格的船隻限速措施,規定長度在20米以上的船隻在通過鯨類聚集地的時候時速不得超過18千米/小時。這一規定有效降低了各種鯨類包括弓頭鯨被撞擊的風險。NOAA也對於容易造成纏繞的漁具進行了使用限制。他們還敦促漁船改進捕撈設施,儘量減少浮標用繩索和牽引繩索,並且標記漁具位置,減少纏繞的幾率。

弓頭鯨物種研究

本種在1758年首次見於林奈的《自然分類》 (Systema Naturae)第十版。其屬名Balaena一直以來都只有一種。而在1849年由丹麥生理學家、動物學家丹尼爾·腓特烈·埃施裏赫特 (Daniel Frederik Eschricht)提出的Leiobalaena是其異名。
弓頭鯨在分類上一直與露脊鯨分開,自1821年約翰·愛德華·格雷的研究把後者辨別出來以後一直如此,但這種分類並沒有基因支持。的確,科學家認為兩者的區別比弓頭鯨與鬚鯨科的小。在未來的分類中兩屬的四個品種有很大機會被劃入同一個屬中。
化石紀錄方面,在中新世 (距今約1000萬年)至更新世 (距今約150萬年)中五種同屬的化石中,Balena prisca可能與現代的弓頭鯨一樣。這與更早的化石紀錄,埋藏於距今2300萬年前南美洲地層中的、與之最接近的Morenocetus中間有一段空隙。 [1] 
圖冊來源 [1]  [3]  [7] 

弓頭鯨世界紀錄

脂肪層最厚的動物:脂肪層最厚的動物是北極露脊鯨,其脂肪層的厚度可達 40釐米。(吉尼斯世界紀錄) [8] 
參考資料
  • 1.    弓頭鯨 Bowhead whale  .動物世界[引用日期2015-01-26]
  • 2.    Balaena mysticetus  .ADW[引用日期2015-01-26]
  • 3.    Bowhead whale   .flickriver[引用日期2015-01-26]
  • 4.    Balaena mysticetus   .Discover Life[引用日期2015-01-26]
  • 5.    Balaena mysticetus  .RED LIST[引用日期2015-01-26]
  • 6.    Balaena mysticetus  .Mammals'Planet[引用日期2015-01-26]
  • 7.    Bowhead whale   .ARKive[引用日期2015-01-26]
  • 8.    吉尼斯世界紀錄有限公司[著],遲文成[譯].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2021[M].瀋陽: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2021年:第58頁
  • 9.    水白羊,魏然.2018年中國科普文學精選:長江文藝出版社,2019.01:216
  • 10.    王丕烈. 中國鯨類[M].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2
  • 11.    崔鍾雷編,世界瀕危動物大集合,萬卷出版公司,2010.03,第25頁
  • 12.    劉建峯,王桂玉著,太平洋島國郵票和錢幣文化 波利尼西亞卷,雲南大學出版社,2021.08,第410頁
  • 13.    印度XACT出版集團著,小時候我想知道的 肉食動物,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1.05,第66頁
  • 14.    武鵬程主編,我最喜愛的100種海洋生物,海洋出版社,2019.04,第176頁
  • 15.    心語編,北極,遠方出版社,2003.04,第76頁
  • 16.    印度XACT公司著,鯨鯊海豚,天地出版社,2019.02,第42頁
  • 17.    本書編委會,奇妙的動物王國 大海里的居民,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6.10,第16頁
  • 18.    露脊鯨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7-02]
  • 19.    (西)Sol90公司,哺乳動物 下,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05,第123頁
  • 20.    露脊鯨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7-02]
  • 21.    印度XACT公司著,鯨鯊海豚,天地出版社,2019.02,第43頁
  • 22.    武鵬程主編,我最喜愛的100種海洋生物,海洋出版社,2019.04,第177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