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區,隸屬於河北省秦皇島市,地處河北省東北部、秦皇島市西南部,介於東經119°24'08”~119°31'58",北緯39°47'48”~39°53'17”之間。東、南臨渤海,西、北與撫寧區接界,東北與海港區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1.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0.15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112.45平方千米
[21]
。
[1]
截至2020年6月,北戴河區轄2個街道、3個鎮。
[3]
區人民政府駐戴河鎮聯峯北路88號。
[1]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北戴河區常住人口為130104人。
[19]
北戴河古稱渝水。殷商、西周,北戴河區境域屬孤竹國。西漢,始置案縣,仍屬遼西郡。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6日,北戴河地區解放,建海濱區公所,屬河北省秦榆市。1954年2月,改海濱區公所為北戴河區。
[1]
2019年9月,北戴河區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4]
北戴河區建置沿革
編輯殷商、西周,北戴河區境域屬孤竹國。
周惠王十三年(前664年),孤竹亡,屬燕國。
北戴河區(7張)
西漢,始置案縣,仍屬遼西郡。
東漢時,屬臨榆縣。
三國時,屬魏幽州遼西郡。
西晉時,屬幽州遼西郡陽樂縣。
東晉十六國時,先後為前燕、前秦、後燕、北燕之地,均屬遼西郡。
北朝、北魏、東魏時,屬平州;北齊時,屬平州北平郡。
隋代,屬遼西郡柳城縣。
唐代,屬河北道營州柳城縣。
遼代,為中京道潤州海濱縣。
金代,改隸於北京路宗州海陽縣。
元代,屬遼陽行省大寧路瑞州。
明初,屬山東行省平灤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隸北平行省;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名永平府。明永樂元年(1403年),屬北京行部;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直隸京師,屬永平府撫寧縣。
清代,屬直隸省永平道永平府撫寧縣。清乾隆二年(1737年),改屬永平府臨榆縣。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將北戴河海濱闢為避暑區。
民國初,屬直隸省津海道臨榆縣。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6月,北戴河避暑區改稱北戴河海濱自治區。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月,北戴河海濱自治區劃界獨立,直隸河北省。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6日,北戴河地區解放,建海濱區公所,屬河北省秦榆市。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28日,改秦榆市為秦皇島市。
北戴河區行政區劃
編輯北戴河區地理環境
編輯北戴河區位置境域
北戴河區地處河北省東北部、秦皇島市西南部,介於東經119°24'08”~119°31'58",北緯39°47'48”~39°53'17”之間。東、南臨渤海,西、北與撫寧區接界,東北與海港區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1.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0.15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112.45平方千米。
[1]
北戴河區地形地貌
北戴河區地處剝蝕平原,局部分佈着低山和濱海低平原。地勢低平,略呈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地形屬於低山丘陵,南丘陵北平原,境內最高峯聯峯山位於北戴河區中西部,海拔152.10米,最低點赤土山村,位於北戴河區東部,海拔1.5米。
[1]
北戴河區氣候
北戴河區境內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温11.1℃,1月平均氣温-4.8℃,極端最低氣温-26℃(2010年1月6日);7月平均氣温24.8℃,極端最高氣温39.2℃(2004年6月11日)。最低月均氣温-8.9℃(2000年1月),最高月均氣温27℃(1997年7月)。平均氣温年較差29.6℃,最大日較差23.6℃(2006年3月16日)。生長期年平均224天,無霜期年平均200天,最長達224天,最短為17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536小時。0℃以上持續期265.6天(一般為3月7日~11月27日)。年平均降水量601.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71.7天,最多達95天(1985年),最少為47天(2006年)。極端年最大雨量918.4毫米(1986年),極端年最少雨量347.7毫米(200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月至9月,7月最多。
[1]
北戴河區水文
北戴河區境內河流戴河屬冀東沿海河流水系,是境內獨流入的河流。境內總長13千米,流域面積32平方千米。河流總長度35千米,河網密度0.5千米/平方千米,流域面積290平方千米,年徑流總量0.51億立方米。戴河發源於撫寧縣,經榆關向南流入北戴河區境內,於河東寨村注入渤海。戴河年均流量1.6立方米/秒。
[1]
北戴河區自然災害
北戴河區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乾旱災害等。
暴雨平均每年出現2.5次,具有4~5年和9~10年的週期性,俗稱為“十年一大水,五年一小水”。7月中旬至8月中旬為暴雨集中期,佔全年暴雨日的70%,其中以7月下旬出現最多;由於海洋的影響,有87%的暴雨出現在夜間。最嚴重的一次發生1993年9月21日,狂風暴雨挾冰雹襲擊全區,最大風力10級以上,雨量達50.5毫米。1000餘棵樹木被攔腰折斷或連根拔起,樓頂被狂風全部掀掉和部分掀掉的有100餘處,農作物受災面積133.33公頃,7條供電線路有5條斷電,直接經濟損失1200多萬元。
乾旱災害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0年,全年降水僅515.20毫米,6月和9月分別降水17.70毫米和16.50毫米。玉米為主的糧食作物受災840.67公頃,其中絕收426.40公頃,減產50%以上的414.27公頃;經濟作物受災面積368.67公頃,減產50%以上的200公頃,果樹受災213.33公頃。
[1]
北戴河區人口
