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新涇街道

鎖定
北新涇街道,隸屬於上海市長寧區,地處長寧區西北部,東起雙流路,南至新漁路,西以淞虹路為界,與長寧區新涇鎮相鄰;北隔吳淞江與普陀區長征鎮相望。街道辦事處距區人民政府3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2.22平方千米。 [3]  截至2010年,北新涇街道轄區總人口49439人。 [3] 
1952年,建立新涇區北新涇鎮。1996年7月,撤銷北新涇鎮建制,設立北新涇街道。 [3]  截至2021年10月,北新涇街道轄15個社區 [4]  。街道辦事處駐蒲松北路51號。 [3] 
2011年,北新涇街道完成税收7.44億元,比上年增長20%。 [3] 
中文名
北新涇街道
外文名
Beixinjing Street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上海市長寧區
地理位置
長寧區西北部 [3] 
面    積
2.22 km² [3] 
下轄地區
15個社區 [4] 
政府駐地
蒲松北路51號
電話區號
021 [3] 
郵政編碼
200335 [3]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滬A-N
人    口
46865人(2010年總人口) [3] 

北新涇街道歷史沿革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朝廷批准松江知府僕散翰文奏議,劃出華亭縣東北高昌等五鄉設置上海縣,北新涇地區屬高昌鄉二十七保、二十八保、二十九保和三十保。
明洪武六年(1373年)在高昌鄉二十九保設新經巡檢司。
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北新涇稱市。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上海縣設西鄉,北新涇地區屬西鄉管轄。
清宣統二年(1910年),上海縣實行城鎮鄉自治,將新徑、虹橋和諸翟、江橋4個學區合併為蒲淞鎮,北新涇是鎮的行政中心。.
民國元年(1912年)後,蒲淞鎮改為蒲淞市,北新涇又是市的行政中心。
民國十五年(1926年),隸屬淞滬商埠督辦公署。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建蒲淞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上海淪陷後,北新涇屬偽滬西區維持會管轄,汪偽政權推行“鎮鄉制”後,與華漕鎮合併,更名為新華鎮。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更名為新涇區;同年12月,設北新涇為上海第二十五區第八保。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月,改稱新涇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後,新涇區成立4個辦事處,北新涇為第一辦事處。
1950年6月,第一辦事處撤銷,籌建北新涇鎮。
1952年,建立新涇區北新涇鎮。
1956年2月,新涇、真如、龍華3個區合併成立,上海市西郊區,北新涇鎮是西郊區五大鎮之一。
1958年10月,西郊區撤銷,北新涇鎮劃人長寧區。同年11月,又劃歸上海縣解放公社管轄。
1961年10月,北新涇鎮從公社劃出,成為上海縣直屬鎮。
1984年7月,北新涇鎮由上海縣劃歸長寧區管轄。
1996年7月,撤銷北新涇鎮建制,設立北新涇街道。 [3] 

北新涇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末,北新涇街道轄新涇一村一居、新涇一村二居、新涇三村、新涇四村、新涇五村、新涇六村、新涇七村、新涇八村、蒲北、北翟、哈密、元豐花園等13個居民委員會;下設1391個居民小組。 [3] 
截至2021年10月,北新涇街道轄15個社區 [4]  。辦事處駐蒲松北路51號。 [3] 
北新涇街道區劃詳情
新涇一村一社區
新涇四村社區
新涇八村社區
元豐花園社區
新涇一村二社區
新涇五村社區
北翟路社區
金平社區
新涇二村社區
新涇六村社區
蒲松北路社區
劍河家苑社區
新涇三村社區
新涇七村社區
哈密新村社區
/

北新涇街道地理環境

北新涇街道位置境域

北新涇街道地處長寧區西北部,東起雙流路,南至新漁路,西以淞虹路為界,與長寧區新涇鎮相鄰;北隔吳淞江與普陀區長征鎮相望。街道辦事處距區人民政府3千米 [3]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千米,總面積2.22平方千米。 [3] 

北新涇街道地形地貌

北新涇街道地處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東部,地形平坦,地勢較低。 [3] 

北新涇街道水文

北新涇街道境內河道屬吳淞江水系。主要河道有吳淞江,新涇港,新漁浦等三條。 [3] 

北新涇街道人口

2010年,北新涇街道轄區總人口4943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9960人,城鎮化率80.8%。另有流動人口9479人。總人口中,男性22742人,佔46%;女性26697人,佔5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另有回、土家、苗、滿、瑤、蒙古、朝鮮、壯、布依等15個少數民族。2011年末,人口出生率7.3‰,人口死亡率7.9‰,人口自然增長率-0.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270人。 [3] 

北新涇街道經濟

北新涇街道綜述

2011年,北新涇街道完成税收7.44億元,比上年增長20%。 [3] 

北新涇街道商業

北新涇街道主要商場有馥邦購物中心、北漁路輕紡市場,三合一集貿市場等。 [3] 

北新涇街道社會事業

北新涇街道文化事業

街景 街景
2011年末,北新涇街道有羣眾文化藝術團體130個,參與居民有2403人;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500平方米,藏書3.3萬多冊;文化中心1個,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 [3] 

北新涇街道教育事業

相關照片 相關照片
2011年末,北新涇街道有幼兒園4所,小學2所,初中2所,中等職校1所。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個,牀位50張。 [3] 

北新涇街道體育事業

北新涇街道區轄13個居民小區均配有公共健身場地。 [3] 

北新涇街道社會保障

相關照片 相關照片
2011年末,北新涇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828户,人數1443人,支出721.35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3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13人,撫卹事業費支出4.7萬元,比上年增長32%。新增就業人員1191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619人。有社區服務設施3個,其中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1個、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1個、慈善超市1個。 [3] 

北新涇街道歷史文化

名稱來歷
北新涇街道因地處吳淞江與新涇港北端的交匯處而得名。 [3] 

北新涇街道榮譽稱號

2019年12月16日,上海市長寧區北新涇街道入選第三批智慧健康養老示範街道(鄉鎮)名單。 [1] 
2020年5月13日,榮獲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區榮譽稱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