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府舊劍印,談笑東山樵

鎖定
“北府舊劍印,談笑東山樵”出自成剛小説《再扶漢室》第十五回 夜襲小市凱歌奏 龍墜野王胡虜窮,講述了烈王和謀士崔義先之間登上烏鵲澤的便樓的一番感慨。北府,就是東晉時期的北府軍統帥劉牢之,東山,指的是東晉丞相謝安。這兩個人都是當時擊敗北方強大政權--前秦的主要軍事統帥人物。這段《便樓對吟》中的“北府舊劍印,談笑東山樵”就是主人公寄希望於像劉牢之、謝安一樣的人物來拯救整場即將到來的戰役。
中文名
北府舊劍印,談笑東山樵
作    者
成剛
出    處
再扶漢室
語    種
中文

目錄

北府舊劍印,談笑東山樵相關簡介

北府:代稱北府軍大將,劉牢之(?—402),字道堅,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東晉大將。
東山:代稱曾經隱居東山的東晉丞相,謝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東晉名士、宰相,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大名士謝尚的從弟。少以清談知名,初次做官僅月餘便辭職,之後隱居在會稽郡山陰縣東山的別墅裏期間常與王羲之、孫綽等遊山玩水,並且承擔着教育謝家子弟的重任。後謝氏家族朝中人物盡數逝去,才東山再起。又成功挫敗桓温篡位,並且作為東晉一方的總指揮,面對前秦的侵略在淝水之戰以八萬兵力打敗了號稱百萬的前秦軍隊,致使前秦一蹶不振,為東晉贏得幾十年的安靜和平
便樓,指的是古代戰爭中,軍事統帥為了觀察敵情而設立的類似於瞭望塔的臨時性建築,因形狀像高樓而得名。

北府舊劍印,談笑東山樵原文

烈王、崔義先登便樓觀天,烈王吟曰:“赤柱崩西北,狼煙落波濤。”崔義先對曰:“北府舊劍印,談笑東山樵。”烈王大笑曰:“漢主豪氣能定,皆蕭曹之功也。”探馬馳報,磐軍封澤挑戰。烈王曰:“水寨乏糧,彼軍極竭糧之法,不過逼吾軍陸戰耳。”(《再扶漢室》舊版本中也作:烈公、崔義先登便樓觀天,烈公吟一詩曰:赤柱崩西北,虜氣落波濤。祭罷舊劍印,談笑斬敵梟。版本的變化也意味着作者成剛在寫作上對人物世界觀的把握上的變化。)