編輯截至2018年末,北戴河區户籍人口96792人。全年出生人口754人,出生率為7.98‰,自然增長率為3.45‰,符合政策生育率為99.73%。常住人口121950人,城鎮化率為91.09%。
[5-6]
截至2019年末,北戴河區户籍人口96753人。全年出生人口702人,出生率為7.41‰,自然增長率為2.72‰,符合政策生育率為99.72%。常住人口125683人,城鎮化率為92.25%。
[2]
北戴河區經濟
編輯北戴河區經濟綜述
北戴河風光(4張)
2019年,北戴河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9.32億元,比上年增長6.3%。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80億元,下降7.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49億元,增長9.4%;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2.02億元,增長6.5%。三次產業之比為2.6:7.9:89.5。
[2]
2019年,北戴河區財政收入149181萬元,比上年增長44.7%。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1359萬元,增長7.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6726萬元,下降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06元,比上年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38元,增長9.4%。
[2]
2020年,北戴河區生產總值實現65.19億元,與上年持平。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93億元,下降0.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53億元,增長0.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8.73億元,比上年持平。三次產業之比為2.9:7.0:90.1。2020年。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41.74億元,比上年增長0.4%,佔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4%。
[20]
北戴河區第一產業
2019年,北戴河區糧食播種面積799.27公頃,油料播種面積164.33公頃。糧食總產量4704.86噸、油料總產量747.42噸,肉類產量1651.36噸、禽蛋類產量498.69噸、蔬菜產量39033.06噸、水產類產量555噸。全年農村用電量12903萬千瓦時,農業化肥施用折純量1583噸。
[2]
北戴河區第二產業
2019年,北戴河區實現工業增加值3.49億元,比上年增長7.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27.2%;累計實現利潤0.67億元,增長5.7%。資質等級以上建築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39564平方米,增長599.4%;房屋竣工面積9420平方米,增長88.6%。
[2]
北戴河區第三產業
2019年,北戴河區接待中外遊客1287.9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9.9%,其中入境遊客2.53萬人次,增長19.3%。轄區景點門票收入21243萬元,增長31.1%;其中區屬景點門票收入12204萬元,增長70.3%。
[2]
北戴河區交通運輸
編輯北戴河區交通綜述
北戴河區鐵路
北戴河區有京哈線過境,境內長9千米,為標準軌鐵路,設北戴河1個站,通往海港區、山海關區、昌黎縣;北戴河站為二級站,日均有160對列客車停靠,其中動車有D17、D19、D1I7等;特快列車有T238、T188、T244等;快車有K28、K430、K216、K345。日客運量8910人次。
[1]
北戴河區公路
北戴河區風景(4張)
北戴河區有267、364、T01(北海山線)、T02(劍秋路)、T03(海濱路)省道過境,其中267省道境內長18.761千米,雙向6車道2.755千米、雙向4車道10.227千米、雙車道5.779千米,通往海港區。364省道境內長14.572千米,雙向6車道,通往海港區、南戴河。T01省道境內長2.96千米,雙向4車道2.478千米,雙車道0.482千米,通往南戴河。T02省道境內長1.302千米,雙向4車道。T03省道境內長1.381千米,雙向6車道。鄉道5條,總長8.199千米;村道14條,總長28.809千米。
[1]
北戴河區老別墅(9張)
截至2011年末,北戴河區運輸企業擁有貨運汽車890輛,5203噸位。客運汽車224輛,8410座位,貨運量152.4014萬噸,貨運週轉量3810.0350萬噸.千米,客運量229.0250萬人次,客運週轉量4122.4500萬人·千米。
[3]
北戴河區公共交通
截至2011年末,北戴河區有公交車線路9條,運營總里程達0.011萬千米,公交運營車輛164輛,均為汽車,萬人擁有量為23.4台,年客運量1649.5萬人次。出租車452輛,萬人擁有輛64.5台,年客運量813.6萬人次。
[1]
北戴河區政治
編輯職務 | 姓名 |
---|---|
區長 | 韓愷 |
北戴河區社會事業
編輯北戴河區教育事業
北戴河區科學技術
北戴河區文體事業
截至2019年,北戴河區舉辦文化進萬家基層系列演出活動、春節燈會、輪滑節系列活動、怪樓奇園·再遇梵高沉浸光影藝術展、鐵人三項賽等活動;文圖兩館運營以來,開展了各種講座,激發社會公眾的閲讀興趣。
[2]
北戴河區醫療衞生
北戴河區社會保障
2019年,北戴河區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3177人,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7151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5649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6206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3067人;生育保險參保11827人;失業保險參保人員12403人。全區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分別達到13647萬元、8155萬元和2637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基金收入分別為7563萬元、1396萬元和291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收入548萬元。
[2]
北戴河區歷史文化
編輯北戴河區地名由來
北戴河區文物古蹟
- 綜述
- 北戴河秦行宮遺址
北戴河秦行宮遺址位於秦皇島市北戴河區金山嘴路8號,是秦始皇東巡時興建的大型行宮建築羣中的遺址之一,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國家文物局列為“七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佐證了秦皇島地名的由來。
[8]
- 北戴河近代建築羣
北戴河近代建築羣,分佈在北戴河海濱自西聯峯山到鴿子窩沿海,19世紀末,隨着西方傳教士的到來和津榆鐵路的開通,特別是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北戴河海濱成為“允許中外人士雜居”的避暑地後,中外人士紛紛在北戴河建別墅以消夏度假。截至1949年,北戴河海濱共有別墅719棟,總建築面積29.57萬平方米。2006年,北戴河近代建築羣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
北戴河區風景名勝
編輯- 綜述
北戴河區境內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北戴河風景名勝區1個,國家級旅遊景區有秦皇島野生動物園等,風景點有老虎石海上公園、聯峯山公園、集發農業生態觀光園、奧林匹克大道公園、碧螺塔海上酒吧公園、怪樓奇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個。
[1]
名稱 | 簡介 | 圖片 |
奧林匹克公園 | ||
北戴河區榮譽稱號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河北民政廳;河北民政廳.河北政區大典[M].河北:河北省民政廳,2012年:730-734.
- 2. 北戴河區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北戴河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1-23]
- 3. 北戴河區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1-23]
- 4.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文化和旅遊部 [引用日期2019-09-05]
- 5. 2018年分縣區常住人口 .秦皇島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19-04-25]
- 6. 北戴河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秦皇島市北戴河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4-25]
- 7. 北戴河區人民政府——領導介紹 .北戴河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1-23]
- 8. 北戴河秦行宮遺址博物館文物徵集公告 .河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4-25]
- 9. 秦皇島市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編,秦皇島市志 1979-2002 下[M].方誌出版社,2009.12,第1916頁
- 10. 鴿子窩公園 .秦皇島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4-25]
- 11. 碧螺塔酒吧公園 .秦皇島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4-25]
- 12. 景區景點 .北戴河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4-25]
- 13. 發揮央視傳媒優勢 服務中國最美縣域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9-07-14]
- 14. 中國品牌日:2020中國避暑名縣榜發佈 .旅新網[引用日期2020-06-18]
- 15. 國家衞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公佈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建設評估結果的通知 .疾病預防控制局[引用日期2020-06-04]
- 16. 河北省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名單公佈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10-03]
- 17. 河北省委省政府表揚表彰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 .河北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12-30]
- 18. 通知公告 2020年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的激勵候選縣名單公示 .國家鄉村振興局[引用日期2021-06-06]
- 19. 秦皇島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1] .秦皇島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8-04]
- 20. 北戴河區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北戴河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8-04]
- 21. 基本概況 .山海關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8-04]
- 22. 2021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及2010﹣2017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監測合格名單公示 .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引用日期2021-10-29]
- 23. 關於2021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創建結果的公示-政府信息公開-交通運輸部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引用日期2021-11-20]
- 24. 張家口4地獲省級新稱號!有你家鄉嗎? .澎湃網[引用日期2022-01-31]
- 25. 河北2縣入選!國家衞健委最新通知 .澎湃[引用日期2022-03-01]
- 26. 通報表揚!河北30縣全省先進,祝賀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3-06]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